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东南南川区块龙潭组深部煤层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
14
1
作者
郭涛
金晓波
+2 位作者
武迪迪
解飞
刘尽贤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7,共8页
四川盆地东南缘南川区块Y2井直井自喷日产气1.3×104m^(3),获四川盆地东南缘深部煤层气勘探战略突破。为了系统揭示南川区块深部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通过区域地质、测试、化验及生产资料,从煤岩煤质、孔裂隙发育特征、含气性、可压...
四川盆地东南缘南川区块Y2井直井自喷日产气1.3×104m^(3),获四川盆地东南缘深部煤层气勘探战略突破。为了系统揭示南川区块深部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通过区域地质、测试、化验及生产资料,从煤岩煤质、孔裂隙发育特征、含气性、可压性入手,开展深部煤层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深部煤储层全区稳定分布,厚度在1.5~4.2 m,镜质体随机反射率Rran在1.6%~2.2%,为高镜质组含量、低灰分煤层,为煤层气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煤储层为“微孔-微裂隙”型储层,微孔占比达78.4%,其比表面积贡献达95%,利于煤层气吸附与保存,微裂隙发育,利于压裂改造及气体渗流;煤层具有“高含气量、富含游离气”的特征,总含气量12~37m^(3)/t,深部煤层气游离气占比一般在24%~36%,吸附临界转换深度在1500m左右;深部煤层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小,煤体结构好,顶板为良好的应力隔档,天然裂缝与最大主应力夹角小,具有良好的可压性;丁山、林滩场等盆缘宽缓背斜及盆内高陡背斜是川东南深部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带。研究成果对川东南深部煤层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可为全国类似盆地深部煤层气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深部煤层气
龙潭组
赋存状态
成藏特征
可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织金区块煤层气合采生产特征及开发策略
被引量:
17
2
作者
郭涛
高小康
+1 位作者
孟贵希
肖翠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9,共6页
针对南方煤层层数多、单层薄,煤层气有效开发难度大的问题,以贵州织金区块煤层气井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分析定向井不同煤组合采、薄煤层水平井生产特征及产气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开发建议。分析表明,不同煤组合采产气差异较大,受地层供...
针对南方煤层层数多、单层薄,煤层气有效开发难度大的问题,以贵州织金区块煤层气井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分析定向井不同煤组合采、薄煤层水平井生产特征及产气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开发建议。分析表明,不同煤组合采产气差异较大,受地层供液能力、解吸液面高度及合采跨度影响,中、下煤组合采效果好于上、中、下煤组合采效果,其中16/17/20/23/27/30号煤层合采是区块最优合采层位;压裂规模显著影响煤层气井产气效果,压裂规模越大产气效果越好,增大压裂规模,提高压裂改造效果是多煤层煤层气有效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水平井产气效果是定向井3~4倍,薄煤层水平井适应性得到证实,根据地质及地表条件采用水平井、定向井组合开发,可提高多煤层煤层气开发效果。综合认为,在地质条件有利的区域优选合采层位,增大压裂规模,优选实施水平井,可提高多薄煤层煤层气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金区块
多煤层
合层排采
煤层气水平井
开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戴一段沉积-层序特征及其对岩性勘探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
5
3
作者
臧素华
骆卫峰
+1 位作者
马晓东
花彩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115,共9页
为厘清溱潼凹陷戴一段岩性勘探有利层段及区带这一关键地质问题,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综合地震、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对溱潼凹陷戴一段进行了沉积-层序研究,识别出层序界面及洪泛面两类转换面,并进一步...
为厘清溱潼凹陷戴一段岩性勘探有利层段及区带这一关键地质问题,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综合地震、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对溱潼凹陷戴一段进行了沉积-层序研究,识别出层序界面及洪泛面两类转换面,并进一步划分为1个长期、5个中期旋回层序,深凹带5个中期旋回层序发育齐全,中-外坡逐渐减少至2个,明确了泰州凸起是戴一段的主物源方向,戴一段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相带展布受物源、基准面升降共同控制。沉积-层序综合研究表明纵向上戴一段MSC1、MSC2、MSC3时期泥岩隔层发育、储盖组合有利,是岩性勘探最有利层段;平面上相带的展布决定了岩性勘探的有利区带,西斜坡的蔡家堡-陈家舍、帅西、帅垛及帅北地区处于多期扇体前缘砂岩尖灭区,是岩性/构造-岩性圈闭勘探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溱潼凹陷
戴南组一段
沉积-层序
岩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溱潼凹陷斜坡带原油物性和地化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
4
4
作者
昝灵
柴方园
印燕铃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8-1077,共10页
原油的物性和地化特征是油气成藏过程的综合反映,能预测油气运移距离、母源性质、保存条件等成藏要素。将溱潼凹陷的原油划分为超重油、重质油、中质油三类。平面上,相同层系的原油从深凹带向外斜坡带物性逐渐变差、成熟度降低,含硫量...
原油的物性和地化特征是油气成藏过程的综合反映,能预测油气运移距离、母源性质、保存条件等成藏要素。将溱潼凹陷的原油划分为超重油、重质油、中质油三类。平面上,相同层系的原油从深凹带向外斜坡带物性逐渐变差、成熟度降低,含硫量增加。纵向上,从深层向浅层原油物性逐渐变差。原油成熟度与形成环境具有良好相关性,低熟原油形成于咸化泥灰岩。外斜坡普遍发育低成熟油,深凹带阜二段烃源岩在三垛初期生成低熟油,三垛末期生成成熟油,低熟油先充注,后期成熟原油驱替低熟油不断运聚到外斜坡成藏。溱潼凹陷斜坡带油源比较充足,原油经过较长距离运移,阜三段剥蚀带也是有利的勘探区。原油物性受油源、油气运移、氧化作用、生物降解等因素影响,油源差异和油气运移对原油物性的环带状分布起主要作用,而保存条件对于局部原油物性变化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溱潼凹陷
斜坡带
原油物性
油气运移
成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南南川区块龙潭组深部煤层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
14
1
作者
郭涛
金晓波
武迪迪
解飞
刘尽贤
机构
中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
石化
煤层气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7,共8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P23205,P23230,P24118)。
文摘
四川盆地东南缘南川区块Y2井直井自喷日产气1.3×104m^(3),获四川盆地东南缘深部煤层气勘探战略突破。为了系统揭示南川区块深部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通过区域地质、测试、化验及生产资料,从煤岩煤质、孔裂隙发育特征、含气性、可压性入手,开展深部煤层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深部煤储层全区稳定分布,厚度在1.5~4.2 m,镜质体随机反射率Rran在1.6%~2.2%,为高镜质组含量、低灰分煤层,为煤层气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煤储层为“微孔-微裂隙”型储层,微孔占比达78.4%,其比表面积贡献达95%,利于煤层气吸附与保存,微裂隙发育,利于压裂改造及气体渗流;煤层具有“高含气量、富含游离气”的特征,总含气量12~37m^(3)/t,深部煤层气游离气占比一般在24%~36%,吸附临界转换深度在1500m左右;深部煤层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小,煤体结构好,顶板为良好的应力隔档,天然裂缝与最大主应力夹角小,具有良好的可压性;丁山、林滩场等盆缘宽缓背斜及盆内高陡背斜是川东南深部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带。研究成果对川东南深部煤层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可为全国类似盆地深部煤层气勘探提供借鉴。
关键词
川东南
深部煤层气
龙潭组
赋存状态
成藏特征
可压性
Keywords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Sichuan Basin
deep coalbed methane
Longtan Formation
occurrence state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
fracturability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织金区块煤层气合采生产特征及开发策略
被引量:
17
2
作者
郭涛
高小康
孟贵希
肖翠
机构
中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339)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2300410149)~~
文摘
针对南方煤层层数多、单层薄,煤层气有效开发难度大的问题,以贵州织金区块煤层气井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分析定向井不同煤组合采、薄煤层水平井生产特征及产气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开发建议。分析表明,不同煤组合采产气差异较大,受地层供液能力、解吸液面高度及合采跨度影响,中、下煤组合采效果好于上、中、下煤组合采效果,其中16/17/20/23/27/30号煤层合采是区块最优合采层位;压裂规模显著影响煤层气井产气效果,压裂规模越大产气效果越好,增大压裂规模,提高压裂改造效果是多煤层煤层气有效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水平井产气效果是定向井3~4倍,薄煤层水平井适应性得到证实,根据地质及地表条件采用水平井、定向井组合开发,可提高多煤层煤层气开发效果。综合认为,在地质条件有利的区域优选合采层位,增大压裂规模,优选实施水平井,可提高多薄煤层煤层气开发效果。
关键词
织金区块
多煤层
合层排采
煤层气水平井
开发策略
Keywords
Zhijin block
multiple coal seams
gas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s
horizontal well
development strategy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戴一段沉积-层序特征及其对岩性勘探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
5
3
作者
臧素华
骆卫峰
马晓东
花彩霞
机构
中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115,共9页
基金
中石化重大科技项目"苏北盆地华东探区油气聚集规律及精细评价关键技术研究"(ZDP17013)
文摘
为厘清溱潼凹陷戴一段岩性勘探有利层段及区带这一关键地质问题,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综合地震、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对溱潼凹陷戴一段进行了沉积-层序研究,识别出层序界面及洪泛面两类转换面,并进一步划分为1个长期、5个中期旋回层序,深凹带5个中期旋回层序发育齐全,中-外坡逐渐减少至2个,明确了泰州凸起是戴一段的主物源方向,戴一段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相带展布受物源、基准面升降共同控制。沉积-层序综合研究表明纵向上戴一段MSC1、MSC2、MSC3时期泥岩隔层发育、储盖组合有利,是岩性勘探最有利层段;平面上相带的展布决定了岩性勘探的有利区带,西斜坡的蔡家堡-陈家舍、帅西、帅垛及帅北地区处于多期扇体前缘砂岩尖灭区,是岩性/构造-岩性圈闭勘探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
溱潼凹陷
戴南组一段
沉积-层序
岩性勘探
Keywords
Qingtong sag
the first member of Dainan formation
sedimentation-sequence
lithologic exploration
分类号
P539.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溱潼凹陷斜坡带原油物性和地化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
4
4
作者
昝灵
柴方园
印燕铃
机构
中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8-1077,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49001-004)
中石化科技项目(P20049-3)。
文摘
原油的物性和地化特征是油气成藏过程的综合反映,能预测油气运移距离、母源性质、保存条件等成藏要素。将溱潼凹陷的原油划分为超重油、重质油、中质油三类。平面上,相同层系的原油从深凹带向外斜坡带物性逐渐变差、成熟度降低,含硫量增加。纵向上,从深层向浅层原油物性逐渐变差。原油成熟度与形成环境具有良好相关性,低熟原油形成于咸化泥灰岩。外斜坡普遍发育低成熟油,深凹带阜二段烃源岩在三垛初期生成低熟油,三垛末期生成成熟油,低熟油先充注,后期成熟原油驱替低熟油不断运聚到外斜坡成藏。溱潼凹陷斜坡带油源比较充足,原油经过较长距离运移,阜三段剥蚀带也是有利的勘探区。原油物性受油源、油气运移、氧化作用、生物降解等因素影响,油源差异和油气运移对原油物性的环带状分布起主要作用,而保存条件对于局部原油物性变化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溱潼凹陷
斜坡带
原油物性
油气运移
成藏过程
Keywords
Qintong Sag
slope zone
physical property of crude oil
oil migration
accumulation process
分类号
P59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东南南川区块龙潭组深部煤层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
郭涛
金晓波
武迪迪
解飞
刘尽贤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织金区块煤层气合采生产特征及开发策略
郭涛
高小康
孟贵希
肖翠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戴一段沉积-层序特征及其对岩性勘探的指示意义
臧素华
骆卫峰
马晓东
花彩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溱潼凹陷斜坡带原油物性和地化特征及成因
昝灵
柴方园
印燕铃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