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岩储集层定量评价——以塔河油田为例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诗青 樊政军 +2 位作者 柳建华 高秋涛 刘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是一套低孔、低渗缝洞型、非均质性强、流体性质多样化的复杂储集层,断层多、构造形态复杂。对于裂缝性储集层,电成像资料可以很直观、形象地反映裂缝的倾向、倾角,孔洞和溶蚀洞的发育程度,是目前最先进和最优越...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是一套低孔、低渗缝洞型、非均质性强、流体性质多样化的复杂储集层,断层多、构造形态复杂。对于裂缝性储集层,电成像资料可以很直观、形象地反映裂缝的倾向、倾角,孔洞和溶蚀洞的发育程度,是目前最先进和最优越的适于裂缝地层的测井技术。另外,双侧向幅度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裂缝的特征。因而,可综合利用常规、电成像资料、多极子声波XMAC等资料识别孔、洞、缝储集层。在结合生产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权重”评价法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储集层进行分类定量评价研究,经试油验证,符合率达92.3%.在此基础上,又对奥陶系I类储集层发育厚度进行了横向展布预测,结果表明,符合塔河油田的地区规律,应用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储集层 测井技术 裂缝地层 定量评价 “权重”评价法 横向预测 电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储层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前贵 康毅力 +1 位作者 徐兴华 徐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煤岩特殊的孔隙结构及甲烷赋存和产出方式决定了其损害机理与常规储层存在明显差异。在此以六盘水地区亦资孔盆地二叠系煤岩气藏为对象 ,应用压汞和扫描电镜等手段 ,研究煤岩储层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 ,结合煤岩学、敏感性及工作液损... 煤岩特殊的孔隙结构及甲烷赋存和产出方式决定了其损害机理与常规储层存在明显差异。在此以六盘水地区亦资孔盆地二叠系煤岩气藏为对象 ,应用压汞和扫描电镜等手段 ,研究煤岩储层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 ,结合煤岩学、敏感性及工作液损害评价实验 ,探讨了煤岩气层损害机理。研究表明 ,煤岩中常见植物组织孔和气孔 ,裂缝发育 ,属双重孔隙介质 ,表现出很强的应力敏感性。工作液易通过天然裂缝系统侵入煤层中 ,导致裂缝内的固相沉积、水相圈闭和高分子处理剂吸附滞留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孔隙结构 裂缝 割理 储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西部煤层气资源勘探前景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国司 刘诗荣 邬炳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3-26,共4页
贵州西部煤层气资源丰富,总资源量 50 226 × 108m3,其中埋深 200~1500 m范围的资源量为 25197.4 × 108m3,资源丰度平均为 142 × 108m3/km2;其中又以六盘水地区煤层气地... 贵州西部煤层气资源丰富,总资源量 50 226 × 108m3,其中埋深 200~1500 m范围的资源量为 25197.4 × 108m3,资源丰度平均为 142 × 108m3/km2;其中又以六盘水地区煤层气地质条件较为优越,表现为煤层厚度大,可采煤层分布稳定;煤种齐全,煤岩含气量 5~35 m3/t,对比六盘水地区诸盆地的煤层气地质条件,认为亦资孔盆地、岩脚盆地、格木底盆地最有利,其余盆地次之。亦资孔盆地应作为首选勘探盆地,金竹坪区块应作为贵州西部煤层气钻井试验评价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西部 煤层气资源 勘探前景 地层 岩相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进行地层弹性特征及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筠 林绍文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67-472,共6页
地应力测试是获得地应力数据的直接手段 ,理论上它比其它方法有更高的精度 ,但它却存在明显的不足 :1测量数据有限 ,不能得到连续地应力剖面 ;2成本高 ;3对有的地层 (如特薄层 )不能进行地应力实测 ;4分层地应力测试困难。在四川成都洛... 地应力测试是获得地应力数据的直接手段 ,理论上它比其它方法有更高的精度 ,但它却存在明显的不足 :1测量数据有限 ,不能得到连续地应力剖面 ;2成本高 ;3对有的地层 (如特薄层 )不能进行地应力实测 ;4分层地应力测试困难。在四川成都洛带地区 ,根据对地应力分布规律和影响它的诸多因素的分析 ,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 ,充分利用测井信息 ,建立地应力计算的半经验公式模型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模型中的各参数 ,不仅可以方便迅速得到沿深度连续分布的地应力剖面 ,而且节约了昂贵的地应力测试费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弹性特征 应力场 测井资料 岩石实力 孔隙压力 破裂压力 洛带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倾角对凝析气藏注气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小凡 杨程博 杨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2期93-95,140,共3页
构造倾角是影响注气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不同构造倾角的凝析气藏具有不同油气水渗流规律和开采特点,开发策略和措施不同。以大涝坝2号构造凝析气藏流体相态数据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不同构造倾角对注气开采效果的影响,探究凝... 构造倾角是影响注气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不同构造倾角的凝析气藏具有不同油气水渗流规律和开采特点,开发策略和措施不同。以大涝坝2号构造凝析气藏流体相态数据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不同构造倾角对注气开采效果的影响,探究凝析气藏凝析油采收率的变化规律。建议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在构造高部位多布注入井,在构造低部位多布生产井,将更有利于提高凝析气藏循环注气的总体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注气 构造倾角 非均质性 凝析油 采收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兴油田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和对策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斌 杨琦 谈士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0,共4页
根据台兴油田的储层和流体特征 ,分析了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因素和机理。水敏伤害和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产生沉淀和结垢是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 ,防膨剂TDC -15 ,A -2 5 ,防垢剂TH -8185效果良好。及时、定时、定量投加... 根据台兴油田的储层和流体特征 ,分析了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因素和机理。水敏伤害和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产生沉淀和结垢是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 ,防膨剂TDC -15 ,A -2 5 ,防垢剂TH -8185效果良好。及时、定时、定量投加防膨剂和防垢剂是防止注水水质对储层伤害的重要措施。对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 ,增设脱氧、膜过滤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兴油田 注水水质 对策 储层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在洛带气田地层弹性特征及应力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筠 林绍文 葛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45,共4页
文章在四川成都洛带地区 ,根据对地应力分布规律和影响它的诸多因素的分析 ,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 ,充分利用测井信息 ,建立了地应力计算的半经验公式模型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了模式中的各参数 ,不仅可以方便迅速得到沿深度连续分布的地应... 文章在四川成都洛带地区 ,根据对地应力分布规律和影响它的诸多因素的分析 ,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 ,充分利用测井信息 ,建立了地应力计算的半经验公式模型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了模式中的各参数 ,不仅可以方便迅速得到沿深度连续分布的地应力剖面 ,而且节约了昂贵的地应力测试费用 ,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和实用价值。根据测井计算的体积模量、泊松比、岩石强度的抗剪、抗压参数以及岩石的破裂压力和地层的孔隙压力等资料 ,并结合其它资料可对储层进行优选 ,同时可以分析其改造的难易程度 ,对压裂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储层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是气田进一步开发的前提 ,而应力分布特征与油气有利聚集区紧密相关 ,一般来说 ,油气总是从高应力区向低应力区运移。因此 ,地层弹性及应力场分析对油气有利带分析和井位部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洛带气田 地层 弹性特征 应力场分析 应用 测井 天然气 储集层 岩石应力 破裂压力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T_3 x)气藏再认识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金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 (T3 x)上、下盆结构性沉积建造 ,控制生储盖层发育和早期非构造圈闭。持续生烃和压实封闭是普遍超压的主因 ,现代地压状况是晚期构造改造的结果。须三段厚大生烃泥岩作为压力封隔 ,须二砂岩段可能蕴藏很大资源。本文...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 (T3 x)上、下盆结构性沉积建造 ,控制生储盖层发育和早期非构造圈闭。持续生烃和压实封闭是普遍超压的主因 ,现代地压状况是晚期构造改造的结果。须三段厚大生烃泥岩作为压力封隔 ,须二砂岩段可能蕴藏很大资源。本文建立了川西坳陷T3 x成藏理论特征模型 ,用来预测气藏规模 (Dg) :Dg≈ f(E ,d) .f(SFU !) ,突出早期聚集与晚期构造相结合。主要矛盾是T3 x储层普遍超致密化 ,关键在于晚期背斜的造缝能力。由于地史中成藏、僵滞、重组等关系非常复杂 ,找到T3 x大储量气田要下大功夫 ,必须在成藏理论和勘探技术两个方面都有实在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须家河组 气藏 沉积物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致密非均质气藏储层空间展布刻划 被引量:22
9
作者 唐建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3,10-11,共5页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陆相致密碎屑岩气藏储层具有致密、低孔渗、薄层交互、多层叠置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长期以来 ,勘探成功率低、效益差。近年来 ,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主 ,多学科协同 ,深入研究含气地震响应特征 ,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信...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陆相致密碎屑岩气藏储层具有致密、低孔渗、薄层交互、多层叠置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长期以来 ,勘探成功率低、效益差。近年来 ,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主 ,多学科协同 ,深入研究含气地震响应特征 ,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信息 ,取得了一系列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进展。其间 ,储层空间展布刻划技术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文章从储层基本地质特点 ,含气砂体地震响应模式建立 ,储层展布预测 ,储层边缘检测及空间展布刻划等方面 ,结合川西地区致密非均质气藏勘探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实现储层空间展布刻划的系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致密非均质气藏 储层 空间展布刻划 碎屑岩 三维地震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油气预测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建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3-348,共6页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总体上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碎屑岩沉积层系 ,储层段具有砂泥岩交互 ,上部含油、下部含水的纵向分布特征 ,即以致密层段为封隔 ,纵向上发育多个油、气、水小系统。依据这一重要地质特征 ,结合地震勘探的某些新技术和新... 塔河油田石炭系储层总体上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碎屑岩沉积层系 ,储层段具有砂泥岩交互 ,上部含油、下部含水的纵向分布特征 ,即以致密层段为封隔 ,纵向上发育多个油、气、水小系统。依据这一重要地质特征 ,结合地震勘探的某些新技术和新手段 ,提出了一套针对性较强的储层油气预测方法。在储层精细标定基础上 ,进行多井约束地震反演和孔隙率约束反演 ,刻画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 ,表征储层内部物性变化 ,预测有利储层分布范围 ;通过三维地震相分析、三维相干体、非线性油气预测和吸收系数油气预测等方法 ,在有利的储层分布区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石炭系 储层 油气预测方法 地震反演 碎屑岩 油气水小系统 地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场气田运用高低压分输技术提高气田采收率 被引量:5
11
作者 廖晓蓉 孟庆华 +1 位作者 杨宇 陈文斌 《天然气与石油》 2003年第2期18-19,共2页
新场气田由浅层蓬莱镇组气藏(JP)和中深层沙溪庙组气藏(JS)、千佛崖(J2q)气藏组成,前者开发较早,其原始地层压力低,气井产量和井口压力递减快,后两者开发较晚,其原始地层压力高,气井产量和井口压力递减慢。气田开发初期,上述各气藏气井... 新场气田由浅层蓬莱镇组气藏(JP)和中深层沙溪庙组气藏(JS)、千佛崖(J2q)气藏组成,前者开发较早,其原始地层压力低,气井产量和井口压力递减快,后两者开发较晚,其原始地层压力高,气井产量和井口压力递减慢。气田开发初期,上述各气藏气井采用同一地面集输系统进行生产。随着JP气藏气井井口压力逐渐接近集输管网运行压力,浅层与中、深层气井的生产矛盾日益突出。为此,采用高、低压气井分输技术,既可解决生产矛盾,又达到降低浅层气藏废弃压力,提高其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压分输 采收率 地面工程 新场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声波测井数据估算西湖凹陷地层剥蚀量 被引量:14
12
作者 尚可耘 贾健谊 +1 位作者 周祖翼 梁连喜 《海洋石油》 CAS 2001年第3期12-15,共4页
声波测井数据揭示岩层声波时差的规律性的变化 ,根据这种规律性的变化可以定量求解地层曾经经历过的抬升剥蚀。作者对声波时差、利用声波测井数据求取地层剥蚀厚度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并以东海西湖凹陷 3口钻井的实测声... 声波测井数据揭示岩层声波时差的规律性的变化 ,根据这种规律性的变化可以定量求解地层曾经经历过的抬升剥蚀。作者对声波时差、利用声波测井数据求取地层剥蚀厚度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并以东海西湖凹陷 3口钻井的实测声波测井数据为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声波测井 ITT 反转构造 剥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水混输减阻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敬加强 王世清 +2 位作者 侯桂华 吕黎涛 喻西崇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CAS 200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基于新滩垦东 18油水采出液的乳化水含量及特性 ,分析油气水在混输过程中的流动状态。应用反相乳化降黏法和气 非牛顿流体流动规律 ,研究W /O型乳状液的降黏效果、油水混输减阻效果以及油气水混输减阻途径。结果表明 :①油气水在混输... 基于新滩垦东 18油水采出液的乳化水含量及特性 ,分析油气水在混输过程中的流动状态。应用反相乳化降黏法和气 非牛顿流体流动规律 ,研究W /O型乳状液的降黏效果、油水混输减阻效果以及油气水混输减阻途径。结果表明 :①油气水在混输过程中容易形成呈非牛顿特性的W /O型乳状液 ,油气水混输问题可归结为气液两相流中的气 非牛顿流体流动问题 ,其水力计算可参照成熟的气液两相流动的相关处理方法 ;②采用适当的降黏剂 ,可以有效地降低W /O型乳状液的黏度和油水混输压降 ,降黏率可达到 99%以上 ,减阻率可高于 6 0 % ;③油气水混输减阻可通过采用适当的化学剂改变W /O型乳状液的内外相或阻止其形成实现 ,其关键在于降低W /O型乳状液的稠度系数和流性指数或油水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输工艺 反相乳化 乳状液 非牛顿流体 减阻率 稠度系数 流性指数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亦资孔盆地煤层气资源简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国司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贵州 亦资孔盆地 煤层气资源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岩矿物相带及其与油气的关系——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东升 饶丹 +1 位作者 陆建林 柳梅青 《河南石油》 2004年第2期17-19,共3页
通过对川西地区典型油气田上沙溪庙组(J_2s)成岩作用的研究,确立了该区储层存在四种不同的成岩矿物相带:绿泥石-沸石相带、高岭石相带、碳酸盐相带及石英次生加大相带;探讨了成岩矿物相带与油气的关系,指出绿泥石-沸石成岩矿物相带是本... 通过对川西地区典型油气田上沙溪庙组(J_2s)成岩作用的研究,确立了该区储层存在四种不同的成岩矿物相带:绿泥石-沸石相带、高岭石相带、碳酸盐相带及石英次生加大相带;探讨了成岩矿物相带与油气的关系,指出绿泥石-沸石成岩矿物相带是本区有利的成岩矿物组合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成岩矿物相带 成岩标志 绿泥石 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达里亚油气藏精细描述研究
16
作者 邱立伟 魏玲 +1 位作者 康志江 李宏雯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3期36-39,共4页
从构造、沉积、储层及流体 4方面对新疆西达里亚T -Ⅱ油藏进行了精细描述研究。在构造研究中结合地震及测井对比成果进行了重新解释 ,分析了圈闭特征 ;在三维地质模型研究中 ,首先进行沉积微相研究 ,利用测井解释成果 ,采用先建砂岩格... 从构造、沉积、储层及流体 4方面对新疆西达里亚T -Ⅱ油藏进行了精细描述研究。在构造研究中结合地震及测井对比成果进行了重新解释 ,分析了圈闭特征 ;在三维地质模型研究中 ,首先进行沉积微相研究 ,利用测井解释成果 ,采用先建砂岩格架后建属性模型的方法 ,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确立了精细的储层参数三维模型 ,实现油藏三维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西达里亚油气藏 油藏描述 构造 沉积 储层 流体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柴油钻井液在SN98井欠平衡钻井中的应用
17
作者 江山红 刘彦学 +1 位作者 杨作武 李枫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6期37-38,共2页
在分析地质概况、储层损害因素及各种欠平衡钻井液体系性能评价的基础上,SN98井三开负压井段优选了乳化柴油钻井液(密度稳定在0.84~0.86kg/L),并给出了其配方及性能指标。现场应用证明,该钻井液体系能满足欠平衡钻井的要求,具有较好的... 在分析地质概况、储层损害因素及各种欠平衡钻井液体系性能评价的基础上,SN98井三开负压井段优选了乳化柴油钻井液(密度稳定在0.84~0.86kg/L),并给出了其配方及性能指标。现场应用证明,该钻井液体系能满足欠平衡钻井的要求,具有较好的稳定井壁能力,机械钻速提高2~4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平衡压力钻井 乳化钻井液 柴油 钻井液性能 低压油气藏 气井 SN98井 松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波制冷技术在天然气冷冻脱烃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纪汉亮 袁斌 +1 位作者 王强 王家荣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60,共2页
气波制冷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冷工艺,由于其操作简单、投资小等特点,在天然气冷冻脱烃中得到迅速应用,研究气波制冷工艺的原理和适用条件,为降低天然气处理的工程投资,提高轻烃收率,具备重要的意义。气波制冷工艺用于天然气制冷的适用条件... 气波制冷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冷工艺,由于其操作简单、投资小等特点,在天然气冷冻脱烃中得到迅速应用,研究气波制冷工艺的原理和适用条件,为降低天然气处理的工程投资,提高轻烃收率,具备重要的意义。气波制冷工艺用于天然气制冷的适用条件为:进气压力范围为0.6~30.0MPa,流量范围为1.0~40.0×104m3/d,膨胀比范围为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波制冷技术 天然气 冷冻脱烃工艺 应用 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LB井下驱动螺杆泵系统的研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俊风 魏俊武 +3 位作者 郭公喜 张平 李淦 吴苗法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31,12,共2页
在吸收国内外井下驱动螺杆泵系统研究和试验成果的基础上,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QLB井下驱动螺杆泵系统。该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1)采用新研制的双联行星齿轮减速器,可将螺杆泵的转速降到150~365 r/min,低于国... 在吸收国内外井下驱动螺杆泵系统研究和试验成果的基础上,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QLB井下驱动螺杆泵系统。该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1)采用新研制的双联行星齿轮减速器,可将螺杆泵的转速降到150~365 r/min,低于国外井下驱动螺杆泵的转速;(2)柔性轴设计独特,解决了螺杆泵偏心距大,负载重的难题;(3)采用双头螺杆泵,增大了泵的排量和扬程,可实现大泵深抽。该系统特别适用于含砂井、稠油重载荷油井采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LB井下驱动螺杆泵系统 研制 发展前景 减速器 柔性轴 双头螺杆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雄安新区蓟县系雾迷山组沉积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隋少强 王延欣 +2 位作者 李海泉 周总瑛 刘金侠 《矿产勘查》 2020年第8期1563-1571,共9页
以野外露头观察、岩芯观测、薄片鉴定、单井相和连井相分析等多种资料为基础,进行雄安新区雾迷山组沉积相类型划分和相分析,以及岩相古地理恢复。识别雾迷山组岩石类型和相标志,进行单井相、连井相划分与对比,以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结合... 以野外露头观察、岩芯观测、薄片鉴定、单井相和连井相分析等多种资料为基础,进行雄安新区雾迷山组沉积相类型划分和相分析,以及岩相古地理恢复。识别雾迷山组岩石类型和相标志,进行单井相、连井相划分与对比,以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结合等多种方法开展综合研究,恢复雾迷山组的岩相古地理,明确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岩溶热储发育的物质基础。结果显示,雾迷山组的岩石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石英次之,白云化作用显著;岩石类型多样,以白云岩为主,主要岩石类型为叠层石白云类、藻凝块白云岩、颗粒白云岩、细晶白云岩以及硅化叠层石白云岩。研究表明,雾迷山期发育于陆表海,沉积相为潮坪相,包括潮间、潮下带亚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雾迷山组 单因素分析 沉积相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