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化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用于配聚保黏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杜春安 潘永强 +2 位作者 任福建 徐闯 李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98,11,共4页
将油田采油污水处理后替代清水用于配制聚合物溶液,既节约淡水资源,又减少污水外排.以胜利油田某区块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氧化和生物竞争抑制集成工艺,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及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使处理后的污水直接用于... 将油田采油污水处理后替代清水用于配制聚合物溶液,既节约淡水资源,又减少污水外排.以胜利油田某区块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氧化和生物竞争抑制集成工艺,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及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使处理后的污水直接用于配制聚合物溶液.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污水COD去除率达65%以上,对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去除率达100%,且有效抑制SRB的活性.用处理后的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黏度维持在20 mPa·s以上达20 d,达到聚驱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污水 生物氧化 生物竞争 污水配聚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采油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登庆 郭辽原 +3 位作者 刘涛 段传慧 张君 宋智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7,127,共5页
影响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油藏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压力、温度、矿化度和pH值等。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对河口采油厂沾3x24井产出水中的内源微生物进行高压(10 MPa)和常压下的静态激活试验,对培养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产生的低... 影响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油藏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压力、温度、矿化度和pH值等。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对河口采油厂沾3x24井产出水中的内源微生物进行高压(10 MPa)和常压下的静态激活试验,对培养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产生的低分子有机酸及表面张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微生物在不同压力下的生长代谢有较大的差异,压力不仅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而且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性和速度,以及整体群落的代谢方式;与高压相比,常压下微生物种类较多,丰度较高,代谢高峰提早14 d,变化周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压力 采油微生物 生长代谢 群落结构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微观机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雷光伦 马继业 +3 位作者 汪卫东 郭省学 郭辽原 宋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利用微观仿真平板模型和分支盲孔模型,对水驱、微生物驱油过程中剩余油形态及流动现象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研究微生物驱油和置换盲孔内剩余油的微观机制;利用动态扩张黏弹性流变试验,定量考察菌体本身及生物表面活性... 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利用微观仿真平板模型和分支盲孔模型,对水驱、微生物驱油过程中剩余油形态及流动现象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研究微生物驱油和置换盲孔内剩余油的微观机制;利用动态扩张黏弹性流变试验,定量考察菌体本身及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对油水界面膜的作用及对原油流动能力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微生物通过降解原油和代谢产生生物气体、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等改变剩余油形态及分布;微生物驱具有气驱、气液界面滑动和剥离油膜等微观驱油方式;生物气能够在生物活性物质的辅助作用下,进入水驱、聚驱、气驱都无法波及的盲孔,置换出其中的剩余油;微生物菌体本身具有界面活性,能与代谢活性产物共同降低油水界面膜强度,提高原油流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驱油试验 微观机制 扩张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F低张力泡沫体系的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金洋 李冉 +4 位作者 李兆敏 冉启全 刘巍 李松岩 王其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基于研制的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新型起泡剂DLF,对其表/界面张力、起泡能力、稳定性、耐油性等静态性能以及驱油效率和提高采收率等动态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DLF的最佳用量为0.5%,在优选浓度下的表/界面张力以及起泡性... 基于研制的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新型起泡剂DLF,对其表/界面张力、起泡能力、稳定性、耐油性等静态性能以及驱油效率和提高采收率等动态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DLF的最佳用量为0.5%,在优选浓度下的表/界面张力以及起泡性能和稳定性均能达到最优水平,且DLF泡沫具有很好的耐油性能以及洗油能力,模拟油藏条件下可提高洗油效率达23.06%。在洗油和泡沫调堵、分流的综合作用下,DLF低张力泡沫驱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同步分流调剖效果,最大限度地挖潜高、低渗岩心,尤其是低渗岩心中的剩余油。后续水驱结束后,综合采收率提高28.9%,低渗岩心提高约48.8%,高渗岩心提高约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张力泡沫 物化性能 洗油效率 开采特征 同步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ISH法分析模拟油藏条件下甲烷菌变化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君 侯煜彬 +3 位作者 李建兵 张磊 牟英华 范维玉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4期17-19,39,共4页
针对油藏中的产甲烷古菌,建立分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该技术分析模拟油藏条件下产甲烷菌的变化规律。结合产甲烷菌、低分子有机酸和甲烷气体含量的变化,更加准确地分析模拟油藏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在模拟油藏... 针对油藏中的产甲烷古菌,建立分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该技术分析模拟油藏条件下产甲烷菌的变化规律。结合产甲烷菌、低分子有机酸和甲烷气体含量的变化,更加准确地分析模拟油藏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培养30天后,产甲烷菌的含量逐渐升高,前期由其它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乙酸等产物作为产甲烷菌所需的代谢底物被消耗,培养50天后,产甲烷菌的生长又促进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总菌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产甲烷菌 微生物采油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 寡核苷酸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先进采样技术的新型地层测试器
6
作者 郭辽原 赵凤敏 +3 位作者 马建国 任国富 马向辉 陈海英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72-275,共4页
随着电缆地层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电缆地层测试仪(RDT)把新型的数控技术与地层流体取样及压力测试技术结合在一起。它的主要特点是提高了储层流体采样质量。采用数控反馈系统的泵排设计可使测试仪能连续监控被采样流体,从而能... 随着电缆地层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电缆地层测试仪(RDT)把新型的数控技术与地层流体取样及压力测试技术结合在一起。它的主要特点是提高了储层流体采样质量。采用数控反馈系统的泵排设计可使测试仪能连续监控被采样流体,从而能精确控制从地层流出并注入采样室流体的速度与压力。分别就仪器的组成、功能以及其用途作了简单介绍。测井实例证明采用这种新的地层测试技术是先进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测试仪 流体采样 反馈系统 压力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环境及安全风险管控 被引量:4
7
作者 仲如冰 《石油石化节能》 2013年第12期32-35,46,共5页
页岩气是重要的天然气资源,由于页岩气藏的特殊性,其开采方式也同样具有特点,其中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影响,包括用水量大、对地下水污染、对地层应力的影响、天然气泄漏... 页岩气是重要的天然气资源,由于页岩气藏的特殊性,其开采方式也同样具有特点,其中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影响,包括用水量大、对地下水污染、对地层应力的影响、天然气泄漏、粉尘污染、化学剂污染以及对当地社区的影响等多方面。针对此介绍了相关的风险管控做法,以及相应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了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加强相关的风险评估力度,发展相关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开发 环境及安全风险 管控政策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裸眼砾石充填管柱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永顺 《石油矿场机械》 2015年第2期60-63,共4页
砾石充填对于提高粉细砂岩和高泥质含量油藏的防砂成功率和延长防砂有效期具有明显的效果。现有裸眼砾石充填管柱存在管柱到位无显示、充填总成关闭不严、阻流器分段效果差、环空充填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具有工... 砾石充填对于提高粉细砂岩和高泥质含量油藏的防砂成功率和延长防砂有效期具有明显的效果。现有裸眼砾石充填管柱存在管柱到位无显示、充填总成关闭不严、阻流器分段效果差、环空充填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具有工具到位信号显示、充填口自扶正和双级密封功能的底部充填装置和压差式阻流器,提高了工具可靠性。现场应用表明,改进后的工艺管柱施工成功率100%,平均环空充填率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滤砂管完井 砾石充填 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解堵剂的研制及在注聚后续水驱井的应用
9
作者 李强 成梅华 +4 位作者 陈利霞 何海峰 尚朝辉 杜宝坛 李建兵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2期25-28,36,共5页
聚合物堵塞是注聚井及后续水驱井油层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化聚合物携裹泥沙、腐蚀产物、油污等组成复杂的堵塞物体系。传统使用二氧化氯、双氧水等解聚剂在储运、施工过程中危险性大,不适合油田生产。研制了系列氧化-还原体系解聚剂... 聚合物堵塞是注聚井及后续水驱井油层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化聚合物携裹泥沙、腐蚀产物、油污等组成复杂的堵塞物体系。传统使用二氧化氯、双氧水等解聚剂在储运、施工过程中危险性大,不适合油田生产。研制了系列氧化-还原体系解聚剂。室内评价了解聚剂对聚合物母液、交联聚合物、老化聚合物的解聚性能,结果表明,新型解聚剂对聚合物母液、交联聚合物的解除率在10 h内可达100%,对老化聚合物的解除率在24 h内可达90%以上,明显优于现有的解聚体系。现场应用了15井次,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聚 水井增注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油气藏重力异常提取组合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展 陈晓红 +1 位作者 张刚 王志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6,共7页
在分析各类油气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背斜、断层、尖灭和岩体刺穿组合复杂油气藏理论模型,运用趋势分析、差值切割、小波分析和细胞神经网络等识别方法提取油气重力异常信息,通过对比各种方法的优劣,形成一套基于油气成藏模式进行油... 在分析各类油气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背斜、断层、尖灭和岩体刺穿组合复杂油气藏理论模型,运用趋势分析、差值切割、小波分析和细胞神经网络等识别方法提取油气重力异常信息,通过对比各种方法的优劣,形成一套基于油气成藏模式进行油气藏重力信息提取的组合技术。通过对三湖坳陷涩北地区的实际资料处理,辅以重震联合解释、重力异常正则化下延和视密度成像技术,验证了异常提取组合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克服单一提取方法的缺陷,提高异常提取的可靠性,减少油气预测的多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重力异常提取 趋势分析 差值切割 小波分析 细胞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液体系对岩心渗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钟安海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3期69-71,96-97,共3页
从分析压裂过程中影响岩石渗流能力的各种因素出发,在室内分别进行添加剂对储层伤害程度影响的岩心流动实验,绘制了流量、压力梯度关系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反推的方法对毛管力、润湿性能及黏土膨胀运移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影响程... 从分析压裂过程中影响岩石渗流能力的各种因素出发,在室内分别进行添加剂对储层伤害程度影响的岩心流动实验,绘制了流量、压力梯度关系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反推的方法对毛管力、润湿性能及黏土膨胀运移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毛管力、润湿性能、黏土膨胀运移。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优化压裂液体系的现场应用试验,验证了通过优化压裂液可以改善渗流能力、提高压后产能的理论,为优化清洁压裂液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提高低渗透油气田采收率的措施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渗流能力 启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