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Cr和S13Cr钢在煤炭地下气化粗煤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1
作者 董京楠 袁光杰 +3 位作者 刘奕杉 车振华 刘晓童 杨志文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66,共6页
对13Cr和S13Cr(不锈)钢开展了应力腐蚀开裂试验和腐蚀模拟试验,研究了其在高温高压粗煤气井底工况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和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两种试样在550℃、总压10 MPa的含H_(2)、CO_(2)、H_(2)S等气体环境中的应力腐蚀敏感... 对13Cr和S13Cr(不锈)钢开展了应力腐蚀开裂试验和腐蚀模拟试验,研究了其在高温高压粗煤气井底工况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和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两种试样在550℃、总压10 MPa的含H_(2)、CO_(2)、H_(2)S等气体环境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较低,四点弯试样均未发现宏观开裂和微观裂纹。模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S13Cr钢的耐蚀性能优于13Cr钢,其均匀腐蚀速率和局部腐蚀速率均低于13Cr钢,根据NACE 0775标准,属于中度腐蚀,且经过模拟腐蚀试验后,两种试样表面未发现高温脱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13Cr/S13Cr钢 应力腐蚀开裂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管汇冲蚀速率数值模拟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建亭 曾云 李宁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8-146,共9页
目前关于冲蚀速率的计算还是以半经验计算模型为主,各模型预测的结果并不是很精确,DPM模型忽略了离子间碰撞的影响,且在固相颗粒体积分数较高时预测的准确性有限。为此,使用CFD方法,分别采用DPM模型和DDPM模型,分析了弯径比、压裂工况... 目前关于冲蚀速率的计算还是以半经验计算模型为主,各模型预测的结果并不是很精确,DPM模型忽略了离子间碰撞的影响,且在固相颗粒体积分数较高时预测的准确性有限。为此,使用CFD方法,分别采用DPM模型和DDPM模型,分析了弯径比、压裂工况参数、固相颗粒物理特性及颗粒斯托克斯系数对高压管汇冲蚀速率及冲蚀区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DPM模型考虑四相耦合,考虑了颗粒之间的碰撞和作用力,在模拟颗粒轨迹上要优于DPM模型;最主要的冲蚀区域还是弯头出口外壁区域,颗粒形状系数小于0.5时,在弯头15°~45°偏转角截面冲蚀减轻,影响冲蚀区域的因素是弯径比和颗粒粒径;在斯托克斯系数St>1与St<1时颗粒轨迹出现明显差别,冲蚀区域出现一定改变。所得结论对高压管汇的结构改进及剩余寿命评估具有理论和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管汇 DDPM模型 冲蚀速率 弯径比 形状系数 斯托克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耗增强型水力振荡器的研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建亭 胡金建 罗恒荣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75,共5页
应用水力振荡器可以解决复杂结构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的摩阻大、托压严重等问题,但常规水力振荡器压耗高,易使地面机泵超负荷运转而出现故障。为此,通过采取在振荡短节中增加1个固定活塞、增大偏心阀过流孔直径、在花键芯轴的花键端部和底... 应用水力振荡器可以解决复杂结构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的摩阻大、托压严重等问题,但常规水力振荡器压耗高,易使地面机泵超负荷运转而出现故障。为此,通过采取在振荡短节中增加1个固定活塞、增大偏心阀过流孔直径、在花键芯轴的花键端部和底部过渡位置增加过流槽等措施,对常规水力振荡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增大了活塞反馈面积和过流面积,降低了水力振荡器的能量损耗,研制了低压耗增强型水力振荡器。室内测试结果表明,该水力振荡器的压降明显减小,达到了设计要求。该水力振荡器在胜利油田义184-斜37井进行了现场试验,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解决了托压问题,提高了机械钻速,且压降较常规水力振荡器有明显减小。研究结果表明,低压耗增强型水力振荡器的压降小,可有效解决托压严重、摩阻大的难题,满足复杂结构井安全高效钻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振荡器 过流面积 脉冲压力 压降 机械钻速 义184-斜37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页岩脆性指标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桑峰军 程汉列 +4 位作者 张晓燕 杨国平 赵建锋 符彩云 张冲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70,共8页
页岩脆性是评价页岩气储层是否可压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储层能否实现商业开采的关键。以南方海相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三轴压缩试验,依据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建立新的脆性评价指标,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页岩的脆... 页岩脆性是评价页岩气储层是否可压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储层能否实现商业开采的关键。以南方海相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三轴压缩试验,依据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建立新的脆性评价指标,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页岩的脆性各向异性特征,结果表明:提出的脆性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页岩的脆性特征,标准化系数分别取λ=0.4和η=0.6时效果最好;南方海相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具有较强的脆性特征,可将其划分为高可压性储层;页岩的脆性指标随着围压增加逐渐降低,降低的速率逐渐减小;页岩的应力应变曲线5个阶段比较明显,随着围压增加,压密阶段逐渐缩短,屈服阶段逐渐变长,残余强度随着围压几乎线性增加;随着围压增加,页岩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软化模量都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105.17%,71.74%和97.75%;页岩的脆性指标随着层理倾角增加先减小后增加,表现出"U"形变化规律,在层理倾角θ=0°时取得最大值,θ=30°时取得最小值,各向异性系数高达1.991,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页岩 脆性指标 单三轴压缩试验 力学参数 应力应变曲线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