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油田西北缘超深巨厚复杂盐膏层快速钻井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樊艳芳 路小帅 +2 位作者 牛丽霞 陈培亮 王伟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109,共3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西北缘石炭系巴楚组发育盐膏层,埋藏深度超过5 600 m,盐岩质纯、埋藏深、厚度大、蠕变应力高、蠕变速度快,严重威胁钻完井施工安全。为达到高效开发盐下油气藏目的,通过深入研究盐膏层矿物组份及蠕变特征,建立盐上及...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西北缘石炭系巴楚组发育盐膏层,埋藏深度超过5 600 m,盐岩质纯、埋藏深、厚度大、蠕变应力高、蠕变速度快,严重威胁钻完井施工安全。为达到高效开发盐下油气藏目的,通过深入研究盐膏层矿物组份及蠕变特征,建立盐上及盐下地层三压力剖面,进行了岩石力学特性及地层可钻性研究,优化穿盐井井身结构方案、优化钻头型号及钻井施工参数。通过现场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盐体覆盖区钻井速度,显著降低了钻井周期,大幅降低了盐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成本,实现了优快钻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盐膏层 地层压力 钻井液 优快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监测技术在塔河油田生产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健 吕瑞典 +2 位作者 李新勇 刘冀宁 高淑红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1,175,共3页
介绍了塔河油田生产系统腐蚀监测点的建设概况和挂片失重法、化学分析法、电阻探针法等腐蚀监测方法在塔河油田的应用情况,以上方法可监测油田生产系统各个环节的腐蚀情况与变化规律,为油田的防腐蚀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腐蚀监测 失重法 电阻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生产井坍塌处理工艺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晓华 孙桓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2,共2页
塔河油田以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主,埋深5 500~6 800 m,基本采用大裸眼段完井,套管下深均在石炭系底,巴楚组一大段泥岩由于在开采中地层压力和岩石应力结构的变化,井壁垮塌现象情况较为普遍,部分井段坍塌形成裸眼段“大肚子”的复杂情... 塔河油田以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主,埋深5 500~6 800 m,基本采用大裸眼段完井,套管下深均在石炭系底,巴楚组一大段泥岩由于在开采中地层压力和岩石应力结构的变化,井壁垮塌现象情况较为普遍,部分井段坍塌形成裸眼段“大肚子”的复杂情况,大肚子最大直径406 mm,用常规的裸眼坍塌处理技术已无法将井筒砂岩块处理出井筒.文章结合塔河油田多年来裸眼段“大肚子”的处理情况,总结出一系列技术手段,现场应用中降低了施工的风险和难度,恢复了油井生产.为类似井的处理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修井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段“大肚子” 碳酸盐岩油藏 裸眼 坍塌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复杂穿盐井快速钻井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路小帅 孙琳 +1 位作者 王谱 张晔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为加快塔河油田的勘探开发步伐,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油田对托甫台区穿盐井进行了优化改进,并采用配套的专打专封穿盐井快速钻井技术。在介绍专打专封穿盐井快速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配套技术,主要包括合理选用钻具组合,充... 为加快塔河油田的勘探开发步伐,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油田对托甫台区穿盐井进行了优化改进,并采用配套的专打专封穿盐井快速钻井技术。在介绍专打专封穿盐井快速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配套技术,主要包括合理选用钻具组合,充分发挥水力效率;深化岩石力学及可钻性研究,优选PDC钻头;优选机械参数,优化水力参数,深化小井眼快速钻井技术;优化钻井液体系,采用近平衡压力钻井技术。指出专打专封井身结构解决了因二叠系承压能力不够,导致巴楚组盐膏层高密度钻井过程中的漏失问题,与长裸眼穿盐井身结构相比,可使钻井周期缩短116.82 d,机械钻速提高74.87%,为油田的高效快速开发、增储上产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穿盐井 专打专封 机械钻速 PDC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苛刻环境下集输管线腐蚀防治技术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羊东明 葛鹏莉 朱原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4,共8页
目的提升苛刻环境下油气集输管线的腐蚀防护能力,降低腐蚀速率,降低腐蚀穿孔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风险。方法针对塔河油田高H_2S、高CO_2、高H_2O、高Cl^-、高矿化度、低p H值的苛刻内腐蚀环境,通过科研攻关,揭示腐蚀机理,明确腐蚀... 目的提升苛刻环境下油气集输管线的腐蚀防护能力,降低腐蚀速率,降低腐蚀穿孔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风险。方法针对塔河油田高H_2S、高CO_2、高H_2O、高Cl^-、高矿化度、低p H值的苛刻内腐蚀环境,通过科研攻关,揭示腐蚀机理,明确腐蚀规律特征,在借鉴国内外防腐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集输管线内挂片法腐蚀监测装置,建立数据、形貌、位置的点腐蚀定量评价方法,以提高腐蚀监测的准确率与评价精度。结果研发出针对H_2O-H_2S-CO_2-Cl^-共存腐蚀环境体系的BX245-1Cr耐蚀钢种管材,其力学性能优异,耐蚀性好,现场试验中点腐蚀速率降低了37.8%,均匀腐蚀速率降低了11.0%。优化改进了非金属管材结构,提升了其耐强冲刷腐蚀性能,并通过添加碳黑与玻璃纤维同缠绕制管消除静电腐蚀。含高H_2S和高CO_2伴生气集输管线采用"预膜+连续加注+批处理"缓蚀剂防护技术,控制均匀腐蚀速率为0.001 mm/a,点腐蚀速率为0.0299 mm/a。含水原油集输管线采用涂层风送挤涂施工进行内涂层防护,解决了60 mm≤DN≤100 mm小口径管线内涂层补口的难题;应用PE管内穿插修复、涂层风送挤涂修复技术对腐蚀集输管线进行治理。结论形成了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节能降耗且实用的腐蚀防治关键技术系列,现场应用效果显著,为国内油田的腐蚀防治提供了技术借鉴与应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酷腐蚀环境 集输管线 腐蚀防护 腐蚀控制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单井注采交替缓蚀剂的筛选与复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芳 郝义磊 +3 位作者 羊东明 许艳艳 姜云瑛 胡松青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7-223,共7页
目的有效治理注采交替工况对井下管柱造成的严重腐蚀,促进缓蚀剂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广泛应用。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验证了四种有机缓蚀剂的主要成分,测试了缓蚀剂的理化性能,采用失重法评价了缓蚀剂在塔河油田井下注采交替工况的缓蚀效率,... 目的有效治理注采交替工况对井下管柱造成的严重腐蚀,促进缓蚀剂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广泛应用。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验证了四种有机缓蚀剂的主要成分,测试了缓蚀剂的理化性能,采用失重法评价了缓蚀剂在塔河油田井下注采交替工况的缓蚀效率,并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两种缓蚀剂的复配性能。结果四种缓蚀剂的有效成分分别为油酸酰胺、芳香酮曼尼希碱、油酸咪唑啉和苄基喹啉盐,理化性能测试全部通过。其中,芳香酮曼尼希碱和油酸咪唑啉在井下注采交替工况下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分别达到73%和67%。油酸咪唑啉和芳香酮曼尼希碱的复配能进一步提升缓蚀效率,当芳香酮曼尼希碱和油酸咪唑啉的质量比为1:3时,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能达到90%。结论芳香酮曼尼希碱-油酸咪唑啉复配型缓蚀剂是一种适用于塔河油田注采交替工况的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缓蚀剂 注采交替腐蚀 失重法 电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缝洞型油藏氮气吞吐注采一体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清杰 曾文广 +2 位作者 张建军 姚丽蓉 劳胜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88-190,195,共4页
针对塔河油田注氮气吞吐采油过程中因施工压力高(井口注气压力设计大于50 MPa),给注气井口及注气管柱设计带来的技术难题,研究设计了耐高压、气密性好、能够实现注气、生产一体化的注采一体化井口及注采一体化管柱,满足了超深井高压安... 针对塔河油田注氮气吞吐采油过程中因施工压力高(井口注气压力设计大于50 MPa),给注气井口及注气管柱设计带来的技术难题,研究设计了耐高压、气密性好、能够实现注气、生产一体化的注采一体化井口及注采一体化管柱,满足了超深井高压安全注气和注气后不作业直接转抽生产的双重要求。大幅降低了施工作业成本,减少了因作业对储层造成的二次伤害。目前,现场已经推广使用28口井,全部安全无故障,取得显著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 缝洞型油藏 氮气吞吐 注采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侧钻小井眼钻完井技术 被引量:16
8
作者 路飞飞 李斐 +1 位作者 胡广强 赫英状 《石油机械》 2017年第9期37-41,共5页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发育、非均质性强,受老井井身结构限制,?177.80与?193.70 mm套管开窗后侧钻井眼尺寸小,小尾管固井难度大,二开钻具难以配套。为此,油田进行了深井侧钻小井眼二开次钻完井技术研究,优化钻完井方案,包括?177.80 m...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发育、非均质性强,受老井井身结构限制,?177.80与?193.70 mm套管开窗后侧钻井眼尺寸小,小尾管固井难度大,二开钻具难以配套。为此,油田进行了深井侧钻小井眼二开次钻完井技术研究,优化钻完井方案,包括?177.80 mm套管开窗侧钻钻完井和?193.70 mm套管开窗侧钻钻完井方案,同时配套小尾管窄间隙固井工艺和小井眼定向钻井技术,研发了封隔地层的牵制式尾管悬挂器和非标套管,确保重叠段的密封性和套管段封隔水层的可靠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固井整体优良率达85%,经济效益可观,?177.80 mm套管开窗侧钻约为3级结构新井成本的55%~69%,?193.70 mm套管开窗侧钻约为新井成本的61%~68%,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深井侧钻小井眼二开次钻完井技术可为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多次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侧钻 小井眼 套管开窗 非标套管 尾管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托甫台区块注天然气与CO_2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清杰 闫娥 +2 位作者 蒲万芬 金发扬 袁成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0,共7页
采用国际上公认测定最小混相压力的通用方法,开展了细管注气驱替最小混相压力实验测试研究。明确了目标区块油藏条件下CO_2/天然气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值;并根据缝洞型储集体特征,运用相似理论,创新设计了可旋转多缝洞串联填充物理模... 采用国际上公认测定最小混相压力的通用方法,开展了细管注气驱替最小混相压力实验测试研究。明确了目标区块油藏条件下CO_2/天然气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值;并根据缝洞型储集体特征,运用相似理论,创新设计了可旋转多缝洞串联填充物理模型。开展了目标区块在油藏条件下注CO_2/天然气在垂直模型下注下采与水平模型同端注采两种井位条件下的吞吐实验,评价了油藏条件下注CO_2/天然气的吞吐效果,研究分析了注天然气、CO_2吞吐效果的主要作用机理,形成了最佳注采井位,为后续目标区块注气开发注气介质优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托甫台区块 缝洞型油藏 注天然气 注CO2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碎屑岩油藏活性混合油堵水体系探索实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文明 秦飞 +2 位作者 李亮 刘广燕 詹兆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2,10-11,共4页
随着开发的逐步深入和注水规模的扩大,塔河油田碎屑岩油藏高含水水平井日益增多,堵水成为后期开展水平井综合治理的最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塔河碎屑岩油藏具有超深、高温、高盐、底水活跃、非均质性强等显著特点,常用的或单一乳化剂... 随着开发的逐步深入和注水规模的扩大,塔河油田碎屑岩油藏高含水水平井日益增多,堵水成为后期开展水平井综合治理的最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塔河碎屑岩油藏具有超深、高温、高盐、底水活跃、非均质性强等显著特点,常用的或单一乳化剂形成的乳化液堵剂稳定性和地层配伍性差,整体堵水效果较差。为此,基于活性混合油堵水的基本原理,探索采用塔河自产的稠油和稀油,通过优化混配比例和乳化体系,研制出活性混合油堵剂,并利用物理模拟手段系统评价该堵剂封堵性能及注入速率、渗透率、非均质性对其的影响,对形成具有塔河油田特色的乳状液堵剂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对碎屑岩油藏稳油控水、提高堵水有效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碎屑岩油藏 活性混合油 堵水 探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南1井高密度钻井液应用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牛晓 王悦坚 +1 位作者 刘庆来 陈迎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4,共3页
秋南1井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凹陷东秋构造带上的一口重点超深预探井,完钻井深为7003m。该井自三开吉迪克组地层以下均采用KCl-欠饱和盐水高密度钻井液,钻井液密度最高达2.28g/cm^2;至完钻时,使用高密度钻井液施工了16个多月。应用结... 秋南1井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凹陷东秋构造带上的一口重点超深预探井,完钻井深为7003m。该井自三开吉迪克组地层以下均采用KCl-欠饱和盐水高密度钻井液,钻井液密度最高达2.28g/cm^2;至完钻时,使用高密度钻井液施工了16个多月。应用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抗温性(150℃);控制钻井液pH值为9~10,既有利于处理剂功效的发挥,又有利于保持钻井液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钻井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化剂,有利于抑制黏土水化分散、高温表面钝化,提高了钻井液的高温稳定性;高软化点沥青在高温条件下有良好的变形性,有利于改善泥饼质量,从而降低高温高压滤失量。但是,目前国内适合高密度钻井液的抗高温、抗污染处理剂种类少,选择面小;高密度钻井液的抗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场只有采用置换的办法处理,造成维护处理成本增加,需要继续对抗高温、抗污染钻井液配方及应用工艺技术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l-欠饱和盐水钻井液 高密度钻井液 高温钻井液 抑制性 盐膏层 超深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33]三元牺牲阳极镀层在油田管道防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江江 刘冀宁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阳极镀层电位相对于被涂覆的金属本体更负。当内、外表面涂覆阳极镀层的金属管道处于腐蚀介质中时,阳极镀层会失去电子,成为电化学腐蚀的阳极,从而使金属得到保护。三元牺牲阳极镀层主要成分为Zn—Al—Mg合金,其中少量的Al和Mg使得... 阳极镀层电位相对于被涂覆的金属本体更负。当内、外表面涂覆阳极镀层的金属管道处于腐蚀介质中时,阳极镀层会失去电子,成为电化学腐蚀的阳极,从而使金属得到保护。三元牺牲阳极镀层主要成分为Zn—Al—Mg合金,其中少量的Al和Mg使得极化初期产生较大电流,极化稳定后所需保护电流小,由成分较多的Zn来提供。该镀层具有对碳钢驱动电位不高、电流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特点,适合应肘于高矿化度、低电阻率的油田采出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镀层 油田采出液 表面工程 管道防腐 三元 应用 实例 金属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绿岩地层井壁垮塌机理及主控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厚彬 勐睿 +2 位作者 孟英峰 李双贵 李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127,共7页
新疆A井区深部辉绿岩地层井壁垮塌严重,多次引发井下复杂,阻碍了该地区深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进程。通过开展辉绿岩微观组构、水理化性能及力学特性实验研究,揭示了辉绿岩地层井壁岩石垮塌失稳机理及主要控制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辉绿... 新疆A井区深部辉绿岩地层井壁垮塌严重,多次引发井下复杂,阻碍了该地区深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进程。通过开展辉绿岩微观组构、水理化性能及力学特性实验研究,揭示了辉绿岩地层井壁岩石垮塌失稳机理及主要控制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辉绿岩岩体微细观裂缝十分发育,裂缝间主要为长石充填,含有少量黏土,部分裂缝为无充填缝,且裂缝纵横交错,连通性好;发育有裂缝的辉绿岩岩体力学强度远低于均质无裂缝岩体,仅为后者的10%~20%;水化效应对辉绿岩岩体力学强度影响不明显,影响幅度为2%~7%。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裂缝的力学弱面效应对辉绿岩地层坍塌压力影响最大,影响幅度为21%;裂缝间的渗流效应影响次之,影响幅度为11%,水化效应影响不明显,仅为2%。因此,考虑辉绿岩地层裂缝的力学弱面效应影响,准确设计钻井液密度是稳定辉绿岩地层的关键。其次,结合辉绿岩微裂缝缝宽尺寸大小,优化设计钻井液防塌封堵材料尺寸,增强的钻井液防塌封堵性能可有效改善辉绿岩地层井壁稳定性。现场应用实例表明,合理设计钻井液密度和增强钻井液防塌封堵性可有效提高辉绿岩地层井壁稳定性,井下垮塌遇阻复杂情况大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 井壁失稳 渗流效应 裂缝 封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复合降黏剂SDG-3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继香 杨矞琦 +4 位作者 张江伟 杨祖国 丁保东 邢钰 程仲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1-348,共8页
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a OH、氯乙酸、醇和混合芳烃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效复合降黏剂SDG-3。考察了其分散原油重组分能力、界面活性、乳化性能、降黏性能、耐温耐盐性和破乳性能。结果表明:SDG-3能分散超稠油中重组分,质量分数1%的SD... 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a OH、氯乙酸、醇和混合芳烃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效复合降黏剂SDG-3。考察了其分散原油重组分能力、界面活性、乳化性能、降黏性能、耐温耐盐性和破乳性能。结果表明:SDG-3能分散超稠油中重组分,质量分数1%的SDG-3在不含水条件下使原油黏度从181 000 m Pa·s降低至81 989 m Pa·s,降低了54.7%;使地层水-超稠油的界面张力由22.00 m N/m降低至0.32 m N/m,对超稠油乳化效果优于常规水溶性降黏剂,形成的O/W乳状液平均粒径为2.5μm,对委内瑞拉、中海油、塔河超稠油降黏率均达到99.0%以上,优于常规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率(72.6%),耐盐度达2.2×105mg/L,耐高温达140℃,与油田破乳剂配伍性好。在塔河油田进行现场实验期间,日平均节约稀油率66.6%,平均提高稠油采收率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复合降黏剂 提高采收率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SiO_(2)复合材料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懿卿 冯新根 +4 位作者 马清杰 张瑶 王磊 赖小娟 张引引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6-100,共5页
将自制杂化材料SiO_(2)-GO加入水性聚氨酯(WPUA)中,制备了SiO_(2)-GO/WPUA复合乳液,研究了该复合乳液及其胶膜的结构及性能。改性后GO与SiO_(2)表面活性基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SiO_(2)更好地阻隔了GO的团聚,实现GO有效地剥离。随着SiO_(2... 将自制杂化材料SiO_(2)-GO加入水性聚氨酯(WPUA)中,制备了SiO_(2)-GO/WPUA复合乳液,研究了该复合乳液及其胶膜的结构及性能。改性后GO与SiO_(2)表面活性基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SiO_(2)更好地阻隔了GO的团聚,实现GO有效地剥离。随着SiO_(2)-GO填料的增加,SiO_(2)-GO/WPUA复合乳液的粒径逐渐增大。由热失重、拉伸测试可知,SiO_(2)-GO杂化填料的加入,可提高SiO_(2)-GO/WPUA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当SiO_(2)-GO填料质量分数为0.7%时,复合胶膜的拉伸强度为50.14MPa。TG测试结果表明,在热分解率为30%、50%时,SiO_(2)-GO/WPUA膜比WPUA的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28、46℃。SiO_(2)-GO/WPUA胶膜耐热性优于WPUA胶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氧化石墨烯 二氧化硅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1井井身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颖彪 朱忠喜 +1 位作者 刘彪 潘丽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西湖1井是在南缘地区西湖背斜上布置的一口风险探井,钻探西湖1井能够深入认识西湖背斜地层,加快南缘山前冲断带下部成藏的油气勘探步伐。但是,受到山前构造应力影响,钻井工程施工困难、钻井成功率低、钻井速度慢、钻井成本高,影响南缘... 西湖1井是在南缘地区西湖背斜上布置的一口风险探井,钻探西湖1井能够深入认识西湖背斜地层,加快南缘山前冲断带下部成藏的油气勘探步伐。但是,受到山前构造应力影响,钻井工程施工困难、钻井成功率低、钻井速度慢、钻井成本高,影响南缘地区勘探进程。针对该井地质特点,对地层压力系统、构造应力引起的井壁失稳、地层岩盐蠕变、岩石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邻井井下复杂和事故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了3个必封点和1个风险点,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井身结构设计,优化了套管程序。实钻分析表明,优化后的井身结构能够大幅度降低复杂事故时效、提高钻井速度。西湖1井在钻井工程上取得成功,为该区块后续钻井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构造应力 井身结构 卡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站区域阴极保护故障问题与解决办法
17
作者 陈苗 肖雯雯 +1 位作者 赵越 赵芸黎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6,共7页
对塔河油田多套区域阴极保护系统的服役状况进行了现场检测,从恒电位仪运行状况、参比电极有效性、辅助阳极接地电阻、阴极电绝缘等方面梳理了场站区域阴极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日常管理建... 对塔河油田多套区域阴极保护系统的服役状况进行了现场检测,从恒电位仪运行状况、参比电极有效性、辅助阳极接地电阻、阴极电绝缘等方面梳理了场站区域阴极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日常管理建议。相关工作可为区域阴极保护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站场 区域阴极保护 阴极电绝缘 接地系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聚合物凝胶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园 陈金梅 +5 位作者 李亮 伍亚军 王翔 岳鹏 张世岭 郭继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5,60,共6页
针对常规聚合物凝胶体系无法应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问题,基于聚合物凝胶体系的类型、结构和特点综述了耐温抗盐聚合物凝胶体系的研究现状。通过介绍引入功能性单体、形成特殊结构、提高聚合物分子质量、合成具有特殊相互作用的聚合物、... 针对常规聚合物凝胶体系无法应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问题,基于聚合物凝胶体系的类型、结构和特点综述了耐温抗盐聚合物凝胶体系的研究现状。通过介绍引入功能性单体、形成特殊结构、提高聚合物分子质量、合成具有特殊相互作用的聚合物、形成互穿网络结构等方面,阐述了提高聚合物凝胶体系耐温抗盐性能的方法,对今后耐温抗盐聚合物凝胶体系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以期为耐温抗盐聚合物凝胶体系的研发、优化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凝胶 耐温抗盐 性能提升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膨胀管钻井工艺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刚 李林涛 应海玲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17,共5页
塔河油田侧钻井段泥岩裸露给钻井与完井作业造成很大影响。为此,将实体膨胀管钻井技术在塔河油田进行推广应用。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177.8 mm套管开窗侧钻难题,为后期钻井、完井和采油作业开辟了新的途径。针对膨胀管钻井工艺研... 塔河油田侧钻井段泥岩裸露给钻井与完井作业造成很大影响。为此,将实体膨胀管钻井技术在塔河油田进行推广应用。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177.8 mm套管开窗侧钻难题,为后期钻井、完井和采油作业开辟了新的途径。针对膨胀管钻井工艺研究的一系列配套技术保障了膨胀作业的顺利实施,为同类型油气井现场作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借鉴。通过分析塔河油田膨胀管钻井工艺现场施工参数,验证了基于弹塑性力学膨胀力计算解析解的适用性,为后期工艺优化提供了指导。根据膨胀力计算理论分析膨胀力影响因素可知,适当增大半锥角并尽可能降低摩擦因数可降低现场施工泵压,有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侧钻井 实体膨胀管 膨胀力 膨胀锥锥角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B1-6H井长裸眼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23
20
作者 牛晓 潘丽娟 +1 位作者 甄玉辉 于培志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4,共5页
SHB1-6H井是中石化西北分公司部署在顺北区块的一口超深开发井,该井因采用四级井身结构,二开裸眼段长4 460 m,其中泥岩段长1 463 m,地质构造复杂,三叠系、石炭系和志留系硬脆性泥岩发育,易发生坍塌掉块,中间的二叠系由于地层破碎易发生... SHB1-6H井是中石化西北分公司部署在顺北区块的一口超深开发井,该井因采用四级井身结构,二开裸眼段长4 460 m,其中泥岩段长1 463 m,地质构造复杂,三叠系、石炭系和志留系硬脆性泥岩发育,易发生坍塌掉块,中间的二叠系由于地层破碎易发生漏失。针对以上问题,选用了钾胺基聚磺钻井液体系,以满足地层特性对钻井液抑制性的要求,但体系中原用的磺化材料是以牺牲钻井液抑制性来达到降低高温高压滤失量的目的,因此引入了抗温抗盐聚合物降滤失剂RHPT-1和抗盐成膜剂CMJ-1,以进一步提高抑制性和封堵性,降低高温高压滤失量。经现场应用表明,优化后的钾胺基聚磺成膜钻井液流型易于控制,通过保持胺基页岩抑制剂HPA加量在5~7 kg/m^3,KCl加量在30~50 kg/m^3,保障了钻井液有强的抑制性;通过使用高软化点复合沥青增强钻井液封堵能力,控制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0 mL,解决了三叠系以深地层易发生井壁失稳的难题;在易漏地层二叠系使用了竹纤维、超细碳酸钙和聚合物凝胶堵漏剂PSD等随钻堵漏材料,避免了井漏的发生,顺利完成了SHB1-6H井的施工,二开井段扩大率仅为12%,比邻井顺北1井降低了63.74%。该套钻井液技术保障了顺北区块井身结构优化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裸眼 硬脆性泥岩 井壁稳定 钾胺基聚磺钻井液 抗温抗盐聚合物降滤失剂 成膜剂 顺北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