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利油田稠油开采技术现状 被引量:24
1
作者 田仲强 黄敏 +2 位作者 田荣恩 李芳田 张新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2-55,共4页
稠油的流动性差 ,粘度大 ,开采的关键问题是降粘、改善其流动性。胜利油田根据不同油藏的条件选择了多种降粘开采方式 ,逐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和热采技术。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机械降粘、井筒加... 稠油的流动性差 ,粘度大 ,开采的关键问题是降粘、改善其流动性。胜利油田根据不同油藏的条件选择了多种降粘开采方式 ,逐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和热采技术。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机械降粘、井筒加热、稀释降粘、化学降粘、微生物单井吞吐、抽稠工艺配套等 ;稠油油藏热采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丛式定向井及水平井、火烧油层以及与稠油热采配套的其它工艺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胜利油田 水驱开采 井筒降粘 微生物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冷采技术在胜利油田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范海涛 王秋霞 +2 位作者 刘艳杰 逯国成 张运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1-83,共3页
注蒸汽开采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但存在着采油成本高以及在高轮次吞吐后期含水上升、产量递减加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列举了各种稠油冷采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其中包括出砂冷采、低频脉冲采油、井筒化学降粘、化学吞吐、Vape... 注蒸汽开采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但存在着采油成本高以及在高轮次吞吐后期含水上升、产量递减加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列举了各种稠油冷采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其中包括出砂冷采、低频脉冲采油、井筒化学降粘、化学吞吐、Vapex方法、碱驱、注CO2方法、注烟道气方法等。分析了胜利油田未动用稠油油藏的开发难度,对稠油冷采技术在胜利油田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冷采 技术 可行性 应用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博兴洼陷沙三段高青砂岩体沉积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亮 石世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1-216,共6页
为了预测砂体分布规律与岩性圈闭有利区带,指导下一步勘探,采用微观组分特征、岩石结构、粒度分布特征和沉积微相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高青砂岩体的沉积模式。研究表明,高青砂岩体的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沉积... 为了预测砂体分布规律与岩性圈闭有利区带,指导下一步勘探,采用微观组分特征、岩石结构、粒度分布特征和沉积微相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高青砂岩体的沉积模式。研究表明,高青砂岩体的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沉积、砂泥互层沉积、前扇三角洲-深水湖泊沉积。砂岩体的沉积模式分为三种:下部(G3)属(扇)三角洲水下部分沉积,中部(G2)属三角洲水下部分沉积,但湖泊中心和沉积中心进一步向南东方向迁移,上部(G1)与中部相似,但水下主分流河道以向南南东方向展布为主。根据高青砂体所处的构造位置及砂体与围岩的相互关系,确定了砂岩体的沉积环境为扇三角洲前缘与前扇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兴洼陷 高青砂岩体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组分特征 岩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田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措施 被引量:18
4
作者 党龙梅 牛富玲 +2 位作者 王丰文 马功联 李秋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9-61,共3页
通 6 1断块为强边水多层系油藏 ,目前采用水驱方式开发。运用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对该断块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结合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提出挖潜措施 。
关键词 水驱油田 开发效果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分析 措施 通61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装油田高含水后期井网重组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世明 刘志宏 +2 位作者 万海艳 戴涛 韩子臣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57-59,62,共4页
以胜利油区坨7块下油组为例,对渗透率级差、组合厚度、组合层数、原油粘度、采液强度、压力保持水平等井网重组技术界限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合理的重组方案。
关键词 井网重组 技术界限 整装油田 高含水 坨7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序地层学在埕岛油田东斜坡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高喜龙 李照延 +1 位作者 杨鹏飞 孙希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210-214,共5页
埕岛油田东斜坡地区下第三系油藏主要受岩性分布控制 ,本文从建立该区层序地层格架入手 ,深入探讨了层序地层与含油砂体之间的关系 ,得出该区主要有三种油气成藏模式 ,即岩性尖灭型油藏、不整合遮挡型油藏和超覆尖灭型油藏 ,同时在综合... 埕岛油田东斜坡地区下第三系油藏主要受岩性分布控制 ,本文从建立该区层序地层格架入手 ,深入探讨了层序地层与含油砂体之间的关系 ,得出该区主要有三种油气成藏模式 ,即岩性尖灭型油藏、不整合遮挡型油藏和超覆尖灭型油藏 ,同时在综合储层预测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东斜坡地区下一步勘探的三个有利目标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埕岛油田东斜坡 应用 隐蔽油气藏 油气勘探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区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武刚 吴伟 +1 位作者 彭寿英 陶国秀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27,共3页
裂缝性油藏是胜利油区重要的油藏类型之一 ,主要包括古潜山油藏、火成岩油藏及湖相碳酸盐岩油藏等。其特点是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 ,构造内幕、储集空间类型及油水关系非常复杂 ,渗滤规律目前尚认识不清 ,造成油藏的开发难度极大 ,总体开... 裂缝性油藏是胜利油区重要的油藏类型之一 ,主要包括古潜山油藏、火成岩油藏及湖相碳酸盐岩油藏等。其特点是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 ,构造内幕、储集空间类型及油水关系非常复杂 ,渗滤规律目前尚认识不清 ,造成油藏的开发难度极大 ,总体开发效果较差。本文对胜利油区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的攻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 ,提高了该类复杂油藏描述的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油藏描述 油藏开发 储层预测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青油田孔店组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及成藏规律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伟忠 王铭宝 蒋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8-111,共4页
以钻井地质、岩心分析化验及试油资料为依据,采用测井约束反演等技术手段,研究高青油田孔店组火山岩沉积特征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指出该区火山岩油气分布的有利部位,为指导该区火山岩下一步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地... 以钻井地质、岩心分析化验及试油资料为依据,采用测井约束反演等技术手段,研究高青油田孔店组火山岩沉积特征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指出该区火山岩油气分布的有利部位,为指导该区火山岩下一步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青油田 孔店组 火山岩油藏 储层特征 成藏规律 沉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砂工艺在郑王庄油田稠油试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长 赵煊 +1 位作者 崔滨源 李现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74-75,共2页
介绍和对比了郑王庄油田在试油过程中采用的各种防砂工艺及施工参数。根据不同方式防砂后试油的效果,以大量现场数据分析,筛选出最适合该区地层条件的防砂工艺,即绕丝筛管高压挤压充填防砂法,并对该工艺进行了配套完善和相应改进。
关键词 稠油试油 防砂工艺 应用效果 郑王庄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有机碱溶液与胜利原油间的界面张力 被引量:6
10
作者 祝仰文 潘斌林 +4 位作者 郭淑凤 王红艳 张磊 张路 赵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5-579,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有机碱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二甲胺、1,6-己二胺溶液与两种不同区块胜利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并比较了四种有机碱和三种无机碱NaOH、NaHCO_3、Na_2CO_3与原油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线型有机碱乙醇胺能与原...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有机碱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二甲胺、1,6-己二胺溶液与两种不同区块胜利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并比较了四种有机碱和三种无机碱NaOH、NaHCO_3、Na_2CO_3与原油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线型有机碱乙醇胺能与原油中的石油酸反应,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并在pH值为12左右达到超低界面张力;而尺寸较大的有机碱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较弱。同时,石油酸的含量和结构强烈影响有机碱与原油间的相互作用。无机碱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与乙醇胺相当,而且无机碱碱性越弱,与原油有效作用的pH值就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碱 PH值 原油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鹏飞 张磊 李大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19-22,共4页
通过对我国第一个浅海 极浅海特大油田—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平面上砂体连续性、层间层内隔夹层的定量评价以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 ,揭示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宏观、微观非均质特征 ,指出埕岛油田馆上段储... 通过对我国第一个浅海 极浅海特大油田—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平面上砂体连续性、层间层内隔夹层的定量评价以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 ,揭示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宏观、微观非均质特征 ,指出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与微相带、砂体发育密切相关 ,并建立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四种类型的孔隙结构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岛油田 韵律性 非均质性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庄油田强水敏油藏粘土矿物危害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伟忠 孙伟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86-93,共8页
强水敏油藏指储层遇到外来流体后,渗透率的下降幅度超过70%的油藏。该类油藏由于渗透率的大幅下降,导致注水、注汽等地层能量补充困难,开发效果不理想。目前国内外对储层敏感性机理研究逐渐从试验走向实践,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储层敏感... 强水敏油藏指储层遇到外来流体后,渗透率的下降幅度超过70%的油藏。该类油藏由于渗透率的大幅下降,导致注水、注汽等地层能量补充困难,开发效果不理想。目前国内外对储层敏感性机理研究逐渐从试验走向实践,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储层敏感性试验研究方法,但敏感性油藏的开发始终未取得较大的突破,其重要原因就是粘土矿物伤害储层。笔者以王庄油田强水敏性油藏为例,对粘土矿物危害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庄油田 强水敏性 稠油油藏 粘土矿物 伤害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东油田油井携砂举升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煦 郭雄华 +2 位作者 张国荣 田庆生 严锦根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5期47-50,共4页
根据孤东油田开发需要 ,借助砂粒在流体 (水和油 )中沉降实验 ,研究砂粒在流动液体中的运动规律 ,确立了砂粒沉降速度与井眼流体平均速度间的相关关系式 ,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同时结合常规有杆泵抽油井生产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 ,以油井... 根据孤东油田开发需要 ,借助砂粒在流体 (水和油 )中沉降实验 ,研究砂粒在流动液体中的运动规律 ,确立了砂粒沉降速度与井眼流体平均速度间的相关关系式 ,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同时结合常规有杆泵抽油井生产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 ,以油井携砂安全生产为前提 ,提出了一套有杆泵抽油井在携砂生产条件下的参数优化设计理论 ,并在孤东油田应用 ,取得阶段成果 ,为出砂油井管理提供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油井 携砂 举升能力 研究 有杆泵 固液两相流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区稠油蒸汽吞吐开采井网加密技术经济界限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建芳 邱国清 吴光焕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7-49,共3页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 ,对影响注蒸汽吞吐加密参数进行了研究 ,以建立一套评价胜利油区蒸汽吞吐加密开发效果和加密可行性的方法。现场应用表明 :所建立的加密评价方法 ,包括了不同的地质和开发参数 ,增加其合理性 ,同时为中后期评价加密可...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 ,对影响注蒸汽吞吐加密参数进行了研究 ,以建立一套评价胜利油区蒸汽吞吐加密开发效果和加密可行性的方法。现场应用表明 :所建立的加密评价方法 ,包括了不同的地质和开发参数 ,增加其合理性 ,同时为中后期评价加密可行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该评价方法不仅适用于油田的评价 ,而且适用于井组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区 稠油蒸汽吞吐开采 井网加密 技术经济 界限评价方法 吞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南油田抽油杆偏磨断裂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江 孙希庆 +3 位作者 李颖 刘红磊 刘加海 孟光玉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4期58-62,共5页
针对现河采油厂史南油田抽油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现场暴露出的抽油杆疲劳断裂、杆管弯曲造成杆管之间的偏磨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现场抽油杆偏磨、断裂。
关键词 史南油田 抽油杆 偏磨 疲劳断裂 原因分析 防治对策 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辛油田馆陶组、东营组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国栋 李宇志 +1 位作者 刘克奇 徐兵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3-25,共3页
通过钻井录井、测井复查、地质分层、构造解释、试油试采等基础地质工作的开展,对东辛油田馆陶组、东营组次生断块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馆陶组、东营组次生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为:平面上东营背斜构造比辛镇... 通过钻井录井、测井复查、地质分层、构造解释、试油试采等基础地质工作的开展,对东辛油田馆陶组、东营组次生断块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馆陶组、东营组次生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为:平面上东营背斜构造比辛镇背斜构造油气富集,纵向上油气富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东二段、东三段、东一段和馆下段,并总结出馆陶组、东营组次生油藏的成藏机理:宏观上油气成藏由构造背景控制,断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外,砂体分布、不整合面以及储、盖组合等因素都成为馆陶组、东营组油气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辛油田 馆陶组 东营组 油气分布规律 成藏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反相乳液调驱剂对孤岛油田的适应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正权 姜娜 +3 位作者 宋岱锋 韩鹏 孔瑛 林立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2-136,共5页
针对孤岛油田注聚区油藏物性特点,对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调驱剂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相乳液调驱剂转相交联条件为pH值8.0~9.0,温度65℃,地层矿化度条件下转相交联时间大于2d,交联后粘度大于5.0Pa·s,调驱剂适... 针对孤岛油田注聚区油藏物性特点,对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调驱剂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相乳液调驱剂转相交联条件为pH值8.0~9.0,温度65℃,地层矿化度条件下转相交联时间大于2d,交联后粘度大于5.0Pa·s,调驱剂适应性较强。物模试验残余阻力系数达到10.4,三管模拟调驱试验在注聚后注入调驱剂1%×0.3VP,可提高采收率13%以上,表明该调驱剂能够实现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后 聚合物反相乳液 调驱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系统工程原理提高乐安油田开发后期堵水调剖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凯 孙明磊 +2 位作者 刘东亮 路广娥 刘艳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0-14,共5页
针对日益严重的汽、水窜状况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乐安油田砂砾岩稠油油藏进行了综合治理 ,以提高其开发效果。通过一年来的实践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关键词 系统工程原理 乐安油田 开发后期 堵水 调剖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技术在临盘油田开发后期的配套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新东 蒋海军 +4 位作者 凌明友 李三起 张邦军 何鑫华 周李军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3年第5期33-36,共4页
针对不同油藏开发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在深入油藏构造、储层研究及水驱油规律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水平井在油藏开采后期调整中的技术优势 ,有效地提高油藏的生产能力 。
关键词 水平井 临盘油田 开发后期 配套应用 底水油藏 流动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计量站智能液量测量装置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继宏 党龙梅 +2 位作者 刘洪涛 姚凯 张泉一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3期95-97,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油井产液量测量的装置 ,它在传统的玻璃管量油的基础上 ,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技术结合在一起 ,组成了新型智能化测量系统。该装置能够准确地计量油井的产液量 ,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存储、显示和回放。
关键词 液量测量 单片机 干簧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