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微相与水驱倍数及剩余油的关系研究──以双河油田V下油组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波 百宗虎 +4 位作者 吕婧文 李凤颖 冯国庆 张顺存 史基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8,9,共6页
为探讨沉积微相与水驱倍数及剩余油之间的关系,以双河油田V下油组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水驱倍数机理模型,得到研究区水驱倍数在平面上的量化表征及剩余油的分布特征,通过分析水驱倍数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明确研究区水驱倍数... 为探讨沉积微相与水驱倍数及剩余油之间的关系,以双河油田V下油组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水驱倍数机理模型,得到研究区水驱倍数在平面上的量化表征及剩余油的分布特征,通过分析水驱倍数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明确研究区水驱倍数的拐点值和极限值。研究结果表明:V下油组发育的扇三角洲前缘中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河口坝、前缘席状砂次之,水下溢岸砂体物性最差;沉积微相控制着储层的物性,物性差异控制着注入水在平面上的运动方式,进而影响着水驱倍数的高低。结合沉积微相、水驱倍数和剩余油分布特征,可定量说明沉积微相控制着储层的物性,影响着油水的运动关系,控制着水驱倍数的大小,进而决定着剩余油的富集。阐明沉积微相与水驱倍数及剩余油之间的关系,对于高含水期油田找准剩余油富集区、后期开发调整、部署注采井网及高效挖潜剩余油具有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水驱倍数 剩余油 水驱开发效果 双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庄油田套管腐蚀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斐 楼一珊 +3 位作者 吴琼 唐礼骅 陈望超 柴妮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6,共6页
针对瓦庄油田油井泵吸入口处套管腐蚀行为,研制了一种井下动态腐蚀模拟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了不同CO2分压、温度和日产液量等因素控制下套管挂片腐蚀速率的测定,并用SEM、EDS和XRD等方法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及化学成分质量... 针对瓦庄油田油井泵吸入口处套管腐蚀行为,研制了一种井下动态腐蚀模拟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了不同CO2分压、温度和日产液量等因素控制下套管挂片腐蚀速率的测定,并用SEM、EDS和XRD等方法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及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在此基础上对套管腐蚀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瓦庄油田套漏的主要原因是溶解在高矿化度地层水中的CO2腐蚀,并且腐蚀速率随着CO2分压、温度和日产液量的增加而增大,腐蚀形态由全面腐蚀向局部腐蚀转变,腐蚀产物主要是FeCO3;油田无法通过控制油井的温度和CO2分压来预防或减缓套管的腐蚀,所以流体流速是造成泵吸入口处套管腐蚀穿孔的主控因素。建议延长筛管长度或优选筛管孔眼直径来改变流体的流场,以减缓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腐蚀 CO2分压 温度 流体流速 腐蚀速率 FeCO3 试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双河油田弱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洪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120,共6页
河南双河油田综合含水高达95.2%,采收率高达45.8%,已接近开发极限。为改善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开发效果,2010年在双河油田Ⅳ5-11层系开展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试验表明,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与油层及流体有较好的配伍性,不... 河南双河油田综合含水高达95.2%,采收率高达45.8%,已接近开发极限。为改善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开发效果,2010年在双河油田Ⅳ5-11层系开展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试验表明,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与油层及流体有较好的配伍性,不会造成对地面流程及油层的伤害。实施三元复合驱后,双河油田IV5-11层系综合含水率由97.8%下降到91.6%,产油量由38.8 t/d上升到166.3 t/d,试验区已累计增油23.73×104t。实践证明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可以大幅度提高"双高"油藏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油田 三元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矿场试验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南地区旬宜区块三叠系延长组剩余压力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莹彬 李风勋 +2 位作者 曹建康 顾超 邢丽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旬宜区块延长组主力产油层是长3段,在长6段和长7段仅个别井点钻遇油藏,无法明确其油气富集规律。因此,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成藏动力学、压力封存箱等原理,结合岩心化验分析资料,分析延长组剩余压力发育特征,探讨其与油气成... 旬宜区块延长组主力产油层是长3段,在长6段和长7段仅个别井点钻遇油藏,无法明确其油气富集规律。因此,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成藏动力学、压力封存箱等原理,结合岩心化验分析资料,分析延长组剩余压力发育特征,探讨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表明,纵向上,压力结构决定了油藏的发育层位,即长7油藏在受控于突变压力结构在压力封存箱内油气聚集,长3和长6油藏在渐变压力结构作用下在上部渐变带聚集成藏;横向上,剩余压力控制了油气藏平面展布,长6和长7油藏均位于剩余压力较大的区域,充注动力足,有利于油气成藏。该研究对旬宜区块延长组致密油的下步勘探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旬宜区块 压力结构类型 剩余压力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河油田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洪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74,共6页
为进一步认识聚合物驱后油藏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以河南双河油田天然岩心铸体薄片真实孔喉为基础制作微观仿真模型,采用微观模型驱油实验以及图片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渗透率模型水驱后、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驱后... 为进一步认识聚合物驱后油藏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以河南双河油田天然岩心铸体薄片真实孔喉为基础制作微观仿真模型,采用微观模型驱油实验以及图片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渗透率模型水驱后、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驱后剩余油以簇状、柱状分布为主,少部分以膜状、孤岛状和盲端/角隅状分布;聚合物驱对各个形态剩余油均有不同程度的驱替效果,对簇状、盲端/角隅状剩余油驱替效果尤为明显;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形态仍以簇状、柱状剩余油为主,膜状、孤岛状剩余油比例上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剩余油分布特征 微观仿真模型 驱油实验 双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动单元确定储层单相启动压力梯度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黄郑 李伟才 +2 位作者 姚光庆 周锋德 梁杰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3,72,共5页
针对大多数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规律研究,没有考虑岩石孔隙结构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无法取得启动压力梯度平面分布规律的问题,从低渗透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出发,将储层划分为A,B,C,D,E五类流动单元.在此基础上,结合启动压力梯度的测试,通... 针对大多数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规律研究,没有考虑岩石孔隙结构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无法取得启动压力梯度平面分布规律的问题,从低渗透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出发,将储层划分为A,B,C,D,E五类流动单元.在此基础上,结合启动压力梯度的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理论分析,建立一种求解单相启动压力梯度的新方法,并建立单相启动压力梯度和流动层段指标的关系表达式.计算5类流动单元单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分布范围及平均值,绘制小层上单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平面分布图.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内确定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准确度更高,且较好地反映储层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储集层 流动单元 单相启动压力梯度 流动层段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流关井时的水击压力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骆发前 何世明 +3 位作者 黄桢 李荣 王铭 范兴亮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121,共3页
溢流关井的水击压力关系到能否关井,以及关井方式的选择。在对水击压力的基本计算方法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直接水击压力计算式,分析了井口流速和水击波速对水击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水击压力随着水击波速、井口流速的增大而... 溢流关井的水击压力关系到能否关井,以及关井方式的选择。在对水击压力的基本计算方法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直接水击压力计算式,分析了井口流速和水击波速对水击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水击压力随着水击波速、井口流速的增大而增大;“硬关井”、“软关井”、“半软关井”三种关井方式中,“硬关井”产生的水击压力最大,“软关井”最小;泡状流时的水击压力小于段塞流时的水击压力。这些认识对溢流关井水击压力的计算、溢流关井方式的选择等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井 水击压力 井口流速 水击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井中的二氧化碳腐蚀 被引量:18
8
作者 唐威 王铭 +2 位作者 何世明 郑锋辉 王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腐蚀是自始至终存在的严重问题,引起腐蚀的因素很多,其中CO2腐蚀最为突出。文中综述了油气井中的CO2腐蚀,对影响腐蚀速率的一些主要因素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也给出了腐蚀速率预测公式,最后,提出了CO2腐蚀的控制手段...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腐蚀是自始至终存在的严重问题,引起腐蚀的因素很多,其中CO2腐蚀最为突出。文中综述了油气井中的CO2腐蚀,对影响腐蚀速率的一些主要因素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也给出了腐蚀速率预测公式,最后,提出了CO2腐蚀的控制手段,对油气井中的腐蚀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CO2 腐蚀速率 油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平衡钻井泡沫水泥浆静液柱压力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卞先孟 王铭 +1 位作者 唐威 何世云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29,36,共3页
泡沫水泥固井是欠平衡钻井配套应用的主要技术之一。要想保证全过程的欠平衡状态,在固井时推荐使用泡沫水泥,而且,泡沫水泥浆在气体钻井、易漏地层钻井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泡沫水泥的静液柱压力是使用该水泥的关键参数,文章讨论了泡沫... 泡沫水泥固井是欠平衡钻井配套应用的主要技术之一。要想保证全过程的欠平衡状态,在固井时推荐使用泡沫水泥,而且,泡沫水泥浆在气体钻井、易漏地层钻井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泡沫水泥的静液柱压力是使用该水泥的关键参数,文章讨论了泡沫质量以及温度、压力对泡沫水泥浆密度的影响,推导出了泡沫水泥浆静液柱压力计算公式,利用该式可以方便地估算泡沫水泥固井时的静液柱压力,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水泥 当量密度 静液柱压力 实例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积分法求取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值
10
作者 李闽 陶正武 +4 位作者 刘全稳 吴泽民 李涛 肖文联 亢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2-1356,共5页
针对图解法求取孔隙结构特征值使用条件严格,同时误差较大,而矩法饱和度范围又受限于试验。采用积分法求取特征值,即对孔隙半径进行积分求取特征值。积分法必须先获取孔隙半径数学表达式,即毛管压力数学模型。对毛管压力数学模型进行了... 针对图解法求取孔隙结构特征值使用条件严格,同时误差较大,而矩法饱和度范围又受限于试验。采用积分法求取特征值,即对孔隙半径进行积分求取特征值。积分法必须先获取孔隙半径数学表达式,即毛管压力数学模型。对毛管压力数学模型进行了探究,在双对数坐标系下推导并建立了毛管压力幂函数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取模型参数,并通过对比Sami论文数据验证了推导的模型。深入分析矩法与积分法的联系可知,代入孔隙半径数学表达式即可用积分法求取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值。最后,对3种方法求取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积分法算法严谨,更加接近真实值。这一研究加深了对岩石微观孔隙结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特征值 毛管压力 幂函数模型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盆地博南凹陷深层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11
作者 杨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寻找博南凹陷深层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八道湾组储层中侏罗系储层、有利孔隙带、勘探有利区带,运用沉积岩石学、矿物学、油气储层评价技术等,对该储层进行了分析.由分析结果知:该区储层是一套扇三角洲相的陆源碎屑沉积,成分成熟度和结... 为寻找博南凹陷深层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八道湾组储层中侏罗系储层、有利孔隙带、勘探有利区带,运用沉积岩石学、矿物学、油气储层评价技术等,对该储层进行了分析.由分析结果知:该区储层是一套扇三角洲相的陆源碎屑沉积,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原生微孔隙和次生孔隙.对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此套储层经历了中成岩A2亚期和中成岩B期演化阶段;沉积物源及沉积相带控制着储层性质;成岩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解作用和构造作用使储层性能得到改善.分析结果给实际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下统 三工河组 八道湾组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焉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