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建立石化企业信息数据库——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价格信息系统分析
1
作者 熊秀红 尹若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45-1248,共4页
针对中石化巴陵分公司价格信息系统实施案例进行分析 ,从用户需求、系统目标、系统体系结构、操作界面和系统特点等方面进行剖析 ,说明了从Internet这个庞大的信息库中迅速、准确地提取资料 。
关键词 信息数据库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 价格信息系统 数据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石化开拓海外勘探开发市场所面临的形势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艳秋 谢波 臧晓静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2年第3期87-90,共4页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内石油化工行业将首先成为受冲击最大的领域。海外勘探开发作为中石化上游的海外业务,“入世”不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但对国内上下游业务产生的影响将对海外勘探开发形成挑战。本文对“入世”后,中石化...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内石油化工行业将首先成为受冲击最大的领域。海外勘探开发作为中石化上游的海外业务,“入世”不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但对国内上下游业务产生的影响将对海外勘探开发形成挑战。本文对“入世”后,中石化开拓海外勘探开发市场所面临的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得出“入世”有利于中石化开拓海外勘探开发市场的结论,以期为中石化海外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勘探开发市场 中石化集团公司 油气勘探 W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石化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流化异常现象及其对策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从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8,共4页
从流化理论的基本概念着手,分析了中石化广州分公司催化裂化装置产生催化剂流化输送失常的原因,主要为催化剂筛分的变粗和脱气罐工况的不稳定。解决的具体措施有采用合适的催化剂,保持较高的细粉含量;调整脱气罐的松动点和松动风量,改... 从流化理论的基本概念着手,分析了中石化广州分公司催化裂化装置产生催化剂流化输送失常的原因,主要为催化剂筛分的变粗和脱气罐工况的不稳定。解决的具体措施有采用合适的催化剂,保持较高的细粉含量;调整脱气罐的松动点和松动风量,改善脱气罐工况;增加待生线路推动力;控制保持沉降器与再生器之间的压力平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油 催化裂化装置 流化 流化输送 催化剂 中石化 异常现象 脱气罐 细粉含量 压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浮顶油罐感应雷防护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亚坤 何雨微 +2 位作者 傅正财 刘全桢 刘宝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9-824,共6页
为分析在雷击浮顶油罐附近地面时油罐感应的强电磁过程,建立了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油罐感应雷分析模型,计算了雷击浮顶油罐附近地面时浮顶与罐壁间空气间隙的电场强度分布和雷电电场的辐射强度,分析了雷电流幅值、雷击距离和土壤电阻... 为分析在雷击浮顶油罐附近地面时油罐感应的强电磁过程,建立了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油罐感应雷分析模型,计算了雷击浮顶油罐附近地面时浮顶与罐壁间空气间隙的电场强度分布和雷电电场的辐射强度,分析了雷电流幅值、雷击距离和土壤电阻率对电场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浮顶与罐壁间空气间隙的感应电场强度随雷电流幅值和土壤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大,随雷击距离增加而减小;对于幅值30kA的雷电流,当雷击距离小于30m时油罐将隐含起火爆炸的可能性,当雷击距离小于1.2km时将可能损坏安装于油罐的电子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顶油罐 感应雷 时域有限差分法 电场强度 辐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外石油公司生产经营业绩综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罗佐县 张礼貌 郭宝申 《现代管理科学》 2006年第6期28-30,共3页
文章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中外石油公司2003/2004两年的生产和经营数据,根据经济计量学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借助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确定所有变量的主成分及其特征向量。在此基础上,构建石油公司生产经营业... 文章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中外石油公司2003/2004两年的生产和经营数据,根据经济计量学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借助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确定所有变量的主成分及其特征向量。在此基础上,构建石油公司生产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模型,并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对中外石油公司的年度业绩进行动态的量化评估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石油公司 生产经营业绩 综合评价模型 业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中国石化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6
作者 李锦葳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0-62,共3页
加入WTO后,中国石化行业原来受配额许可证保护的成品油、化肥、聚酯切片、轮胎、氰化钠等行业和产品将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原油、天然气暂时冲击不大;基础化工原料降税幅度较大,对我们利弊参半。石油和化学工业将面对国外产品、技革和服... 加入WTO后,中国石化行业原来受配额许可证保护的成品油、化肥、聚酯切片、轮胎、氰化钠等行业和产品将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原油、天然气暂时冲击不大;基础化工原料降税幅度较大,对我们利弊参半。石油和化学工业将面对国外产品、技革和服务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只有把近期的冲击和压力转化为动力,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步伐,才能适应新形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争取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中国 石油行业 化工行业 关税 石化工业 对外开放 行业竞争力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实施内控制度必要性及实践探讨
7
作者 刘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07-909,906,共4页
对上市公司建立内控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并就如何建立内控制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经营风险 萨班斯法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潘地块与西秦岭造山带下地壳的性质和关系——深地震反射剖面的揭露 被引量:67
8
作者 高锐 马永生 +6 位作者 李秋生 朱铉 张季生 王海燕 李鹏武 卢占武 管烨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61-1367,共7页
松潘地块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处于中国大陆东西向构造与南北向构造的结合部位,特殊的构造环境使其长期控制并影响着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探测松潘地块的岩石圈细结构,揭示其与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的关系,既可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板... 松潘地块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处于中国大陆东西向构造与南北向构造的结合部位,特殊的构造环境使其长期控制并影响着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探测松潘地块的岩石圈细结构,揭示其与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的关系,既可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板块碰撞的深部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又关联着松潘地块的油气远景评价。2004年完成了第一条横过松潘地块北缘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的长约257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首次揭露出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的细结构,发现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同属统一的稳定的大陆地块,并且下地壳均以北倾的强反射为主要特征。这种北倾的反射为松潘地块向西秦岭下地壳俯冲提供了地震学证据。近于平坦的Moho反射特征反映出西秦岭造山带在造山后又经历了强烈的伸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松潘地块 西秦岭造山带 基底构造 深地震反射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江南-雪峰带构造属性的讨论 被引量:64
9
作者 丁道桂 郭彤楼 +1 位作者 刘运黎 翟常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01-809,共9页
讨论了江南-雪峰山“隆起带”的性质问题,它既不是造山带的“厚皮构造”,也不属于沉积盖层褶皱的“薄皮构造”,而是“过渡型的基底拆离式”的构造。其发生机制是印支—早燕山运动期间由SE向NW(同时派生由S向N、由E向W)的基底拆离和推覆... 讨论了江南-雪峰山“隆起带”的性质问题,它既不是造山带的“厚皮构造”,也不属于沉积盖层褶皱的“薄皮构造”,而是“过渡型的基底拆离式”的构造。其发生机制是印支—早燕山运动期间由SE向NW(同时派生由S向N、由E向W)的基底拆离和推覆,成为控制整个扬子板块海相中古生界盆地改造变形的动力来源和主导因素,也控制了海相油气的形成与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雪峰山 构造属性 基底拆离 韧性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与西秦岭地震反射岩石圈结构和盆山耦合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海燕 高锐 +5 位作者 马永生 朱铉 李秋生 匡朝阳 李朋武 卢占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2-481,共10页
松潘地块北缘的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造山带相接触,构成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盆山构造.其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构造关系,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板块碰撞的深部过程,同时又关联着若尔盖盆地油气远景的评价.2004年秋冬季,我们完成了第一条... 松潘地块北缘的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造山带相接触,构成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盆山构造.其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构造关系,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板块碰撞的深部过程,同时又关联着若尔盖盆地油气远景的评价.2004年秋冬季,我们完成了第一条跨越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整个剖面全长254km,分5段完成,其中第2段剖面(简称SP04-2)横过盆山结合部位.SP04-2剖面首次揭示若尔盖盆地-西秦岭造山带盆山结合部位的岩石圈结构,发现了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下地壳均以北倾为主的强反射特征,提供出若尔盖盆地下地壳整体向西秦岭造山带俯冲的地震学证据,揭示了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在挤压构造体系下形成的深部构造关系.而近于平的Moho反射特征又反映出两者在造山后期经历了强烈的伸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若尔盖盆地 西秦岭造山带 深地震反射剖面 岩石圈结构 盆山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吴世祥 汤良杰 +5 位作者 马永生 郭彤楼 黄仁春 程胜辉 李儒峰 陈梅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7-343,共7页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平衡剖面分析与缩短量计算和生烃史恢复等方法,从区域构造分析和地震剖面解释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典型剖面平衡剖面分析和缩短量计算,结合成藏条件的分析和生烃史恢复,探讨了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构...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平衡剖面分析与缩短量计算和生烃史恢复等方法,从区域构造分析和地震剖面解释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典型剖面平衡剖面分析和缩短量计算,结合成藏条件的分析和生烃史恢复,探讨了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演化特征,揭示该带的成藏条件和天然气富集特征。提出了米仓山演化模式,认为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优越,可供钻探的圈闭发育,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储层、保存条件是成藏关键。其中,二叠系为主要烃源岩,二叠系生屑灰岩和飞仙关组鲕粒灰岩为主要储集层,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膏盐岩层为主要盖层。并且,冲断带构造演化的时序性表现为由西向东变形强度、缩短量变小,变形时间变晚,同时前陆盆地的不同构造单元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造成勘探目的层系、圈闭幅度、类型的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冲断带 成藏条件 构造演化 米仓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浮顶油罐直击雷防护实验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任晓明 傅正财 +2 位作者 刘全桢 刘宝全 孙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7-873,共7页
为了完善大型浮顶油罐的防雷技术,对浮顶油罐遭雷击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标准规定的浮顶油罐防雷措施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导电片的主要作用是快速释放雷电流,但导电片的存在也有其反效应,即当浮顶油罐遭受雷击时,导电片与罐壁... 为了完善大型浮顶油罐的防雷技术,对浮顶油罐遭雷击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标准规定的浮顶油罐防雷措施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导电片的主要作用是快速释放雷电流,但导电片的存在也有其反效应,即当浮顶油罐遭受雷击时,导电片与罐壁之间会产生电火花。因此,提出了取消浮顶边缘二次密封上方的导电片,采用了增加可伸缩的接地装置(SGD)弥补导电片取消后雷电流释放通道的不足,并以10^5m^3实际油罐为例,均匀布置安装不同个数的SGD,利用经验公式对其遭受直击雷时的暂态电压降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200kA雷电流,采用不同截面宽度的SGD时,均匀分布的连接浮顶与罐壁的14~20个SGD能够保证浮顶油罐安全泄放雷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顶油罐 雷击过程 导电片 可伸缩的接地装置 直击雷 暂态电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程锦翔 谭钦银 +3 位作者 郭彤楼 邓萍 王瑞华 王正和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9-37,共9页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台地边缘以生物礁滩和鲕粒滩沉积为特征:台地边缘最初在吴家坪晚期出现,在经历了长兴期台地边缘礁滩的形成和消亡、印度早期台地边缘鲕粒滩形成和消亡两个阶段的演化后,最终在印度晚期被填平补齐...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台地边缘以生物礁滩和鲕粒滩沉积为特征:台地边缘最初在吴家坪晚期出现,在经历了长兴期台地边缘礁滩的形成和消亡、印度早期台地边缘鲕粒滩形成和消亡两个阶段的演化后,最终在印度晚期被填平补齐。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演化受到包括地形的几何形态、水动力条件、沉积速率及空容纳空间增长速率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 沉积特征 演化 长兴组 飞仙关组 川东北 元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击时金属油罐的损伤与温升特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亚坤 夏海亮 +3 位作者 何雨微 刘全桢 刘宝全 傅正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8-1585,共8页
雷击时金属油罐的损伤和温升特性是油罐防雷保护研究的关键基础之一。为此,采用模拟雷电流试验方法研究了金属油罐常用材料钢Q235B和铝3003的雷击损伤与温升特性,分析了不同雷电流分量、电流幅值、转移电荷量和作用积分对金属损伤和温... 雷击时金属油罐的损伤和温升特性是油罐防雷保护研究的关键基础之一。为此,采用模拟雷电流试验方法研究了金属油罐常用材料钢Q235B和铝3003的雷击损伤与温升特性,分析了不同雷电流分量、电流幅值、转移电荷量和作用积分对金属损伤和温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雷电流分量冲击下金属的损伤特征差异明显;金属损伤面积主要取决于雷电流幅值,损伤深度主要取决于转移电荷量,雷电流的作用积分与雷击损伤的相关性较小;雷击造成的金属温升与转移电荷量近似成线性关系,回击后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造成的温升最高,幅值400 A的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作用下,厚度5 mm的钢Q235B金属板背面温升可达330℃,铝3003金属板的背面温升可达500℃,接近油气自燃点;相同转移电荷量的首次短时间回击电流和回击间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造成的温升相接近,后续短持续时间回击电流分量造成的温升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 不同分量 金属油罐 试验 损伤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流作用下金属损伤试验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亚坤 戴明秋 +3 位作者 肖瑶 刘全桢 刘宝全 傅正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45-1452,共8页
当前国内外缺乏雷电流金属损伤试验影响因素的研究,因而采用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雷电流金属损伤试验中电极形状、铜丝引线、试验距离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拟首次短时间回击电流分量、回击间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 当前国内外缺乏雷电流金属损伤试验影响因素的研究,因而采用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雷电流金属损伤试验中电极形状、铜丝引线、试验距离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拟首次短时间回击电流分量、回击间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和末次回击后的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下的金属损伤试验中,增大引燃铜丝直径可加大金属损伤深度;增加试验距离会增大模拟雷电流流注发展区域半径,减小电弧单位面积能量,从而使试品损伤面积增大,损伤深度减小;使用尖电极、半椭球电极和半球电极产生的流注初始区域半径和发展区域半径依次减小,使用尖电极造成的试品损伤深度和损伤面积最大,其次为半椭球电极和半球电极;相同电极形状下,减小试验电极直径,试品损伤深度增加,损伤面积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 金属材料 试验电极 试验距离 损伤深度 损伤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和氢气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于镝鸣 艾扶宾 +1 位作者 霍稳周 李华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5年第4期474-477,共4页
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原料共聚,通过引入吸电子基团增强树脂骨架结构稳定性,制备出耐温性能优良的离子交换树脂担体,以此作为基础合成了含金属钯的树脂催化剂,用于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MIBK).在小型固定床评价装置上,以丙酮和... 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原料共聚,通过引入吸电子基团增强树脂骨架结构稳定性,制备出耐温性能优良的离子交换树脂担体,以此作为基础合成了含金属钯的树脂催化剂,用于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MIBK).在小型固定床评价装置上,以丙酮和氢作为原料,采用自行合成的离子交换Pd/树脂催化剂,经一步法工艺合成MIBK,并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20~160℃,反应压力6.0 MPa,丙酮进料空速1.0 h-1,氢/酮500(V)条件下,转化率为36.5%~47.9%,MIBK选择性为95.2%~92.9%.该技术进行了首次工业应用试验,一次开汽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甲基异丁基酮 阳离子树脂 工艺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磁稳定床流体力学特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孟祥堃 慕旭宏 +7 位作者 江雨生 宗保宁 闵恩泽 李碧湘 朱怀瑾 陈西波 傅送保 朱泽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4-137,共4页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fluidized magnetically stabilized beds (MSB) with commercial amorphous nickel alloy catalyst (SRNA-4) as solid phase and water as liquid phase in a cold model experimental ap...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fluidized magnetically stabilized beds (MSB) with commercial amorphous nickel alloy catalyst (SRNA-4) as solid phase and water as liquid phase in a cold model experimental apparatus of Φ140mm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on bed structure, pressure drop, minimum fluidization velocity, transition velocity, and liquid holdup were investigated.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minimum fluidization velocity, transition velocity, liquid holdup we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The operating phase diagrams of liquid-fluidized MSB with SRNA-4 catalyst of two different sizes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稳定床 流体力学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悬乳液钻井液在塔河油田定向井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牛晓 沈青云 +1 位作者 于培志 刘晓民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1期81-83,94,共3页
根据塔河油田碎屑岩油藏特点及环境保护要求,该油田定向井采用了环保型阳离子悬乳液钻井液,该钻井液由高分子量的阳离子乳液聚合物、改变钻井液连续相的纳米级乳化石蜡和有机硅醇抑制剂3种主剂组成。经5口定向井应用表明,该钻井液具有... 根据塔河油田碎屑岩油藏特点及环境保护要求,该油田定向井采用了环保型阳离子悬乳液钻井液,该钻井液由高分子量的阳离子乳液聚合物、改变钻井液连续相的纳米级乳化石蜡和有机硅醇抑制剂3种主剂组成。经5口定向井应用表明,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井壁稳定性、储层保护特性,以及较强的封堵、防塌能力,能满足塔河油田定向井钻井工程需要;该钻井液渗透率恢复值较高,储层保护效果明显,油气初期产量提高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乳液钻井液 井壁稳定 防止地层损害 环境保护 定向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己烷异构化Pd/Beta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旭 王昕 +1 位作者 施力 韩松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6-19,共4页
通过临氢微型反应器,在反应压力2 MPa、温度260℃、质量空速2 h-1、氢油摩尔比4:1的条件下,以正已烷为原料对钯质量分数为0.1%,0.2%,0.3%,0.4%,0.5%的五种Pd/Beta催化剂进行了评价,其裂解率分别为2.79%,2.00%,1.13%,0.63%,0.53... 通过临氢微型反应器,在反应压力2 MPa、温度260℃、质量空速2 h-1、氢油摩尔比4:1的条件下,以正已烷为原料对钯质量分数为0.1%,0.2%,0.3%,0.4%,0.5%的五种Pd/Beta催化剂进行了评价,其裂解率分别为2.79%,2.00%,1.13%,0.63%,0.53%,裂解率随着钯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少;在考察的范围内,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异构化率均随着钯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上升,钯质量分数为0.3%时,选择性最好为17.94%,钯质量分数大于0.2%时,转化率和异构化率趋于稳定,转化率为82%左右,异构化率为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异构化反应 催化剂 反应压力 温度 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盆山结合部位深反射资料处理方法与初步地质认识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海燕 高锐 +5 位作者 马永生 朱铉 李秋生 李鹏武 匡朝阳 卢占武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42-148,共7页
盆山结合带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深地震反射资料具有信噪比低、各种干扰波严重以及速度横向变化大等特点。针对盆山结合部位深反射资料的特点,主要利用ProMAX处理系统对横跨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的二维深地震反射资料... 盆山结合带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深地震反射资料具有信噪比低、各种干扰波严重以及速度横向变化大等特点。针对盆山结合部位深反射资料的特点,主要利用ProMAX处理系统对横跨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的二维深地震反射资料(简称SP04-2剖面)进行折射静校正、叠前去噪、地表一致性处理、人机交互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循环迭代处理、地表基准动校正叠加和叠后去噪处理等方法试验研究,形成一套适应盆山结合部位深地震反射资料的处理方法和流程,最终得到SP04-2叠加剖面。该剖面首次揭示出若尔盖盆地—西秦岭造山带盆山结合部位的岩石圈结构,为研究盆山深部接触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反射 盆山结合部位 资料处理 信噪比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