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留油田文25东块厚油层砂体构型与剩余油分析
- 1
-
-
作者
郝振宪
李俊杞
何汉坤
杜振惠
-
机构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浅海石油开发公司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9-22,3-4,共4页
-
文摘
以取心井资料为依据,采用储层构型分析法,识别了文25东块厚油层内不同级次的构型界面,将厚油层砂体细分为三~五级构型单元,分别对应于河道增生、单一河道以及河道复合体,并建立了河道构型单元的6种接触样式。结合油田生产资料,分析了构型单元中不同接触样式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为油田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厚油层
接触样式
剩余油
文25东块
-
Keywords
reservoir architecture
thick oil reservoir
configuration style
remaining oil
in the east Block Wen 25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文留油田文25东块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 2
-
-
作者
何汉坤
李俊杞
郝振宪
杜振惠
-
机构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浅海石油开发公司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51-55,5,共5页
-
文摘
以取心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岩石学特征分析以及岩石相划分,明确了文25东块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进一步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席状砂和浅湖泥4种微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微相的岩电响应模型。结合单井相、连井相分析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大面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物源主要来自研究区北西部、北部和北东部,并在中部汇合。研究区沉积模式为间歇性涨缩浅水三角洲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作为骨架,与其他砂体共同组成盆地边缘呈扇状、鸟足状的三角洲前缘。
-
关键词
岩石相
沉积微相
浅水三角洲
文25东块
-
Keywords
lithofacies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shallow water delta
in the east of Block Wen 25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利用动态数据判断优势渗流通道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张航
李治平
郝振宪
-
机构
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地质评价与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58-161,10,共4页
-
文摘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经历了数十年的生产,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该阶段优势渗流通道普遍存在,导致油田的开发投资、成本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大大降低。优势渗流通道的识别是减小其对油田开发不利影响的关键,是调堵改造技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于优势渗流通道的快速准确识别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优势渗流通道与油田动态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判别砂岩油藏水驱优势渗流通道的思路方法,运用通信信号模型通过动态生产数据快速、准确地判别优势渗流通道。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原油田某区块,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相符。该方法与传统识别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相比,方便快捷,简单有效,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价值。
-
关键词
优势渗流通道
井间连通性
动态数据
相关性
-
Keywords
preferential seepage channel
interwell connectivity
dynamic data
correlation
-
分类号
TE3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