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井筒微芯片示踪器的深度定位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祖扬
刘江涛
+2 位作者
杨明清
赵金海
张卫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微芯片示踪器只有时间信息而没有井深信息,不容易评价不同井深的温度和压力状况的问题,开展了微芯片示踪器深度定位方法研究。分析了时间分配法和速度定位法的特点,根据井筒物理参数、钻井液参数和微芯片示踪器参数,计算钻井液在环...
针对微芯片示踪器只有时间信息而没有井深信息,不容易评价不同井深的温度和压力状况的问题,开展了微芯片示踪器深度定位方法研究。分析了时间分配法和速度定位法的特点,根据井筒物理参数、钻井液参数和微芯片示踪器参数,计算钻井液在环空内的上返速度,以及微芯片示踪器在钻井液内的下沉速度,从而获得微芯片示踪器在不同井段内的上返速度或者上返时间。提出了速度解算法的微芯片示踪器深度定位方法,把微芯片示踪器下沉速度的计算归为一元多次方程的求解,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由于输入参数不准而导致的计算偏差。开展了1口浅井和1口深井的微芯片示踪器入井试验,微芯片示踪器均测量到了井筒的温度数据,通过深度定位方法得到了这2口井不同深度点对应的温度。由于对钻井液性能参数估算不准,利用速度定位法计算的微芯片示踪器在浅井的运动速度偏低,而在深井的运动速度偏高,获得的微芯片示踪器的井深信息不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时间分配法和速度解算法等深度定位方法能够获得微芯片示踪器的井深信息,从而能够用微芯片示踪器准确评价不同井深的温度和压力状况,对于智能钻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芯片示踪器
随钻测量
钻井液速度
时间分配
速度定位
时深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实践
被引量:
11
2
作者
吕公河
邸志欣
+5 位作者
霍守东
罗明秋
丁建强
石太昆
舒国旭
许建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1-841,共11页
介绍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实现的第一块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在进行压缩感知观测系统设计时采用贪心序贯算法,以逐点增加的方式确定检波点与炮点的位置并构建观测矩阵,按照观测矩阵与稀疏...
介绍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实现的第一块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在进行压缩感知观测系统设计时采用贪心序贯算法,以逐点增加的方式确定检波点与炮点的位置并构建观测矩阵,按照观测矩阵与稀疏变换矩阵的不相关性来确定观测系统,然后利用确定的观测系统,基于探区的速度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以验证观测系统的有效性,从而确定最终的观测系统。针对中国西部沙漠试验区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块状非规则(随机)采样观测系统,纵横向检波点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均匀分布、激发点近于随机不规则分布。首次采用可控震源进行了数据采集,获得了1760炮的地震数据。通过数据重建,得到了4倍密度(7.5m×7.5m的面元)数据体,偏移成像后的地震剖面品质比常规剖面(15m×15m)明显提高。与规则高密度采集相比,此次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虽然检波点、炮点大幅度减少,但重建后的高密度规则数据的偏移成像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该稀疏采集试验不仅为后续高密度数据重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际资料和应用经验,而且对于东部复杂障碍区的地震数据采集也具有借鉴意义。采用"节点仪器+压缩感知+可控震源"的采集方式,将是一种最佳组合,会取得更高的效益和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
非规则采样
观测系统
数据重建
贪心序贯算法
高密度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筒微芯片示踪器电源技术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
5
3
作者
朱祖扬
吴海燕
+3 位作者
张林
李丰波
赵金海
张卫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微芯片示踪器的工作性能受电源影响较大,有时在井下不能采集到完整的数据,为此,设计了以可充电锂电池为电源,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给其充电的供电方案。通过充放电试验考察了无线充电过程中充电电压与送电电压、线圈对心距和充电时间的关系...
微芯片示踪器的工作性能受电源影响较大,有时在井下不能采集到完整的数据,为此,设计了以可充电锂电池为电源,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给其充电的供电方案。通过充放电试验考察了无线充电过程中充电电压与送电电压、线圈对心距和充电时间的关系,以及高温环境对电池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送电电压和线圈对心距之间相互影响,送电电压较小和充电距离过大,充电电压均达不到充电要求,反之充电电压过大会导致电池被充爆;充电时间越长充电效果越好,但会增长现场作业时间,而充电时间过短又会导致电池充电不充分;锂电池高温下的放电速度比常温下快。现场入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设计供电方案的微芯片示踪器能够采集到整个井筒的温度数据。这表明微芯片示踪器采用设计的供电方案可以解决示踪器工作性能受电源影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芯片示踪器
锂电池
无线充电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筒微芯片示踪器的深度定位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祖扬
刘江涛
杨明清
赵金海
张卫
机构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
开发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
石化
石油工程技术
研究
院
中石化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石化休斯顿研究开发中心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2,共6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井下温度压力检测微芯片示踪器研制”(编号:P14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关键工程技术基础研究”(编号:U19B6003)资助。
文摘
针对微芯片示踪器只有时间信息而没有井深信息,不容易评价不同井深的温度和压力状况的问题,开展了微芯片示踪器深度定位方法研究。分析了时间分配法和速度定位法的特点,根据井筒物理参数、钻井液参数和微芯片示踪器参数,计算钻井液在环空内的上返速度,以及微芯片示踪器在钻井液内的下沉速度,从而获得微芯片示踪器在不同井段内的上返速度或者上返时间。提出了速度解算法的微芯片示踪器深度定位方法,把微芯片示踪器下沉速度的计算归为一元多次方程的求解,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由于输入参数不准而导致的计算偏差。开展了1口浅井和1口深井的微芯片示踪器入井试验,微芯片示踪器均测量到了井筒的温度数据,通过深度定位方法得到了这2口井不同深度点对应的温度。由于对钻井液性能参数估算不准,利用速度定位法计算的微芯片示踪器在浅井的运动速度偏低,而在深井的运动速度偏高,获得的微芯片示踪器的井深信息不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时间分配法和速度解算法等深度定位方法能够获得微芯片示踪器的井深信息,从而能够用微芯片示踪器准确评价不同井深的温度和压力状况,对于智能钻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微芯片示踪器
随钻测量
钻井液速度
时间分配
速度定位
时深转换
Keywords
microchip tracer
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
drilling fluid velocity
time distribution method
velocity position method
time and depth conversion
分类号
TE92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实践
被引量:
11
2
作者
吕公河
邸志欣
霍守东
罗明秋
丁建强
石太昆
舒国旭
许建国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
研究
所
中石化休斯顿研究开发中心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1-841,共11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JP17037)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科技项目(SG16-52K)共同资助~~
文摘
介绍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实现的第一块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在进行压缩感知观测系统设计时采用贪心序贯算法,以逐点增加的方式确定检波点与炮点的位置并构建观测矩阵,按照观测矩阵与稀疏变换矩阵的不相关性来确定观测系统,然后利用确定的观测系统,基于探区的速度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以验证观测系统的有效性,从而确定最终的观测系统。针对中国西部沙漠试验区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块状非规则(随机)采样观测系统,纵横向检波点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均匀分布、激发点近于随机不规则分布。首次采用可控震源进行了数据采集,获得了1760炮的地震数据。通过数据重建,得到了4倍密度(7.5m×7.5m的面元)数据体,偏移成像后的地震剖面品质比常规剖面(15m×15m)明显提高。与规则高密度采集相比,此次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虽然检波点、炮点大幅度减少,但重建后的高密度规则数据的偏移成像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该稀疏采集试验不仅为后续高密度数据重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际资料和应用经验,而且对于东部复杂障碍区的地震数据采集也具有借鉴意义。采用"节点仪器+压缩感知+可控震源"的采集方式,将是一种最佳组合,会取得更高的效益和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
非规则采样
观测系统
数据重建
贪心序贯算法
高密度采集
Keywords
compressive sensing
sparse
irregular sampling
geometry
data reconstruction
greedy sequential algorithm
high-density data acquisi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筒微芯片示踪器电源技术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
5
3
作者
朱祖扬
吴海燕
张林
李丰波
赵金海
张卫
机构
中国
石化
石油工程技术
研究
院
中石化
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黄河钻井总公司
中石化休斯顿研究开发中心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井下温度压力检测微芯片示踪器研制"(编号:P14002)资助
文摘
微芯片示踪器的工作性能受电源影响较大,有时在井下不能采集到完整的数据,为此,设计了以可充电锂电池为电源,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给其充电的供电方案。通过充放电试验考察了无线充电过程中充电电压与送电电压、线圈对心距和充电时间的关系,以及高温环境对电池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送电电压和线圈对心距之间相互影响,送电电压较小和充电距离过大,充电电压均达不到充电要求,反之充电电压过大会导致电池被充爆;充电时间越长充电效果越好,但会增长现场作业时间,而充电时间过短又会导致电池充电不充分;锂电池高温下的放电速度比常温下快。现场入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设计供电方案的微芯片示踪器能够采集到整个井筒的温度数据。这表明微芯片示踪器采用设计的供电方案可以解决示踪器工作性能受电源影响的问题。
关键词
微芯片示踪器
锂电池
无线充电
数据采集
Keywords
microchip tracer
lithium battery
wireless charging
data acquisition
分类号
TE92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井筒微芯片示踪器的深度定位研究
朱祖扬
刘江涛
杨明清
赵金海
张卫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数据采集实践
吕公河
邸志欣
霍守东
罗明秋
丁建强
石太昆
舒国旭
许建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井筒微芯片示踪器电源技术及现场试验
朱祖扬
吴海燕
张林
李丰波
赵金海
张卫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