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化工企业循环水场节能优化改造案例
1
作者 张营 焦夕尧 朱明璋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某企业循环水场冷水泵电机大部分为高压、高功率工频电机,当系统设计供水能力大于实际需求水量时,易造成电能浪费;且通过出口阀进行工艺调整,节流损失大,能耗高。在满足公司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采用无刷双馈交流电机及智能调速系统可以通... 某企业循环水场冷水泵电机大部分为高压、高功率工频电机,当系统设计供水能力大于实际需求水量时,易造成电能浪费;且通过出口阀进行工艺调整,节流损失大,能耗高。在满足公司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采用无刷双馈交流电机及智能调速系统可以通过低压变频控制高压电机,小功率调速控制器控制大功率电机来调整循环水供水量,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实现机泵及风机调速运行,消除阀门节流损失,实现精准调节、减少电耗,实现节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企业 循环水场 节能优化 改造效果分析 无刷双馈 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化企业节能路径探讨
2
作者 蔡玉田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5期7-10,共4页
炼化企业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过程中,节能是炼化企业高质量发展需不断完善提高的工作。节能工作遵循顶层设计,从局部到整体采用递进式的系统优化方法。该文系统性地从设备节能延伸至... 炼化企业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过程中,节能是炼化企业高质量发展需不断完善提高的工作。节能工作遵循顶层设计,从局部到整体采用递进式的系统优化方法。该文系统性地从设备节能延伸至系统节能,从系统节能展开至全厂节能,并系统性地阐述了新型节能技术在炼化企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低温热 循环水 设备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算法在仪表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宇 《石化技术》 2025年第5期343-344,共2页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攀升,仪表在工业生产里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仪表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人工智能算法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为仪表故障分析开辟了全新路径。本文深入探究人...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攀升,仪表在工业生产里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仪表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人工智能算法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为仪表故障分析开辟了全新路径。本文深入探究人工智能算法在仪表故障分析中的应用,剖析其优势、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应解决策略,旨在为提升工业生产中仪表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与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算法 仪表故障分析 工业生产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蒸发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MVR)经济性与碳减排核算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烜辰 王北星 谢艳丽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2年第4期14-19,共6页
某石化企业腈纶部采用多效蒸发工艺,装置每小时需补充28吨新蒸汽,末效二次蒸汽进入最终冷凝器冷却,余热未得到有效利用。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MVR)通过将蒸汽以升压的方式反复利用二次蒸汽潜热,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领域,但在... 某石化企业腈纶部采用多效蒸发工艺,装置每小时需补充28吨新蒸汽,末效二次蒸汽进入最终冷凝器冷却,余热未得到有效利用。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MVR)通过将蒸汽以升压的方式反复利用二次蒸汽潜热,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领域,但在石化行业内应用较少。采用MVR技术将多效蒸发流程末效二次蒸汽提高至一效蒸发器入口压力,作为多效蒸发热源,将有效节省新蒸汽用量;但同时压缩机需要消耗电能。对多效蒸发MVR改造进行经济性和碳减排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石化企业对多效蒸发进行MVR改造,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碳减排效益;并且蒸汽流量越大效益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蒸汽再压缩 经济性分析 碳减排核算 多效蒸发 余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行业碳足迹计算方法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子健 李佳涵 +3 位作者 车景华 柳敬娟 周晋萱 杨川京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2年第2期22-28,共7页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增加,石化行业碳减排日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碳足迹研究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广。该文综述了目前石化行业碳足迹计算的一般方法,通过国内较为认可的质量分配法分析了汽油、航煤以及柴...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增加,石化行业碳减排日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碳足迹研究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广。该文综述了目前石化行业碳足迹计算的一般方法,通过国内较为认可的质量分配法分析了汽油、航煤以及柴油产品碳足迹并得出了直馏航煤碳足迹为59.98 kgCO_(2)/t、直馏柴油碳足迹分别为81.41 kgCO_(2)/t(2.4 Mt/a装置)和99.03 kgCO_(2)/t(1.2 Mt/a装置)、催化汽油碳足迹为163.62 kgCO_(2)/t以及催化柴油碳足迹为231.65 kgCO_(2)/t,即直馏产品碳足迹低于重油轻质化产品碳足迹。根据以上结论,从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改进原油品质和工艺路线以及碳捕集与封存三方面进行分析,为企业进行相关产品碳足迹计算及减排方式探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产品 碳足迹 分配方法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装置节能潜力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韦桃平 叶剑云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1年第5期7-14,共8页
扬子石化1#加氢裂化装置是我国第一批从国外引进的4套加氢裂化装置之一,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虽经过多次改造,但工艺仍然较为落后,能耗偏高。应用流程模拟工具分析装置能耗过高的原因,并根据优化建议实施难易程度制定了两种方案。方案一预... 扬子石化1#加氢裂化装置是我国第一批从国外引进的4套加氢裂化装置之一,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虽经过多次改造,但工艺仍然较为落后,能耗偏高。应用流程模拟工具分析装置能耗过高的原因,并根据优化建议实施难易程度制定了两种方案。方案一预计降低装置综合能耗4.53 kgEO/t,方案二预计降低装置综合能耗2.54 kgEO/t。考虑投资费用、现场布置及施工工期等问题,建议利用检修机会分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Aspen Plus 夹点分析 换热网络 节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能源管理在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帆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9年第3期11-15,共5页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节能公司与烯烃厂对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进行了节能改造。通过采取蒸汽分级利用,改进换热流程,采用高效换热器等节能措施,改造后装置综合能耗降低36%,年节能效益约1400万元。文章对合同能源管理概念、裂解汽油加氢装...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节能公司与烯烃厂对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进行了节能改造。通过采取蒸汽分级利用,改进换热流程,采用高效换热器等节能措施,改造后装置综合能耗降低36%,年节能效益约1400万元。文章对合同能源管理概念、裂解汽油加氢装置改造前后能源消耗情况、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流程、项目节能量和节能效益的计算方法及结果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不仅加快了项目进程,有效降低了项目投资,同时节能公司亦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奖励,增加了项目的盈利能力。该项目的成功实践,使节能公司和烯烃厂得到双赢,为石油化工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 裂解汽油加氢 燃料气 单耗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建模及用能优化研究
8
作者 刘成军 叶剑云 张洪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3,共10页
利用Aspen Plus对某炼油厂4.20 Mt/a催化裂化(FCC)装置进行建模预测。基于所建模型提取装置冷热物流数据,利用夹点技术对整个装置进行换热网络分析,发现原FCC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存在能耗高、热公用工程消耗大,原料油混合温差大,轻柴油、... 利用Aspen Plus对某炼油厂4.20 Mt/a催化裂化(FCC)装置进行建模预测。基于所建模型提取装置冷热物流数据,利用夹点技术对整个装置进行换热网络分析,发现原FCC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存在能耗高、热公用工程消耗大,原料油混合温差大,轻柴油、重柴油及产品油浆高质低用,除盐水终温较低,除氧器蒸汽消耗量大等问题。通过优化稳定塔回流比、补充吸收剂流量等方法降低吸收稳定系统负荷,优化分馏塔中段取热比例多产高品位蒸汽,并利用夹点技术优化装置换热网络。结果表明:优化后,可节省蒸汽量27.3 t h,相当于节能16603 tOE a(1 tOE=41.8 GJ)或23757 tCE a(1 tCE=29.27 GJ),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6457 t a,节能效果优异;同时,改造还减少FCC装置外送热媒水量300 t h,装置内利用热媒水10.27 MW的余热,减少了热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流程模拟 换热网络 夹点技术 低温热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工艺优化总结
9
作者 刘成军 张洪笙 叶剑云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20-24,共5页
以某炼油厂4.2 Mt/a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建模,通过与标定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原系统对比,新系统在产品无损失且达到设计指标的情况下,补充吸收剂用量减少了45 t/h,下降20.36%,系统... 以某炼油厂4.2 Mt/a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建模,通过与标定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原系统对比,新系统在产品无损失且达到设计指标的情况下,补充吸收剂用量减少了45 t/h,下降20.36%,系统总热负荷为60887.57 kW,下降19.39%;改造后的吸收稳定系统总能耗减少了13631.14 kW,相比原系统下降7.77%,减少的热量可产0.45 MPa蒸汽21 t/h,经济效益增加2.016×10^(7)元/a,设备改造预计投资约2×10^(7)元,投资回收期仅1 a,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吸收稳定系统 重汽油分离器 重汽油解吸塔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煤种CO释放速率及吸放热特性实验研究
10
作者 邢曦文 蔡玉田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2期51-55,77,共6页
该文对无烟煤、焦煤、气煤、长焰煤和褐煤这五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吸放热特性及CO释放速率进行实验研究,同时对五种煤样进行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对不同煤种进行氧化升温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反映了CO的产生与煤的变质程度密切相关;不... 该文对无烟煤、焦煤、气煤、长焰煤和褐煤这五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吸放热特性及CO释放速率进行实验研究,同时对五种煤样进行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对不同煤种进行氧化升温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反映了CO的产生与煤的变质程度密切相关;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CO浓度和CO释放速率的增长趋势保持一致;煤的变质程度越低,越容易与O_(2)结合释放CO。对不同煤种进行DSC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持续上升,煤样的吸热速率逐渐升高达到最值后会逐渐下降,而煤样的放热速率前期增长缓慢、后期明显加快,CO浓度及其释放速率持续增长但后期增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煤种 CO释放速率 吸放热 DSC实验 火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精馏塔双股进料的模拟及改造
11
作者 叶剑云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2期40-44,共5页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的原料油分为轻、重粗汽油,两股汽油馏分组分差异较大。传统流程的轻重裂解汽油混合冷却进罐区,导致一系列用能瓶颈,包括热量的冷却损失、脱C_(5)塔内物料的返混、重沸器能耗增加、罐区VOC排放增加等。采用双股进料优...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的原料油分为轻、重粗汽油,两股汽油馏分组分差异较大。传统流程的轻重裂解汽油混合冷却进罐区,导致一系列用能瓶颈,包括热量的冷却损失、脱C_(5)塔内物料的返混、重沸器能耗增加、罐区VOC排放增加等。采用双股进料优化可消除上述瓶颈。对此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改造后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的脱C_(5)塔重沸器负荷大幅下降,但回流比也有所增加。某石化的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进行了脱C_(5)塔双股进料节能改造,改造后轻、重汽油分别从塔上部和下部进料,进料温度从原来的32℃分别提高至77、86℃,重沸器蒸汽单位进料的蒸汽用量下降了24.5%,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汽油加氢 脱C_(5)塔 双股进料 流程模拟 节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开采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涛 尹迪 +3 位作者 罗艺 马坤 李志刚 白凌云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3年第6期8-12,共5页
开展原油生产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对推动石化行业及其下游产业碳足迹评价、完善全产业链核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原油开采与生产过程的注水井、油井、集输管线和联合站构成的基本单元流程为基础,分析了注水环节、机械采油环节物... 开展原油生产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对推动石化行业及其下游产业碳足迹评价、完善全产业链核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原油开采与生产过程的注水井、油井、集输管线和联合站构成的基本单元流程为基础,分析了注水环节、机械采油环节物料的投入产出情况,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物料构成关系,提出了原油生产过程碳足迹核算方法。以某油田采油厂数据为基础,计算其碳足迹为154.090 kgCO_(2)/t;对比了集输环节水分配碳排放的不同方法对碳足迹结果的影响,分析认为,按照采出水不分配碳排放的评价结果更体现碳足迹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原油 驱油物 采出液 机械采油 集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A在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优化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子健 车景华 +3 位作者 宋昭峥 柳敬娟 姜冠伦 杨川京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1年第4期17-21,51,共6页
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优化作为降低公用工程使用量的重要方式而被学者们广泛关注。炼化企业现有常减压装置因设备及空间限制,进行换热网络调整的空间较为有限。以某炼化企业3#常减压装置为例,借助Aspen Energy Analysis模块,确定了最优夹... 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优化作为降低公用工程使用量的重要方式而被学者们广泛关注。炼化企业现有常减压装置因设备及空间限制,进行换热网络调整的空间较为有限。以某炼化企业3#常减压装置为例,借助Aspen Energy Analysis模块,确定了最优夹点温差10℃下的夹点温度为247.9℃/237.9℃。在不改变原换热流程的基础上,以年度总成本为优化目标,通过改变换热器的热负荷和物流分流比,不仅降低了10.6 GJ/h热工程和10.6 GJ/h冷工程的使用量,而且将跨夹点换热量从42.7 GJ/h降低到32.1 GJ/h。新增设备投资106.2万美元,效益为48.6万美元/年,投资回收期约为2.2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进行相关设备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减压装置 换热网络 夹点分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工程设计中安全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玉芝 刘之光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161-161,198,共2页
目前化工工业工程对人类的工业发展作用巨大,尤其是需求复杂化的当下社会,各方面的生产标准浮动,化学工业的生产规格越来越精密且复杂化,使工艺水平以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功底需要不断提升。但是在化学工业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安全性... 目前化工工业工程对人类的工业发展作用巨大,尤其是需求复杂化的当下社会,各方面的生产标准浮动,化学工业的生产规格越来越精密且复杂化,使工艺水平以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功底需要不断提升。但是在化学工业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安全性相关的问题,如何在提升工艺水平以及设计水准的同时,将安全性考量其中呢?其实化工产业中的安全隐患率现在已经逐年下降到了一个可接受的程度,但最终应该达到完全的零风险率才是最完美的结果。而在设计以及操作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生产过程的细致化以及规范化,才能够保证安全性的绝对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工程 化工设计 化工安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对苯二甲酸(PTA)产品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制定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艳丽 刘烜辰 +1 位作者 李远 王北星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9年第4期1-4,共4页
制度和标准推动了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节水技术进步,降低了工业用水量。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统筹推进节水工作,逐步完善节水制度建设,限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实现年用水量1 万m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定额全覆盖。取水定... 制度和标准推动了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节水技术进步,降低了工业用水量。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统筹推进节水工作,逐步完善节水制度建设,限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实现年用水量1 万m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定额全覆盖。取水定额系列标准是我国节水标准化工作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国家已制定40项取水定额标准,各省市也发布了适用于本省市的部分产品取水定额标准,但存在定额表达方式不统一和现有标准覆盖面窄的现象。典型化工产品取水定额以精对苯二甲酸(PTA)为代表的化工产品为对象,在调研测试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取水边界和计量统计基准,并结合行业情况和科学方法确定了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水定额 精对苯二甲酸(PTA) 国家标准 制定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乙烯行业碳排放基准值制定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远 王北星 蔡玉田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9年第5期1-7,共7页
乙烯行业已经被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初始配额分配对于行业而言十分重要。文章研究了国内外碳市场中配额分配方法以及国外乙烯行业配额分配的先进经验。对我国以石油烃类为原料,通过蒸汽热裂解、急冷、压缩、分离工艺,生产乙烯、丙烯、... 乙烯行业已经被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初始配额分配对于行业而言十分重要。文章研究了国内外碳市场中配额分配方法以及国外乙烯行业配额分配的先进经验。对我国以石油烃类为原料,通过蒸汽热裂解、急冷、压缩、分离工艺,生产乙烯、丙烯、混合碳四、裂解汽油和氢气等产品的乙烯装置碳排放基准值进行了测算。根据不同的累积产量,按照不同梯度的配额基准值,研究了缺口与基准值的关系。通过研究,为全国统一碳市场基准值划线以及乙烯行业如何应对碳市场给出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碳配额 基准值 乙烯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装置驱动国产化替代方案研究
17
作者 朱明璋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3年第6期35-40,共6页
评估乙烯驱动透平机组的能耗并提升乙烯驱动透平机组的效率,是乙烯装置节能改造关键。该文介绍了针对某石化乙烯装置驱动透平能耗评估的方法,并提出国产化替代方案。通过性能评估计算其内效率约为70%,低于现有平均水平。通过对蒸汽透平... 评估乙烯驱动透平机组的能耗并提升乙烯驱动透平机组的效率,是乙烯装置节能改造关键。该文介绍了针对某石化乙烯装置驱动透平能耗评估的方法,并提出国产化替代方案。通过性能评估计算其内效率约为70%,低于现有平均水平。通过对蒸汽透平进行高效通流设计、优化汽封以及动静叶结构等技术改造,提高驱动透平能效水平。对比实施改造前后,汽耗率可降低15%左右,机组内效率提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装置 蒸汽透平 能耗评估 节能改造 国产化替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减压装置中段取热优化的碳排放驱动效果分析
18
作者 王子健 刘烜辰 +3 位作者 杨川京 杜永鑫 姜冠伦 叶剑云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1年第2期13-17,共5页
常减压装置作为炼化企业处理量较大、能耗较高的装置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炼化企业常减压装置操作优化与换热网络优化大多分别进行。文章借助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及相关组件,在中段取热与换热网络结合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 常减压装置作为炼化企业处理量较大、能耗较高的装置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炼化企业常减压装置操作优化与换热网络优化大多分别进行。文章借助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及相关组件,在中段取热与换热网络结合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碳排放方面的核算分析。结果表明:当常二中取热比例从33.1%提高到38.1%,减三中取热比例由40%降低到35.4%时,不仅可以增加约1.46亿元/年的净利润而且可以减小约1.5%的装置碳排放。综上,装置中段取热优化可在限制碳排放在合理范围内的同时尽可能提高企业利润,从而为企业进行相关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减压装置 流程模拟 碳排放分析 中段取热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收益的动态分享
19
作者 杨丽婕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9年第2期15-20,共6页
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对节能收益的分享多采用分享期内各年固定比例。文章提出动态分享比例分配方式,即分享期各年分配比例不同。基于构建动态分享比例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得到当项目的效益在基准内部收益率边缘时,通过... 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对节能收益的分享多采用分享期内各年固定比例。文章提出动态分享比例分配方式,即分享期各年分配比例不同。基于构建动态分享比例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得到当项目的效益在基准内部收益率边缘时,通过将固定分享比例调整为动态分享比例,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增加项目净现值同时充分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结果表明,在项目成立的前提下,动态分享比例的应用保证用能企业获得较高的净现值,同时提升节能服务公司的效益,有利于节能项目的实施,实现合作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 收益分配 动态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