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井钻机井架及底座系统的有限元静力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新龙 周思柱 +2 位作者 华剑 徐军 李建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21,共3页
在对钻机进行工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命令流方式用ANSYS建立了ZJ70LDB钻机井架和底座的实体模型,并采用Beam188单元进行网格划分。针对最大钩载和最大转盘梁载荷这2种工况,对井架和底座系统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最大钩载... 在对钻机进行工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命令流方式用ANSYS建立了ZJ70LDB钻机井架和底座的实体模型,并采用Beam188单元进行网格划分。针对最大钩载和最大转盘梁载荷这2种工况,对井架和底座系统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最大钩载工况下的应力和位移均较大,最大位移为28.417 mm,发生在井架顶部,最大应力为205.061 MPa,位于井架下部与人字腿上方,但此处为钻机结构的薄弱环节,使用中应加以关注,以避免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钻机 井架 底座 位移 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受力的旋风分离器冲蚀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琴 邹康 +1 位作者 刘海东 李泽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7,共6页
为了对旋风分离器壁面冲蚀磨损机理进行研究,采用RSM模型和DPM模型对分离器内部气相流场和颗粒运动规律进行双向耦合瞬态求解,并运用自定义函数对失效壁面颗粒的受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旋风分离器中容易失效的部位主要是顶部区域... 为了对旋风分离器壁面冲蚀磨损机理进行研究,采用RSM模型和DPM模型对分离器内部气相流场和颗粒运动规律进行双向耦合瞬态求解,并运用自定义函数对失效壁面颗粒的受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旋风分离器中容易失效的部位主要是顶部区域顶面以下25 mm范围内的入口目标区域,筒体部分的局部穿孔以及灰斗底部的冲蚀磨穿。该区域呈现出明显的固体颗粒聚集的现象,从单颗粒的受力分析得出,中间粒径颗粒和大粒径颗粒在筒体顶端和锥体底部的受力平衡是导致灰带出现的主要原因,从而加剧了顶部和灰斗区域的冲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气-固两相流 冲蚀磨损 颗粒受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口高宽比对旋风分离器壁面冲蚀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琴 邹康 +1 位作者 刘海东 李泽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57,11,共7页
运用CFD数值计算方法,在不同入口高宽比下,通过雷诺应力模型对分离器速度场进行研究,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对粒子轨迹进行追踪,并对壁面磨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空间切向速度峰值和中心区域的速度波动都与高宽比成正比,过大的... 运用CFD数值计算方法,在不同入口高宽比下,通过雷诺应力模型对分离器速度场进行研究,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对粒子轨迹进行追踪,并对壁面磨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空间切向速度峰值和中心区域的速度波动都与高宽比成正比,过大的高宽比也会加剧涡核摆动强度,加剧锥体底部的冲蚀磨损。中间粒径颗粒的入射位置对顶灰环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靠近入口下方入射时,颗粒更容易进入灰斗,而在入口上部入射时,容易在分离空间顶端聚集,加重顶部区域的磨损。在磨损方面,筒体部分的冲蚀速率都是从分离空间顶端向下渐渐变小,且随着高宽比的增大最大冲蚀速率逐渐变大。锥体壁面的冲蚀磨损速率沿着轴向向下都出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因此,为了兼顾较小的壁面磨损和更好的工艺性能,因选择合适的高宽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气-固两相流 冲蚀磨损 高宽比 颗粒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辛格效应在泵头体自增强上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思柱 严奉林 +3 位作者 李宁 刘春雪 王勇 陆英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66,共5页
针对油田压裂工艺中对压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压裂液的腐蚀性越来越大造成的压裂泵泵头体极易损坏的问题,根据自增强原理,研究了一套泵头体自增强压力计算方法。该方案基于材料的包辛格效应,根据反向屈服应力的大小找到最佳自增强压力,然... 针对油田压裂工艺中对压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压裂液的腐蚀性越来越大造成的压裂泵泵头体极易损坏的问题,根据自增强原理,研究了一套泵头体自增强压力计算方法。该方案基于材料的包辛格效应,根据反向屈服应力的大小找到最佳自增强压力,然后以某型号的压裂泵泵头体为研究对象,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中建立考虑材料应变硬化和包辛格效应的双线性随动强化理论模型,对自增强泵头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120 MPa工作压力下,与未经过自增强处理的泵头体相比,经过自增强处理的泵头体内部的整体应力分布均匀,最大应力较小,改善了泵头体内部的疲劳状况,延长了泵头体的使用寿命。该项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泵 泵头体 包辛格效应 自增强 残余应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压裂车车架的多工况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健 肖柳胜 +3 位作者 吴汉川 刘忠砚 庞罕 肖文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78,共4页
为了分析多工况下压裂车车架的疲劳强度,进行了轮胎悬空、道路颠簸、制动、普通压力振动冲击和高压振动冲击5种工况下压裂车疲劳寿命分析,并对恶劣工况进一步拟合分析,进行疲劳损伤累积。在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将各工况下的应... 为了分析多工况下压裂车车架的疲劳强度,进行了轮胎悬空、道路颠簸、制动、普通压力振动冲击和高压振动冲击5种工况下压裂车疲劳寿命分析,并对恶劣工况进一步拟合分析,进行疲劳损伤累积。在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将各工况下的应力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两者的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将压裂车5种工况下的动力学分析结果作为疲劳分析的随机载荷谱,得出压裂车车架有足够的强度。通过危险工况的疲劳损伤累积,拟合出压裂车疲劳寿命为完整出工10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车 车架 多工况 疲劳寿命 载荷谱 疲劳分析 损伤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对高压管汇冲蚀磨损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孙秉才 樊建春 +3 位作者 温东 谢永金 胡治斌 明学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4,共4页
针对现有的高压管汇冲蚀磨损理论,缺乏考虑高压力载荷对其冲蚀磨损的影响。通过对高压管汇冲蚀磨损的分析,得出当弯头受到内压作用时,产生的环向应力即拉伸应力明显大于轴向应力的结论。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可施加拉伸应力的冲蚀磨损... 针对现有的高压管汇冲蚀磨损理论,缺乏考虑高压力载荷对其冲蚀磨损的影响。通过对高压管汇冲蚀磨损的分析,得出当弯头受到内压作用时,产生的环向应力即拉伸应力明显大于轴向应力的结论。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可施加拉伸应力的冲蚀磨损试验机,开展在不同拉伸应力作用下,冲击角为30°时,高压管汇材料40CrMo冲蚀磨损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力的增大,40CrMo的冲蚀磨损率增加,抗冲蚀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管汇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带压作业防喷器关闭性能仿真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卫国 梅雪松 +2 位作者 王炜 陈婷 卢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8-94,共7页
针对带压作业防喷器关闭时易发生井涌、管柱失稳和闸板胶芯磨损等问题,基于AMESim软件分析了防喷器闸板关闭过程中的位移和速度特性,揭示了防喷器操作压力和井筒压力2个因素对于闸板动作响应的影响规律;利用Abaqus软件分析了防喷器关闭... 针对带压作业防喷器关闭时易发生井涌、管柱失稳和闸板胶芯磨损等问题,基于AMESim软件分析了防喷器闸板关闭过程中的位移和速度特性,揭示了防喷器操作压力和井筒压力2个因素对于闸板动作响应的影响规律;利用Abaqus软件分析了防喷器关闭时闸板胶芯与管柱的接触应力及其分布;结合防喷器闸板关闭过程中的位移、速度特性,得到了不同井筒压力时防喷器闸板操作压力的推荐值。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井筒压力精确控制防喷器闸板的操作压力,既能迅速关闭闸板有效密封井筒,又能防止防喷器闸板关闭后胶芯与管柱间的接触力过大,从而减小胶芯的磨损和起下管柱阻力。以此方法确定的防喷器闸板操作压力推荐值,可为PLC引入带压作业装置控制系统,实现防喷器操作的精确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操作压力 闸板防喷器 关闭性能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钻机井架及底座系统的谐响应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周思柱 祝克强 +3 位作者 华剑 王庆群 李建平 徐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31,共4页
为研究转盘偏心旋转对钻机结构的影响,建立了钻机井架及底座的有限元模型,并对钻机进行谐响应分析,计算出钻机底座发生共振的频率、共振幅值和共振幅度最大的方位。计算结果表明,钻机底座在X向位移响应最大,激振频率也最低,共振频率为5.... 为研究转盘偏心旋转对钻机结构的影响,建立了钻机井架及底座的有限元模型,并对钻机进行谐响应分析,计算出钻机底座发生共振的频率、共振幅值和共振幅度最大的方位。计算结果表明,钻机底座在X向位移响应最大,激振频率也最低,共振频率为5.75 Hz,相比其他方向而言,X向比较薄弱,在结构上应适当加强;在X向谐响应分析中,X向是钻机在激励力作用下的主振方向;在Y向谐响应分析中,Y向是在此激励力作用下的主振方向;在Z向谐响应分析中,Y向是在此激励力作用下的主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钻机 井架 底座 偏心旋转 谐响应 激振频率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压裂泵车车架实验应变模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健 刘忠砚 +4 位作者 庞罕 吴磊 吴汉川 肖柳胜 肖文生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为解决某大型压裂泵车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振动异常现象问题,将应变响应的随机状态空间模态识别技术应用到整车振动分析中。开展了实验应变模态分析,建立了振动应变响应与车架振动特性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消除整车振动剧烈的方法。以泵车压... 为解决某大型压裂泵车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振动异常现象问题,将应变响应的随机状态空间模态识别技术应用到整车振动分析中。开展了实验应变模态分析,建立了振动应变响应与车架振动特性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消除整车振动剧烈的方法。以泵车压裂作业下三缸泵振动为激振源,进行了该大型压裂泵车车架振动试验,得到了车架在实际约束下的前六阶模态频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应变响应的随机子空间法可以较好地识别出约束状态下车架的固有频率;车架在实际约束状态下低阶固有频率在1.79 Hz^32.1 Hz之间,该频率与三缸泵激振频率存在重合区,是引起整车振动异常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振动 应变模态 随机子空间法 压裂泵车车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头体自增强超高压密封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宁 李友荣 +3 位作者 周思柱 廖建敏 胡顺 周俊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89,共5页
泵头体自增强通过引入残余应力来提高其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针对泵头体受自增强压力、内腔结构和加工工艺限制,难以实现超高压密封的问题,通过泵头体自增强密封技术特点分析,提出了软硬密封相结合的自紧密封方案。对锥面硬密封进行接... 泵头体自增强通过引入残余应力来提高其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针对泵头体受自增强压力、内腔结构和加工工艺限制,难以实现超高压密封的问题,通过泵头体自增强密封技术特点分析,提出了软硬密封相结合的自紧密封方案。对锥面硬密封进行接触弹塑性有限元计算与分析,得到了最佳半锥角和圆角半径值。并提出泵头体超高压锥面密封的半锥角选择原则:低压确保建立稳定密封,超高压时应具有高结构强度。最后采用缩比模型实验验证了泵头体超高压密封结构合理、密封可靠性、结构强度足够,为泵头体自增强技术提供了超高压密封理论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 自增强 超高压 泵头体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压作业闸板防喷器胶芯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婷 马卫国 王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80,共7页
针对带压作业时闸板防喷器胶芯的耐磨块易发生磨损导致密封失效和起下旧管柱时其工作寿命较小等问题,对带压作业过程中闸板防喷器胶芯磨损行为进行研究。以某油田现场使用的闸板防喷器胶芯为对象,从微观角度分析带压作业过程中胶芯耐磨... 针对带压作业时闸板防喷器胶芯的耐磨块易发生磨损导致密封失效和起下旧管柱时其工作寿命较小等问题,对带压作业过程中闸板防喷器胶芯磨损行为进行研究。以某油田现场使用的闸板防喷器胶芯为对象,从微观角度分析带压作业过程中胶芯耐磨块主要磨损机制和表面粗糙度对耐磨块磨损机制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胶芯动静密封模型,从宏观角度分析不同工况和摩擦因数对闸板胶芯密封性能及耐磨块磨损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带压作业过程中耐磨块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管柱的粗糙度越大,耐磨块磨损越严重;井筒压力造成的胶芯上部应力集中是耐磨块上部磨损严重的主要原因;管柱与耐磨块圆弧面间的摩擦因数应控制在0.1以内,否则会加速耐磨块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闸板防喷器 胶芯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质点法的大倾角螺旋输砂器理论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宏禹 周思柱 +2 位作者 孙文斌 秦伦 吕志鹏 《石油机械》 2015年第12期73-76,共4页
针对目前大倾角螺旋输砂器输砂量尚无明确计算公式的问题,在分析物料运移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单质点法建立理论模型,分析物料在稳定状态时的力学与运动规律,得到了螺旋输砂器的临界转速和临界转速下的输砂量与倾角、叶片表面摩擦因数、筒... 针对目前大倾角螺旋输砂器输砂量尚无明确计算公式的问题,在分析物料运移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单质点法建立理论模型,分析物料在稳定状态时的力学与运动规律,得到了螺旋输砂器的临界转速和临界转速下的输砂量与倾角、叶片表面摩擦因数、筒壁摩擦因数、填充量、密度等参数之间的理论公式,提出在实物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实际与临界状态下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以45°倾角螺旋输砂器为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建立任意倾角时输砂量的理论公式。研究成果可为高效节能螺旋输砂器的设计与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螺旋输砂器 螺旋输送机 临界状态 输砂流量 理论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含聚采出液曝气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薇 林琳 +2 位作者 鄢玲俐 张筱琪 郗明绪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0-104,共5页
辽河油田采用化学驱与深部调驱技术提高原油产量时,采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对污水处理效果影响显著,污水指标严重超标。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在含聚污水处理中,曝气处理工艺有常规处理工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鉴于此,在实验室进行了含... 辽河油田采用化学驱与深部调驱技术提高原油产量时,采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对污水处理效果影响显著,污水指标严重超标。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在含聚污水处理中,曝气处理工艺有常规处理工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鉴于此,在实验室进行了含聚呆出液曝气试验研究,以辽河油田含聚采出液为例,分析曝气对含聚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在现场取样试验,从曝气形式的选择、曝气器的布置、气泡直径及气水比等方面,研究曝气对含聚采出液处理效果的影响,指出盘式曝气器更适用于含聚采出液的处理,且气泡最佳直径为1.8~2.5mm;另外,含聚呆出液采用合适的预脱水剂处理后曝气可产生明显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聚采出液 曝气 曝气器 气泡直径 油田污水处理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钻具轴承组均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彦 张也 +2 位作者 鲁宽 朱正东 郭敬超 《轴承》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2,53,共4页
针对涡轮钻轴承组的均载性能问题,研究了载荷在轴承中的传递过程,建立了轴承组的简化数学模型,推导了其理论均载条件,通过模拟轴承组实际工况,在给定的试验参数下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涡轮钻具轴承组在经过跑合后能得到良好的均载性能。
关键词 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涡轮钻具 均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与ANSYS的橇装压裂设备联合仿真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文生 孙汝奇 +2 位作者 岳爱丽 刘健 吴汉川 《石油机械》 2016年第10期75-79,共5页
海上橇装压裂设备在海洋平台或甲板上作业时,其周期性的载荷激励容易对其底部支撑造成损坏。为此,对橇装压裂设备的主要激励源五缸往复式柱塞泵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其在2挡产生的激振力最大,因此以2挡为例进行分析计算。采用ADAMS... 海上橇装压裂设备在海洋平台或甲板上作业时,其周期性的载荷激励容易对其底部支撑造成损坏。为此,对橇装压裂设备的主要激励源五缸往复式柱塞泵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其在2挡产生的激振力最大,因此以2挡为例进行分析计算。采用ADAMS对压裂橇进行不同连接方案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可知,在压裂橇底部施加8点弹性支撑时,其支撑点的受力较小且趋于稳定;将压裂橇8点弹性支撑的动态响应结果输入到ANSYS作为甲板的动态激励,分析得出甲板的响应结果符合商船振动综合评价标准。提出的减振方案及分析结果对海上橇装压裂设备的安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橇装压裂设备 激振力 仿真分析 动态响应结果 模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偏振度的非接触式路面状态探测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苑会珍 葛俊锋 +2 位作者 叶林 谭舒亚 陈欣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9-91,105,共4页
现有结冰探测器多为接触式传感器,只能对单个点进行检测,且安装维护复杂。因此,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的路面状态探测方法。该方法采用近红外石英卤钨灯照明,通过旋转偏振片依次采集4个偏振方向分量图片,进而计算出线偏振度,识别出路面状态... 现有结冰探测器多为接触式传感器,只能对单个点进行检测,且安装维护复杂。因此,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的路面状态探测方法。该方法采用近红外石英卤钨灯照明,通过旋转偏振片依次采集4个偏振方向分量图片,进而计算出线偏振度,识别出路面状态(如结冰、潮湿和干燥)。实验结果表明:路面处于结冰状态时,线偏振度较大,潮湿状态时较小,干燥状态时最小。该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且识别3种不同状态的准确率高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结冰 非接触 路面状态 线偏振度 结冰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深井钻机底座模态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庆群 华剑 +3 位作者 周思柱 徐军 李建平 秦伦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27,37,共4页
ZJ70LDB型钻机在转盘转速为110 r/min左右时,底座振动较大,对正常钻井产生了一定影响。针对该问题,在充分掌握底座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缩减法求解底座的固有频率、预应力模态频率及各阶振型,并进一步分析各振动... ZJ70LDB型钻机在转盘转速为110 r/min左右时,底座振动较大,对正常钻井产生了一定影响。针对该问题,在充分掌握底座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缩减法求解底座的固有频率、预应力模态频率及各阶振型,并进一步分析各振动激励设备的频率。经比较后发现,钻机底座的第1、3阶模态频率易被激发,说明底座的振动与钻机工况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减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钻机 底座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载作用下的齿轮齿条啮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凤华 向正新 +3 位作者 施雷 冯定 徐军 涂忆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55,共6页
在研究的齿轮齿条钻机设计方案中,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设计,钻机井架重心和传动系统重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产生的附加弯矩将会影响齿轮齿条的啮合。鉴于此,根据钻机实际偏载工况,建立了齿轮齿条模型,并从齿轮强度校核理论、有限元仿真两... 在研究的齿轮齿条钻机设计方案中,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设计,钻机井架重心和传动系统重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产生的附加弯矩将会影响齿轮齿条的啮合。鉴于此,根据钻机实际偏载工况,建立了齿轮齿条模型,并从齿轮强度校核理论、有限元仿真两方面分析了齿轮齿条的啮合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无附加弯矩,附加弯矩会导致齿轮和齿条的齿面应力分布不均;同时随着附加弯矩的增加,应力呈线性增加,并在齿条受拉方向集中程度增加,增大了齿轮齿条轮齿破坏的风险;当齿轮运动逐步靠近齿条顶端时,推断齿轮和齿条可能出现脱开;附加弯矩将严重影响钻机的安全运行和钻井安全,并对齿轮齿条起升系统、井架结构和材料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所得结论对钻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齿条 钻机 偏载 啮合 有限元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体初始变形对注入头工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杰之 马卫国 +1 位作者 曲宝龙 刘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94-4201,共8页
针对连续管作业机注入头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发生链条滚子碎裂、链轮磨损及箱体变形等问题,提出箱体初始变形对注入头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设计箱体及不同初始变形箱体的几何模型,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平台进行... 针对连续管作业机注入头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发生链条滚子碎裂、链轮磨损及箱体变形等问题,提出箱体初始变形对注入头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设计箱体及不同初始变形箱体的几何模型,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平台进行注入头箱体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箱体结构强度及不同初始变形条件下箱体的变形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此仿真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注入头箱体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箱体后板与左右侧板上部焊接位置存在应力集中,对箱体结构改进可以弱化应力集中现象;箱体初始变形越大,工作时产生的变形越大,Z向变形最明显;Z向初始变形最敏感,箱体向减速器侧发生初始变形会使箱体变形增大,向马达侧发生初始变形会抵消箱体变形。研究结果对注入头箱体的加工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作业机 注入头箱体 初始变形 有限元仿真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深井钻机底座结构动力修改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建平 徐军 +1 位作者 周思柱 华剑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24,共3页
针对ZJ70LDB钻机平台工作中出现X方向振动较大的问题,采用动态信号采集及分析系统对底座进行了现场模态测试,得出各阶振型及模态频率。分析得到减速箱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工作频率激起了底座的第3阶模态。为减小振动,对底座各节点进行质量... 针对ZJ70LDB钻机平台工作中出现X方向振动较大的问题,采用动态信号采集及分析系统对底座进行了现场模态测试,得出各阶振型及模态频率。分析得到减速箱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工作频率激起了底座的第3阶模态。为减小振动,对底座各节点进行质量对固有频率的灵敏度分析,选择14、31及22这3个节点实施结构动力修改。修改结果表明钻机底座第3阶模态频率降低13.42%,有效避开了设备的共振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钻机 底座 模态测试 固有频率 灵敏度 结构动力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