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水力振荡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5
1
作者 明瑞卿 张时中 +2 位作者 王海涛 洪毅 姜书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6-122,共7页
针对目前定向井段和水平段钻进过程中为提高机械钻速使用水力振荡器出现的问题,分析了水力振荡器的研究现状与现场应用状况。首先介绍了国内外不同水力振荡器的结构,分析了其优缺点;然后结合现场资料,通过实例对比了水力振荡器和旋转导... 针对目前定向井段和水平段钻进过程中为提高机械钻速使用水力振荡器出现的问题,分析了水力振荡器的研究现状与现场应用状况。首先介绍了国内外不同水力振荡器的结构,分析了其优缺点;然后结合现场资料,通过实例对比了水力振荡器和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提速效果;最后针对水力振荡器在应用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现场应用效果统计资料表明,水力振荡器能降低摩阻,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与旋转导向工具相比,机械钻速可提高29.8%,钻井成本可降低38万元。但存在实际工作排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安放位置不合理、自身压耗高、损坏MWD等精密仪器和耐冲蚀性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力振荡器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水力振荡器进行持续完善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振荡器 机械钻速 摩檫损失 排量 研究现状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应力敏感裂缝性致密砂岩屏蔽暂堵钻井完井液 被引量:7
2
作者 康毅力 高原 +2 位作者 邱建君 游利军 皇凡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32,97,共5页
传统的保护裂缝性储层的钻井完井液设计以裂缝的静态宽度为依据,极少关注由应力敏感性引发的裂缝动态宽度变化行为,导致暂堵材料粒径小于储层动态缝宽,无法有效控制漏失而严重损害储层。以泌阳凹陷深层典型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 传统的保护裂缝性储层的钻井完井液设计以裂缝的静态宽度为依据,极少关注由应力敏感性引发的裂缝动态宽度变化行为,导致暂堵材料粒径小于储层动态缝宽,无法有效控制漏失而严重损害储层。以泌阳凹陷深层典型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获取静态缝宽,并开展应力敏感实验,研究应力变化对静态缝宽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法模拟确定应力扰动下动态缝宽变化,进而优选屏蔽暂堵钻井完井液配方。实验表明,根据动态缝宽优选的屏蔽暂堵完井液封堵时间不超过5 min,返排恢复率达80%,滤饼承压能力达15 MPa,高质量滤饼可以快速封堵裂缝,有效预防井漏发生。钻井作业过程中储层保护试验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说明,强应力敏感裂缝性储层保护必须考虑动态缝宽参数,且暂堵粒子粒径上限应随着钻井完井液密度的增加而适度放大,才能覆盖最大动态缝宽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储藏 应力敏感 钻井完井液 屏蔽暂堵 静态缝宽 动态缝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PEFA技术在滩坝砂体层序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树光 任建业 +2 位作者 张建丽 柴浩栋 赵宏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5,共7页
采用INPEFA旋回及其滤波技术,实现了薄互层滩坝砂体层序地层的定量等时划分与对比.首先利用INPEFA旋回整体分析法,识别并划分了二级、三级层序界面;其次根据INPEFA旋回分段分析法,将沙三下层序进一步划分为低位域、湖扩域、高位域等3个... 采用INPEFA旋回及其滤波技术,实现了薄互层滩坝砂体层序地层的定量等时划分与对比.首先利用INPEFA旋回整体分析法,识别并划分了二级、三级层序界面;其次根据INPEFA旋回分段分析法,将沙三下层序进一步划分为低位域、湖扩域、高位域等3个完整的体系域;最后通过对INPEFA曲线的滤波处理,对沙四上亚段的滩坝砂体进行了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实现了层序地层在高频(四~六级)、自动、定量划分与对比方面的突破.研究结果表明,利用INPEFA曲线及其滤波技术可有效识别不同级别层序地层界面,特别是在高频层序地层的等时划分与对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PEFA技术 滩坝砂体 层序划分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裂缝平面应变假设的适用条件与解析修正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金洲 彭瑀 +1 位作者 李勇明 田植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3-430,共8页
鉴于平面应变假设在模拟水力裂缝周围应力、位移分布的模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比椭圆裂缝解和平面应变解,探讨了平面应变假设的适用条件并给出了修正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导、补充并修正了扁平椭圆裂缝的应力、位移场表达式... 鉴于平面应变假设在模拟水力裂缝周围应力、位移分布的模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比椭圆裂缝解和平面应变解,探讨了平面应变假设的适用条件并给出了修正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导、补充并修正了扁平椭圆裂缝的应力、位移场表达式,与平面应变假设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若在缝高方向考虑平面应变假设,长高比大于10后,平面应变解与椭圆裂缝解之间的差异可以忽略,而在主要受缝面法向正应力控制的问题中,平面应变解的适用条件可以放宽到长高比大于5;当长高比满足适用条件时应用平面应变假设具有较高精度,长高比较小时需要对平面应变解进行修正。给出了不同长高比条件下裸眼水平井起裂附加应力和单条裂缝宽度的平面应变解修正图版,发现拟三维模型的缝宽更易于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平面应变 椭圆裂缝 解析模型 修正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修复固井前置液自修复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振杰 冯竟竟 +2 位作者 廖桃 马成云 武星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5,105,共5页
将水灰比为0.44的油井水泥净浆灌入钢管中养护,然后切片并造缝,制作成钢管切片样品,放入清水和固井自修复前置液中浸泡养护,通过测试抗窜强度和对比分析样品微观结构与水化产物组成特征,研究固井自修复前置液的自修复机理。运用X-射线... 将水灰比为0.44的油井水泥净浆灌入钢管中养护,然后切片并造缝,制作成钢管切片样品,放入清水和固井自修复前置液中浸泡养护,通过测试抗窜强度和对比分析样品微观结构与水化产物组成特征,研究固井自修复前置液的自修复机理。运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物相组成进行分析,利用热重(TG/TGA)方法测定样品中Ca(OH)2含量,采用压汞仪对样品的孔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最后利用环境扫描显微镜对样品的微观形貌进行观测,并对测试样品的微区进行X射线能谱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SN自修复前置液和NMFSJ自修复前置液能够渗透到样品的微裂缝中,与裂缝附近的氢氧化钙和未水化产物发生水化反应,形成硅酸钙结晶或水化硅酸钙凝胶和碱式碳酸钙等水化产物,自动修复样品的微裂缝;NMFSJ自修复前置液还能够渗透到样品固化体本体的孔隙中,激活水化反应;另外其有一部分组分不参与直接生成结晶体,而是催化水泥环中未水化的水泥颗粒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机理 固井 前置液 自修复 水泥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晶须在高温加砂水泥中的增强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楼晨阳 姚晓 +3 位作者 何德清 于三跃 韩远远 张鹏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5,共5页
为满足稠油开采对油井水泥石高温力学性能的要求,探索了钙质晶须在油井水泥及高温加砂水泥中应用的可行性。首先研究了80℃下硫酸钙晶须(CSW)及两种自制钙质晶须(GZWS和GZWL)对油井水泥石的增强增韧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干热养护方式(... 为满足稠油开采对油井水泥石高温力学性能的要求,探索了钙质晶须在油井水泥及高温加砂水泥中应用的可行性。首先研究了80℃下硫酸钙晶须(CSW)及两种自制钙质晶须(GZWS和GZWL)对油井水泥石的增强增韧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干热养护方式(600℃煅烧6h)考察了5%GZWL对加砂水泥石的增强效果。结果发现,CSW对油井水泥石无增强增韧作用,而GZWL和GZWS的增强增韧效果明显,且长径比大的GZWL优于GZWS。随GZWL加量增大,油井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和冲击韧度增大,当加量为5%时,1,3,7和28d水泥石的抗压强度较净浆水泥石分别提高了18.7%,42.4%,20.6%和20.7%,冲击韧度较净浆水泥石分别提高了6.8%,7.0%,12.8%和13.0%;该加量下干热养护后的水泥石抗压强度较纯加砂水泥石提高了108.0%。研究结果表明,晶须表面性质(亲水性)是保障其与水泥石基体良好胶结并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晶须长径比越大,增强效果越显著,故GZWL能有效抑制加砂水泥石的高温强度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性能 高温增强剂 钙质晶须 抗压强度 冲击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管具举升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付艳霞 万广伟 +4 位作者 宋瑞 刘四君 黄海龙 刘纪超 张宇光 《石油机械》 2016年第8期15-19,共5页
为有效解决钻井现场管具上钻台和甩钻作业中存在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以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研发了自动管具举升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调节式钻井管具排放架、倾斜机构、管具推出机构、四连杆滑块机构和推送小车等,实现了钻井管... 为有效解决钻井现场管具上钻台和甩钻作业中存在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以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研发了自动管具举升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调节式钻井管具排放架、倾斜机构、管具推出机构、四连杆滑块机构和推送小车等,实现了钻井管具在地面与钻台面之间的自动、安全、高效举升与甩钻自动化智能操作。采用遥控技术及PLC逻辑控制技术,以PLC为核心,主控制器辅以软件程序的数字控制系统,操作模式分为无线遥控和有线控制2种,作业时,操作人员在离猫道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地方操控整个系统,避免了管具举升过程中由于管具意外滑落伤人事故的发生,满足钻井设备HSE的要求。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技术先进、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及工作效率高;可显著减轻现场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管具处理的无人化作业,安全性好。该系统的研制为钻井现场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且安全高效的作业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管具举升系统 四连杆滑块机构 自动化 钻井管具 动力猫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