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集丛式井防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刚 王刚 +3 位作者 王锴 李祎宸 胡轶男 孔得臣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4,共9页
密集丛式井钻井密度大、井口间距小,钻进时受邻井轨迹数据不准确、仪器测量精度及井眼轨迹控制等因素影响,井眼碰撞风险较高,已成为制约密集丛式井安全优快钻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对国内外密集丛式井防碰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 密集丛式井钻井密度大、井口间距小,钻进时受邻井轨迹数据不准确、仪器测量精度及井眼轨迹控制等因素影响,井眼碰撞风险较高,已成为制约密集丛式井安全优快钻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对国内外密集丛式井防碰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场防碰监测作业经验,分析总结了井眼相碰的原因;对现有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方法、井眼轨迹精确控制技术、井眼轨迹误差模型、井眼轨迹实时三维可视化、防碰风险评价指标、防碰作业要求及防碰监测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探讨了未来密集丛式井防碰技术发展趋势。本文对密集丛式井防碰技术研究现状的调研分析,可为保障密集丛式井安全钻进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丛式井 井眼碰撞 轨道优化 误差模型 风险评价 防碰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叠合盆地演化和油气成藏规律特征初论 被引量:3
2
作者 马锋 张光亚 +5 位作者 刘祚冬 梁英波 张磊 杨柳明 许岩 毛祖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7-1372,共16页
通过分析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区域地质和含油气盆地勘探开发基础数据,从板块构造演化入手,系统编制特提斯构造域东段沉积构造演化剖面图和生储盖组合剖面图,研究盆地演化阶段、叠合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及油气藏类型,揭示中亚和中国西部前陆... 通过分析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区域地质和含油气盆地勘探开发基础数据,从板块构造演化入手,系统编制特提斯构造域东段沉积构造演化剖面图和生储盖组合剖面图,研究盆地演化阶段、叠合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及油气藏类型,揭示中亚和中国西部前陆盆地演化和油气富集规律异同。研究表明:古亚洲洋、古特提斯洋和新特提斯洋控制了特提斯构造域东段的区域构造分带、盆地演化、盆地类型及油气成藏模式。根据古洋壳缝合线可分为北、中、南3个构造带,古生代以来多期微板块的拼贴,导致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含油气盆地演化分为3个演化阶段,早古生代伸展、晚古生代挤压、早中生代伸展和新生代挤压构造作用控制了研究区盆地的叠合演化,发育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生界3套区域分布的优质烃源岩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4套储盖组合,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 中国中西部 中亚 盆地演化 油气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井下套管遇阻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刚 刘刚 +3 位作者 王锴 李祎宸 常子昂 孔得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75-4486,共12页
套管作为沟通地面与油气藏的通道,能否顺利下入到预定深度关系着钻完井的成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超深层、非常规、深水等复杂领域进军,下套管作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套管下入遇阻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增加了钻井作业的非生产时间。聚焦... 套管作为沟通地面与油气藏的通道,能否顺利下入到预定深度关系着钻完井的成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超深层、非常规、深水等复杂领域进军,下套管作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套管下入遇阻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增加了钻井作业的非生产时间。聚焦油气井套管下入遇阻研究最新进展,介绍了套管下入遇阻的主控因素。针对如何预测、预防和解决套管下入遇阻问题,从套管可下入性理论、卡套管事故预防、辅助下套管工艺和工具等4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对油气井套管下入遇阻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遇阻 可下入性 卡套管预防 下入工艺 下入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C区块高温高压气井井控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徐优富 张忠强 方华良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6,共6页
为确保南海C区块高温高压气井钻井过程中的井控安全,针对存在的地层压力高且复杂、地层温度高、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高密度钻井液性能维护困难等井控技术难点,制定了实时检测溢流、控制溢流量,压井时逐渐提高压井液密度,防止发生井漏... 为确保南海C区块高温高压气井钻井过程中的井控安全,针对存在的地层压力高且复杂、地层温度高、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高密度钻井液性能维护困难等井控技术难点,制定了实时检测溢流、控制溢流量,压井时逐渐提高压井液密度,防止发生井漏,钻井液降温和性能维护,井下溢漏共存处理等技术措施。防止井漏的技术措施包括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和钻井液的封堵性、优化井身结构、控制井底循环当量密度、阶梯开泵、简化钻具组合及控制下钻速度等。南海C区块30余口高温高压井在钻井过程中采取了制定的井控技术措施,未发生井控事故。这表明,采取所制定的井控技术措施可以确保南海C区块高温高压气井的钻井井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压 气井 井控 地层压力 压井 钻井液 南海C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眼清洁技术在东海超深大斜度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谢中成 曹明辉 +3 位作者 王涛 李进 宫吉泽 雷新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30,共6页
近年来东海海域通过滚动勘探获得一些边际油气田,依靠海上已有生产设施实施超深大斜度井开发成为实现边际油气田低成本开发的有效途径。超深大斜度井稳斜角大、稳斜段长,钻井过程中岩屑在井筒中易堆积形成岩屑床,导致摩阻增大、起下钻... 近年来东海海域通过滚动勘探获得一些边际油气田,依靠海上已有生产设施实施超深大斜度井开发成为实现边际油气田低成本开发的有效途径。超深大斜度井稳斜角大、稳斜段长,钻井过程中岩屑在井筒中易堆积形成岩屑床,导致摩阻增大、起下钻困难甚至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井眼清洁是确保超深大斜度井钻井工程作业安全与高效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通过应用当量循环密度控制、摩阻扭矩随钻监测、岩屑床清除钻杆等技术,配合合理的工程参数与措施,实现了钻井液的高效携岩,有效清除岩屑床,突破了超深大斜度井携带岩屑困难的技术瓶颈。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东海超深大斜度井井眼清洁技术难题,提高了钻井过程中的携岩效果,减少了清洁井眼辅助时间,保障了作业安全,为边际油气田的超深大斜度井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大斜度井 岩屑床 当量循环密度控制 摩阻扭矩 岩屑床清除钻杆 井眼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