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封存体系的内涵 被引量:19
1
作者 戴少武 贺自爱 +1 位作者 王津义 余琪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14,126,共9页
天然气易于散失的特性 ,决定了整体封存体系的高标准、严要求 ,评价的思维应以板桶理论 (木桶效应 )为指导 ,特别要重视局部对整体的决定作用。天然气的封存与石油不同 ,整体封存体系的内涵 ,必须强调结构的立体性与功能的有效性。川东... 天然气易于散失的特性 ,决定了整体封存体系的高标准、严要求 ,评价的思维应以板桶理论 (木桶效应 )为指导 ,特别要重视局部对整体的决定作用。天然气的封存与石油不同 ,整体封存体系的内涵 ,必须强调结构的立体性与功能的有效性。川东、川东北的油气勘探实践表明 ,下部 (中、古生界 )的超压流体系统与上部 (中、新生界 )的高压 -静压流体系统 ,共同构成整体封存体系的立体性 ,实际是一个物性、浓度、压力为一体的复合封闭结构。有效性取决于 :(1)埋深 ;(2 )区域水动力 ;(3)晚期抬升 ;(4)抬升时限。立体性为构建 ,有效性为改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存体系 内涵 立体性 有效性 思维定势 综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深层裂缝的识别与预测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言岗 徐宏节 虞显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1,139-140,共3页
川西坳陷中段中深层储层多已致密化 ,天然气的聚集及产出主要依赖于裂缝系统。常规测井曲线特征显示 ,中下侏罗统和须家河组储层裂缝存在明显的区别 :前者自然电位为弱负异常 ,“中子挖掘”效应明显 ;后者则以整体差值高、跳波现象频繁... 川西坳陷中段中深层储层多已致密化 ,天然气的聚集及产出主要依赖于裂缝系统。常规测井曲线特征显示 ,中下侏罗统和须家河组储层裂缝存在明显的区别 :前者自然电位为弱负异常 ,“中子挖掘”效应明显 ;后者则以整体差值高、跳波现象频繁为特征。另外 ,中深层储层的低频强振幅并不像浅层蓬莱镇组那样与裂缝存在良好对应关系。由此 ,通过常规测井、BP神经网络和地震响应方法可大致识别出裂缝发育段 ,根据上述特征 ,合兴场构造南部须家河组和千佛崖组可能是裂缝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测井 地震响应 深层裂缝 天然气 川西坳陷 测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盆地二氧化碳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长清 姚俊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39,5,共4页
三水盆地是一个叠置在印支—燕山期广花复向斜基础之上的白垩纪—早第三纪断陷盆地 ,火山活动强烈 ,二氧化碳气分布广泛 ,靠近断裂和火山活动中心二氧化碳气的含量较高 ,向四周二氧化碳气含量逐渐降低 ,断裂构造、火山—岩浆活动、基岩... 三水盆地是一个叠置在印支—燕山期广花复向斜基础之上的白垩纪—早第三纪断陷盆地 ,火山活动强烈 ,二氧化碳气分布广泛 ,靠近断裂和火山活动中心二氧化碳气的含量较高 ,向四周二氧化碳气含量逐渐降低 ,断裂构造、火山—岩浆活动、基岩隆起控制二氧化碳气成藏特征 ;构造活动控制二氧化碳气的释放与成藏期 ,多期构造活动导致多期岩浆侵入与喷发 ,同时产生多期供气与多期成藏过程 ;存在火山岩自生自储 (裂隙 )式 ,砂岩孔隙—裂隙式、碳酸盐岩溶洞—裂隙式三种成藏方式 ;前白垩系不整合面 (T4)上、下和断层附近是二氧化碳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多期复合型圈闭和早期形成晚期未受破坏的圈闭是二氧化碳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火山—岩浆活动带或活动带附近是二氧化碳排放的良好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盆地 二氧化碳气藏 成藏模式 成因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以南三叠系延长组长_5、长_6、长_7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44
4
作者 牟泽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7,共5页
三叠系延长组长5、长6、长7为区内主要油气勘探目的层 ,它们的储层主要经历了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破裂作用、沸石化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等一系列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复杂 ,成岩现象十分丰富 ,且特征明显。成岩作用研究表明 ,... 三叠系延长组长5、长6、长7为区内主要油气勘探目的层 ,它们的储层主要经历了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破裂作用、沸石化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等一系列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复杂 ,成岩现象十分丰富 ,且特征明显。成岩作用研究表明 ,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破裂作用、沸石化作用是有利于区内孔隙发育的成岩作用 ,而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则是使储层物性变差、孔隙度降低的两个重要成岩作用。可将延长组储层分为持续埋藏型成岩系统和中间开启型成岩系统 ,区内井深 130 0~ 15 0 0m和 170 0~ 190 0m为次生孔隙发育段 ,且物性条件和孔隙结构受控于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成岩作用 成岩模式 储层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天然气系统特征
5
作者 段铁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8,共4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以轮台断裂为界 ,可明显划分为南部海相天然气系统和北部陆相天然气系统。海相天然气系统气源岩主要为海相的寒武—奥陶系 ,具 3套成气组合 ,有效成藏期为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 ;陆相天然气系统气源岩...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以轮台断裂为界 ,可明显划分为南部海相天然气系统和北部陆相天然气系统。海相天然气系统气源岩主要为海相的寒武—奥陶系 ,具 3套成气组合 ,有效成藏期为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 ;陆相天然气系统气源岩主要为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浅湖—半深湖相的暗色泥岩及沼泽相的煤系地层 ,具 2套成气组合 ,成气高峰期应在喜马拉雅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天然气 气源岩特征 成气组合特征 成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