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其制氢性能研究
1
作者 杨飞 张园园 +4 位作者 王潮 杨扬 崔晶 张玥 张玉梅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8,共11页
为了制备具有高H_(2)通量和H_(2)选择性的制氢PEI中空纤维膜,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备了质量分数在20%~40%的聚醚酰亚胺(PEI)溶液,当PEI质量分数低于25%时,溶液黏度过低不利于纺丝;但是当PEI质量分数在30%~40%时,零切黏度随PE... 为了制备具有高H_(2)通量和H_(2)选择性的制氢PEI中空纤维膜,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备了质量分数在20%~40%的聚醚酰亚胺(PEI)溶液,当PEI质量分数低于25%时,溶液黏度过低不利于纺丝;但是当PEI质量分数在30%~40%时,零切黏度随PEI质量分数增加呈指数级增长,lnη0和1 000/T关系在20℃时偏离了线性关系,因此将纺丝温度提高至50℃,以提高纺丝液流动性和可纺性。通过纺丝实验发现,随着PEI质量分数从25%提升至40%,PEI中空纤维膜的强度从17.14 MPa提升至29.95 MPa,测试PEI质量分数为30%~40%的PEI中空纤维膜发现,H_(2)/CH4的分离系数从1.93最高可提升至6.69,但气体通量大幅降低,H_(2)通量从178.12 GPU降低至6.56 GPU;对PEI质量分数30%的PEI中空纤维膜进行硅橡胶涂层,H_(2)/CH4的分离系数提升至12.55。流变研究表明,在PEI溶液中添加比例超过14%(质量分数)的非溶剂会使溶液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当PEI/NMP/THF/EtOH质量比为30/56/8/6时,PEI中空纤维膜的H_(2)/CH4分离系数达42.30,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制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酰亚胺 中空纤维膜 流变性能 可纺性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R分子筛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许翔 付文华 +1 位作者 李昊坤 汪玲玲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共15页
分子筛是一种重要的结晶多孔材料,因其化学组成可调、酸性强、比表面积大和热/水热稳定性高,在化工、能源和环保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小孔DDR分子筛具有独特的孔道特性,在气体分离和催化反应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对DDR分子筛的合成... 分子筛是一种重要的结晶多孔材料,因其化学组成可调、酸性强、比表面积大和热/水热稳定性高,在化工、能源和环保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小孔DDR分子筛具有独特的孔道特性,在气体分离和催化反应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对DDR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气体分离、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DDR分子筛粉末和膜的合成方法,重点阐述了可用于提升DDR分子筛应用性能的理化性质调控策略。总结了DDR分子筛在气体吸附分离、膜分离以及以甲醇制烯烃为代表的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重点突出气体分离效果和催化构效关系。最后,指出了DDR分子筛研究开发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以期为分子筛材料的合理设计提供思路,推动DDR分子筛实现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R分子筛 分子筛膜 合成调控 气体分离 催化 甲醇制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配位有机锡光刻胶的制备及高分辨光刻研究
3
作者 赵英东 姬沛君 +4 位作者 丛日尧 付海超 张家龙 陈鹏忠 彭孝军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0-1830,共11页
集成电路产业中光刻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光刻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机-锡配合物在光刻分辨率和线边缘粗糙度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特性,但其光刻灵敏度和薄膜稳定性相对较差。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的丙烯酸配位的三苯基锡光刻材料Sn1Ac,该... 集成电路产业中光刻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光刻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机-锡配合物在光刻分辨率和线边缘粗糙度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特性,但其光刻灵敏度和薄膜稳定性相对较差。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的丙烯酸配位的三苯基锡光刻材料Sn1Ac,该材料可同时用于深紫外光刻和电子束光刻。通过与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PETMP)形成氢键,成功克服了旋涂薄膜稳定性差的缺陷,其光刻留膜率超过93%。Sn1Ac与PETMP的混合薄膜显示出卓越的负性图案化性能。在电子束光刻条件下,该混合薄膜的分辨率优于15 nm,且线边缘粗糙度低于2 nm。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提出了锡-碳酸根和硫醇-烯点击反应的协同交联曝光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刻胶 旋涂 表面 配合物 纳米材料 光响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22分子筛转晶合成富铝ZSM-5分子筛的研究
4
作者 张俊玲 童伟益 +1 位作者 杨座国 郑均林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1-1456,1462,共7页
富铝ZSM-5分子筛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备受关注,然而合成纯相、高结晶度的Si/Al<10的ZSM-5分子筛存在较大的挑战。通过MCM-22分子筛转晶制备了Si/Al<10的富铝ZSM-5分子筛,并采用ICP、XPS和^(27)Al MAS NMR等手段对其元素含量和铝分... 富铝ZSM-5分子筛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备受关注,然而合成纯相、高结晶度的Si/Al<10的ZSM-5分子筛存在较大的挑战。通过MCM-22分子筛转晶制备了Si/Al<10的富铝ZSM-5分子筛,并采用ICP、XPS和^(27)Al MAS NMR等手段对其元素含量和铝分布情况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研究了不同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在二甲苯液相异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经过34 h水热处理即可得到结晶良好的富铝ZSM-5分子筛;转晶法协调了分子筛中铝的分布,使ZSM-5分子筛晶面的硅铝比明显高于晶体内部;此外,在二甲苯异构化反应中,富铝ZSM-5分子筛催化剂展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铝ZSM-5分子筛 硅铝比 转晶法 二甲苯异构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抗Ca^(2+)规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苏智青 何秀娟 +3 位作者 孟勇 王培丞 任瑛 李应成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5-793,共9页
以间位、邻位烷基酚烷氧基羧酸盐-苯磺酸盐及烷基酚烷氧基羧酸盐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动力学考察了Ca^(2+)浓度对界面吸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Ca^(2+)时,Na^(+)吸附在表面活性剂界面层,加入Ca^(2+)后,界面的Na^(+)部分或全部被... 以间位、邻位烷基酚烷氧基羧酸盐-苯磺酸盐及烷基酚烷氧基羧酸盐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动力学考察了Ca^(2+)浓度对界面吸附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Ca^(2+)时,Na^(+)吸附在表面活性剂界面层,加入Ca^(2+)后,界面的Na^(+)部分或全部被替换到水相中,吸附到界面处的Ca^(2+)打乱了表面活性剂水化层中水分子排列的结构,影响亲水性。羧酸根比磺酸根可结合更多的Ca^(2+);Ca^(2+)浓度增加,羧酸根与Ca^(2+)的结合数增加,而磺酸根与Ca^(2+)的结合数减少。三种表面活性剂抗Ca^(2+)能力的大小顺序为:邻位烷基酚烷氧基羧酸-苯磺酸盐>间位烷基酚烷氧基羧酸-苯磺酸盐>烷基酚烷氧基羧酸盐;邻位烷基酚烷氧基羧酸-苯磺酸盐中羧酸根与Ca^(2+)间的结合能最大,因此抗Ca^(2+)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烷基酚烷氧基羧酸-苯磺酸盐 邻位烷基酚烷氧基羧酸-苯磺酸盐 烷基酚烷氧基羧酸盐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及工业化进展
6
作者 盛依依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0,65,共6页
系统梳理了现有二氧化碳捕集路线,包括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化学链燃烧捕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吸收分离、吸附分离、膜分离、低温分离4类二氧化碳分离工艺的主要应用现状及研发进展。对二氧化碳捕集技... 系统梳理了现有二氧化碳捕集路线,包括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化学链燃烧捕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吸收分离、吸附分离、膜分离、低温分离4类二氧化碳分离工艺的主要应用现状及研发进展。对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指出降低过程能耗和成本是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捕集 燃烧 吸收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辅助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的抗盐性研究
7
作者 苏智青 李应成 +3 位作者 许汇 孙慧 王兰 沙鸥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60,共8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离子浓度下的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黏度进行测试,并用测试的数据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得到了可以预测两个样品增黏能力的深度学习模型。模型对溶液黏度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离子浓度下的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黏度进行测试,并用测试的数据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得到了可以预测两个样品增黏能力的深度学习模型。模型对溶液黏度预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99.975%和99.978%。预测结果可以精细的提供不同盐离子对样品黏度影响的协同作用,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黏度而言,低温或低矿化度时钙的影响约是镁的2倍,高温或高矿化度下差别减小。对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溶液而言,Na^(+)造成整体矿化度的增加成为主要影响因素,盐增稠现象明显。镁离子影响较小,而钙离子浓度的增加会出现在高温高盐时出现反常的增黏现象。能有效快速预测典型聚合物在不同条件下增黏性能的高可信度预测模型,可为驱油剂选择时根据油藏条件提供快速直观的支撑,同时上述耐盐规律的发现对不同油藏的驱油剂的研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型表面活性剂 深度学习 二价离子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材料及储存条件对PGA性能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谢瑛鸾 周炳 王洪学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4,共5页
聚乙醇酸(PGA)降解速度过快导致其储存稳定性差、货架期短,通常需要高阻隔包装材料和低温储存以减小PGA的降解程度。本文主要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包装材料、包装气氛和储存温度对PGA粒子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包装材料包括铝塑袋外层和低密度... 聚乙醇酸(PGA)降解速度过快导致其储存稳定性差、货架期短,通常需要高阻隔包装材料和低温储存以减小PGA的降解程度。本文主要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包装材料、包装气氛和储存温度对PGA粒子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包装材料包括铝塑袋外层和低密度聚乙烯(PE-LD)及PE-LD/聚酰胺(PA)内层材料,包装气氛包括空气、氮气和真空,储存温度包括-16℃、5℃和25℃。包装储存一定时间后取样并检测了PGA的熔体流动速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和热学性能,研究了包装条件对PGA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温度的升高,PGA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随时间变化明显升高,分子量也随之降低,包装气氛中的水份或包装材料的阻水性能都会影响PGA的降解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 聚乙醇酸 降解 包装材料 包装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酸二甲酯加氢制1,3-丙二醇CuZn/SiO_(2)催化剂研究
9
作者 赵多 黄乐 吕宇皓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222,共6页
采用蒸氨法制备了不同Zn含量的CuZn/SiO_(2)系列催化剂,用于丙二酸二甲酯(DMM)加氢制1,3-丙二醇(1,3-PDO)的反应,并通过XRD、H_(2)-TPR、N_(2)物理吸附和XPS等表征对催化剂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引入Zn破坏了部分层状硅酸铜结构,促进... 采用蒸氨法制备了不同Zn含量的CuZn/SiO_(2)系列催化剂,用于丙二酸二甲酯(DMM)加氢制1,3-丙二醇(1,3-PDO)的反应,并通过XRD、H_(2)-TPR、N_(2)物理吸附和XPS等表征对催化剂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引入Zn破坏了部分层状硅酸铜结构,促进了CuO的生成和分散,提高了1,3-PDO的选择性。Zn、Cu及Si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铜物种的电子状态,还原后催化剂上Cu^(+)/(Cu^(+)+Cu^(0))比值关系为Cu/SiO_(2)>CuZn1/SiO_(2)>CuZn_(2)/SiO_(2)。在反应温度为170℃、压力为4.0 MPa、氢酯比为250、DMM质量空速为0.15 g/(gcat·h)的条件下,CuZn1/SiO_(2)催化剂性能最优,DMM转化率为97.9%,1,3-PDO选择性达67.4%,适宜的Cu^(+)/(Cu^(+)+Cu^(0))比值有利于酯加氢活性和反应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酸二甲酯 1 3-丙二醇 CuZn/SiO_(2)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阻燃改性研究新进展
10
作者 冯云龙 唐建华 +1 位作者 余荣禄 张藕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2-277,共6页
介绍了氢键有机框架、含磷多元素、离子液体、反应型固化剂和本征阻燃树脂在环氧树脂阻燃改性方面的特性和原理。综述了国内外近期环氧树脂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阻燃剂对环氧树脂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阻燃性的影响,并对未来环氧... 介绍了氢键有机框架、含磷多元素、离子液体、反应型固化剂和本征阻燃树脂在环氧树脂阻燃改性方面的特性和原理。综述了国内外近期环氧树脂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阻燃剂对环氧树脂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阻燃性的影响,并对未来环氧阻燃改性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阻燃 反应型固化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限域丙烷脱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学思 吴省 +2 位作者 宋磊 缪长喜 杨为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17-5526,共10页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丙烷直接脱氢制丙烯技术在近年得到迅速推广应用。替代催化剂的开发是丙烷脱氢新型工艺开发的核心问题。分子筛因能将金属团簇封装在孔道内或锚定于骨架上,而成为制备高效、稳定脱氢催化剂的理想载体。本文从不...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丙烷直接脱氢制丙烯技术在近年得到迅速推广应用。替代催化剂的开发是丙烷脱氢新型工艺开发的核心问题。分子筛因能将金属团簇封装在孔道内或锚定于骨架上,而成为制备高效、稳定脱氢催化剂的理想载体。本文从不同活性中心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铂基、铑基、锌基、钴基等分子筛限域催化剂的合成方法,金属纳米团簇与分子筛骨架间相互作用以及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分子筛限域催化剂在高温下关键组分流失、活性中心团聚的不足,提出了强化金属与分子筛相互作用的调控思路。最后指出为早日实现工业替代,分子筛限域催化剂还应从基础科学问题和适应于工业条件的催化剂放大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催化剂 分子筛 限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础研究到工业转化应用的实践——甲醇制烯烃SMTO催化技术开发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红星 丁佳佳 +4 位作者 申学峰 王传明 齐国祯 王仰东 谢在库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煤基甲醇制烯烃(MTO)是煤炭清洁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经过20余年的研究,在催化反应机制、高性能分子筛催化剂以及反应-再生工艺技术等方面持续创新,开发了高效甲醇制烯... 煤基甲醇制烯烃(MTO)是煤炭清洁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经过20余年的研究,在催化反应机制、高性能分子筛催化剂以及反应-再生工艺技术等方面持续创新,开发了高效甲醇制烯烃SMTO工艺技术,实现了从导向性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贯通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 分子筛 反应机制 反应-再生过程 流化床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煤基乙醇酸甲酯合成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晨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2-58,共7页
乙醇酸甲酯同时具有酯基和羟基,能够发生多种化学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传统生产方法主要包括甲酸甲酯偶联法、甲醛羰化酯化法和氯乙酸法等,具有污染环境、腐蚀性强、规模小、能耗高等问题,亟须开发绿色环保新工艺。重点介绍... 乙醇酸甲酯同时具有酯基和羟基,能够发生多种化学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传统生产方法主要包括甲酸甲酯偶联法、甲醛羰化酯化法和氯乙酸法等,具有污染环境、腐蚀性强、规模小、能耗高等问题,亟须开发绿色环保新工艺。重点介绍草酸二甲酯加氢法和甲缩醛羰基化法两类乙醇酸甲酯新型合成路线,总结催化剂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介绍了5大类乙醇酸甲酯下游精细化学品,分析了制约乙醇酸甲酯向下游延伸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未来随着乙醇酸甲酯新型合成路线技术不断成熟,成本有望下探,为开发下游乙醇酸甲酯制乙醇酸、丙二酸二甲酯、乙醛酸甲酯提供原料保障,助力下游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和医药中间体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酸甲酯 草酸二甲酯 聚乙醇酸 加氢 催化剂 合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吸湿与界面性能研究
14
作者 张藕生 李承高 +3 位作者 牛延沼 田经纬 咸贵军 郭瑞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96,共10页
湿热环境下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RP)力学性能会发生劣化,影响其服役性能与寿命。本论文研究了拉挤碳纤维(CFRP)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杆体在40℃、60℃与80℃蒸馏水中的吸湿与扩散行为,以及杆体的短梁剪切强度退化规律,建立... 湿热环境下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RP)力学性能会发生劣化,影响其服役性能与寿命。本论文研究了拉挤碳纤维(CFRP)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杆体在40℃、60℃与80℃蒸馏水中的吸湿与扩散行为,以及杆体的短梁剪切强度退化规律,建立了基于时温等效原理的杆体短梁剪切强度寿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GFRP杆体具有较低的水扩散速率与饱和吸水率;水分子与浸泡温度是影响杆体短梁剪切强度劣化的关键因素,在低温浸泡下,杆体短梁剪切强度随着水分子的侵入快速退化;80℃高温暴露加速玻璃纤维-树脂界面脱黏,导致GFRP杆体的短梁剪切强度退化速率远远高于CFRP杆体速率。长期寿命预测结果表明,CFRP杆体短梁剪切强度稳定保留率为77.4%,而GFRP杆体短梁剪切强度在长期浸泡下完全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杆体 湿热耐久性 短梁剪切 时温等效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分析的CO_(2)氧化乙苯脱氢技术研究进展及趋势
15
作者 董雁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4,共7页
在当今石化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化工均聚焦于绿色化工,作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之一的CO_(2)氧化乙苯脱氢技术备受瞩目。通过对CO_(2)氧化乙苯脱氢技术的技术特点、专利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高性能... 在当今石化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化工均聚焦于绿色化工,作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之一的CO_(2)氧化乙苯脱氢技术备受瞩目。通过对CO_(2)氧化乙苯脱氢技术的技术特点、专利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高性能催化剂研发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其中,钒基、铁基催化剂是其重点发展方向。应加强高性能催化剂研发、优化工艺路线、设计节能反应器等方面工作,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加快CO_(2)氧化乙苯脱氢技术工业化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乙苯 苯乙烯 催化剂 工艺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测定时氧气干扰研究
16
作者 宋诗瑶 李继文 +1 位作者 姜丽燕 王川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9-1645,共7页
建立了分析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气相色谱两阀三柱方法,考察了氧气含量对一氧化碳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单阀两柱方案,仅用Porapak Q柱不能分离氧气与一氧化碳,氧气会影响微量一氧化碳的分析;而增加13X... 建立了分析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气相色谱两阀三柱方法,考察了氧气含量对一氧化碳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单阀两柱方案,仅用Porapak Q柱不能分离氧气与一氧化碳,氧气会影响微量一氧化碳的分析;而增加13X分子筛柱后,同样含量的氧气产生的信号接近方法检出限,对一氧化碳的检测无影响。优化后的方法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检出限分别为0.120 mL/m^(3)和0.093 mL/m^(3),在0.5~20 mL/m^(3)范围内,各组分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999以上,回收率在96.4%~101.7%之间,可用于实际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检出限低,能够满足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氧气 乙烯 丙烯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钾基复合氧化物上CO_(2)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原位DRIFTS研究
17
作者 曾铁强 查凯文 +3 位作者 王晨宇 张征湃 宋磊 缪长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4-1711,共8页
采用湿法造粒法制备了Fe-K,Fe-K-Ce,Fe-K-Ce-M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在CO_(2)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反应中的反应机理、促进作用和构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CO_(2)氧化乙苯脱氢反应中,Ce... 采用湿法造粒法制备了Fe-K,Fe-K-Ce,Fe-K-Ce-M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在CO_(2)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反应中的反应机理、促进作用和构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CO_(2)氧化乙苯脱氢反应中,Ce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Mo改性提升了苯乙烯的选择性。催化剂经改性后促进了碳酸盐物种的形成,Fe-K-Ce催化剂形成了更多桥联碳酸盐物种,Fe-K-Ce-Mo催化剂增加了双齿碳酸盐物种。这些碳酸盐物种在高温下分解进行CO_(2)脱附并释放活性位点,乙苯会吸附在这些位点上脱氢生成苯乙烯和H2,H2与CO_(2)进行逆水煤气变换反应。此外,引入CO_(2)后缩短了催化剂的活化诱导期,提高了苯乙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 脱氢 苯乙烯 二氧化碳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醚酮齐聚物固相增黏及聚合物性质研究
18
作者 庞馨蕾 白瑜 王洪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3,共6页
以环丁砜为溶剂合成齐聚物,采用齐聚物在双转子密炼机中进一步固相增黏的聚合方式制备了聚醚醚酮(PEEK)。研究了不同增黏时间对PEEK结晶、热学和流动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时间增加,PEEK结晶度和结晶完善程度逐渐降低,且增黏... 以环丁砜为溶剂合成齐聚物,采用齐聚物在双转子密炼机中进一步固相增黏的聚合方式制备了聚醚醚酮(PEEK)。研究了不同增黏时间对PEEK结晶、热学和流动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时间增加,PEEK结晶度和结晶完善程度逐渐降低,且增黏5 h制得的PEEK的结晶度较齐聚物降低约31.4%;所有聚合物900℃时残炭量仍大于50%,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PEEK熔体黏度随增黏时间增加逐渐增大,约为齐聚物的13~36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齐聚物 固相增黏 结晶性能 热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错流反应器内流体流动过程研究
19
作者 俞志楠 李晓红 +1 位作者 郑毅骏 齐国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9-1435,共7页
通过Fluent流场模拟软件和冷模实验研究了错流反应器内气固停留时间分布(RTD),考察了进气分布器结构对流体流动状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气分布器结构对气体RTD影响较小,主要影响气固接触方式及催化剂颗粒分布,使用多排喷口分布器较... 通过Fluent流场模拟软件和冷模实验研究了错流反应器内气固停留时间分布(RTD),考察了进气分布器结构对流体流动状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气分布器结构对气体RTD影响较小,主要影响气固接触方式及催化剂颗粒分布,使用多排喷口分布器较优;沉降区内气体作旋流流动,导致气体停留时间较长,增加进气流量可使气体停留时间缩短,而催化剂颗粒停留时间远小于气体停留时间。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说明采用该模型预测流体流动过程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反应器 短接触 停留时间分布 进气分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形貌SAPO-44分子筛催化甲醇转化制低碳烯烃性能研究
20
作者 赵昱 刘红星 钱坤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0,共8页
SAPO-44分子筛具有与SAPO-34分子筛同样的CHA拓扑结构,在甲醇转化制低碳烯烃(MTO)反应中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但传统SAPO-44分子筛单一的微孔孔道结构限制了反应物和产物分子的扩散,分子筛的传质扩散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水热法在合... SAPO-44分子筛具有与SAPO-34分子筛同样的CHA拓扑结构,在甲醇转化制低碳烯烃(MTO)反应中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但传统SAPO-44分子筛单一的微孔孔道结构限制了反应物和产物分子的扩散,分子筛的传质扩散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水热法在合成体系中添加氯化铵制备了特殊形貌的SAPO-44分子筛,采用XRD、SEM、N_(2)吸/脱附和NH_(3)-TPD研究了合成体系中氯化铵的添加量对所合成SAPO-44分子筛的晶相结构、形貌、孔结构性质以及酸性质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了所合成的SAPO-44分子筛在MTO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氯化铵的添加降低了分子筛晶化体系的pH值;未添加氯化铵合成的SAPO-44分子筛的粒径为14.79μm,形貌为传统立方体,添加氯化铵后合成的SAPO-44分子筛呈新型特殊形貌结构,并且粒径减小。当n(NH_(4)Cl):n(Al_(2)O_(3))=0.25时合成的SAPO-44分子筛粒径为7.58μm,呈飞碟形结构;当n(NH_(4)Cl):n(Al_(2)O_(3))=0.50时合成的SAPO-44分子筛粒径为9.41μm,呈类似球形结构。特殊的形貌堆积使分子筛形成了介孔,构筑了微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酸强度和酸量增加。在MTO反应中,添加氯化铵合成的特殊形貌的SAPO-44分子筛生成的微介孔结构和粒径的减小有利于增强分子扩散效率,使反应稳定性提高1.4倍以上,同时,酸性的增强构成了更多的催化活性中心,以及分子筛的微介孔结构和小尺寸晶粒的共同作用使低碳烯烃(乙烯+丙烯)选择性提高3.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44分子筛 氯化铵 特殊形貌 甲醇 低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