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于楼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1
作者 陈欢庆 龚亮 +1 位作者 孙磊 韩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1-744,共14页
针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区断裂体系发育、地层破碎、厚度空间变化快,地层精细划分对比难度大等问题,首先明确了传统地层学、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不同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方法之间对应关系体系。在沉积成因模式基础上... 针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区断裂体系发育、地层破碎、厚度空间变化快,地层精细划分对比难度大等问题,首先明确了传统地层学、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不同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方法之间对应关系体系。在沉积成因模式基础上,充分综合利用地震同相轴强反射、取心井岩性变化、沉积旋回、电导率、电阻率等曲线取值变化和测井精细二次解释成果等信息,建立研究区目的层短期基准面旋回(单层)级别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并利用不同短期基准面旋回(单层)顶面构造图,验证地层细分成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研究区于楼油层可以细分为29个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短期基准面旋回(单层),对应地质年代0.01 Ma;地层厚度大体呈NE—SW向条带状分布,局部高值部位呈坨状,主要受沉积作用和后期差异压实等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 西部凹陷 于楼油层 单砂体 单层 短期基准面旋回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储层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集层脆性特征及评价方法
2
作者 翟勇 郭雅宁 +4 位作者 丁乙 李翼杉 崔一诺 李斌 刘向君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中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但高效开采必须依赖水力压裂改造储集层。脆性是储集层改造的关键参数,也是明确工程甜点位置的核心指标。鉴于此,以东营凹陷页岩储集层为对象,综合单轴、三轴和高温高压岩石抗压实验,厘清了页岩储集层岩石力学性... 中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但高效开采必须依赖水力压裂改造储集层。脆性是储集层改造的关键参数,也是明确工程甜点位置的核心指标。鉴于此,以东营凹陷页岩储集层为对象,综合单轴、三轴和高温高压岩石抗压实验,厘清了页岩储集层岩石力学性质及脆性特征。结合岩石能量平衡理论与脆性特征,依据岩石破裂前与破裂后的能量演化特征,构建了一种新的脆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单轴环境下,页岩脆性破裂显著,呈现多裂缝破裂特征,有利于储集层改造;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温度与围压协同作用将抑制岩石脆性破裂,增强岩石延展性,页岩脆性明显降低。基于构建的脆性评价方法,明确了页岩脆性的主控因素。岩石物性参数(孔隙度、密度、声波时差)与脆性的相关性较差,矿物和弹性参数是判断脆性的有效依据,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成果有利于页岩储集层工程甜点识别,为储集层高效改造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集层 脆性评价 岩石能量 高温高压 力学性质 工程甜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页岩油水平井随钻定测录导一体化模式探索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春伟 杜焕福 +6 位作者 董佑桓 孙鑫 侯文辉 艾亚博 杜淑艳 刘桂华 柳启明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31,共8页
水平井是油藏开发实现少井高产、一井多靶、降本提效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泌阳凹陷核三段页岩油藏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文中以地震、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泌阳凹陷核三段页岩油藏地质特征剖析,梳理了... 水平井是油藏开发实现少井高产、一井多靶、降本提效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泌阳凹陷核三段页岩油藏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文中以地震、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泌阳凹陷核三段页岩油藏地质特征剖析,梳理了页岩油水平井钻井施工难点,从一体化组织运行、一体化协调施工及一体化支撑保障等方面阐述了泌阳凹陷定测录导一体化模式的探索及应用。研究表明:泌阳凹陷核三段页岩油层存在局部微构造及断层发育、地层倾角变化快等特点,同时其地震资料品质差。这些导致钻井施工中靶点预测及井眼轨迹调整难度大,影响随钻资料评价的准确性。通过优选定向系统、钻具组合及高效钻头,应用正反演结合测井数据及校正后的元素录井资料综合评价,实现了井眼轨迹优化着陆及长水平段持续追踪。随钻定测录导一体化模式在YYY1HF井进行了应用,提高了机械钻速,目的层钻遇率达100%,助力了区域页岩油水平井优快钻井,对于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的发展及页岩油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定测录导一体化 泌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北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斌 郭东旭 +5 位作者 冯明飞 熊姝臻 富向 赵忠海 李胜 孙玉华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49,共9页
为了查明渝东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以地层发育完整的城口月亮坪剖面为例,对采集的27件页岩样品进行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主量和微量元素测试,全面分析了V,V/Al,U,U/Al,Mo,Mo/Al... 为了查明渝东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以地层发育完整的城口月亮坪剖面为例,对采集的27件页岩样品进行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主量和微量元素测试,全面分析了V,V/Al,U,U/Al,Mo,Mo/Al氧化还原评价指标,P,P/Ti,Ba,Ba/Al,SiXS古初级生产力指标,CIA古气候指标,Al,Zr,Zr/Al陆源碎屑通量指标等影响有机质生产和保存的地球化学指标。研究表明:城口地区五峰组沉积早期气候温暖潮湿,中—晚期开始变冷,到末期转变为寒冷干旱气候,随后的龙马溪组沉积时期整体回暖;伴随着气候变化,较高的P/Ti,Ba/Al,SiXS指示五峰组—龙马溪组整体表现出高的古初级生产力,仅在龙马溪组沉积晚期有所降低。五峰组沉积早期高的古初级生产力为有机质富集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但贫氧条件不利于有机质保存;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段沉积时期,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是高的古初级生产力,但在下部沉积时期,水体中贫氧—缺氧条件对沉积物最终积累中—高的TOC起到重要作用,而在中—上部沉积时期,以黏土矿物为主的碎屑通量对有机质保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富集 页岩 五峰组—龙马溪组 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临界物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柯明 候英杰 +4 位作者 邓航 孙玉华 常鹏 魏举行 郑浩权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1-777,共7页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储层动态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成藏期储层临界物性的确定可为储层动态评价和致密砂岩气的开采提供重要依据。文中运用录井、测井、试气、物性等资料,提出了确定成藏期致密砂岩储层临界物性的新方法;利用孔...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储层动态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成藏期储层临界物性的确定可为储层动态评价和致密砂岩气的开采提供重要依据。文中运用录井、测井、试气、物性等资料,提出了确定成藏期致密砂岩储层临界物性的新方法;利用孔隙度压实剖面回推法和天然气充注物理模拟,结合储层现今含气物性下限,确定了成藏期储层临界物性值。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盒8段储层平均孔隙度变化量为3.3%,成藏期储层临界孔隙度为6.1%;天然气充注物理模拟证实,突破压力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埋深越大,越难充注,天然气注入储层需要的动力也越大,这表明天然气在成藏期充注时存在一个物性下限;实验证实了天然气临界充注压力主要受渗透率控制,与孔隙度相关性较差,成藏期储层临界渗透率约为0.15×10^(-3)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临界孔隙度 临界渗透率 下石盒子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燃压裂技术在海上油田定向井多层合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凡 曹卫东 +3 位作者 孙玉华 陈康 江华 李少伟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5-288,共4页
为解决爆燃压裂技术在定向井多层合采施工中的应用难题,根据海上油田储层物性和层段距离,选择合适的作业层段;根据一趟作业2个层位同时爆燃的设计思路,采用火药燃烧压力计算公式、压挡液运动模型、峰值压力叠加等相关理论,计算了不同质... 为解决爆燃压裂技术在定向井多层合采施工中的应用难题,根据海上油田储层物性和层段距离,选择合适的作业层段;根据一趟作业2个层位同时爆燃的设计思路,采用火药燃烧压力计算公式、压挡液运动模型、峰值压力叠加等相关理论,计算了不同质量火药的峰值压力;根据火药峰值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选择有效的施工火药质量,并对套管及作业管柱进行了安全校核,模拟计算了施工效果。研究表明,设计思路正确,峰值压力计算准确,火药质量控制合理有效。在海上油田4口井中成功进行了2个层位同时爆燃的压裂作业,施工效果明显。补孔+爆燃压裂施工后,日产油量提高6~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燃压裂 多层合采 峰值压力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断陷湖盆生烃潜力的古气候波动响应研究--以东濮凹陷古近系文古4井为例
7
作者 舒徐洁 杨栋栋 +3 位作者 程成 徐田武 卫玮 王洪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4,共8页
古气候波动会影响古沉积环境,从而造成沉积物组分的变化,并最终导致沉积岩生烃潜力的变化。陆相断陷湖盆是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类型,近年来还成为重要的致密油藏勘探区,但关于气候波动对地层生烃潜力影响方面的研究还较为匮乏。东... 古气候波动会影响古沉积环境,从而造成沉积物组分的变化,并最终导致沉积岩生烃潜力的变化。陆相断陷湖盆是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类型,近年来还成为重要的致密油藏勘探区,但关于气候波动对地层生烃潜力影响方面的研究还较为匮乏。东濮凹陷是在中-古生界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一个新生代断陷咸化湖盆,在构造稳定期其沉积记录主要受短期气候波动影响。本文以东濮凹陷古近系文古4井为例,综合运用矿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来揭示古气候波动与生烃潜力之间的成因联系。结果显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8~10段)形成于整体较为干热的气候背景中,期间发生多次短周期的相对干旱-潮湿波动,古气候波动不仅体现在孢粉化石和岩石的矿物组成上,而且影响了有机碳的含量,使其随着气候的相对干旱-潮湿波动发生减少-增加的变化。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构造稳定期内短周期的气候波动是影响陆相断陷湖盆生烃潜力的重要因素,相对潮湿的气候更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波动 东濮凹陷 陆相湖盆 生烃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