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驱后双液法固定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婷 李秀生 +1 位作者 张学洪 赵福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聚合物驱后恢复水驱 ,由于不合理的流度比造成后续注入水迅速沿高渗透层突破进入油井 ,使油井很快水淹。针对这一情况 ,通过平板模型驱油试验 ,研究了聚合物驱后双液法固定技术。研究得出 :聚合物驱后采用双液法注入固定剂溶液 ,可以充... 聚合物驱后恢复水驱 ,由于不合理的流度比造成后续注入水迅速沿高渗透层突破进入油井 ,使油井很快水淹。针对这一情况 ,通过平板模型驱油试验 ,研究了聚合物驱后双液法固定技术。研究得出 :聚合物驱后采用双液法注入固定剂溶液 ,可以充分固定地下高浓度聚合物溶液 ,形成的冻胶体系可以有效封堵这部分高渗透孔道 ,迫使后续注入水进入中、低渗透层 ,提高了聚合物驱后的原油采收率 ;聚合物驱后若恢复水驱 ,通过絮凝和双液法固定技术 ,可以充分絮凝低浓度聚合物溶液 ,并有效固定高浓度聚合物溶液 ,该技术对于高渗透层的封堵十分有效 ,使注水剖面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提高了后续水驱的波及系数 ,从而提高了水驱的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双液法 絮凝剂 固定剂 平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化酸液体系优选与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元庆 林长志 +3 位作者 王连生 李颖 李萍 王益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叙利亚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储层渗透率低,冷采产量低,达不到经济开采界限,热采注汽困难,效率低。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深度酸化研究,研制了一种多组分缓速转向酸酸液体系,并测试了其酸岩反应速度,同时采用双源CT扫描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叙利亚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储层渗透率低,冷采产量低,达不到经济开采界限,热采注汽困难,效率低。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深度酸化研究,研制了一种多组分缓速转向酸酸液体系,并测试了其酸岩反应速度,同时采用双源CT扫描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压汞分析以及酸溶薄片法分析了酸化前后岩心的变化。结果显示新研制出的多组分缓速转向酸的酸岩反应速度比常规盐酸小了一个数量级,具有较好的缓速效果,酸化后的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孔喉半径均有大幅的提高,酸蚀溶孔明显,喉道能够贯穿整个岩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酸化 多组分缓速转向酸 贯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