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球科研站未来太阳电池阵设想
1
作者 刘吉晔 尹兴月 +1 位作者 宋相毅 肖云鹏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6-420,共5页
随着我国发布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能源系统的需求逐渐清晰。太阳电池阵作为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指标尤其是体积比功率要求将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外航天器上应用最多的刚性或半刚性太阳电池阵的质量及收拢体积难以满足任务要求... 随着我国发布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能源系统的需求逐渐清晰。太阳电池阵作为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指标尤其是体积比功率要求将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外航天器上应用最多的刚性或半刚性太阳电池阵的质量及收拢体积难以满足任务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高效轻质大面积太阳电池阵的技术研究,在满足大功率的前提下,减轻质量,减小收拢体积,对比分析了扇形展开式和卷绕展开式柔性太阳电池阵的优劣,针对科研站建设的不同时期给出了选用意向,并给出了下一步技术攻关方向,为我国未来月球科研站太阳电池阵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太阳电池阵 能源系统 月球科研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太阳电池发展综述
2
作者 于智航 李彤 +1 位作者 李钏 张云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21,共7页
临近空间是介于传统航空器最大飞行高度和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的特殊空域,具有独特的环境特性,使得飞行器能够以较小的能源代价实现长时间工作。太阳电池是临近空间飞行器持续能源供应的理想选择。概述了三类太阳电池的技术特点及其发... 临近空间是介于传统航空器最大飞行高度和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的特殊空域,具有独特的环境特性,使得飞行器能够以较小的能源代价实现长时间工作。太阳电池是临近空间飞行器持续能源供应的理想选择。概述了三类太阳电池的技术特点及其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几种适用于临近空间的太阳电池,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对比,阐明了它们的应用前景与面临的挑战。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为未来太阳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太阳电池 光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太阳电池极限弯曲半径测量方法
3
作者 高红鑫 赵寿根 +2 位作者 朱佳林 余亦豪 张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76-2781,共6页
随着空间太阳电池阵从刚性半刚性电池阵向高收纳比、轻量化和低成本的柔性电池阵发展,柔性太阳电池逐渐成为未来空间能源系统的关键元件。然而,柔性太阳电池在弯曲状态下需保持光电转换效率和结构完整性,因此,对其极限弯曲半径的精确测... 随着空间太阳电池阵从刚性半刚性电池阵向高收纳比、轻量化和低成本的柔性电池阵发展,柔性太阳电池逐渐成为未来空间能源系统的关键元件。然而,柔性太阳电池在弯曲状态下需保持光电转换效率和结构完整性,因此,对其极限弯曲半径的精确测量尤为重要。提出一种基于大挠度屈曲理论的柔性太阳电池弯曲半径测试方法,并搭建自动化测试平台。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将其结果与传统芯轴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利用大挠度屈曲法测得的极限弯曲半径与芯轴法的结果一致,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该方法能够实现弯曲半径的连续可调测量,且自动化程度高。研究结果不仅为柔性太阳电池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精确的力学参数,也为未来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太阳电池 极限弯曲半径 大挠度屈曲理论 芯轴法 弯曲半径测量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太阳电池组件防护胶自动涂覆工艺研究
4
作者 姜钊 张海峰 +2 位作者 蔡华宝 刘汉英 林君毅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8-1074,共7页
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以其卓越的光电转换效率,被空间卫星、无人机作为能量来源广泛应用。2020年国家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未来国内商业航天市场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薄型空间太阳电池产能需求将急剧增长。空间太阳电池通常采用防... 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以其卓越的光电转换效率,被空间卫星、无人机作为能量来源广泛应用。2020年国家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未来国内商业航天市场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薄型空间太阳电池产能需求将急剧增长。空间太阳电池通常采用防护胶涂覆并粘接的形式实现在基板上的承载,组件防护胶涂覆工艺环节是造成裂片的重灾区。为提高防护胶涂覆的成功率和效率,进行了防护胶自动涂覆系统的研制,并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与传统涂胶方式相比,自动涂胶工艺满足粘接抗剪切强度要求,热真空试验前后光照测试表明,所有电性能参数变化率小于1%,太阳电池外观良好,无新增裂片,对焊点外观进行观察,外观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点胶 智能制造 防护胶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锰锂掺杂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5
作者 丁爽 刘恋 周江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3-739,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磷酸锰锂材料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相较于磷酸铁锂,磷酸锰锂在比容量接近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电压,但其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系数较低,电化学性能差。因此,通过掺杂方式对磷酸锰锂材料进行改性来提高其电化... 基于第一性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磷酸锰锂材料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相较于磷酸铁锂,磷酸锰锂在比容量接近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电压,但其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系数较低,电化学性能差。因此,通过掺杂方式对磷酸锰锂材料进行改性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达到兼顾高比能量和高安全性,其衡量指标为体积变化、电子电导率、电压、锂离子传输性质和热力学稳定性。选取Fe,Co,Ni,Nb,Ti这五种元素进行掺杂改性,掺杂异种元素后,材料的带隙均减小,提高了电子电导率;Ni、Co掺杂提高了磷酸锰锂的电压,但降低了材料的安全性;五种衡量指标的雷达图显示,Fe掺杂后综合性能最佳。在磷酸锰铁锂材料基础上选取Ni、Co进行第二种元素掺杂改性。相较于Ni掺杂改性,Co掺杂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石结构 掺杂 锂离子电池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翼展开锁定冲击下基板补强优化设计
6
作者 刘发 杨金水 +3 位作者 戚志刚 孙明明 解晓莉 林君毅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4,共9页
基于蜂窝夹层板等效理论和三明治夹芯板理论获得太阳翼基板的各向异性等效性能参数,分别建立太阳翼基板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通过太阳翼展开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等效准确性,初步实现了结构薄弱区域的定位。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基于二... 基于蜂窝夹层板等效理论和三明治夹芯板理论获得太阳翼基板的各向异性等效性能参数,分别建立太阳翼基板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通过太阳翼展开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等效准确性,初步实现了结构薄弱区域的定位。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基于二维Hashin失效准则,揭示了各特征参数变化对结构在铰链展开冲击载荷作用下破坏机理的影响规律,进而给出了满足结构安全条件下的补强优化方案,补强后基板铰链附近剪切应力约减小了73.3%,为太阳翼基板结构的强化设计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翼 基板结构 展开冲击载荷 局部破坏分析 补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高浓度电解质溶剂化结构与离子迁移行为模拟研究
7
作者 庞超 丁爽 +1 位作者 张晓琨 向勇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07-3215,共9页
针对电解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对Li+输运行为影响尚不明确的问题,本工作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局域高浓度电解质(LHCE)的非均相结构。以1,1,2,2-四氟乙基-2,2,3,3-四氟丙基醚(D2)作为稀释剂,构建了LHCE模型,并深入分析了溶剂分子与... 针对电解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对Li+输运行为影响尚不明确的问题,本工作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局域高浓度电解质(LHCE)的非均相结构。以1,1,2,2-四氟乙基-2,2,3,3-四氟丙基醚(D2)作为稀释剂,构建了LHCE模型,并深入分析了溶剂分子与稀释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探讨其对Li+配位结构和迁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i+通过重复的离子解离/缔合跳跃机制进行迁移,并通过D2-CIP(阴离子配位单个Li+)界面处加速迁移,D2分子充当了快速传导路径的载体。此外,发现LiFSI∶DME∶D2(摩尔比)为1∶1.2∶2的电解质配方,存在离子迁移速率极点(转折)效应,并显著增强了锂盐的抗还原性及离子迁移速率。该研究为开发高浓度电解质(HCE)的新型稀释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高浓度电解质 分子动力学 溶剂化结构 离子迁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片弯曲和强度改善对锂电池制造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王国峰 王春杰 +1 位作者 曹新航 穆生朋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955,共5页
正、负极片和隔膜通过交替层叠的方式叠成极组,正极片的高压实密度导致压切后的正极片随着极卷方向产生不可恢复的弯曲变形。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导致箔材越来越薄,模切极耳的面积越来越大,主流的6μm铜箔在制程中极易发生翻折导致正、... 正、负极片和隔膜通过交替层叠的方式叠成极组,正极片的高压实密度导致压切后的正极片随着极卷方向产生不可恢复的弯曲变形。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导致箔材越来越薄,模切极耳的面积越来越大,主流的6μm铜箔在制程中极易发生翻折导致正、负极短路。采用了极片反纠装置,可改善正极片的弯曲度,达到极片表面平整的目的。负极片采用了极耳加强机构,将极耳表面压制出特殊形状的花纹,增加箔材强度,防止极耳弯曲下垂。上述两项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极片状态,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片强度 极片反纠装置 极耳加强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补贴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智全 付甜甜 +1 位作者 万力 任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1-594,共4页
在全球“减碳”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和新的竞争点。我国为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领先和换道超车传统汽车产业大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这些补贴政策不仅改善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也在技... 在全球“减碳”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和新的竞争点。我国为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领先和换道超车传统汽车产业大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这些补贴政策不仅改善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也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发展、市场拓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财政补贴退坡阶段以及后补贴时代的来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回顾了近些年来国家出台的部分重要的财务补贴政策,分析了财政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后对“后补贴”时代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 财政补贴 影响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掺杂对铜锌锡硫硒太阳电池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申绪男 张超 黄洪昌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953,共5页
开展了基于二甲基亚砜溶剂体系的溶胶凝胶法制备铜锌锡硫硒薄膜中掺杂Li的相关研究。对不同Li掺杂量的CZTSSe薄膜分别进行了表截面形貌、晶体结构、成分比例测试,结果表明:在CZTSSe薄膜中掺杂Li可以提升薄膜的结晶质量,且随着Li掺杂量... 开展了基于二甲基亚砜溶剂体系的溶胶凝胶法制备铜锌锡硫硒薄膜中掺杂Li的相关研究。对不同Li掺杂量的CZTSSe薄膜分别进行了表截面形貌、晶体结构、成分比例测试,结果表明:在CZTSSe薄膜中掺杂Li可以提升薄膜的结晶质量,且随着Li掺杂量的增加,结晶质量变好。分析原因为,高温硒化过程中形成的Li_(2)Se相辅助生长改善了薄膜的结晶质量,抑制了ZnCu和SnCu等施主能级缺陷生成。但是,同样发现在Li/Cu摩尔比为1%~10%之间存在阈值,过量的Li并不能进入晶格而富集在晶界处。对不同Li掺杂的CZTSSe薄膜进行太阳电池的制备,结果表明Li/Cu为1%的太阳电池具有最高的转换效率,达到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锡硫硒 Li掺杂 Li_(2)Se相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探测的可预测电流模式FSBB电路
11
作者 李智铮 黄宇超 +3 位作者 童乔凌 闵闫 李启东 马力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4-499,共6页
探测器的能源供给离不开DC-DC变换器,先进的控制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预测电流模式控制相比于传统的PI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易于进行过流保护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电子控制领域。由于控制回路的问题,不能通过计算开环增益的方式... 探测器的能源供给离不开DC-DC变换器,先进的控制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预测电流模式控制相比于传统的PI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易于进行过流保护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电子控制领域。由于控制回路的问题,不能通过计算开环增益的方式对负载波动与输出电压变化的闭环传递函数进行有效地设计。因此,提出了一种在不加前馈控制的情况下,基于预测电流模式控制四开关Buck-Boost(four-switch Buck-Boost,FSBB)变换器补偿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法能提升负载动态响应,通过实验数据,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电流模式控制 FSBB 快速负载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探测应用微型化自适应算法控制器研究
12
作者 卢嘉承 韩尚卿 +3 位作者 童乔凌 黄宇超 闵闫 李启东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9-493,共5页
深空探测应用控制系统中最为核心的是控制器的设计。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能降低对控制器处理能力的需求。面对工作需求多样,工作内容复杂的深空探测应用,微型化控制器需要更加智能的算法和更加合理的控制策略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 自适应算法 控制器 软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空间太阳电池阵先进制造技术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钊 吕伟 +2 位作者 林君毅 张琦 刘汉英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6-811,共6页
为达到经济、科学、军事等领域的深层次发展,近年来,世界先进航天强国在卫星系统建设方面纷纷展开竞争。空间太阳电池阵作为卫星唯一在轨能量来源,以SpaceX为代表的众多公司均对其需求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在运用机器人、先进检测技术之外... 为达到经济、科学、军事等领域的深层次发展,近年来,世界先进航天强国在卫星系统建设方面纷纷展开竞争。空间太阳电池阵作为卫星唯一在轨能量来源,以SpaceX为代表的众多公司均对其需求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在运用机器人、先进检测技术之外,国外空间太阳电池阵研制厂商也在通过大数据采集应用、数字孪生等先进辅助制造技术进行太阳电池阵智能化研制模式升级,以满足卫星整体批量化发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空间太阳电池 智能制造 卫星 太阳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步滑动窗口-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锂电池SOC估计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志亮 吴勇 +3 位作者 韩尚卿 范晓东 王猛 于承航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11,共6页
准确的荷电状态(SOC)预估是电池管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对锂离子电池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荷电状态的估计精度,建立了一种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与单步滑动窗口技术相结合的荷电状态估计模型。引入单步滑动窗口技术对输... 准确的荷电状态(SOC)预估是电池管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对锂离子电池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荷电状态的估计精度,建立了一种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与单步滑动窗口技术相结合的荷电状态估计模型。引入单步滑动窗口技术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单步预估LSTM模型,利用错时间步数据结构增强LSTM算法的鲁棒性,达到提高SOC估计精度的目的。分别在自定义的充电、放电与模拟真实飞行器充放电实验工况下对所提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在充电与放电工况下实现10 s内收敛,模拟真实飞行器充放电实验工况下0.01 s收敛至预估精度2%以下,收敛后3种工况下最大预估误差均不超过0.005。证明了所提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与快速性,为动力电池的SOC估计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荷电状态 滑动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不同模型估计航空应急电池剩余电量及估计精度分析
15
作者 王榘 孙国瑞 +1 位作者 田原 张丹红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6-2433,共8页
采用等效电路模型、分数阶阻抗模型和简化电化学模型对航空应急电池组进行SOC(state of charge)估计。分别构建三种不同物理域模型,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SOC估计。估算了多种工况下SOC,并给出估计精度;搭建硬件测试平台对三种模... 采用等效电路模型、分数阶阻抗模型和简化电化学模型对航空应急电池组进行SOC(state of charge)估计。分别构建三种不同物理域模型,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SOC估计。估算了多种工况下SOC,并给出估计精度;搭建硬件测试平台对三种模型的实时性进行了评估;最后根据SOC估计误差、实时性、适用性等对三种模型进行综合评价。认为简化电化学模型具有较高估计精度和较好适应性,使用该模型估计常温三个工况SOC的最大估计误差为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应急电池组 电池管理 SOC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源调节变换器技术研究
16
作者 马力君 宋涛 +4 位作者 代磊 张明 鲁伟 宋相毅 赵健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88,共5页
考虑到以月面环境为典型的深空探测任务的昼夜时长和温差大的情况,为解决驻留区面对多能源的应用问题,研究了在驻留区实现多能源调节的关键技术,重点探讨了多能源管理模块系统,在多能源管理模块系统部分,首先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划分和能... 考虑到以月面环境为典型的深空探测任务的昼夜时长和温差大的情况,为解决驻留区面对多能源的应用问题,研究了在驻留区实现多能源调节的关键技术,重点探讨了多能源管理模块系统,在多能源管理模块系统部分,首先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划分和能量调度的研究。通过采用系统控制方式将驻留区能量管理模块设计成不同调节域的能量调度策略,实现了不同能源之间的协同工作和优化利用。并且对系统的控制方式和拓扑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能量调节变换器部分,介绍了RTG功率调节、核反应堆功率调节、SAS功率调节、燃料电池功率调节等技术。通过系统统一控制,使得多种能源的供给能够相互协调,满足驻留区对能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调节变换器 RTG功率调节 SAS功率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卫星探测器用移动供电平台电源系统技术研究
17
作者 马力君 张明 +4 位作者 童乔凌 李智铮 卢嘉承 宋相毅 赵健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1-376,共6页
在不同场景下,行星、卫星探测器用的移动供电场合有不同的供电任务需求。基于未来的任务规划框架,对行星、卫星探测器用移动供电平台电源系统任务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对行星、卫星探测器用移动供电平台电源系统提供组成方案,并对电源系... 在不同场景下,行星、卫星探测器用的移动供电场合有不同的供电任务需求。基于未来的任务规划框架,对行星、卫星探测器用移动供电平台电源系统任务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对行星、卫星探测器用移动供电平台电源系统提供组成方案,并对电源系统的功能、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分析,给出主要技术指标。基于方案设计和应用场景任务类型,开展两类原理样机的研制,以及对后续工作进行探讨,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供电平台 行星、卫星探测器用 电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PC溶剂在石墨表面反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8
作者 丁爽 刘恋 周江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7-861,共5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溶剂EC、PC和EMC的电子性质及其与石墨负极的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相较于EC和EMC溶剂,PC具有更小的带隙,最容易发生电子跃迁进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EC和EMC溶剂分子嵌入石墨层中仅仅扩大了石墨的层间距... 基于第一性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溶剂EC、PC和EMC的电子性质及其与石墨负极的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相较于EC和EMC溶剂,PC具有更小的带隙,最容易发生电子跃迁进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EC和EMC溶剂分子嵌入石墨层中仅仅扩大了石墨的层间距,而PC嵌入后与石墨发生了反应,破坏了石墨结构。随着充电程度的增加,PC与石墨的反应能减小,石墨结构更容易被破坏。比较了锂离子和钠离子的溶剂化能和嵌入石墨的反应能。计算结果显示:电解液中的杂质钠离子具有更小的去溶剂化能,在石墨负极表面与锂离子发生竞争,优先嵌入到石墨中,阻碍锂离子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乙烯酯 碳酸丙烯酯 石墨负极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太阳能智能网联车砷化镓发电系统技术攻关
19
作者 贾子熙 钟豪 +1 位作者 张洪溪 刘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11-2516,共6页
“天津号”作为国内首辆纯太阳能智能网联车,其太阳能发电系统采用柔性薄膜砷化镓太阳电池进行一体化层压封装,封装后效率>31%,面密度≤1.6 kg/m^(2),实现了与车顶弧面共形,并具有地面特殊环境耐候性。砷化镓发电系统铺设面积为8.1 m... “天津号”作为国内首辆纯太阳能智能网联车,其太阳能发电系统采用柔性薄膜砷化镓太阳电池进行一体化层压封装,封装后效率>31%,面密度≤1.6 kg/m^(2),实现了与车顶弧面共形,并具有地面特殊环境耐候性。砷化镓发电系统铺设面积为8.1 m^(2),年平均日发电量达到7.6 kWh,单位面积发电效率为0.938 kWh/m^(2),支持续航里程79.2 km,与燃油车相比,每百公里可减少碳排放约25 kg,对太阳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太阳能汽车 薄膜砷化镓太阳电池 砷化镓发电系统 结构功能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温升现象研究
20
作者 孙浩伟 曹宏涛 +2 位作者 张方忠 侯宾 孟繁慧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8-1094,共7页
研究了高比能三元软包锂离子电池(LIBs)体系工作过程中的温升现象,通过电化学阻抗(EIS)、增量容量分析(ICA)、工作过程温度变化曲线,研究了NCM622-SiO/C锂离子电池倍率充放电及温度放电测试中的温升现象,解释了不同测试过程中温升规律... 研究了高比能三元软包锂离子电池(LIBs)体系工作过程中的温升现象,通过电化学阻抗(EIS)、增量容量分析(ICA)、工作过程温度变化曲线,研究了NCM622-SiO/C锂离子电池倍率充放电及温度放电测试中的温升现象,解释了不同测试过程中温升规律差异的原因,并对温升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充放电电流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会造成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容量的降低,并加剧充放电过程中电化学极化现象;同时,电池的电解液含量减少使其RS、RSEI和RCT逐渐增大,验证了电解液含量的减少将会加剧电池的物理极化和电化学极化现象。这对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制造、应用及温升机理分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温升 电解液含量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