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高博禹 彭仕宓 +1 位作者 黄述旺 王建波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5,共5页
传统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由于没有考虑高含水期油藏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和流体参数的变化,常导致模拟结果的失真。为此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选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中的黑油模型,应用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方法及垂直平分(PEBI)网格划分技... 传统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由于没有考虑高含水期油藏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和流体参数的变化,常导致模拟结果的失真。为此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选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中的黑油模型,应用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方法及垂直平分(PEBI)网格划分技术对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第3砂层组进行了高含水期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阶段建立地质模型和流体模型,其模拟结果更符合油田开发实际情况。采用PEBI网格划分技术精确描述断层、砂岩尖灭、不规则边界等复杂地质现象,可提高数值模拟的精度。在不同开发阶段油藏剩余油分布受不同因素的控制,在弹性开发阶段,油藏剩余油主要受储层物性的差异性以及井网方式所控制;而在水驱稳产开发阶段,注入水对储层物性的改造及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起到较大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数值模拟研究 Eclipse 剩余油分布 精细 数值模拟方法 数值模拟软件 油藏数值模拟 PEBI网格 开发阶段 模拟结果 划分技术 储层物性 不规则边界 流体参数 储层岩石 开发过程 传统方法 黑油模型 胜坨油田 流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南长岭地区坳陷层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6
2
作者 沈武显 樊太亮 +3 位作者 王宏语 宫雪 侯伟 王进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5-721,共7页
以构造、层序和沉积研究为基础,从'层序控砂'和'微相控储'的角度预测有利储层分布;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探讨松南长岭地区坳陷层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层序旋回控制油气富集部位,重点含油层位靠近成熟烃源岩;沉... 以构造、层序和沉积研究为基础,从'层序控砂'和'微相控储'的角度预测有利储层分布;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探讨松南长岭地区坳陷层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层序旋回控制油气富集部位,重点含油层位靠近成熟烃源岩;沉积相控制有利储层发育区带,主要含油区呈环带状分布于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的交互区域,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中的油气显示较多,且含油气性较好,为有利储集相带;基底断裂带和有利油气聚集区紧密相联,含油气带主要受继承性发育的基底断裂控制与影响;油气富集与地层展布形态、圈闭类型密切相关,中部平缓区为低幅度构造圈闭发育带,东部构造反转区为反转上倾尖灭的岩性和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发育带,而西部斜坡区于西掉断层上升盘,可形成低幅度构造和构造-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南长岭地区 坳陷层 有利储层 成藏条件 油气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层序地层格架内有利储集砂体分布规律 被引量:6
3
作者 沈武显 樊太亮 +2 位作者 郭刚 高志前 宫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72-1678,共7页
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确定3类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10个四级层序,建立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坳陷侏罗纪时期南部物源发育,中下侏罗统地层具有南薄北厚的特点;... 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确定3类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10个四级层序,建立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坳陷侏罗纪时期南部物源发育,中下侏罗统地层具有南薄北厚的特点;其层序形成具缓坡背景浅水湖盆和具沉积坡折背景浅水湖盆2种发育模式;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共发育5套主要的有利储集砂体,其中三间房组下部沉积的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中厚层-厚层砂岩层是研究区最有利储集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坳陷 中下侏罗统 层序地层格架 发育模式 有利储集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存水率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博禹 王建波 +1 位作者 彭仕宓 邓川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41-543,共3页
存水率是描述油田注水能量利用率及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传统存水率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其不能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存水率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广义存水率的定义,应用广义存水率可以反映具有边、底水油田的注水开发... 存水率是描述油田注水能量利用率及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传统存水率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其不能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存水率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广义存水率的定义,应用广义存水率可以反映具有边、底水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并考虑到了油田弹性能量的作用。实例表明,广义阶段存水率下降的速度体现了油田的开发效果;在不同的油田含水阶段,广义累积存水率与含水率之间呈不同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水率 注水 水侵量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性浅水湖盆沉积体系——以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沈武显 樊太亮 +2 位作者 于炳松 宫雪 郭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35,共7页
为了探讨压性浅水湖盆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运用沉积学理论,通过野外露头考察、钻井岩心观察、岩心薄片鉴定以及大量测井、地震等资料的详细分析,认为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发育了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扇三角洲... 为了探讨压性浅水湖盆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运用沉积学理论,通过野外露头考察、钻井岩心观察、岩心薄片鉴定以及大量测井、地震等资料的详细分析,认为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发育了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等6种沉积体系,并发现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体系在中下侏罗统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依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将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细分为5个三级层序,10个四级旋回.对各旋回发育期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压性浅水湖盆有缓坡型和具沉积坡折型2种沉积发育模式,在此基础上预测出3个有利储层发育区,即台北凹陷中部、台北凹陷南部和盆地南部边缘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性浅水湖盆 吐鲁番坳陷 沉积体系 发育模式 有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油气分布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德海 周靖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东南隆起区 油气分布特征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