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火温度对依据LSDR原理轧制的Mg/Al层合板界面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冯光 郜豪杰 +1 位作者 刘洪涛 于百灵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4-38,共5页
基于点阵强变形轧制(lattice severe deformation rolling,LSDR)原理制备了Mg/Al层合板,研究了200~400℃退火温度下界面扩散层厚度、成分以及形态特征,并进行了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升高,扩散层厚度逐渐增大。当退火温度为300... 基于点阵强变形轧制(lattice severe deformation rolling,LSDR)原理制备了Mg/Al层合板,研究了200~400℃退火温度下界面扩散层厚度、成分以及形态特征,并进行了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升高,扩散层厚度逐渐增大。当退火温度为300℃时,界面由明显的两层组成,靠近镁合金一侧为Mg_(17)Al_(12)相,靠近铝合金一侧为Mg_(2)Al_(3)相,且随温度升高,Mg_(2)Al_(3)相比Mg_(17)Al_(12)相生长速度快;界面沿轧向(rolling direction,RD)和横向(transverse direction,TD)均连续分布。Mg/Al层合板沿RD和TD的抗拉强度以及伸长率随退火温度升高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规律,300℃退火时获得最优的力学性能,沿RD和TD抗拉强度最大值分别为242 MPa和247 MPa,同时伸长率超过14%,相较未经退火的板材有显著提高。研究结果为探究LSDR原理制备高质量Mg/Al层合板提供了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R Mg/Al层合板 退火温度 界面 扩散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层厚度对电镀厚镍速率及形貌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士琳 王凯 +6 位作者 雷程 余建刚 王涛龙 路晶 李博 郭晋竹 梁庭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共8页
镍是最常用的SiC干法刻蚀掩膜,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刻蚀效果。为了探索不同厚度种子层对碳化硅表面电镀厚镍掩膜的影响,基于电镀原理,采用磁控溅射沉积金属金作为电镀镍种子层,并采用直流电流分别在其表面电镀制备镍膜,使用台阶仪、原子力... 镍是最常用的SiC干法刻蚀掩膜,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刻蚀效果。为了探索不同厚度种子层对碳化硅表面电镀厚镍掩膜的影响,基于电镀原理,采用磁控溅射沉积金属金作为电镀镍种子层,并采用直流电流分别在其表面电镀制备镍膜,使用台阶仪、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电镀速率、粗糙度以及镀层侧壁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种子层厚度100~400 nm范围内,随着种子层厚度的增加,镀层表面粗糙度先增大再减小,镀层表面颗粒团聚尺寸逐渐增大,镀层电镀速率逐渐增大,边缘速率增大趋势更加显著,镀层侧壁倾角逐渐减小,镀层横向生长逐渐增加。其中100 nm种子层表面镀层厚度>20μm,粗糙度33.852 nm,侧壁倾角72.1°,结构裸露比92.5%,作为SiC刻蚀掩膜更优,为电镀制备厚镍掩膜工艺研究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电镀镍 种子层 粗糙度 侧壁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磨粒划擦2D SiC_(f)/SiC复合材料实验
3
作者 郭晋竹 刘瑶 +1 位作者 王优哲 王栋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为揭示2D SiC_(f)/SiC复合材料的磨削去除机理和磨粒间的耦合作用,在纤维编织表面(woven surface,WS)和叠加表面(stacking surface,SS)上,进行WS0、WS45和SS0、SS90方向的双磨粒划擦实验,观察划痕表面形貌,并测量划擦力。结果表明:横向... 为揭示2D SiC_(f)/SiC复合材料的磨削去除机理和磨粒间的耦合作用,在纤维编织表面(woven surface,WS)和叠加表面(stacking surface,SS)上,进行WS0、WS45和SS0、SS90方向的双磨粒划擦实验,观察划痕表面形貌,并测量划擦力。结果表明:横向纤维主要为剪切、拉伸和弯曲断裂;法向纤维以剪切去除为主,边缘伴随有少量的弯曲去除;纵向纤维的去除以拉伸(切入点)和弯曲(切出点)断裂为主,伴随有大量的纤维剥离;基体的去除形式有裂纹扩展、延性划痕、粉末化去除和脆性剥离。划擦力大小顺序为F_(SS0)>F_(WS45)>F_(SS90)>F_(WS0),在SS0时大量的基体被粉末化去除而消耗较多的能量,WS0时主要是横向纤维和纵向纤维的去除。与单颗磨粒实验对比,去除相同体积的材料,双磨粒的法向划擦力合力小于单颗磨粒划擦的法向划擦力合力,第1颗磨粒划擦后在表面形成的损伤导致第2颗磨粒去除相同体积材料时需要的能量降低,磨粒之间表现出较强的耦合关系,使2D SiC_(f)/SiC复合材料磨削力降低的同时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磨粒划擦 SiC_(f)/SiC复合材料 纤维取向 划擦力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实验的PET膜贴合后除泡过程与压力的关系
4
作者 胡凌骁 姜慧慧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87,共6页
设计了可视化的压力腔;腔内的压力可测可控,相机可以透过玻璃对除泡过程进行录制;为了定量研究除泡速率与压力的关系,需要保证被研究的泡孔形态大小尽量一致,探索到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贴合方式,既可以将泡孔的直径偏差控制... 设计了可视化的压力腔;腔内的压力可测可控,相机可以透过玻璃对除泡过程进行录制;为了定量研究除泡速率与压力的关系,需要保证被研究的泡孔形态大小尽量一致,探索到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贴合方式,既可以将泡孔的直径偏差控制在±10%以内,方便进行试验对照,又可以靠常规工艺完成气泡消除而不产生其他的影响;实验发现在临界压力以下,泡孔不产生变化;而临界压力以上,泡孔的收缩速率与压力成正相关;通过理论分析并且抽象出一种泡孔受压的模型,并在Abaqus中采用显式动力学流体腔的模型对除泡过程进行了模拟,发现与可视化实验观测到的现象基本一致;泡孔缺陷受到压力后,薄膜先克服自身强度发生短暂的弹性形变,然后开始非线性形变,同时泡孔内部空间变小;PET膜的受压变形从中间开始,逐渐向两边扩散,内部气压升高直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除泡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ABAQUS 流体腔 显式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模锻浇注温度对AZ80机械壳体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孟倩 石鹏飞 +2 位作者 耿宝光 刘洋洋 赵瑞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为了探索浇注温度对液态模锻AZ80机械壳体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在熔炼温度720℃、比压力50 MPa、压头速度60 mm/s、充型速度8 m/s、充型时间1.1 s、保压时间10 s和模具预热温度280℃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浇注温度进行AZ8... 为了探索浇注温度对液态模锻AZ80机械壳体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在熔炼温度720℃、比压力50 MPa、压头速度60 mm/s、充型速度8 m/s、充型时间1.1 s、保压时间10 s和模具预热温度280℃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浇注温度进行AZ80镁合金机械壳体试样液态模锻试验,并进行了试样室温力学性能以及350℃×24 h抗氧化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浇注温度从610℃增加搭到670℃,试样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先提高后下降。AZ80镁合金机械壳体试样液态模锻的浇注温度优选为6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80镁合金 机械壳体 浇注温度 力学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