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东油田水平井合理生产压差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友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04-1905,1912,共3页
孤东油田属于底水疏松砂岩油藏,出砂严重,底水锥进速度快。从不出砂以及减缓底水上升两个方面进行合理生产压差研究,应用摩尔-库伦准则计算了孤东油田出砂临界生产压差为2.11 MPa。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综合考虑了不同生产压差下含水率以及... 孤东油田属于底水疏松砂岩油藏,出砂严重,底水锥进速度快。从不出砂以及减缓底水上升两个方面进行合理生产压差研究,应用摩尔-库伦准则计算了孤东油田出砂临界生产压差为2.11 MPa。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综合考虑了不同生产压差下含水率以及累产油的变化,得到了减缓底水上升的合理压差为6 MPa。综合考虑得到孤东油田水平井合理生产压差为2.11 MPa,为水平井合理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底水锥进 合理生产压差 出砂临界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微球负载BTA缓蚀剂型自修复耐蚀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培林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8-163,177,共7页
目的研究由负载缓蚀剂多孔Si O2微球和7537聚氨酯(PU)所制备的自修复涂层的耐蚀性能和防腐机理。方法利用负压-浸渍法将苯并三氮唑(BTA)负载到Si O2微球中,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分别对Si O2的形貌与... 目的研究由负载缓蚀剂多孔Si O2微球和7537聚氨酯(PU)所制备的自修复涂层的耐蚀性能和防腐机理。方法利用负压-浸渍法将苯并三氮唑(BTA)负载到Si O2微球中,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分别对Si O2的形貌与BTA负载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并利用划痕浸泡试验、电化学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Si O2、BTA以及负载有BTA的多孔Si O2微球(Si O2/BTA)对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 SEM图像分析表明Si O2微球粒径约为1μm,热重分析试验表明BTA的负载含量为32.38%(质量分数)。划痕试验表明在浸泡过程中除了PU+Si O2/BTA coating试样外,其他试样的划痕处都出现了宏观腐蚀现象。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结果表明PU+Si O2/BTA coating试样始终具有最低的电流密度和较高的阻抗值。结论涂层中的多孔Si O2一方面可以储存BTA,当该涂层产生缺陷时,Si O2中的BTA被释放出来并在基体的缺陷处吸附成膜,从而使该涂层对微观缺陷具有一定的自修复功能;另一方面提高了涂层的致密性;两方面协同作用使PU+Si O2/BTA coating试样具有最好的耐蚀性能和一定的自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缓蚀剂 浸泡 多孔二氧化硅微球 阻抗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尺度下烷烃润滑薄膜分层现象和速度滑移机制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培林 吕强 +4 位作者 王文杰 陈生辉 李春玲 孙霜青 胡松青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5-671,共7页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尺度下十六烷润滑薄膜的分层现象和速度滑移现象,重点考察了剪切速度对速度滑移现象的影响规律,并对其中的微观机理作出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铁壁面的限制情况下润滑薄膜出现了分层现象,当润...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尺度下十六烷润滑薄膜的分层现象和速度滑移现象,重点考察了剪切速度对速度滑移现象的影响规律,并对其中的微观机理作出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铁壁面的限制情况下润滑薄膜出现了分层现象,当润滑薄膜厚度超过50?时,其中间区域呈现出体相均质流体的特征.润滑薄膜层间滑移和界面滑移的临界剪切速度分别为5.5和7.5?/ps,随着剪切速度增加,界面滑移程度增强,而层间滑移程度减弱.润滑薄膜第1和2层十六烷分子层间桥接分子数目决定层间滑移程度,随着剪切速度增加,桥接分子数目也相应增多,层间滑移程度随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薄膜 分层现象 速度滑移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