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递减期油田开发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1
作者 梅洁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12期150-,共1页
本文将针对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分析递减期油田开发的评价体系及方法,希望对提高油田经济效益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递减期油田 经济评价体系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油田37井区长8致密砂岩油藏油水微观赋存状态及产出规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党文斌 周思宾 +1 位作者 王少朋 卫星宇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8期104-109,共6页
红河油田37井区长8致密低渗砂岩油藏开发存在含水上升快,开发效果差的特点,本项目以长8储层油水微观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研究为出发点,利用荧光显微、核磁共振实验等技术手段,从储层的微观角度上明确给出了长8致密砂岩油藏含水上升快的... 红河油田37井区长8致密低渗砂岩油藏开发存在含水上升快,开发效果差的特点,本项目以长8储层油水微观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研究为出发点,利用荧光显微、核磁共振实验等技术手段,从储层的微观角度上明确给出了长8致密砂岩油藏含水上升快的微观机理以及不同渗透率级别储层的出水规律。研究表明,岩心物性越差,岩心整体含油饱和度越低,含水饱和度越高,随着物性逐渐变好,含油饱和度上升,原油的赋存状态及连通性有所改善,原油越容易动用,但含水上升速度也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低渗油藏 荧光显微技术 核磁共振 油水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大28井区高产液井合理生产制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姜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5期36-39,共4页
针对大28井区盒1气藏液气比高,稳产期短、产量递减快、生产效果差的问题,开展合理生产制度相关研究,改善井区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大牛地气田大28井区盒1气藏储层物性差,主要产水类型是天然气成藏过程中驱替不彻底的孔隙残留水,... 针对大28井区盒1气藏液气比高,稳产期短、产量递减快、生产效果差的问题,开展合理生产制度相关研究,改善井区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大牛地气田大28井区盒1气藏储层物性差,主要产水类型是天然气成藏过程中驱替不彻底的孔隙残留水,水多数赋存在多套泥质含量较高、物性较差的砂体中;(2)相同物性条件下,初期配产偏高时,生产压差大,产液量高,造成液相伤害,同时积液造成井底回压较大,气井产能不能完全释放,导致开发效果差;(3)为了合理利用地层能量,高产液气井合理生产压差应控制在7 MPa以内,对应的配产比例应低于无阻流量的1/3;(4)高产液井为了获得较高的EUR,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初期压降速率应小于0.025 MPa/d。通过研究制定出合理的生产制度,控制合理生产压差和初期压降速率,高产液井稳产时间明显延长,单井EUR提高40%,为高产液气井的生产管理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高产液 生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彬长区块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陆骋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154-155,共2页
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区块长7油层组发育特低孔超低渗储层,泥质含量高,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束缚水饱和度较高。通过岩心刻度测井资料,建立了多参数拟合法孔隙度计算模型,并对不同的成因砂体建立了不同的渗透率解释模型。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 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区块长7油层组发育特低孔超低渗储层,泥质含量高,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束缚水饱和度较高。通过岩心刻度测井资料,建立了多参数拟合法孔隙度计算模型,并对不同的成因砂体建立了不同的渗透率解释模型。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彬长区块 长7油层组 储层参数计算 束缚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股壕地区高产储层特征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占杨 高青松 +1 位作者 刘绪钢 王东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7,13,共4页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包含多套气层,最具有经济价值的高产层为下石盒子组盒2段,但水平井产气量差异较大。利用钻井、录井、试气和储层预测资料,对沉积、物性、电性、含气性及地震属性等特征深入分析研究,认为高产储层分布于辫状河的高...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包含多套气层,最具有经济价值的高产层为下石盒子组盒2段,但水平井产气量差异较大。利用钻井、录井、试气和储层预测资料,对沉积、物性、电性、含气性及地震属性等特征深入分析研究,认为高产储层分布于辫状河的高能河道,粒度较粗,泥质含量低,物性较好,储集空间发育,具有"两高三低"的电性特征,录井显示含气性效果较好,地震反射强度属性为短轴强反射特征,其中物性为高产主要控制因素。利用"五有利"的方法,优选出有利开发区,进行井位部署,提高了钻井的高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股壕 盒2段 高产特征 主控因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噪音压制方法研究
6
作者 金宁宁 杨城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1期26-27,共2页
文章总结了鄂南黄土塬探区的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和地震资料特点,在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准确识别记录中线性干扰、多组面波以及有效反射等波场。以往去除线性干扰采用的方法是f-k倾角滤波,由于该方法存在折叠噪声、混波和... 文章总结了鄂南黄土塬探区的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和地震资料特点,在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准确识别记录中线性干扰、多组面波以及有效反射等波场。以往去除线性干扰采用的方法是f-k倾角滤波,由于该方法存在折叠噪声、混波和挂面条带异常等负效应,因此,资料处理中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文章详细分析了线性干扰的线性特性、倾角特性、相干性等波场特点,利用线性噪音的相干性,寻找到去除线性干扰的新方法。通过对比两种方法应用后的叠前道集和叠加剖面的效果分析,以及道集的信噪比、F-K频谱的对比,揭示了新方法去除线性噪音的效果明显好于F-K倾角滤波,同时克服了以往方法的折叠噪声、混波和挂面条等缺点,较好地解决了该区黄土塬的线性噪音问题,为后续的精细处理成像奠定了基础,丰富了研究院的核心处理技术,它以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在鄂南多个工区黄土塬地震资料处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干扰 F-K倾角滤波 叠加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气井地层压降速度配产方法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林松 李闽 计曙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47,103,共2页
SX气藏是定容封闭弹性气驱气藏,气藏不出砂、产水量小且井底无积液。该气藏因生产任务繁重,各类试井资料缺乏,确定气井合理产量的资料依据不足,气井配产通常为无阻流量的1/5~1/3,生产实践表明,这种经验方法存在较大误差,部分气井产量低... SX气藏是定容封闭弹性气驱气藏,气藏不出砂、产水量小且井底无积液。该气藏因生产任务繁重,各类试井资料缺乏,确定气井合理产量的资料依据不足,气井配产通常为无阻流量的1/5~1/3,生产实践表明,这种经验方法存在较大误差,部分气井产量低于无阻流量的1/5仍表现出地层压力下降快、稳产期短的特征。文章在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根据地层压力下降速度对气井进行配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气井已知日产量、已知地层压降速度、合理地层压降速度和合理日产量之间的关系来求取气井的合理产量。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且准确度较高,可作为气井合理配产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地层压力 压降速度 合理产量 物质平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生产过程中不关井求取原始地层压力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林松 李闽 计曙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5,68,共3页
原始地层压力是气藏评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一般通过投产前的关井测量方式求取。很多低渗透气藏气井,由于物性差致使压力恢复时间很长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没能进行关井求取原始地层压力。文章在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生... 原始地层压力是气藏评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一般通过投产前的关井测量方式求取。很多低渗透气藏气井,由于物性差致使压力恢复时间很长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没能进行关井求取原始地层压力。文章在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生产过程中不用关井的原始地层压力确定方法,仅需要生产过程中2组给定时刻的气井日产量、井底流压和累积产气量数据,提高了气井生产时率,同时还能考虑气体偏差因子的影响。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投产前的压力恢复测试结果非常接近,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关井 低渗透气藏 原始地层压力 物质平衡方程 偏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盐聚合物凝胶/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梁承春 李和清 +3 位作者 王强 刘刚 任小龙 刘俊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96,I0006,I0007,共6页
针对高温高盐储层常规化学驱油措施效果较差的问题,将耐温抗盐型聚合物凝胶和表面活性剂相结合,提出了新型聚合物凝胶/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技术,室内评价了复合调驱体系的耐温抗盐性能、配伍性、调剖效果以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复合调... 针对高温高盐储层常规化学驱油措施效果较差的问题,将耐温抗盐型聚合物凝胶和表面活性剂相结合,提出了新型聚合物凝胶/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技术,室内评价了复合调驱体系的耐温抗盐性能、配伍性、调剖效果以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复合调驱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新型聚合物凝胶在高温高盐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调剖效果,且填砂管渗透率级差越大,剖面改善效果越好;复合调驱体系的驱油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注聚合物凝胶或表面活性剂,其结合了新型聚合物凝胶的调剖作用与表面活性剂的驱油作用,能使岩心水驱后的采收率继续提高25%以上。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新型聚合物凝胶/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技术措施后,目标区块内注水井的注入压力明显升高,对应生产井的日产油量上升,含水率下降,起到了良好的增油控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 新型聚合物凝胶 表面活性剂 复合调驱 驱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及提高采收率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永刚 陈艳 +2 位作者 邓学峰 魏开鹏 王娟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6-130,共5页
渭北油田长3油藏为典型的超低渗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物性差,导致注水驱替困难。部分注水井表现出注入压力高,对应油井低产、含水率高,注水开发效果差。为此开展了4种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及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OBS-0... 渭北油田长3油藏为典型的超低渗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物性差,导致注水驱替困难。部分注水井表现出注入压力高,对应油井低产、含水率高,注水开发效果差。为此开展了4种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及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OBS-03生化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界面张力、降低原油黏度、降低驱替压差和提高采收率的能力,并且适合渭北长3油藏的地质条件。矿场试验表明,应用OBS-03型表面活性剂能有效降低注水压力,油井降水增油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油田 超低渗油藏 表面活性剂 注水井 降压增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锦旗地区多信息约束下激发井深设计
11
作者 杨城增 杜春江 +2 位作者 张儒 罗文刚 聂昕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7-45,共9页
激发效果良好是沙漠草原区地震勘探获得高品质资料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低降速带厚度和速度变化剧烈,导致有利激发层的埋深不稳定。低测资料可以获得施工点的近地表分层速度和厚度,但由于控制点分布有限及表层调查方法的局限性,难以保证... 激发效果良好是沙漠草原区地震勘探获得高品质资料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低降速带厚度和速度变化剧烈,导致有利激发层的埋深不稳定。低测资料可以获得施工点的近地表分层速度和厚度,但由于控制点分布有限及表层调查方法的局限性,难以保证控制点之外的激发位置设计在有利激发层内。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信息约束下激发井深设计方法,先由多信息约束确定近地表速度模型,然后依据试验论证参数确定地表类型区域对应的激发层速度,进而依据设计炮点坐标获得各炮点的最佳激发井深。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内插精度不足和地形起伏变化等因素对激发井深设计的影响,改善地震激发条件,提高地震资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测资料 约束反演 地震采集 激发井深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额盆地路井凹陷下白垩统巴一段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耿燕飞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0年第1期11-15,I0001,I0002,共7页
近年来,银额盆地路井凹陷的油气勘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勘探程度低且地质条件复杂,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文从储层岩石学特征着手,运用常规物性分析、岩石薄片及铸体薄片等资料分析了储层特征,从沉积相、压实作用、岩屑组... 近年来,银额盆地路井凹陷的油气勘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勘探程度低且地质条件复杂,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文从储层岩石学特征着手,运用常规物性分析、岩石薄片及铸体薄片等资料分析了储层特征,从沉积相、压实作用、岩屑组分和粒度等方面探讨了储层的影响因素。巴一段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砂岩多呈粗粒砂状结构,磨圆度差到中等,分选中到差。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式胶结,成分成熟度较低。平均孔隙度5.2%,平均渗透率0.58×10^-3μm^2。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和粒间溶孔,次生孔隙构成较主要的储集空间。储集层主要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储层物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差,但局部存在高渗带,可能与酸溶作用有关,随着勘探的进一步深入,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额盆地 路井凹陷 储层特征 储层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彬长地区延安组浅层砂岩气成藏地质因素分析
13
作者 王巍 马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6期121-123,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长地区在中生界延安组取得了浅层气突破,有必要对气藏的成藏地质因素进行分析,明确成藏控制因素与有利勘探目标。通过对该区浅层气特征及成因类型、气藏形成的烃源岩、储集岩、保存、圈闭等主要成藏地质因素的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长地区在中生界延安组取得了浅层气突破,有必要对气藏的成藏地质因素进行分析,明确成藏控制因素与有利勘探目标。通过对该区浅层气特征及成因类型、气藏形成的烃源岩、储集岩、保存、圈闭等主要成藏地质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1)延安组浅层气以甲烷为主,为湿气,气源来自三叠系延长组腐泥质烃源岩,是石油伴生气;(2)保存条件是控制延安组浅层气能否成藏的关键因素,其控制了烃源岩分布、天然气运移通道和圈闭侧向遮挡条件;(3)浅层气的富集主要受构造和砂体共同控制,局部构造高部位上的岩性圈闭是浅层气富集的有利区,该区东北部应作为浅层气勘探的重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彬长地区 延安组 浅层砂岩气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