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安凹陷富安油气区微生物异常分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帆 汤玉平 +2 位作者 许科伟 任春 贾仲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7,11,共5页
为探索油气藏上方的微生物分布,采集了苏北海安凹陷已知区块油气藏上方的地表土壤样品,并对甲烷氧化菌、丁烷氧化菌和烃氧化菌3种油气指示微生物进行了MPN法培养计数。指出了土壤样品采样的合理深度,并通过该区A、B两剖面上的油气指示... 为探索油气藏上方的微生物分布,采集了苏北海安凹陷已知区块油气藏上方的地表土壤样品,并对甲烷氧化菌、丁烷氧化菌和烃氧化菌3种油气指示微生物进行了MPN法培养计数。指出了土壤样品采样的合理深度,并通过该区A、B两剖面上的油气指示菌数量的分布,结合化探指标,对剖面上微生物异常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3种油气指示微生物在油藏上方地表土壤中都有发育,与地下油气藏的分布有很好的响应关系,其中丁烷氧化菌是本区块比较理想的油气勘探指示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勘探 甲烷氧化菌 丁烷氧化菌 烃氧化菌 微生物异常 富安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于文修 陆建林 +2 位作者 张庆龙 王保华 张彦霞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92,共10页
长岭断陷早白垩世火山岩富硅、富碱,岩石以非碱性系列为主,包括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系列,碱性系列火山岩为钾玄岩系列。酸性岩与中、基性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差别明显,岩石总体微量元素特征与造山带火山岩相似,富集LREE、Rb、K和大离子亲石... 长岭断陷早白垩世火山岩富硅、富碱,岩石以非碱性系列为主,包括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系列,碱性系列火山岩为钾玄岩系列。酸性岩与中、基性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差别明显,岩石总体微量元素特征与造山带火山岩相似,富集LREE、Rb、K和大离子亲石元素,TiO2含量低,贫Sr。火山岩的形成与造山带岩石圈拆沉作用引起地壳拉张减薄的大地构造背景有关。研究区基性火山岩为地幔岩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单斜辉石和橄榄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中性岩为原生玄武质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营城组酸性火山岩的形成与构造活动存在直接关系,为构造剪切挤压应力致使上地壳重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 早白垩世 火山岩 岩石成因 构造背景 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烃生物对页岩含气性影响控制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圆圆 吉珍娃 +3 位作者 申宝剑 仰云峰 邱楠生 腾格尔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2-338,共7页
页岩气作为非常规资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继北美页岩气后获得战略性突破,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热点领域。页岩中天然气储集和有机孔生成的成烃生物组合是页岩气成藏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要素。本文从成烃生物... 页岩气作为非常规资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继北美页岩气后获得战略性突破,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热点领域。页岩中天然气储集和有机孔生成的成烃生物组合是页岩气成藏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要素。本文从成烃生物类型对页岩烃源岩品质的影响、有机孔的形成与演化机理等方面综述了成烃生物特征对成烃与成孔演化的控制作用以及对页岩气赋存、富集的影响,并提出将成烃生物-油气生成-孔隙形成演化-油气滞留过程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今后页岩气成藏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烃生物 烃源岩品质 储集空间 含气性 海相页岩 中国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原油裂解过程中的钙、硫分子地球化学研究——同步辐射XANES技术的应用
4
作者 罗厚勇 刘文汇 +6 位作者 腾格尔 王万春 梁明亮 苏龙 韩元红 曹涛涛 赵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8-677,共10页
为了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原油裂解过程中硫、钙元素赋存状态的变化,采集塔河油田TK772井奥陶系鹰山组产层的原油,通过半开放实验体系"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仪"开展仿真地层条件的成气模拟实验,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物(X... 为了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原油裂解过程中硫、钙元素赋存状态的变化,采集塔河油田TK772井奥陶系鹰山组产层的原油,通过半开放实验体系"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仪"开展仿真地层条件的成气模拟实验,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物(XANES)技术对固体产物中的硫、钙元素的化学赋存状态进行精确检测。结果表明,原油直接裂解(原油+灰岩实验(系列1))固体产物中含硫化合物以噻吩类和硫酸钙为主,是原油裂解过程中部分噻吩类物质被氧化的结果;含钙化合物以碳酸钙为主。有溶解硫酸盐存在的原油裂解(原油+灰岩+硫酸镁实验(系列2))固体产物中含硫化合物以硫酸钙为主,噻吩类为辅,可能是溶解硫酸盐(硫酸镁)的加入、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和溶蚀-沉淀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系列2中伴随着温压的升高,H2S的生成和硫酸钙相对百分含量增加,指示原油裂解过程中发生了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硫酸钙的生成和富集表明,TSR过程产生的酸性流体可以对碳酸盐岩储层产生明显的溶蚀作用,同时可能会生成次生膏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吸收近边结物(XANES)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原油裂解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碳酸盐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驰 储呈林 +3 位作者 徐勤琪 孙雅雄 贾存善 魏华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1-493,共13页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发育大量走滑断裂。走滑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油气的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本文以东南斜坡S118-AT22-YUKE2断裂、S113-AT13-YUKE3断裂、AT20断裂、AT18-YUKE5断裂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小尺...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发育大量走滑断裂。走滑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油气的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本文以东南斜坡S118-AT22-YUKE2断裂、S113-AT13-YUKE3断裂、AT20断裂、AT18-YUKE5断裂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小尺度走滑断裂精细解析技术,对走滑断裂在不同层系的变形特征、平面分段性、断裂体系活动强度、后期活动性、通源性、演化模式和成因机制开展精细解析,结合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其油气地质意义。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走滑断裂在垂向上呈深层线性断裂与浅层雁列式断裂组合的变形结构。中—下奥陶统发育的走滑断裂在平面上具有明显分段特征。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走滑断裂相对活动强度西强东弱,由北向南呈强—弱—次强的特征;晚海西期—燕山期断裂活动性近SN—NE向断裂体系强于NNE—NNW向断裂体系;断裂通源性受控于早期裂谷,主干断裂通源性优于次级断裂,NNE—NNW向断裂体系的主干断裂通源性优于近SN—NE向断裂体系,但次级断裂通源性较差。NNE—NNW向和近SN—NE向断裂体系都形成于中加里东期,NEE向断裂形成于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东南斜坡走滑断裂经历了中加里东期、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中晚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构造活动垂向叠加,NNE向和近SN向主干断裂滑移方向相反是由于破裂方式的不同。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烃源岩排烃期为晚海西期—喜马拉雅期,断裂活动期与排烃期的耦合有利于油气充注;断裂活动强度控制了通源性和储集体规模,进而控制了油气富集程度。后期活动明显、断裂活动强、通源性好的走滑断裂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断裂特征 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 断裂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名油柑窝组油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圆圆 邱楠生 +3 位作者 腾格尔 王杰 曹涛涛 罗厚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70-1279,共10页
结合茂名盆地茂页1井油柑窝组24个油页岩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在综合研究油柑窝组油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茂名盆地油柑窝组油页岩沉积时期物源属性、源区沉积环境等。结果表明:油页岩样品Th... 结合茂名盆地茂页1井油柑窝组24个油页岩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在综合研究油柑窝组油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茂名盆地油柑窝组油页岩沉积时期物源属性、源区沉积环境等。结果表明:油页岩样品Th、U和Pb元素富集,Zr、Cr、Hf等元素亏损,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以及Ce负异常等壳源物质的特征。化学蚀变指数(CIA)和Zr/Sc-Th/Sc图解表明物源区经历了强烈的风化作用以及明显的沉积再循环过程。在La/Th-Hf和La/Yb-ΣREE源岩判别图解分析的基础上,结合Eu负异常所指示的源岩长英质特性,认为茂名盆地油柑窝组油页岩物源具有多样性,主要来源于上地壳的长英质岩,推测可能为长英质火山岩、花岗岩和沉积岩的混合物。通过分析Sr/Cu、Mg O/Ca O等参数,认为油页岩形成时水体为淡水介质,沉积早期水体较浅,中晚期水体逐渐加深,属于温暖潮湿的气候背景,综合判断其沉积环境由早期弱还原湖沼相逐渐向半深湖一深湖相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元素地球化学 物源区 沉积环境 茂名盆地 油柑窝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储层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志明 秦建中 +6 位作者 廖宗廷 施伟军 罗月明 范明 朱樱 刘伟新 尹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9-804,共6页
利用多种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孔隙度主要属特低孔-中孔,渗透率属超低渗-中渗。当孔隙度大于10%时,储层的含油性受渗透率控制。主要孔隙类型... 利用多种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孔隙度主要属特低孔-中孔,渗透率属超低渗-中渗。当孔隙度大于10%时,储层的含油性受渗透率控制。主要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溶蚀-改造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孔隙类别以特大孔为主,而喉道类别以微细喉为主。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为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和交代作用,成岩阶段处于晚成岩期A亚期,成岩演化过程中,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孔隙度减小约24.5%,同时因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增大约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工河组 储层 岩石学特征 渗特征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莫西庄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中有机黏粒复合体——天然的生烃母质 被引量:22
8
作者 蔡进功 宋明水 +3 位作者 卢龙飞 包于进 丁飞 徐金鲤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3-131,共9页
传统观点认为从烃源岩中分离出的干酪根是油气生成的母质,但它的处理方式破坏了有机质与矿物的原始赋存状态。为此,选取济阳坳陷埋深280~3 900m烃源岩,提取<2μm的有机黏粒复合体,研究其结构和生烃特征。有机黏粒复合体主要由蒙皂... 传统观点认为从烃源岩中分离出的干酪根是油气生成的母质,但它的处理方式破坏了有机质与矿物的原始赋存状态。为此,选取济阳坳陷埋深280~3 900m烃源岩,提取<2μm的有机黏粒复合体,研究其结构和生烃特征。有机黏粒复合体主要由蒙皂石和伊利石组成,TOC为2.62%~9.78%,经H2O2处理后TOC仍高达1.23%~4.63%,表明烃源岩中有机质主要富集在有机黏粒复合体中。有机黏粒复合体加热到250℃时,在XRD曲线上的衍射峰(d001)在1.3~1.4nm;加热至550℃时,衍射峰(d001)才移至1.0nm处;并且在DTA曲线上350℃附近的放热峰极其稳定,这些特征表明有机质进入到黏土矿物层间域。在PY-GC(热解—色谱)曲线上,烃源岩和有机黏粒复合体都在250~550℃释放C20—C30的有机组分,并在450℃释放量达到峰值。由此可见,烃源岩中的有机黏粒复合体,是烃源岩中有机质富集的主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释放出与原油特征相似的有机组分,表明它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天然的生烃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黏粒复合体 有机质富集 特性稳定 天然生烃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遵义寒武系底部硅质岩中细菌状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12
9
作者 谢小敏 腾格尔 +3 位作者 秦建中 边立曾 张庆珍 张文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8,共9页
通过扫描电镜精细观测,在贵州遵义松林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剖面,于其底部的硅质页岩中发现了可能的细菌状化石,直径200~500nm,形态不一,具有细菌的大小和形状,有机碳含量丰富,大部分细菌含磷。通过与已有报道中具相似形态生物体的对比... 通过扫描电镜精细观测,在贵州遵义松林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剖面,于其底部的硅质页岩中发现了可能的细菌状化石,直径200~500nm,形态不一,具有细菌的大小和形状,有机碳含量丰富,大部分细菌含磷。通过与已有报道中具相似形态生物体的对比,认为其可能是原生的、具有细菌生物结构的微生物小球体(Microbioids),本文称之为细菌状化石。这类细菌状化石可以赋存于石英颗粒表面、石英颗粒间,甚至嵌入石英颗粒中。据前人的模拟实验推测,细菌在石英颗粒沉淀过程中可能起到过重要促进作用,这从微观上为硅质岩的形成提供了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状化石 微生物小球体(Microbioids) 寒武系 硅质岩 贵州遵义松林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关龙 陈世悦 +1 位作者 王海方 张鹏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7,共7页
利用露头、钻井、地震和分析化验资料,依据沉积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建造可以分为4种沉积体系和7类沉积相,即陆表海滨岸环境下台地-泻湖沉积体系、障壁... 利用露头、钻井、地震和分析化验资料,依据沉积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建造可以分为4种沉积体系和7类沉积相,即陆表海滨岸环境下台地-泻湖沉积体系、障壁岛-泻湖-潮坪复合沉积体系,海陆交互环境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以及陆相环境下的河流-湖泊复合沉积体系,发育泻湖、台地、潮坪、障壁岛、三角洲、河流和浅水湖泊等类型沉积相;受到华北板块周缘造山带影响,研究区古地理演化经历了由陆表海滨岸环境—海陆过渡相环境—陆相环境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石炭-二叠系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万旸璐 过敏 +1 位作者 李仲东 谢云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2,共9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烃源岩、储层特征、生储盖组合以及运移动力等综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延长组长7致密油油藏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彬长地区延长组长7烃源岩以优质张家滩油页岩为主,有利储集体主要为三角洲...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烃源岩、储层特征、生储盖组合以及运移动力等综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延长组长7致密油油藏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彬长地区延长组长7烃源岩以优质张家滩油页岩为主,有利储集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平均为8.8%,渗透率平均为0.22×10-3μm2,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导致长7储层横向连通性较差,纵向泥岩夹层多,石油在过剩压力作用下以垂向或侧向短距离运移为主,当封盖能力足够时,便在物性较好的致密储层中成藏。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自生自储式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储层和盖层三大因素控制,烃源岩的发育控制油藏展布,储层物性及砂体展布和源储接触关系控制着油藏分布层位,而封盖能力对长7致密油藏的分布规模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成藏条件 控制因素 长7油层组 彬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内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文修 陆建林 +2 位作者 张庆龙 张彦霞 王保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8,共7页
碳酸盐矿物是火山岩储层内重要的矿物成分,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内的自生碳酸盐矿物主要是方解石。本文通过对营城组储层内方解石矿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探讨储层内碳酸盐矿物成因。研究表明,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内方解石δ13 CV-PDB值... 碳酸盐矿物是火山岩储层内重要的矿物成分,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内的自生碳酸盐矿物主要是方解石。本文通过对营城组储层内方解石矿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探讨储层内碳酸盐矿物成因。研究表明,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内方解石δ13 CV-PDB值范围为-12.7‰~0.4‰,δ18 OV-SMOW值范围为3.8‰~12‰,具有高δ18 O值。与方解石平衡的CO2碳同位素计算值范围较宽,为-16.0‰~2.2‰,表明其形成物质的多源性。在δ18 O-δ13 C图解中显示,形成碳酸盐矿物的CO2来源于幔源-岩浆无机成因的CO2和有机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CO2,以无机成因CO2源为主。这些无机成因CO2、有机成因CO2和沉积有机质热演化产生的有机酸溶于流体,形成酸性流体。火山岩储层中碳酸盐矿物的形成实质就是这种酸性流体与储层围岩反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储层 碳氧同位素 碳酸盐矿物 方解石 长岭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内正断层与平移断层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利 李理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60,共11页
以精细三维地震资料和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通过将济阳坳陷内平移断层分成五个发育带,本文研究了各区带平移断层特征及其成因,并将正断层与平移断层的关系划分成了调节、派生、叠加三大类:调节关系包括平移断层斜断调节和变换调节正断层... 以精细三维地震资料和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通过将济阳坳陷内平移断层分成五个发育带,本文研究了各区带平移断层特征及其成因,并将正断层与平移断层的关系划分成了调节、派生、叠加三大类:调节关系包括平移断层斜断调节和变换调节正断层伸展,派生关系包括平移断层在两盘派生和在盖层中派生正断层,叠加关系包括断层先期平移一后期伸展和先期伸展一后期平移。晚中生代,济阳坳陷内断层形成于边界郯庐断裂的走滑作用,正断层与平移断层之间为派生关系;新生代,济阳坳陷受控于区域伸展应力场,平移断层形成于正断层的差异伸展,两种断层之间为调节关系;在上述两期构造演化中,若同一条断层经历了正断和平移两期变形,则称之为叠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 派生 叠加 正断层 平移断层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冲断带多尺度地球物理解释及其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利 徐旭辉 +2 位作者 方成名 陆建林 廖宗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85-2896,共12页
中西部冲断带形成于两古板块"镶嵌式"拼接成陆后的再冲断.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解释表明,浅层构造变形具有"横向有序分带、垂向多属性分层、纵向差异分段"特征,深部构造变形表现为分层解耦和差异收缩,造山带与盆地的... 中西部冲断带形成于两古板块"镶嵌式"拼接成陆后的再冲断.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解释表明,浅层构造变形具有"横向有序分带、垂向多属性分层、纵向差异分段"特征,深部构造变形表现为分层解耦和差异收缩,造山带与盆地的岩石圈在咬合冲断时强-弱层对置.本文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和延时摄影方法,基于"挤压-碰撞"模型正演了冲断带变形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造山带仰冲盆地并相互拼接,前者冲起折返,后者前陆冲断;盆内滑脱层的存在会产生构造分层,上构造层的变形以断层相关褶皱为主,且扩展范围受控于滑脱层;上构造层的挤压缩短量比下构造层大,变形扩展更远;下构造层的变形以叠瓦构造和双重构造为主,其断层倾角由前陆向腹陆逐渐增大,断面由下凹变为上凸,断片由侧向叠置变为垂向叠置;高角度逆断层的变形经历了脆性变形、韧-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解释 构造分层 “挤压一碰撞”模型 模拟实验 高角度逆断层 冲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测定油气化探样品稠环芳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宁丽荣 汤玉平 +2 位作者 孙长青 荣发准 杨帆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2-365,共4页
油气化探勘查基础理论是烃类通过垂向微渗漏扩散到上方地表中,通过对地表介质中烃类组分的检测,从而获得地下的油气信息。芳烃被运移到地表后,仍可保持90%的本体特征Ⅲ,成为油气化探勘查中的重要指标。目前对于油气化探样品中稠环... 油气化探勘查基础理论是烃类通过垂向微渗漏扩散到上方地表中,通过对地表介质中烃类组分的检测,从而获得地下的油气信息。芳烃被运移到地表后,仍可保持90%的本体特征Ⅲ,成为油气化探勘查中的重要指标。目前对于油气化探样品中稠环芳烃的测定依据国家标准GB/T29173—2012中规定的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油气化探 稠环芳烃 化探样品 应用 测定 烃类组分 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P从加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溶液中萃取金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亮帮 范必威 宁丽荣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81,共4页
研究以TBP从加入表面活性剂的碱性含金溶液中萃取金,考查平衡pH值、有机相组成、表面活性剂CPB等对萃取率的影响以及萃取容量。用30%TBP+70%磺化煤油作有机相,金的萃取率在98%以上,实际应用的相比可达1∶11,萃取容量超过14g/L。
关键词 冶金技术 Au(Ⅰ) 溶剂萃取 表面活性剂 解吸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模式及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29
17
作者 赵利 李理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0-485,共16页
通过分析盆地区大陆伸展模型参数、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时空演化、岩石圈分层伸展几何学和运动学、应力场-变形场的匹配和演化,文章对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断陷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系统讨论。晚中生代,盆地北、西部以变质核杂岩模... 通过分析盆地区大陆伸展模型参数、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时空演化、岩石圈分层伸展几何学和运动学、应力场-变形场的匹配和演化,文章对渤海湾盆地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断陷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系统讨论。晚中生代,盆地北、西部以变质核杂岩模式伸展,南、东部以宽裂陷模式伸展;在岩石圈伸展过程中,地壳变形方式为简单剪切,岩石圈地幔变形方式为纯剪切;盆地处于洋壳俯冲背景下弧后伸展区,盆地及西、北部隆起区岩石圈地幔为EM1型,而南、东部隆起区受扬子板块俯冲改造成类似EM2型;盆地变形的力源为板块相对运动产生的引张力,以及郯庐断裂的走滑作用。新生代,渤海湾盆地以窄裂陷模式伸展,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变形方式均为纯剪,但岩石圈地幔伸展强度大于地壳;盆地处于大陆内裂谷环境,软流圈地幔上涌并改造岩石圈地幔,且盆地裂陷的力源以软流圈地幔上涌产生的引张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伸展 火成岩 应力场 晚中生代—新生代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综合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军林 田世澄 +1 位作者 郑多明 陆建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89-94,202+8,共6页
塔北隆起西部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较强的空间非均质性,流体预测颇具难度。研究表明,应用Probe叠前反演流体因子软件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效果比叠后属性流体预测更为有效;通过自动剩余动校正、中值滤波等叠前道集预处理方法能... 塔北隆起西部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较强的空间非均质性,流体预测颇具难度。研究表明,应用Probe叠前反演流体因子软件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效果比叠后属性流体预测更为有效;通过自动剩余动校正、中值滤波等叠前道集预处理方法能有效消除非储层流体因素引起的AVO假象;基于储层流体替换的正演分析证实,碳酸盐岩储层含油气之后AVO现象更趋明显;测井资料的综合应用可以降低碳酸盐岩储层流体预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流体预测 地震属性AVO反演 流体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19
作者 刘文斌 胡凯 +3 位作者 蒋小琼 李志明 张蓓 秦建中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0,共5页
常规的干酪根处理方法对烃源岩样品中有机质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对含大量浮游生物和动物碎屑的海相烃源岩更是如此,从而对烃源岩中显微组分成因的判识造成人为的困扰。通过反复实验,并对比分析常规干酪根和全岩光薄片处理效果,发现... 常规的干酪根处理方法对烃源岩样品中有机质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对含大量浮游生物和动物碎屑的海相烃源岩更是如此,从而对烃源岩中显微组分成因的判识造成人为的困扰。通过反复实验,并对比分析常规干酪根和全岩光薄片处理效果,发现在海相烃源岩干酪根处理过程中将烃源岩样品手工简单破碎,采用弱酸处理,可以较大限度地保持海相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完整性,对有机岩石学研究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烃源岩 样品前处理 干酪根 全岩光薄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超大分辨率图像的分割填充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金津 宋春林 +1 位作者 江兴歌 陈拥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3-205,共3页
针对超大分辨率图像的填充问题提出一种图像分割与基于队列的填充算法。该算法分为图像分割与图像填充2个部分,适用于超大分辨率图像,特别是盆地模拟中的地质图的填充,能克服一般算法在处理大分辨率图像时存在的效率较低、精度不高和资... 针对超大分辨率图像的填充问题提出一种图像分割与基于队列的填充算法。该算法分为图像分割与图像填充2个部分,适用于超大分辨率图像,特别是盆地模拟中的地质图的填充,能克服一般算法在处理大分辨率图像时存在的效率较低、精度不高和资源占用多等缺陷。将该算法应用到盆地模拟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填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填充 图像分割 超大分辨率图像 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