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海地震数据中的拍振现象与时滞-对数域压制
1
作者 王明星 张庆淮 陈吴金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浅海地震勘探中,如果鸣震和气泡满足一定的条件,将会产生拍振,产生一种能量很强的低频混响,其振幅强弱变化呈现明显的拍振包络趋势。常规的预测反褶积和利用远场子波的确定性反褶积等方法在压制这种噪声时效果均不理想。雷克子波反褶积... 浅海地震勘探中,如果鸣震和气泡满足一定的条件,将会产生拍振,产生一种能量很强的低频混响,其振幅强弱变化呈现明显的拍振包络趋势。常规的预测反褶积和利用远场子波的确定性反褶积等方法在压制这种噪声时效果均不理想。雷克子波反褶积方法在压制海上地震勘探气泡效应时具有较好的效果。基于CLAERBOUT理论,提出时滞-对数域滤波压制拍振包络中的低频混响的方法,重新定义了时滞-对数域中的时滞信号的内容,划分了小时滞信号、中时滞信号和大时滞信号。根据信号在时滞-对数域的不同分布,设计滤波器压制拍振包络中的低频混响噪声,取得了很好的噪声压制效果。利用时滞-对数域滤波方法和其他几种方法对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充分显示了时滞-对数域滤波方法在压制拍振包络中的低频混响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拍振包络 低频混响 反褶积 柯尔莫科洛夫谱分解 时滞-对数域 倒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直达波计算稳健的深水OBN双检匹配算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明星 张庆淮 朱立彬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
海上地震勘探中,鬼波对地震信号的陷波是海洋宽频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进行合理的双检合并,分离上、下行波场一直是深水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关注的焦点之一。双检合并过程中,通过建立上、下行波场和水、陆检波场之间的数学关系... 海上地震勘探中,鬼波对地震信号的陷波是海洋宽频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进行合理的双检合并,分离上、下行波场一直是深水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关注的焦点之一。双检合并过程中,通过建立上、下行波场和水、陆检波场之间的数学关系,解决好水、陆检信号匹配是关键。深水OBN地震数据中,静校正难题和陆检中的横波泄漏噪声等因素导致基于反射波的双检匹配效果不好。提出了选取小时窗的直达波进行线性动校正和共检波点叠加,利用水、陆检数据共检波点叠加后的直达波信号求取每一个检波点的双检匹配算子的方法,用求取的匹配算子进行双检匹配,进而分离上、下行波场。用直达波求取双检匹配算子不需要交叉鬼波化,使用简便,可以避开反射波求取双检匹配算子时噪声等因素的影响。该方法在深水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表明,用直达波求取的深水OBN双检匹配算子更加稳定,用求取的匹配算子校正后进行双检合并可以实现良好的深水OBN地震数据波场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节点 直达波 校正 上行波 下行波 匹配算子 波场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节点状态QC与资料品质关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新琦 蔡存军 +2 位作者 瞿维迎 孟祥顺 路交通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5,共11页
随着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采集排列片越来越大,用于接收的无线采集节点设备数量也随之成倍增加,基于WiFi和蓝牙的节点状态质控方法已无法满足每日地震数据采集前完成节点状态质控的要求。为此,引入了一种基于LoRa通信技术及LoRaWA... 随着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采集排列片越来越大,用于接收的无线采集节点设备数量也随之成倍增加,基于WiFi和蓝牙的节点状态质控方法已无法满足每日地震数据采集前完成节点状态质控的要求。为此,引入了一种基于LoRa通信技术及LoRaWAN通信协议的质控方法,并且借助无人机搭载LoRa网关,实现对节点状态的近实时质控。通过分析昆腾节点HyperQ质控数据,确定了节点异常状态出现频率最高的阻尼、自然频率和灵敏度3项基本信息,探讨了节点状态质控数据与地震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复杂作业区节点更换的指导原则,认为在无线节点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应当综合应用节点状态质控方法和地震数据质控方法共同监控地震数据的采集质量。在南美地区X工区沼泽区地震数据采集项目中,基于节点更换原则,应用综合节点质控方法,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保证了沼泽区单炮采集数据质量,使得采集质量指标为A级的单炮比例提高了9.72%,满足了质控要求,且新采集资料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节点采集 LoRa技术 HyperQ质控技术 地震数据属性评价 单炮采集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螺旋光缆的地震勘探水中接收试验
4
作者 颜晓霞 刘斌 +4 位作者 朱静 包洪刚 蔡存军 王海峰 段伟伟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0-917,共8页
由于传统直光纤DAS存在侧向灵敏度较低的局限性,因此将分布式声波传感应用于地面地震勘探中接收射线方向几乎与光纤轴向垂直的地震反射信号的案例较少。螺旋缠绕光缆(HWC)可以增强分布式光纤对侧向的灵敏度,使DAS在地面地震勘探中推广... 由于传统直光纤DAS存在侧向灵敏度较低的局限性,因此将分布式声波传感应用于地面地震勘探中接收射线方向几乎与光纤轴向垂直的地震反射信号的案例较少。螺旋缠绕光缆(HWC)可以增强分布式光纤对侧向的灵敏度,使DAS在地面地震勘探中推广应用成为可能。基于对光纤相对应变与缠绕角度和入射角关系的分析优选,并考虑目前分布式螺旋光缆生产工艺的难易程度和造价情况下,将一条部分段缠绕角度为30°,另一部分段缠绕角度为60°,总长2 km的分布式螺旋光缆布设在江苏某地震采集工区内的河中进行了HWC地面地震采集探索试验。经过对分布式螺旋光缆采集数据与附近地面布设的节点采集地震数据及不同缠绕角度光缆采集的单炮和剖面的对比分析,发现30°缠绕角度的分布式螺旋光缆能采集到地面地震反射波信号,而且有效波波组特征清晰连续。试验采取了水中接收的方式,试验结果为采用分布式螺旋光缆开展地震勘探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螺旋光缆 地面地震勘探 缠绕角度 反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集采样波场重建的三维地震数据鬼波压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庆淮 王明星 +2 位作者 吴安楚 朱立彬 陈吴金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3-632,共10页
海上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中,地震数据的欠采样问题使得目前大多数的鬼波压制方法的效果受到限制。针对欠采样三维海上地震数据,通过波场外推原稀疏采集的地震波场来重建指定位置的密集地震波场,利用不同位置密集波场,通过回响分离方法求解... 海上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中,地震数据的欠采样问题使得目前大多数的鬼波压制方法的效果受到限制。针对欠采样三维海上地震数据,通过波场外推原稀疏采集的地震波场来重建指定位置的密集地震波场,利用不同位置密集波场,通过回响分离方法求解水面密集鬼波波场,进而求解原始位置的稀疏鬼波波场来解决鬼波压制问题。该方法能够兼顾三维数据欠采样问题和鬼波压制问题,从三维意义上遵循地震波的传播规律,目标是最小化实际数据与模拟波场之间的差异,解决密集采样波场稀疏外推问题的不确定性,最终达到压制鬼波、改善地震资料品质的目的。理论数据试算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基于密集采样波场重建的三维地震数据鬼波压制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三维海上地震数据的欠采样问题对鬼波压制效果的影响,从而很好地压制鬼波,改善地震资料波场品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重建 波场外推 回响分离 套索回归 鬼波压制 欠采样问题 提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动态滑动扫描和质控方法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路交通 张庆淮 +2 位作者 孟祥顺 吴安楚 刘声运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1-598,693,共9页
可控震源高效地震采集技术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保障地震数据品质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地震采集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能量衰减规律的时间距离(T-D)高效地震采集参数设计方法,即梯形式T-D规则,替代常规台阶式T-D参数设计,同时利用加... 可控震源高效地震采集技术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保障地震数据品质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地震采集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能量衰减规律的时间距离(T-D)高效地震采集参数设计方法,即梯形式T-D规则,替代常规台阶式T-D参数设计,同时利用加滑动时窗来改进T-D质控精度。具体如下:首先在台阶式T-D参数曲线中嵌入斜坡,在短激发距离范围内根据谐波能量随炮检距呈近似反函数衰减特征确定T-D规则中滑动扫描的最短距离,在远激发距离范围内调整斜坡斜率使得T-D变化同谐波能量衰减趋势一致;然后分析对比常规T-D质控及加滑动时窗改进T-D质控方法,指出常规质控方法的不足,最后根据改进方法实现任意激发炮点间T-D质控并识别大量常规质控方法不能发现的废炮。梯形式T-D采集参数设计方法及改进的T-D质控技术在某实际地震采集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既提高了地震采集效率又避免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高效地震采集 滑动距离 激发时间 T-D规则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至波二次定位技术在西非浅海过渡带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庞帅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7-101,共5页
在滩浅海过渡带地震勘探中,放置于海水中的检波器在第一次定点投放后,受海水涌浪、潮汐变化等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经常发生位移,这时候如果还按照理论设计的检波点位置进行地震资料处理会严重影响资料处理的准确度和精度,因此必须对海水... 在滩浅海过渡带地震勘探中,放置于海水中的检波器在第一次定点投放后,受海水涌浪、潮汐变化等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经常发生位移,这时候如果还按照理论设计的检波点位置进行地震资料处理会严重影响资料处理的准确度和精度,因此必须对海水中的检波点进行二次定位,以得到其实际的位置坐标。传统的声波回声定位系统不仅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而且定位过程中还存在定位空白等问题。为此,介绍了初至波二次定位的原理,研究讨论了与初至波二次定位精度相关的因素,并以西非某浅海过渡带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初至波二次定位技术实现检波器二次定位的方法步骤,该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生产效率较高,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地震勘探 检波器 初至波 初至时间拾取 二次定位 精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及利亚某山地工区高效地震采集资料机械干扰压制技术研究
8
作者 颜晓霞 蔡存军 瞿维迎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0-37,共8页
阿尔及利亚某山地工区高效地震采集资料中因存在机械干扰导致地震资料成像效果差、品质低,且常用的时域分频异常振幅衰减方法应用效果不理想。因此,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压制机械干扰的综合去噪技术,在详细调查机械干扰波特征和分布规律的... 阿尔及利亚某山地工区高效地震采集资料中因存在机械干扰导致地震资料成像效果差、品质低,且常用的时域分频异常振幅衰减方法应用效果不理想。因此,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压制机械干扰的综合去噪技术,在详细调查机械干扰波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首先基于其与地滚波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采用自适应地滚波衰减方法去除部分机械干扰,并压缩其在空间方向的影响范围,使之局部性特征更加突出;然后采用f-x-y域异常振幅衰减方法进行去噪处理,使得表现为局部强振幅的机械干扰得到压制,特别是浅层的机械干扰;最后采用时域分频异常振幅衰减方法对中、深层资料进行剩余噪声压制处理。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以上综合去噪技术能够有效压制高效地震采集资料中的机械干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及成像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干扰 自适应地滚波衰减 时域分频异常振幅衰减 f-x-y域异常振幅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