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伸展作用序列及其深部背景:以晚中生代以来鲁西隆起和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
25
1
作者
李理
钟大赉
+5 位作者
杨长春
时秀朋
胡秋媛
赵利
孙钰皓
刘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5-273,共19页
露头区野外地质调查、隐伏区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研究表明,晚中生代—新生代鲁西隆起区和济阳坳陷区正断层发育,包括陡倾斜的控凹边界断层和缓倾斜的滑脱断层两类,两者构成伸展滑脱半地堑,且滑脱构造在隆起北部和坳陷南部最发育。K-Ar和F...
露头区野外地质调查、隐伏区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研究表明,晚中生代—新生代鲁西隆起区和济阳坳陷区正断层发育,包括陡倾斜的控凹边界断层和缓倾斜的滑脱断层两类,两者构成伸展滑脱半地堑,且滑脱构造在隆起北部和坳陷南部最发育。K-Ar和FT测年结果指示伸展断层的发育时间为176~103 Ma、67~49Ma和42~25Ma 3个时期。隆起区、坳陷区陡断层分别在中地壳22km和15km左右变平,成为拆离滑脱断层。构造物理模拟表明,在伸展+塑性物质上涌机制下隆起区和坳陷区正断层均具有由南向北的发育极性,大致对应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新世—早始新世、中始新世—渐新世3个发育阶段,且伴随控凹断层发育的同时,断块掀斜引起滑脱断层同步发育。层析成像表明中生代早期扬子板块沿作为转换断层的郯庐断裂以近EW向与华北板块俯冲的残留体可能导致晚中生代地幔物质上涌,新生代地幔上涌则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及印欧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有关。研究区正断层受控于地幔物质上涌+伸展作用,以齐河—广饶断层为界呈前展式分别由南向北发育,并控制着坳陷区油气的形成、运聚和分布向北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作用序列
正断层
滑脱断层
晚中生代—新生代
山东省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泥页岩生烃条件及选区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军亮
柳忠泉
+2 位作者
肖永军
林武
王大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2-320,共9页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露头、钻井资料均揭示,其为海相沉积烃源岩,且石炭系泥页岩气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泥页岩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演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野外露头、探井、地震、非震等资料证实了石...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露头、钻井资料均揭示,其为海相沉积烃源岩,且石炭系泥页岩气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泥页岩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演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野外露头、探井、地震、非震等资料证实了石炭系的残留及分布。研究认为,柴东地区石炭系泥页岩主要集中在上石炭统滨岸潮坪沉积的克鲁克组,发育炭质泥页岩、暗色泥岩2种烃源岩,有机碳均值为3.08%,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73%的样品达到中等-好烃源岩。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尕丘、欧南、霍布逊和德令哈凹陷,分隔性较强,具有多个厚度中心,其中以欧南凹陷石灰沟地区和霍布逊凹陷落实程度高、资源潜力大,是泥页岩气最有利的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评价
形成条件
泥页岩气
石炭系
柴达木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伸展作用序列及其深部背景:以晚中生代以来鲁西隆起和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
25
1
作者
李理
钟大赉
杨长春
时秀朋
胡秋媛
赵利
孙钰皓
刘卉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
研究
所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
胜利
学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5-273,共1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132)
文摘
露头区野外地质调查、隐伏区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研究表明,晚中生代—新生代鲁西隆起区和济阳坳陷区正断层发育,包括陡倾斜的控凹边界断层和缓倾斜的滑脱断层两类,两者构成伸展滑脱半地堑,且滑脱构造在隆起北部和坳陷南部最发育。K-Ar和FT测年结果指示伸展断层的发育时间为176~103 Ma、67~49Ma和42~25Ma 3个时期。隆起区、坳陷区陡断层分别在中地壳22km和15km左右变平,成为拆离滑脱断层。构造物理模拟表明,在伸展+塑性物质上涌机制下隆起区和坳陷区正断层均具有由南向北的发育极性,大致对应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新世—早始新世、中始新世—渐新世3个发育阶段,且伴随控凹断层发育的同时,断块掀斜引起滑脱断层同步发育。层析成像表明中生代早期扬子板块沿作为转换断层的郯庐断裂以近EW向与华北板块俯冲的残留体可能导致晚中生代地幔物质上涌,新生代地幔上涌则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及印欧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有关。研究区正断层受控于地幔物质上涌+伸展作用,以齐河—广饶断层为界呈前展式分别由南向北发育,并控制着坳陷区油气的形成、运聚和分布向北迁移。
关键词
伸展作用序列
正断层
滑脱断层
晚中生代—新生代
山东省西部
Keywords
extension order
normal fault
décollement fault
Late Mesozoic-Cenozoic
West Shandong Province
分类号
P542.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泥页岩生烃条件及选区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军亮
柳忠泉
肖永军
林武
王大华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石化
胜利油田
分公司
西部
新区
研究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2-320,共9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0964)
文摘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露头、钻井资料均揭示,其为海相沉积烃源岩,且石炭系泥页岩气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泥页岩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演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野外露头、探井、地震、非震等资料证实了石炭系的残留及分布。研究认为,柴东地区石炭系泥页岩主要集中在上石炭统滨岸潮坪沉积的克鲁克组,发育炭质泥页岩、暗色泥岩2种烃源岩,有机碳均值为3.08%,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73%的样品达到中等-好烃源岩。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尕丘、欧南、霍布逊和德令哈凹陷,分隔性较强,具有多个厚度中心,其中以欧南凹陷石灰沟地区和霍布逊凹陷落实程度高、资源潜力大,是泥页岩气最有利的发育区。
关键词
选区评价
形成条件
泥页岩气
石炭系
柴达木盆地东部
Keywords
potential area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formation conditions
shale gas
Carboniferous
eastern part of Qaidam Basin
分类号
P534.4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伸展作用序列及其深部背景:以晚中生代以来鲁西隆起和济阳坳陷为例
李理
钟大赉
杨长春
时秀朋
胡秋媛
赵利
孙钰皓
刘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泥页岩生烃条件及选区
李军亮
柳忠泉
肖永军
林武
王大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