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化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用于配聚保黏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杜春安 潘永强 +2 位作者 任福建 徐闯 李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98,11,共4页
将油田采油污水处理后替代清水用于配制聚合物溶液,既节约淡水资源,又减少污水外排.以胜利油田某区块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氧化和生物竞争抑制集成工艺,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及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使处理后的污水直接用于... 将油田采油污水处理后替代清水用于配制聚合物溶液,既节约淡水资源,又减少污水外排.以胜利油田某区块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氧化和生物竞争抑制集成工艺,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及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使处理后的污水直接用于配制聚合物溶液.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污水COD去除率达65%以上,对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去除率达100%,且有效抑制SRB的活性.用处理后的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黏度维持在20 mPa·s以上达20 d,达到聚驱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污水 生物氧化 生物竞争 污水配聚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亲催化剂作用超稠油水热裂解降黏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吴川 雷光伦 +3 位作者 姚传进 盖平原 曹嫣镔 李啸南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4-690,共7页
合成双亲催化剂,200℃与超稠油反应后,降黏率达96.26%。通过气相色谱仪、元素分析仪、分子量测定仪、红外光谱仪及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反应前后稠油的物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后稠油胶质与沥青质含量减小,稠油分子量下降,沥青质分... 合成双亲催化剂,200℃与超稠油反应后,降黏率达96.26%。通过气相色谱仪、元素分析仪、分子量测定仪、红外光谱仪及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反应前后稠油的物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后稠油胶质与沥青质含量减小,稠油分子量下降,沥青质分子量降低幅度最大;稠油及其重质组分的氢碳原子比增加,硫的含量减小。稠油发生水热裂解反应的同时,存在沥青质的聚合反应,沥青质的裂解在降黏反应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双亲催化剂促进了水热裂解反应,同时抑制了聚合反应;双亲型催化降黏剂携带的具有活性催化功能的离子协同高温水作用于分子中的C-S、C-N、C-O、C-C及C=S、C=O、C=N、C=S等键,使其发生系列链的断裂、加氢、开环、成环、脱硫等反应,促进了稠油黏度的降低,稠油及其重质组分的氢碳原子比增加,稠油的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热裂解 双亲催化剂 降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采油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登庆 郭辽原 +3 位作者 刘涛 段传慧 张君 宋智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7,127,共5页
影响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油藏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压力、温度、矿化度和pH值等。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对河口采油厂沾3x24井产出水中的内源微生物进行高压(10 MPa)和常压下的静态激活试验,对培养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产生的低... 影响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油藏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压力、温度、矿化度和pH值等。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对河口采油厂沾3x24井产出水中的内源微生物进行高压(10 MPa)和常压下的静态激活试验,对培养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产生的低分子有机酸及表面张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微生物在不同压力下的生长代谢有较大的差异,压力不仅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而且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性和速度,以及整体群落的代谢方式;与高压相比,常压下微生物种类较多,丰度较高,代谢高峰提早14 d,变化周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压力 采油微生物 生长代谢 群落结构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降粘剂稠油降粘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旭 乔英杰 +4 位作者 王世虎 孙克己 徐晓慧 孙晋红 王金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8期1087-1089,1104,共4页
以丙烯酰胺与自制的表面活性单体进行无规共聚,合成了5种聚合物降粘剂(ICA),考察了5种ICA对渤海SZ36.1油田稠油的降粘效果。结果表明,具有良好降粘能力的ICA-2降粘剂在混合体系浓度为800mg/L,接近地层温度60℃时,降粘率高达90... 以丙烯酰胺与自制的表面活性单体进行无规共聚,合成了5种聚合物降粘剂(ICA),考察了5种ICA对渤海SZ36.1油田稠油的降粘效果。结果表明,具有良好降粘能力的ICA-2降粘剂在混合体系浓度为800mg/L,接近地层温度60℃时,降粘率高达90%以上,对20-30℃的渤海稠油具有更为明显的降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聚合物 降粘剂 降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刀具摩擦磨损的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辉 李桂玉 +3 位作者 付增 唐倩雯 宋辉辉 颜培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46,共5页
从切削试验、常规摩擦试验及特殊摩擦试验三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有关刀具材料摩擦磨损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这一问题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刀具材料 摩擦磨损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刀具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辉 李桂玉 +3 位作者 付增 唐倩雯 宋辉辉 颜培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2,共5页
金属切削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是刀具材料磨损加剧并且出现化学磨损(氧化、扩散和溶解等)的主要原因,因此刀具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是开发、选择刀具材料的重要标准。本文阐述了国内外针对典型刀具材料高温摩擦磨损研究的现状,并对目前所... 金属切削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是刀具材料磨损加剧并且出现化学磨损(氧化、扩散和溶解等)的主要原因,因此刀具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是开发、选择刀具材料的重要标准。本文阐述了国内外针对典型刀具材料高温摩擦磨损研究的现状,并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刀具材料高温摩擦磨损研究的方向及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材料 高温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喜岭油藏注蒸汽开发与黏土矿物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向春晓 王丽萍 +2 位作者 孙永杰 刘友 刘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26-229,共4页
针对欢喜岭油藏开发中注蒸汽压力较高的实际情况,利用高压高温注蒸汽试验,研究欢喜岭油藏注蒸汽开发与黏土矿物的相互作用影响,确定合理的附加压力损失来满足数模研究精度。300℃的蒸汽对储层黏土矿物的影响作用明显,高岭石相对含量明... 针对欢喜岭油藏开发中注蒸汽压力较高的实际情况,利用高压高温注蒸汽试验,研究欢喜岭油藏注蒸汽开发与黏土矿物的相互作用影响,确定合理的附加压力损失来满足数模研究精度。300℃的蒸汽对储层黏土矿物的影响作用明显,高岭石相对含量明显降低,而蒙托石相对含量则显著增加,伊利石与绿泥石相对含量较为稳定,石英、钾长石产生部分溶蚀现象。绿泥石与储层物性相关性受绿泥石赋存状态的变化影响。经试算确定油藏数值模拟增加蒸汽吞吐井的附加压力损失系数,针对欢喜岭油藏建立油藏数值模型,解决了注汽压力上下波动符合率不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蒸汽开发 黏土矿物 蒙托石 绿泥石 油藏数值模拟 压力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微观机制 被引量:12
8
作者 雷光伦 马继业 +3 位作者 汪卫东 郭省学 郭辽原 宋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利用微观仿真平板模型和分支盲孔模型,对水驱、微生物驱油过程中剩余油形态及流动现象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研究微生物驱油和置换盲孔内剩余油的微观机制;利用动态扩张黏弹性流变试验,定量考察菌体本身及生物表面活性... 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利用微观仿真平板模型和分支盲孔模型,对水驱、微生物驱油过程中剩余油形态及流动现象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研究微生物驱油和置换盲孔内剩余油的微观机制;利用动态扩张黏弹性流变试验,定量考察菌体本身及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对油水界面膜的作用及对原油流动能力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微生物通过降解原油和代谢产生生物气体、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等改变剩余油形态及分布;微生物驱具有气驱、气液界面滑动和剥离油膜等微观驱油方式;生物气能够在生物活性物质的辅助作用下,进入水驱、聚驱、气驱都无法波及的盲孔,置换出其中的剩余油;微生物菌体本身具有界面活性,能与代谢活性产物共同降低油水界面膜强度,提高原油流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驱油试验 微观机制 扩张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F低张力泡沫体系的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金洋 李冉 +4 位作者 李兆敏 冉启全 刘巍 李松岩 王其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基于研制的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新型起泡剂DLF,对其表/界面张力、起泡能力、稳定性、耐油性等静态性能以及驱油效率和提高采收率等动态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DLF的最佳用量为0.5%,在优选浓度下的表/界面张力以及起泡性... 基于研制的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新型起泡剂DLF,对其表/界面张力、起泡能力、稳定性、耐油性等静态性能以及驱油效率和提高采收率等动态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DLF的最佳用量为0.5%,在优选浓度下的表/界面张力以及起泡性能和稳定性均能达到最优水平,且DLF泡沫具有很好的耐油性能以及洗油能力,模拟油藏条件下可提高洗油效率达23.06%。在洗油和泡沫调堵、分流的综合作用下,DLF低张力泡沫驱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同步分流调剖效果,最大限度地挖潜高、低渗岩心,尤其是低渗岩心中的剩余油。后续水驱结束后,综合采收率提高28.9%,低渗岩心提高约48.8%,高渗岩心提高约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张力泡沫 物化性能 洗油效率 开采特征 同步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方法对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晋红 王世虎 +5 位作者 孙克己 徐晓慧 史学峰 杨惠 张巍 王金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783-787,共5页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胶束共聚法,通过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酰胺与自制功能单体聚合,以均聚后水解与均聚共水解方法分别制得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通过探针芘的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和表观粘度测定等手段,表征了HMPAM溶液中疏水缔合作...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胶束共聚法,通过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酰胺与自制功能单体聚合,以均聚后水解与均聚共水解方法分别制得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通过探针芘的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和表观粘度测定等手段,表征了HMPAM溶液中疏水缔合作用及分子聚集形态,研究了不同水解方法导致的浓度、温度、矿化度对HM-PAM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聚后水解产物分子量(1 000多万)大于均聚共水解产物的分子量,并且其在盐水溶液中存在明显的临界缔合浓度。但是均聚共水解产物产物在高温、高矿化度及97 d的老化实验条件下,其粘度保留率高于均聚后水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PAM 水解方式 分子量 溶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油气藏重力异常提取组合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展 陈晓红 +1 位作者 张刚 王志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6,共7页
在分析各类油气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背斜、断层、尖灭和岩体刺穿组合复杂油气藏理论模型,运用趋势分析、差值切割、小波分析和细胞神经网络等识别方法提取油气重力异常信息,通过对比各种方法的优劣,形成一套基于油气成藏模式进行油... 在分析各类油气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背斜、断层、尖灭和岩体刺穿组合复杂油气藏理论模型,运用趋势分析、差值切割、小波分析和细胞神经网络等识别方法提取油气重力异常信息,通过对比各种方法的优劣,形成一套基于油气成藏模式进行油气藏重力信息提取的组合技术。通过对三湖坳陷涩北地区的实际资料处理,辅以重震联合解释、重力异常正则化下延和视密度成像技术,验证了异常提取组合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克服单一提取方法的缺陷,提高异常提取的可靠性,减少油气预测的多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重力异常提取 趋势分析 差值切割 小波分析 细胞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液体系对岩心渗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钟安海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3期69-71,96-97,共3页
从分析压裂过程中影响岩石渗流能力的各种因素出发,在室内分别进行添加剂对储层伤害程度影响的岩心流动实验,绘制了流量、压力梯度关系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反推的方法对毛管力、润湿性能及黏土膨胀运移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影响程... 从分析压裂过程中影响岩石渗流能力的各种因素出发,在室内分别进行添加剂对储层伤害程度影响的岩心流动实验,绘制了流量、压力梯度关系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反推的方法对毛管力、润湿性能及黏土膨胀运移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毛管力、润湿性能、黏土膨胀运移。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优化压裂液体系的现场应用试验,验证了通过优化压裂液可以改善渗流能力、提高压后产能的理论,为优化清洁压裂液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提高低渗透油气田采收率的措施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渗流能力 启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