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毕丽飞 孟宪军 +2 位作者 冯刚 李培明 韩世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50-154,178+1,共7页
三维多波地震勘探是地震勘探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存在的数字检波器频率动态范围变化大,产生高低频噪声严重,三维资料共转换点求取不准及炮检距较大,射线路径不对称和各向异性的影响而无法准确求取转换波速度等难题... 三维多波地震勘探是地震勘探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存在的数字检波器频率动态范围变化大,产生高低频噪声严重,三维资料共转换点求取不准及炮检距较大,射线路径不对称和各向异性的影响而无法准确求取转换波速度等难题,运用转换波处理中的极化滤波去噪、三分量旋转、三维转换波转换点定位、四参数速度分析和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通过对胜利油田垦71地区单点数字检波器采集的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的处理,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转换波 分量旋转 噪声压制 转换点定位 速度分析 叠前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春风油田石炭系火山岩岩性特征及测井识别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习习 金强 +2 位作者 明玉坤 王伟 程付启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7-43,共7页
不同岩性的火山岩其储集性能差异甚远,准确识别火山岩岩性对于火山岩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春风油田石炭系储层以火山岩为主,过渡类型较多,岩性较为复杂。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地化分析等方法确定研究区发育火山熔岩类和... 不同岩性的火山岩其储集性能差异甚远,准确识别火山岩岩性对于火山岩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春风油田石炭系储层以火山岩为主,过渡类型较多,岩性较为复杂。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地化分析等方法确定研究区发育火山熔岩类和火山碎屑岩类两类火山岩,其中,火山熔岩包括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以及安山岩,火山碎屑岩有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等。通过识别出的岩性标定测井,分析每种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交会图法和星形图法,建立了不同岩性的识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风油田 石炭系火山岩 岩性特征 测井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拗陷孔店组烃源岩的地震预测方法 被引量:24
3
作者 于建国 韩文功 +2 位作者 于正军 路慎强 王金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8-321,338,共5页
烃源岩的分布研究与生烃量的计算是含油气盆地勘探的重要内容。在没有钻井直接钻遇烃源岩的情况下,如何研究其分布甚至计算生烃量非常困难。本文利用地震资料,通过地震相和地震速度特征的分析,较准确地预测了东营凹陷孔店组二段潜在的... 烃源岩的分布研究与生烃量的计算是含油气盆地勘探的重要内容。在没有钻井直接钻遇烃源岩的情况下,如何研究其分布甚至计算生烃量非常困难。本文利用地震资料,通过地震相和地震速度特征的分析,较准确地预测了东营凹陷孔店组二段潜在的烃源岩,并提出了资源系数的概念,计算了该套烃源岩的生烃量。预测结果经随后的钻井证实,说明利用地震资料预测烃源岩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从而使得困扰济阳拗陷深层勘探几十年的油源问题得以初步解决,证实济阳拗陷深层同样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此法可用于无探井区和低勘探程度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拗陷 烃源岩 地震预测方法 孔店组 地震资料 生烃量 分布研究 速度特征 东营凹陷 预测结果 深层勘探 勘探潜力 勘探程度 应用价值 地勘探 含油气 计算 地震相 钻井 油源 探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切片解释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70
4
作者 张军华 周振晓 +3 位作者 谭明友 冯德友 高荣涛 钟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8-352,361,共6页
水平切片、沿层切片、层拉平切片是目前地震解释中的常用手段,地层切片作为一种新的地震沉积学技术已受到地球物理界的关注。但是由于不少物探工作者对地震切片的物理意义和地质意义仍存在模糊的认识,制约了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以... 水平切片、沿层切片、层拉平切片是目前地震解释中的常用手段,地层切片作为一种新的地震沉积学技术已受到地球物理界的关注。但是由于不少物探工作者对地震切片的物理意义和地质意义仍存在模糊的认识,制约了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以模型研究为前提,对水平切片、沿层切片和地层切片的应用要素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发现,即使水平切片所选时间不准(波峰、波谷或过零点),构造的整体特征还是能够得到展示,这有助于从理论上阐明切片的物理意义。时窗与切片属性值有很大关系,一方面表现在时窗大小的选取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属性本身的特性上,同时还与时窗的位置有很大关系。文中还重点对地层切片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地层切片的物理意义和优点。相对常规层拉平技术,地层切片能够使地层解释变得更加直观,同时使由地层切片提取的时窗属性更有地质意义。本文最后还对地层切片的分辨率做了理论探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薄层的切片分辨率可以突破1/4地震波长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水平切片 沿层切片 层拉平 地层切片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识别与储层物性预测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金铎 许淑梅 +2 位作者 季建清 于建国 苏朝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8,共6页
车镇凹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扇体发育,但目前对砂砾岩体横向展布范围及砂砾岩体边界的划分尚不清楚,储层物性难以预测。首先,利用相干分析技术开展砂砾岩扇体沉积相的划分,明确了扇体的展布规律、分布范围、划清了砂砾岩扇体的边界。然... 车镇凹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扇体发育,但目前对砂砾岩体横向展布范围及砂砾岩体边界的划分尚不清楚,储层物性难以预测。首先,利用相干分析技术开展砂砾岩扇体沉积相的划分,明确了扇体的展布规律、分布范围、划清了砂砾岩扇体的边界。然后,利用声波、速度谱等资料探讨了沙三下亚段(Es3x)地层压力情况,认为Es3x存在欠压实超压带,车镇凹陷欠压实超压带的发现为寻找沙三段砂砾岩扇体储层物性良好发育区指明了方向。最后,利用地震高频能量衰减检测技术对储层物性进行了预测。通过地震高频能量衰减梯度法预测的储层物性良好发育区,位于研究区欠压实超压区带内,用地震能量高频波段的衰减特征不但可预测不同井位的储层物性,还可根据连井衰减梯度剖面的变化规律预测地震高频波段高衰减区的延伸范围。高频能量衰减梯度法预测的储层物性良好发育区带与实钻结果吻合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分析 欠压实超压带 地震能量衰减 沙三下亚段 车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点数字检波器地震资料特点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15
6
作者 冯刚 毕丽飞 +1 位作者 李建明 孔庆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15-120,178+3,共8页
数字检波器单点采集的地震资料具有高分辨率、低信噪比等特点,针对分辨率、信噪比这一对矛盾,基于数字检波器的基本原理,本文提出了在多域、多次应用多种提高分辨率与信噪比方法进行迭代处理,既能提高资料的分辨率,又能提高信噪比,做到... 数字检波器单点采集的地震资料具有高分辨率、低信噪比等特点,针对分辨率、信噪比这一对矛盾,基于数字检波器的基本原理,本文提出了在多域、多次应用多种提高分辨率与信噪比方法进行迭代处理,既能提高资料的分辨率,又能提高信噪比,做到了高分辨率与高信噪比的最佳结合,得到以下认识:①数字检波器资料由于频带宽、频率动态范围变化大,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频带进一步拓宽,会伴生许多高、低频噪声,使信噪比明显降低,因此需要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利用多种去噪手段压制噪声;②利用炮域地表一致性反褶积、CMP域统计子波反褶积、优选炮检距叠加+叠后预测反褶积+反Q滤波等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资料的分辨率,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噪比;③利用在炮域压制面波与异常噪声,在CMP域压制高频噪声,叠后压制随机噪声与高频噪声,小面元资料的道组合技术组合叠加等去噪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利用文中方法完成了垦71地区数字检波器三分量资料处理工作,最终处理结果的同相轴形态清晰、相干性好、对比性好、可解释性强,信噪比和分辨率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检波器 地震资料 多域 处理 分辨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荣强 吴时国 +3 位作者 周雁 余朝华 冯德勇 于正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5-142,共8页
平衡剖面技术在研究盆地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编制盆地发育演化剖面,广泛地用于研究石油构造分析。平衡剖面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在地层变形前后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利用2DMove软件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两条地震剖面进行构造恢复,... 平衡剖面技术在研究盆地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编制盆地发育演化剖面,广泛地用于研究石油构造分析。平衡剖面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在地层变形前后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利用2DMove软件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两条地震剖面进行构造恢复,编制了构造发育剖面,恢复该区的构造演化史。桩海地区在三叠纪—中侏罗世由于印支运动的强烈挤压作用而抬升剥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在中国东部发生了强烈的伸展作用,发育了大量的断裂和接受了巨厚的沉积地层;在晚白垩世,由于郯庐断裂的左行走滑作用,桩海地区抬升并遭受剥实;在古近纪,受区域构造伸展作用,桩海地区发育成为断陷盆地。古近纪末,发生右行走滑运动和构造抬升。新近纪以来该区表现为稳定的坳陷沉积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构造复原 构造解释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拗陷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深埋藏溶蚀特征及储集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许淑梅 王金铎 +3 位作者 于建国 韩文功 崔殿 翟玉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1-596,共6页
通过桩海地区下古生界的岩心描述和镜下观察,探讨了埋藏溶蚀作用的特征,建立了埋藏溶蚀作用的识别标志。碳酸盐岩溶洞中有机和无机气液两相包体共生普遍,并与全烃包体伴生,发黄绿色荧光。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为90℃~150℃,具有"双峰... 通过桩海地区下古生界的岩心描述和镜下观察,探讨了埋藏溶蚀作用的特征,建立了埋藏溶蚀作用的识别标志。碳酸盐岩溶洞中有机和无机气液两相包体共生普遍,并与全烃包体伴生,发黄绿色荧光。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为90℃~150℃,具有"双峰"分布特征。δ13C值为-2.2^-3.5;δ18O值为-17.4^-13.2,与加里东期裂缝和印支期裂缝充填物的同位素值相比,埋藏期溶洞充填物碳同位素值具有明显向高值迁移、氧同位素具有向低值迁移的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稳定同位素数据支持埋藏溶蚀作用的存在。文中还对研究区桩古10井下古生界储集空间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桩古10井残留的马家沟组灰岩受后期埋藏溶蚀作用显著,各种次生的溶蚀洞、扩容缝和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储集空间类型为复合型。复合型孔隙的形成主要是孤北洼陷巨厚的第三系沉积物压释水沿边界断层向高部位的桩西潜山运移,作用于桩古10井区的下古生界,在埋藏条件下产生溶蚀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溶蚀 储集性 下古生界 桩古10井 桩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bedev网格黏弹性介质起伏地表正演模拟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宇 黄建平 +3 位作者 雷建设 李振春 田坤 李庆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8-706,3-4,共9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的交错网格(Lebedev网格)进行曲坐标系下的黏弹性介质正演模拟,避免了标准交错网格在处理曲坐标系方程时进行波场插值而引入的数值误差,从而提高了模拟精度。在正演模拟的过程中,首先基于广义标准线性固体...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的交错网格(Lebedev网格)进行曲坐标系下的黏弹性介质正演模拟,避免了标准交错网格在处理曲坐标系方程时进行波场插值而引入的数值误差,从而提高了模拟精度。在正演模拟的过程中,首先基于广义标准线性固体,推导了曲坐标系下黏弹性介质的波动方程,随后利用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使用的Lebedev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对波动方程进行了离散化,在地表附近采用牵引力镜像法来实施自由表面条件,其他三个边界引进多轴卷积完全匹配层技术提高吸收效果,最后通过模型试算分析了黏滞性的引入以及地形起伏对波场的双重影响,并验证了引入的边界条件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模型试算结果表明,由于黏弹性介质中吸收衰减的影响导致地震波能量降低且主频向低频端移动,同时由于速度频散导致走时差异及波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介质 Lebedev网格 起伏地表 多轴卷积完全匹配层 网格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海地区下古生界古潜山碳酸盐岩孔隙特征与空间组合规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殿 许淑梅 +2 位作者 王金铎 于建国 韩文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3-102,共10页
基于桩海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储层的孔隙特征,分析了研究区不同潜山区块有效孔隙的空间组合特征,探讨了影响研究区下古生界孔隙类型及储层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的主控因素。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以裂缝-扩溶缝-溶蚀孔洞为主,原... 基于桩海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储层的孔隙特征,分析了研究区不同潜山区块有效孔隙的空间组合特征,探讨了影响研究区下古生界孔隙类型及储层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的主控因素。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潜山以裂缝-扩溶缝-溶蚀孔洞为主,原生孔隙基本消失,具有储集意义的主要为次生孔隙。储层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主要包括非常发育的潜山内幕储层,且与风化壳储层不具有统一油水界面,深部溶蚀特征明显;太古界变质岩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之间往往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许多下古生界古潜山带具有"上缝下洞"的储集空间特征等。孔隙的次生性及多样化的空间组合形式导致不同潜山区块储集能力的明显差异。多级不整合面古岩溶作用形成相时早期的溶蚀孔隙和潜山内幕储层;深埋藏溶蚀作用对碳酸盐岩先成孔隙的溶蚀改造和太古界与下古生界之间统一油水界面的形成具重要影响;新构造运动和埋藏期溶蚀作用相结合可合理解释研究区下古生界古潜山带"上缝下洞"的储集空间组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 储层空间组合形式 碳酸盐岩 下古生界 桩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北凹陷老292潜山裂缝性储层预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晓燕 王秀玲 杨宏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7-740,共4页
老292潜山含油层系为下古生界和太古界,是潜山裂缝性油藏。由于该潜山裂缝储层非均质性强、成藏条件复杂,勘探开发的难度非常大。为提高该类储层预测的精度,在对潜山界面进行准确的地震地质标定、对潜山构造进行精细地震解释的基础上,... 老292潜山含油层系为下古生界和太古界,是潜山裂缝性油藏。由于该潜山裂缝储层非均质性强、成藏条件复杂,勘探开发的难度非常大。为提高该类储层预测的精度,在对潜山界面进行准确的地震地质标定、对潜山构造进行精细地震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应用构造正、反演裂缝预测方法,预测了潜山的裂缝分布和方位:老292潜山下古生界主要发育近东西向裂缝,其次为北东、北西向裂缝,南北向裂缝不太发育;不同方向裂缝中,以近东西向和北东向裂缝的开启性最好,其次是北西向裂缝,而近南北向裂缝的开启性相对较差。在有利目标区进行井位设计取得较好的效果,证实了该区裂缝储层预测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 裂缝性储层 构造正反演 预测 下古生界 太古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庄洼陷浊积岩砂体储层物性地震预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建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6-720,共5页
对牛庄洼陷沙三段已知浊积砂体的岩石物性和地震属性进行统计、回归等分析,研究表明:①牛庄洼陷沙 三段不同岩性的速度具有一定差异,灰质砂岩速度最高,砂岩速度次之,泥岩速度最低;②反射振幅值太强和太 弱的浊积砂体,其储层物性都不好,... 对牛庄洼陷沙三段已知浊积砂体的岩石物性和地震属性进行统计、回归等分析,研究表明:①牛庄洼陷沙 三段不同岩性的速度具有一定差异,灰质砂岩速度最高,砂岩速度次之,泥岩速度最低;②反射振幅值太强和太 弱的浊积砂体,其储层物性都不好,根据其反射振幅值可定性地判断砂体储层物性;③全区难以确定统一的地 震属性与储层参数的对应关系,但同一个砂体,影响其反射振幅变化的外在因素基本相同,可应用回归经验公 式对其物性进行定量计算;④在利用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物性时,不能片面、盲目地追求预测方法和计算模型的 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砂体 岩性速度 反射振幅 储层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度法的小波变换多尺度叠前弹性波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文 韩文功 +1 位作者 王延光 慎国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46,共4页
针对常规的非线性反演方法存在稳定性较差及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采用小波变换将原问题分解在不同的尺度上进行迭代反演,并以大尺度搜索为起点,逐步缩小尺度,最终降至目标函数的原始尺度,同时通过界约束以增加解的稳定性。对理论模型... 针对常规的非线性反演方法存在稳定性较差及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采用小波变换将原问题分解在不同的尺度上进行迭代反演,并以大尺度搜索为起点,逐步缩小尺度,最终降至目标函数的原始尺度,同时通过界约束以增加解的稳定性。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分别进行的叠前弹性波反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度法 小波变换 多尺度 叠前弹性波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拗陷地层压力预测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谭明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4-318,共5页
依据沉积物压实过程所建立的力学关系表明 ,孔隙流体压力 Pp 与上覆岩层压力 Ph 及有效应力 Pe 有关。其中 Ph 可由地层的密度求取 ,Pe可由叠加速度获得。通过对济阳拗陷山东探区地层压力预测精度敏感性的分析 ,认为地震速度变化及上覆... 依据沉积物压实过程所建立的力学关系表明 ,孔隙流体压力 Pp 与上覆岩层压力 Ph 及有效应力 Pe 有关。其中 Ph 可由地层的密度求取 ,Pe可由叠加速度获得。通过对济阳拗陷山东探区地层压力预测精度敏感性的分析 ,认为地震速度变化及上覆岩层压力梯度对反映地层压力最敏感 ,于是统计了济阳拗陷 10 0口井声波时差和实测压力资料 ,同时解释了该区约 10 0 0个点的地震速度谱资料 ,基本查清了造成该区地震速度谱资料异常的因素 ,建立了该区地震速度谱资料异常干扰校正模型 ;分别用测井密度、平均密度方法完成了三个凹陷区的正常地层压力模型计算 ;形成一套技术先进、易于操作、实用性强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应用这些新方法对 15口预探井进行地层压力预测 ,结果与实钻数据的地层压力梯度绝对误差小于 0 .1g/ cm3,相对误差最大值小于 10 % ,克服了过去地层压力预测存在的不稳定、起伏大的缺陷 ,满足了预探井地层压力预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拗陷 地层压力 预测方法 压力梯度 速度谱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属性的储层预测方法--以永安地区永3区块沙河街组二段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宫健 许淑梅 +2 位作者 马云 于建国 王金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102,共8页
针对永安地区永3区块沙二下段沉积微相和砂层厚度特征,提出了利用地震数据进行目标属性预测的新方法。传统的储层预测方法通过单属性简单交汇进行,预测精度较低。概率神经网络首先通过选取褶积算子解决测井参数与地震数据之间不等频现象... 针对永安地区永3区块沙二下段沉积微相和砂层厚度特征,提出了利用地震数据进行目标属性预测的新方法。传统的储层预测方法通过单属性简单交汇进行,预测精度较低。概率神经网络首先通过选取褶积算子解决测井参数与地震数据之间不等频现象,并利用交叉验证法检验储层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交叉验证过程中,将测井数据分为训练数据组和验证数据组两部分,训练数据组用来进行属性转换,验证数据组用来验证结果的预测误差。对属性进行变换时,用校验误差来衡量属性变换和选取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取出对孔隙度敏感的5种属性。通过预测误差和校验误差计算及预测孔隙度和实际孔隙度值的相关性分析,对预测精度进行评价。最后利用PNN神经网络对永安地区永3区块沙二下段砂层进行储层物性预测,获得了目标地层的主要储层物性参数,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 褶积算子 交叉验证 概率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剥蚀厚度恢复法在东营凹陷南坡西部“红层”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顺 陈世悦 +5 位作者 吴智平 王永诗 李伟 罗阳 侯旭波 张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0-736,共17页
东营凹陷南坡西部是指东营凹陷南坡石村断层以西的部分,孔店期—沙四早期沉积主要是以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即为通常所说的"红层"。受后期构造活动的影响,沙四下—孔一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根据剥蚀厚度恢复方法的应... 东营凹陷南坡西部是指东营凹陷南坡石村断层以西的部分,孔店期—沙四早期沉积主要是以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即为通常所说的"红层"。受后期构造活动的影响,沙四下—孔一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根据剥蚀厚度恢复方法的应用结果及适用性分析认为:厚度趋势法主要用于对剥蚀厚度区间和剥蚀范围进行标定,选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和沉积速率比值法对剥蚀厚度数值的区间进行厘定。在凸起区及纯化构造带"红层"顶部削截明显区可直接使用厚度趋势法;靠近林南断层上升盘和高青平南断层上升盘的区域,选用声波时差法恢复"红层"顶部剥蚀厚度的效果好于其他构造带;平方王潜山构造带优选沉积速率法恢复"红层"尤其是沙四下亚段剥蚀厚度;优化的孔隙度法适合对孔隙度较大凸起区的沙四下亚段剥蚀厚度进行较为准确的标定;包裹体测温法和镜质体反射率法的恢复结果为少数单井数据点,仅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不整合 剥蚀厚度 “红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ML边界的Lebedev网格起伏地表正演模拟方法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黄建平 杨宇 +2 位作者 李振春 田坤 李庆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6,共10页
贴体网格作为一种'边界拟合网格',能改善传统有限差分处理起伏地表时由阶梯状网格存在所产生的虚假绕射。此外,完全匹配层(PML)技术被证明是一种能够有效消除虚假反射的重要边界条件,但采用自由地表模拟面波时,传统PML易产生不... 贴体网格作为一种'边界拟合网格',能改善传统有限差分处理起伏地表时由阶梯状网格存在所产生的虚假绕射。此外,完全匹配层(PML)技术被证明是一种能够有效消除虚假反射的重要边界条件,但采用自由地表模拟面波时,传统PML易产生不稳定现象。为实现起伏地表自由边界条件下稳定的地震波场模拟,发展一种基于弹性介质的全交错-Lebedev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并将边界条件扩展为多轴完全匹配层(M-PML)。在实现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试算验证新方法的正确性;并对比几种不同完全匹配层技术的稳定性差异,解释PML边界产生不稳定的机制。正演模拟结果表明,M-PML在处理起伏地表面波模拟中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场模拟 起伏地表 Lebedev网格 多轴完全匹配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岸水下扇坡积朵叶体沉积模式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景强 韩宏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1-419,共9页
通过水槽沉积模拟实验,发现近岸水下扇体系内存在一种特定沉积背景下与扇主体伴生的新沉积类型--坡积朵叶体。这种朵叶体发育于陡坡带砂砾岩体与滑塌浊积岩之间,是向扇根方向尖灭且缺失其所对应的扇根连接的独立砂体。区别于常规的近岸... 通过水槽沉积模拟实验,发现近岸水下扇体系内存在一种特定沉积背景下与扇主体伴生的新沉积类型--坡积朵叶体。这种朵叶体发育于陡坡带砂砾岩体与滑塌浊积岩之间,是向扇根方向尖灭且缺失其所对应的扇根连接的独立砂体。区别于常规的近岸水下扇退积式正韵律的粒序,坡积朵叶体具有独特的前积反韵律的旋回特征,自然电位曲线多为漏斗状的反旋回,地震表现为向上下两侧尖灭的中强反射。研究结果认为坡积朵叶体主要有直接沉积和后期垮塌滑动两种成因机制,所需沉积背景条件为水体较浅,物源供应充足,休止角大于5°。该类型的沉积体与早期扇体与晚期扇体中间均发育泥岩隔层,自成圈闭,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沉积模拟实验 沉积相 坡积朵叶体 含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连刚 李凌云 +2 位作者 杨玉梅 屈元基 闫柯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5-171,共7页
随着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利用高保真的方法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成为了去噪处理的关键。曲波域阈值法能够有效地压制随机噪声,但易产生伪吉布斯震荡现象,造成信号局部畸变,从而影响处理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 随着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利用高保真的方法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成为了去噪处理的关键。曲波域阈值法能够有效地压制随机噪声,但易产生伪吉布斯震荡现象,造成信号局部畸变,从而影响处理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Compressing Sensing,简称CS)的地震信号去噪方法,该方法利用随机噪声和有效信号在曲波稀疏域稀疏表征的差异来分离随机噪声。其实现步骤为:将地震数据变换到曲波域;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和全变差正则化算法重构曲波系数;曲波逆变换得到压制噪声后的重构地震数据。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规避伪吉布斯现象带来的信号失真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噪声 曲波变换 压缩感知 全变差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城地区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意义
20
作者 刘瑞红 贾红义 +2 位作者 赵欣 李力 孙永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05-109,共5页
本文在研究禹城地区深部构造和区域构造应力背景的基础上,发现了禹城推覆构造,这一发现改变了对禹城地区构造特征的单一认识。文中认为,这种挤压褶皱是在印支压应力环境下发育、经多期构造应力叠加改造与加强形成的。这为该区的勘探指... 本文在研究禹城地区深部构造和区域构造应力背景的基础上,发现了禹城推覆构造,这一发现改变了对禹城地区构造特征的单一认识。文中认为,这种挤压褶皱是在印支压应力环境下发育、经多期构造应力叠加改造与加强形成的。这为该区的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城 推覆构造 应力背景 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