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储层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前贵 康毅力 +1 位作者 徐兴华 徐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煤岩特殊的孔隙结构及甲烷赋存和产出方式决定了其损害机理与常规储层存在明显差异。在此以六盘水地区亦资孔盆地二叠系煤岩气藏为对象 ,应用压汞和扫描电镜等手段 ,研究煤岩储层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 ,结合煤岩学、敏感性及工作液损... 煤岩特殊的孔隙结构及甲烷赋存和产出方式决定了其损害机理与常规储层存在明显差异。在此以六盘水地区亦资孔盆地二叠系煤岩气藏为对象 ,应用压汞和扫描电镜等手段 ,研究煤岩储层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 ,结合煤岩学、敏感性及工作液损害评价实验 ,探讨了煤岩气层损害机理。研究表明 ,煤岩中常见植物组织孔和气孔 ,裂缝发育 ,属双重孔隙介质 ,表现出很强的应力敏感性。工作液易通过天然裂缝系统侵入煤层中 ,导致裂缝内的固相沉积、水相圈闭和高分子处理剂吸附滞留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孔隙结构 裂缝 割理 储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西部煤层气资源勘探前景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国司 刘诗荣 邬炳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3-26,共4页
贵州西部煤层气资源丰富,总资源量 50 226 × 108m3,其中埋深 200~1500 m范围的资源量为 25197.4 × 108m3,资源丰度平均为 142 × 108m3/km2;其中又以六盘水地区煤层气地... 贵州西部煤层气资源丰富,总资源量 50 226 × 108m3,其中埋深 200~1500 m范围的资源量为 25197.4 × 108m3,资源丰度平均为 142 × 108m3/km2;其中又以六盘水地区煤层气地质条件较为优越,表现为煤层厚度大,可采煤层分布稳定;煤种齐全,煤岩含气量 5~35 m3/t,对比六盘水地区诸盆地的煤层气地质条件,认为亦资孔盆地、岩脚盆地、格木底盆地最有利,其余盆地次之。亦资孔盆地应作为首选勘探盆地,金竹坪区块应作为贵州西部煤层气钻井试验评价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西部 煤层气资源 勘探前景 地层 岩相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在洛带气田地层弹性特征及应力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筠 林绍文 葛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45,共4页
文章在四川成都洛带地区 ,根据对地应力分布规律和影响它的诸多因素的分析 ,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 ,充分利用测井信息 ,建立了地应力计算的半经验公式模型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了模式中的各参数 ,不仅可以方便迅速得到沿深度连续分布的地应... 文章在四川成都洛带地区 ,根据对地应力分布规律和影响它的诸多因素的分析 ,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 ,充分利用测井信息 ,建立了地应力计算的半经验公式模型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了模式中的各参数 ,不仅可以方便迅速得到沿深度连续分布的地应力剖面 ,而且节约了昂贵的地应力测试费用 ,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和实用价值。根据测井计算的体积模量、泊松比、岩石强度的抗剪、抗压参数以及岩石的破裂压力和地层的孔隙压力等资料 ,并结合其它资料可对储层进行优选 ,同时可以分析其改造的难易程度 ,对压裂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储层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是气田进一步开发的前提 ,而应力分布特征与油气有利聚集区紧密相关 ,一般来说 ,油气总是从高应力区向低应力区运移。因此 ,地层弹性及应力场分析对油气有利带分析和井位部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洛带气田 地层 弹性特征 应力场分析 应用 测井 天然气 储集层 岩石应力 破裂压力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T_3 x)气藏再认识 被引量:40
4
作者 王金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 (T3 x)上、下盆结构性沉积建造 ,控制生储盖层发育和早期非构造圈闭。持续生烃和压实封闭是普遍超压的主因 ,现代地压状况是晚期构造改造的结果。须三段厚大生烃泥岩作为压力封隔 ,须二砂岩段可能蕴藏很大资源。本文...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 (T3 x)上、下盆结构性沉积建造 ,控制生储盖层发育和早期非构造圈闭。持续生烃和压实封闭是普遍超压的主因 ,现代地压状况是晚期构造改造的结果。须三段厚大生烃泥岩作为压力封隔 ,须二砂岩段可能蕴藏很大资源。本文建立了川西坳陷T3 x成藏理论特征模型 ,用来预测气藏规模 (Dg) :Dg≈ f(E ,d) .f(SFU !) ,突出早期聚集与晚期构造相结合。主要矛盾是T3 x储层普遍超致密化 ,关键在于晚期背斜的造缝能力。由于地史中成藏、僵滞、重组等关系非常复杂 ,找到T3 x大储量气田要下大功夫 ,必须在成藏理论和勘探技术两个方面都有实在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须家河组 气藏 沉积物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致密非均质气藏储层空间展布刻划 被引量:22
5
作者 唐建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3,10-11,共5页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陆相致密碎屑岩气藏储层具有致密、低孔渗、薄层交互、多层叠置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长期以来 ,勘探成功率低、效益差。近年来 ,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主 ,多学科协同 ,深入研究含气地震响应特征 ,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信...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陆相致密碎屑岩气藏储层具有致密、低孔渗、薄层交互、多层叠置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长期以来 ,勘探成功率低、效益差。近年来 ,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主 ,多学科协同 ,深入研究含气地震响应特征 ,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信息 ,取得了一系列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进展。其间 ,储层空间展布刻划技术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文章从储层基本地质特点 ,含气砂体地震响应模式建立 ,储层展布预测 ,储层边缘检测及空间展布刻划等方面 ,结合川西地区致密非均质气藏勘探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实现储层空间展布刻划的系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致密非均质气藏 储层 空间展布刻划 碎屑岩 三维地震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油气预测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唐建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3-348,共6页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总体上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碎屑岩沉积层系 ,储层段具有砂泥岩交互 ,上部含油、下部含水的纵向分布特征 ,即以致密层段为封隔 ,纵向上发育多个油、气、水小系统。依据这一重要地质特征 ,结合地震勘探的某些新技术和新...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总体上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碎屑岩沉积层系 ,储层段具有砂泥岩交互 ,上部含油、下部含水的纵向分布特征 ,即以致密层段为封隔 ,纵向上发育多个油、气、水小系统。依据这一重要地质特征 ,结合地震勘探的某些新技术和新手段 ,提出了一套针对性较强的储层油气预测方法。在储层精细标定基础上 ,进行多井约束地震反演和孔隙率约束反演 ,刻画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 ,表征储层内部物性变化 ,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范围 ;通过三维地震相分析、三维相干体、非线性油气预测和吸收系数油气预测等方法 ,在有利的储层分布区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石炭系 储层 油气预测方法 地震反演 碎屑岩 油气水小系统 地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亦资孔盆地煤层气资源简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国司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贵州 亦资孔盆地 煤层气资源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