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折射波-瑞雷面波联合分析方法在QL3D工区表层调查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习峰 谈晓东 石一青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6-834,共9页
表层地质结构调查是地震采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之一,其在指导施工对策制定,提供数据处理关键参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高邮凹陷QL3D工区土层结构复杂、火成岩起伏剧烈的表层地质特征,提出了一种结合浅层折射波和瑞雷面波的地... 表层地质结构调查是地震采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之一,其在指导施工对策制定,提供数据处理关键参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高邮凹陷QL3D工区土层结构复杂、火成岩起伏剧烈的表层地质特征,提出了一种结合浅层折射波和瑞雷面波的地震表层调查方法。利用两类波的传播特性和介质敏感性偏好,以标志层的横波速度作为联系媒介,使用折射波观测数据约束瑞雷面波数据的反演和解释过程,有效提升了表层调查结果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在QL3D工区开展的现场试验证明,相较于传统的浅层折射调查方法,折射波−瑞雷面波联合调查方法在不明显增加施工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对火成岩顶界面的探测深度与探测面积,同时加强了对工区表层土体结构与火成岩起伏趋势的刻画能力,厘清了影响工区地震数据采集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针对工区内不同区块的观测系统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折射 瑞雷面波成像 地震勘探表层调查 火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曲波变换的高精度地震数据重建技术
2
作者 邸志欣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4,共12页
随着国内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地震勘探目标越来越精细,常规的地震数据规则采集方式投资成本高昂,而非规则采集方式能够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得到非规则三维数据体。对非规则数据进行高密度的规则化重建,成为当前处理成像要解决的关键... 随着国内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地震勘探目标越来越精细,常规的地震数据规则采集方式投资成本高昂,而非规则采集方式能够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得到非规则三维数据体。对非规则数据进行高密度的规则化重建,成为当前处理成像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该问题,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研究了三维曲波变换数据重建方法。利用曲波变换能够有效捕捉地震记录中同相轴的各向异性特征以及方向性和各向异性特点,对地震数据同相轴进行最优稀疏表达,再引入凸集投影算法(POCS),开展基于三维曲波变换的非规则地震数据重建,提高重建精度。同时,采用f-x域转换和OpenMP并行加速优化策略提高方法的计算效率,最终实现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规则采集数据高密度、高效率、高精度重建。利用该数据重建技术对胜利油田广利—青南滩浅海三维非规则采集数据进行重建和成像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建结果精度高、计算效率高,能够获得较常规规则高密度采集更好的偏移剖面,明显提高了勘探目标的分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非规则数据 三维曲波变换 数据重建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碳酸盐岩岩心跨尺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曹耐 李虹 +4 位作者 黄历铭 李旭 刘潇潇 吴亚红 邓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582-5587,共6页
现有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手段多局限于在微尺度提供孔喉尺寸、孔喉比等孔隙结构参数,所得结果无法直接应用于岩心尺度及矿场尺度等宏观尺度的研究中,其研究结果与储层实际结合具有一定困难。为此,从多尺度评价角度出发,以碳酸盐岩岩心数据... 现有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手段多局限于在微尺度提供孔喉尺寸、孔喉比等孔隙结构参数,所得结果无法直接应用于岩心尺度及矿场尺度等宏观尺度的研究中,其研究结果与储层实际结合具有一定困难。为此,从多尺度评价角度出发,以碳酸盐岩岩心数据体为研究对象建立孔隙网络模型分析碳酸盐岩微观孔隙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分布函数及分形函数对其进行尺度升级,获得岩心尺度评价参数。结果表明:尺度升级后的岩心表现出明显低渗、致密特性,与孔隙网络模型分析结果相符。可见,对微观孔隙结构分析结果进行尺度升级具有一定可行性,并且升级结果对于宏观尺度的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网络模型 尺度升级 致密碳酸盐岩 相对渗透率曲线 微观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odal节点仪与有线地震采集资料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成云 王军锋 李强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2-57,共6页
I-nodal节点仪器主要技术和性能指标先进。为研究I-nodal节点在塔中沙漠地区的适应性,设计进行了I-nodal无线节点与508XT有线地震采集系统的对比试验。介绍了试验采集及节点数据现场处理方法,并针对获得的两种数据资料,分析对比了单炮... I-nodal节点仪器主要技术和性能指标先进。为研究I-nodal节点在塔中沙漠地区的适应性,设计进行了I-nodal无线节点与508XT有线地震采集系统的对比试验。介绍了试验采集及节点数据现场处理方法,并针对获得的两种数据资料,分析对比了单炮能量、信噪比、频谱及剖面成像效果等指标参数。I-nodal无线节点与有线地震采集系统时差小,资料一致性好,满足地震资料采集精度需要,符合进行联合地震采集施工的要求,在塔中沙漠地区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 有线 沙漠 一致性 地震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物探企业成本动因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董英宇 孙华强 +2 位作者 成静 蔡建宏 张侃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46-49,共4页
以作业成本法为理论依据,结合石油物探项目的生产实践,对二维物探项目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以33个二维物探区块的实际施工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对我国石油物探企业的成本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石油物探项目... 以作业成本法为理论依据,结合石油物探项目的生产实践,对二维物探项目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以33个二维物探区块的实际施工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对我国石油物探企业的成本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石油物探项目施工方法的差异对物探项目成本动因是有影响的,二维物探项目和三维物探项目在测量工序和采集工序的成本动因是有差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物探企业 作业成本法 成本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浅层纵波速度调查中的应用
6
作者 朱峰 石一青 +1 位作者 符伟 李博南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8-932,共15页
微测井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一种近地表纵波速度调查方法,在场地条件和施工成本受限的情况下,该方法得到的速度解释剖面常存在横向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利用静力触探法布设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关联地层阻力... 微测井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一种近地表纵波速度调查方法,在场地条件和施工成本受限的情况下,该方法得到的速度解释剖面常存在横向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利用静力触探法布设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关联地层阻力和地层波速的方法,以期通过少量实测微测井实现大范围纵波速度结构的有效预测。该方法的实施流程如下:(1)两两配对静力触探和微测井数据以生成控制点位,以岩性变化为网络分裂条件,输入层神经元接收锥尖阻力、侧摩阻力和深度数据,输出层神经元接收纵波速度,在中间设置多个全连接隐藏层;(2)通过前馈训练机制更新隐藏层神经元参数;(3)将非控制点位的静力触探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以获取全区近地表纵波速度结构剖面。在苏北某场地进行方法测试和数据分析,结果证实岩性分层的精细度和训练样本量是决定模型表现的两个关键因素。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浅层纵波速度的准确率超过90%,在可靠性、分辨率以及鲁棒性方面都超越了现有的经验公式法,可以辅助判断地下虚反射界面和低降速带分布范围,是提高地震勘探浅层速度调查精度和效率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近地表层速度调查 数据融合算法 静力触探 微测井调查 近地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非均质致密储层自适应应力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虹 于海洋 +3 位作者 杨海烽 邓彤 李旭 吴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5,共7页
裂缝性致密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应力敏感性强等特点,需明确储层非均质性及裂缝应力敏感性对生产的影响。为此,利用基于投影的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来表征复杂裂缝,结合应力敏感定量表征模型,建立了同时考虑基质和多尺度裂缝非均质性的应... 裂缝性致密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应力敏感性强等特点,需明确储层非均质性及裂缝应力敏感性对生产的影响。为此,利用基于投影的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来表征复杂裂缝,结合应力敏感定量表征模型,建立了同时考虑基质和多尺度裂缝非均质性的应力敏感数值模型,自适应获得应力敏感特征曲线。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强非均质致密储层不能忽略基质的应力敏感性,应力敏感性对生产早期的影响较大,以压裂裂缝的影响为主,随着生产逐渐过渡到基质,储层应力敏感性逐渐降低;早期生产压差过大,会造成储层应力伤害,不利于长期生产;不同充填程度的多尺度裂缝在储层中的分布模式对产能有直接影响,充填程度越低,裂缝尺度越大,产能越高。研究结果为致密裂缝性储层合理配产和开发方案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致密储层 多尺度 非均质 应力敏感 自适应 HERTZ接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震源在地震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沛然 杨晨莹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9,共5页
电火花震源以其应用广泛、能级可控、施工灵活便捷的多种优势,逐步由海洋地震勘探的常见手段发展为陆地地震勘探的常见手段之一。其组成部分主要是充电机构、储电机构、放电机构。电火花震源与炸药震源产生的子波相比,子波旁瓣较多,这... 电火花震源以其应用广泛、能级可控、施工灵活便捷的多种优势,逐步由海洋地震勘探的常见手段发展为陆地地震勘探的常见手段之一。其组成部分主要是充电机构、储电机构、放电机构。电火花震源与炸药震源产生的子波相比,子波旁瓣较多,这是其声学特性所决定的。电火花震源激发过程中会产生多个压力脉冲,能量因此而变得分散。在与炸药震源联合施工时,需要对资料进行一致性处理。通过设计匹配滤波算子,再将匹配滤波算子应用于所有地震道,就可以使两种震源的子波趋近一致。实际应用中,武隆地区的过江勘探作业通过电火花与炸药震源混采,再进行一致性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在上海地区的浅层工程勘探作业中,使用了全电火花震源采集,也完全能够满足地质任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电火花 匹配滤波 水域作业 一致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反褶积技术应用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6
9
作者 杜鑫 张广智 刘沛然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5-89,共5页
反褶积技术是地震勘探的一个重要且基础的处理领域,其能够压缩地震子波,压制交混回响和短周期多次波,展现真实的地下介质的反射系数。反褶积技术对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信噪比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且显著的影响。反褶积通常应用于叠前资... 反褶积技术是地震勘探的一个重要且基础的处理领域,其能够压缩地震子波,压制交混回响和短周期多次波,展现真实的地下介质的反射系数。反褶积技术对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信噪比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且显著的影响。反褶积通常应用于叠前资料,同时也可广泛用于叠后资料。常用的反褶积为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能够对炮点和检波点分别应用不同的参数,有效消除虚反射并压缩子波,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在某些工区中采用以地表一致性稳健反褶积为代表的新处理方法理能够在保幅的基础上明显提高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以及信噪比,从而能够对地下地质结构进行更加准确与精细的描述,提高地震资料解释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波 地表一致性稳健反褶积 保幅 纵向分辨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前带多信息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晨莹 刘沛然 彭仁艳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2-109,共8页
龙门山前带地区地表起伏剧烈,表层岩性变化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是典型的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区域。针对该地区表层结构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研究,应用多信息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对比分析了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 龙门山前带地区地表起伏剧烈,表层岩性变化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是典型的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区域。针对该地区表层结构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研究,应用多信息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对比分析了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模精度与静校正效果差异。应用结果表明,多信息约束层析反演后既能增加模型射线密度,精确反映浅层反射结构细节,又能很好地描述高速层顶界面的构造,得到空间结构变化合理且垂向分辨率更高的近地表速度模型。单炮和剖面的同相轴连续性更好,成像效果优于无约束反演静校正的成像效果。多信息约束层析反演技术在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静校正时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改善了该地区地震资料静校正效果,为构造解释提供了可靠的处理成果,同时对后续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成像 多信息约束 层析静校正 速度模型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地区牛驼镇凸起构造还原恢复
11
作者 刘文峰 司崇禄 +1 位作者 王宇涵 王军锋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54-161,170,共9页
针对雄安牛驼镇凸起,采用平衡剖面技术和2D Move软件对过牛驼镇凸起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还原恢复,定量计算了牛驼镇凸起及其围区新生代地层横向伸展量和相对伸展速率、纵向地层压缩率和压缩速率。研究认为,牛驼镇地区横向拉伸变形最快时期... 针对雄安牛驼镇凸起,采用平衡剖面技术和2D Move软件对过牛驼镇凸起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还原恢复,定量计算了牛驼镇凸起及其围区新生代地层横向伸展量和相对伸展速率、纵向地层压缩率和压缩速率。研究认为,牛驼镇地区横向拉伸变形最快时期为孔店组-沙四段、伸展速率为0.5137 mm/a,最慢时期为馆陶组-平原组、伸展速率为0.017 mm/a,从古近系至新近系牛驼镇地区拉张伸展作用逐渐减弱。牛驼镇地区纵向压实-成岩作用最强烈时期为孔店组-沙四段、压缩速率为42.5 m/Ma。孔店组-沙四段是牛驼镇凸起区横、纵向地层变形程度和规模最大时期。还原恢复过程准确、定量,可为地下三维地质结构创建提供准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地区 牛驼镇凸起 平衡剖面技术 构造还原恢复 定量 沉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信号保护的超深层探测资料处理
12
作者 刘沛然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5-80,共6页
超深层探测对于地下构造演化研究与深部油气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地震信号受到巨厚地层的吸收作用,目的层反射波主频和信噪比随着埋深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在资料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超深目的层的弱反射信号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处理。采... 超深层探测对于地下构造演化研究与深部油气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地震信号受到巨厚地层的吸收作用,目的层反射波主频和信噪比随着埋深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在资料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超深目的层的弱反射信号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处理。采用渐进式去噪、SVD分离有效波场、稳健反褶积、低频弱信号补偿技术,能够在保护超深目的层有效信号的同时,提高资料深部信噪比,在实际资料应用中适应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弱信号 奇异值分解 稳健反褶积 低频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