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合理界限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陈民锋 郎兆新 莫小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7-41,共5页
为在经济、技术允许的条件下 ,合理地开发超稠油油藏 ,增加可利用的储量资源 ,本文应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达 9块超稠油的流体组成、粘温关系和油藏渗流特征 ,以及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工艺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考虑... 为在经济、技术允许的条件下 ,合理地开发超稠油油藏 ,增加可利用的储量资源 ,本文应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达 9块超稠油的流体组成、粘温关系和油藏渗流特征 ,以及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工艺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 ,建立蒸汽吞吐开采目标优化函数 ,提出开发超稠油油藏的合理工作制度和技术经济界限。研究认为 ,在实施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时 ,应采取注高温、高干度、高强度的蒸汽和短周期、多周次的工作制度 ,同时在完井方式和注采工艺等方面采取配套措施 ,才能取得一定的效益。研究结果为该类油藏的热采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水平井 蒸汽吞吐开发 合理界限 研究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地区原油中脱羟基维生素E的控制因素研究
2
作者 张冬琳 肖正坤 +6 位作者 徐田武 张云献 张成富 唐友军 李洪波 黄亚浩 王霆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4-652,共9页
为探究盐湖相原油中脱羟基维生素E类化合物(MTTC)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本文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原油为例,对MTTC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绝对浓度与原油成熟度、母质沉积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为探究盐湖相原油中脱羟基维生素E类化合物(MTTC)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本文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原油为例,对MTTC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绝对浓度与原油成熟度、母质沉积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中MTTC绝对浓度与其母质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沉积环境样品中的MTTC指纹特征近似,而绝对浓度差异极大,故建议对原油母质沉积环境刻画时最好有MTTC绝对定量数据,而不能仅仅依赖于MTTC指纹特征。此外,MTTC不仅存在于未熟、低熟样品中,在成熟样品中也有检出。当成熟度未达到高、过熟阶段,对于成熟度相似的样品,古盐度是其生成、保存的主控因素。高盐环境更有利于MTTC的生成和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MTTC 热成熟度 古盐度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康隆起和周口坳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建平 周立发 +2 位作者 徐艳萍 党胜国 解东宁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9-64,共6页
通过岩石热解和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对太康隆起和周口坳陷的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综合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有机质丰度以煤岩最好,暗色泥岩以南部的襄城、谭庄-沈丘和倪丘集为中等-好级别,北部的太康隆起和鹿邑凹陷为差... 通过岩石热解和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对太康隆起和周口坳陷的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综合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有机质丰度以煤岩最好,暗色泥岩以南部的襄城、谭庄-沈丘和倪丘集为中等-好级别,北部的太康隆起和鹿邑凹陷为差-中等烃源岩;太康隆起上古生界和襄城凹陷太原组为型干酪根,其他地区则为典型的腐殖型(型)干酪根;成熟度总体上呈“北高南低”,并以济源-郑州-太康-鹿邑一线为高-过成熟演化区,生气为主,南部的襄城、谭庄-沈丘和倪丘集处于成熟生油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康隆起 周口坳陷 上古生界 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东濮凹陷沙三段成盐模式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君 冯阵东 +2 位作者 国殿斌 程秀申 慕文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5,共7页
依据井点X衍射矿物和氯同位素垂向分布资料,分析东濮凹陷盐岩垂向序列,并结合咸水蒸发实验和盐湖钻孔资料分析盐岩沉积及保存过程,研究东濮凹陷沙三段成盐模式。结果表明:浅水蒸发成盐过程中保持有足够的水深,为盐下有机质的保存提供便... 依据井点X衍射矿物和氯同位素垂向分布资料,分析东濮凹陷盐岩垂向序列,并结合咸水蒸发实验和盐湖钻孔资料分析盐岩沉积及保存过程,研究东濮凹陷沙三段成盐模式。结果表明:浅水蒸发成盐过程中保持有足够的水深,为盐下有机质的保存提供便利,浅水盐岩与油页岩及黄铁矿伴生不矛盾;淡水的注入是影响垂向盐韵律组成的关键因素,注入量少时可能引起氯同位素的变化,随着注入量的增大可能引起盐韵律中氯化物乃至硫化物的缺失;凹陷满盆含砂、控边断层上盘缺少粗碎屑的现象可能是边界断层长期小规模活动造成的,东濮凹陷沙三段盐岩更有可能是浅水蒸发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沙三段 盐岩序列 氯同位素 盐岩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及其周缘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沉积有机相及煤成烃潜力 被引量:9
5
作者 彭君 张云献 +2 位作者 刘阳 陈亚生 姚素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116,122,共11页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具有优越的煤成烃物质基础,油气生成潜力取决于沉积有机相。通过对东濮凹陷及其周缘地区煤系沉积有机相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探讨了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煤成烃的潜力。研究表明:东濮凹陷上古...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具有优越的煤成烃物质基础,油气生成潜力取决于沉积有机相。通过对东濮凹陷及其周缘地区煤系沉积有机相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探讨了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煤成烃的潜力。研究表明: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沉积有机相可划分为6种类型,镜质腐殖有机相是研究区主要的有机相类型,太原组下部和太原组上部–山西组下部还发育少量的含腐泥腐殖有机相和壳质腐殖有机相等富氢有机相类型,山西组上部较发育惰质腐殖有机相,东濮凹陷北部发育富氢有机相,特别是庆古2井区和毛4、毛8井区有机相类型好,而南部则发育镜质腐殖有机相和惰质腐殖有机相。不同有机相成烃潜力存在明显差异,镜质腐殖有机相的生油气潜力可与我国典型的煤成油气盆地相媲美,而富氢有机相的生烃潜力更高。但由于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热演化程度的差异,各个区块油气生成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毛4井区成熟度低,油气产率低;庆古2井区Rmax在1.0%左右,处于液态烃类生成高峰期,煤成油产率较高,文古1井区处于成熟–高熟区,有较高的煤成气产率,但仍未达煤成气产率的高峰;南部马古5井处于高过成熟,具有较高的煤成气潜力,但由于南部遭受岩浆作用的影响,其煤成气潜力需要评估岩浆作用影响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有机相 煤成烃 上古生界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石油运聚效率定量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左胜杰 贾瑞忠 +1 位作者 庞雄奇 金之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17-20,共4页
以济阳坳陷17个高勘探程度油气成藏体系为研究子集,分别应用生烃潜力法和发现过程模型法计算了各成藏体系的生烃量和资源量,求取了石油运聚效率的分布范围为4%~14%,不同成藏体系的石油运聚效率有较大差异.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石油... 以济阳坳陷17个高勘探程度油气成藏体系为研究子集,分别应用生烃潜力法和发现过程模型法计算了各成藏体系的生烃量和资源量,求取了石油运聚效率的分布范围为4%~14%,不同成藏体系的石油运聚效率有较大差异.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石油运聚效率与地质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确定石油运聚效率的主控因素是排烃强度、油气运聚范围、构造变动次数、目的层倾角、断层密度等.车镇凹陷北是济阳坳陷低勘探程度成藏体系中远景资源量最大的成藏体系,应作为下步挖潜勘探的重点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石油 石油运聚效率 油气成藏体系 主控因素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膏盐层成因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孟昱璋 刘鹏 +1 位作者 王玲 孙廷彬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0-305,共6页
为明确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膏盐层成因,综合利用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膏盐层发育特征、成因类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膏盐层主要以石膏质泥岩和含膏泥岩为主,其次为石膏岩和泥膏岩,石膏岩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2800... 为明确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膏盐层成因,综合利用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膏盐层发育特征、成因类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膏盐层主要以石膏质泥岩和含膏泥岩为主,其次为石膏岩和泥膏岩,石膏岩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2800~3600 m深度段,在横向上呈两条粗带状东西向展布;膏盐层沉积期气候湿润,水深较大,膏盐层为深水成因,火成岩与膏盐层分布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推测火成岩喷发和侵入为膏盐层形成提供了来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层 成因类型 火成岩 沙四上亚段 渤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产剖资料确定非均匀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 被引量:9
8
作者 任杰 唐敬 +1 位作者 陈彬 赵伟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40,共4页
文东油田是处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高温、高压、高盐低渗透砂岩油藏,应用传统的套后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以及利用常规电阻率测井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效果不佳。在利用产出剖面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水... 文东油田是处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高温、高压、高盐低渗透砂岩油藏,应用传统的套后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以及利用常规电阻率测井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效果不佳。在利用产出剖面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水淹层水淹程度的非均匀特征导致水淹层内剩余油饱和度的差异,通过面积等效法构建非均匀水淹层饱和度模型图,应用此改进方法确定出非均匀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方法改进前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法改进后的计算结果更能反映水淹层的整体剩余油饱和度,与储层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进而可准确掌握区域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为油藏的合理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饱和度 非均匀水淹层 产出剖面 面积等效法 水淹程度 文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物性时变规律——以濮城文51块沙二下油藏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孙廷彬 熊运斌 +6 位作者 王玲 赵磊 王自立 王明 王志宝 刘峰刚 崔秀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2-55,62,共5页
为揭示注水开发过程导致储层物性发生变化规律,实现剩余油精细研究,研究从各相带不同开发阶段物性统计分析、不同阶段临近井对比分析和室内水驱油实验三种手段,进行了储层物性时变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河道砂体过水倍数大,渗透率呈指... 为揭示注水开发过程导致储层物性发生变化规律,实现剩余油精细研究,研究从各相带不同开发阶段物性统计分析、不同阶段临近井对比分析和室内水驱油实验三种手段,进行了储层物性时变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河道砂体过水倍数大,渗透率呈指数增加,早期增幅最大,后期平稳,平均增加50%;且层内存在明显的窜流通道,渗透率呈高尖峰状,最大增幅130%;前缘砂体原始物性相对较差,过流倍数小,渗透率近似线性增加,增幅小于10%;远砂砂体原始物性差,尚未发现明显储层物性变化及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51块 沙二下 三角洲前缘 物性时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管内对接井下电缆湿接头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改星 巨美歆 +3 位作者 于九政 杨玲智 樊明会 卢二付 《石油机械》 2017年第7期68-71,共4页
有缆数字式分注工艺需在油管外预置电缆,存在现场施工作业复杂、施工效率低及带压作业难度大等问题。为此,研制了油管内对接井下电缆湿接头。该湿接头主要由对接下体和对接上体组成,施工时对接下体随井下工具下井,完井后在井口利用电缆... 有缆数字式分注工艺需在油管外预置电缆,存在现场施工作业复杂、施工效率低及带压作业难度大等问题。为此,研制了油管内对接井下电缆湿接头。该湿接头主要由对接下体和对接上体组成,施工时对接下体随井下工具下井,完井后在井口利用电缆携带对接上体依靠重力与对接下体完成对接,对接下体的外接头总成设计有5个Φ20 mm的过流孔及解锁力为12~20 k N的锁紧机构,实现对接后长期稳定通信与供电、正常注水及重复对接利用。室内试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湿接头设计合理、对接可靠,试验值与设计指标相符,满足注水井的作业要求。建议根据不同的井斜设计不同的加重短节,以便内、外接头可靠对接。所得结论可为优化有缆数字式分注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湿接头 外接头 对接下体 分注工艺 锁紧试验 解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