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双工辅助的无人机上行通信抗窃听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建勋 王谋业 +2 位作者 杨胜辉 黄耀森 吴思凡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8,共8页
针对无人机上行通信链路的窃听攻击,提出一种全双工协同干扰的安全传输策略。方案利用收发双方在数据传输不同阶段的信息差异以及掌握的先验信息特征,向待传输信号注入人工噪声信号,从而使窃听链路形成干扰受限系统。在发射功率、无人... 针对无人机上行通信链路的窃听攻击,提出一种全双工协同干扰的安全传输策略。方案利用收发双方在数据传输不同阶段的信息差异以及掌握的先验信息特征,向待传输信号注入人工噪声信号,从而使窃听链路形成干扰受限系统。在发射功率、无人机的机动性等约束条件下,建立最大化系统保密速率的联合优化问题,基于交替优化方法和连续凸近似技术将非凸问题转化为两个子问题,并设计了一种迭代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安全传输方案与其他参照方案相比,能够显著提高全双工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的保密速率,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 物理层安全 全双工 人工噪声 通信抗窃听 连续凸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洋传感器供能的船载能量网络参数配置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潘孟琦 董理君 +2 位作者 李晖 范慧丽 应文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9-134,151,共7页
[目的]由于海面传感器的耗能点分散、负荷波动幅度较大且节能降耗的需求迫切,为了优化能量供给模式,提出面向海面传感器的船载能量网络(SEN)。[方法]首先,基于车载能量网络、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及电动船舶技术,分析SEN模型的可行性;然后,... [目的]由于海面传感器的耗能点分散、负荷波动幅度较大且节能降耗的需求迫切,为了优化能量供给模式,提出面向海面传感器的船载能量网络(SEN)。[方法]首先,基于车载能量网络、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及电动船舶技术,分析SEN模型的可行性;然后,基于海面传感器的特点,建立SEN模型,提出能量传输最大化和能量损失最小化这2个问题,并定义问题模型和约束函数;最后,通过开源模型MaritimeSim选取基础实验数据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置参数,SEN能够将海上可再生能量传输至海面传感器节点,从而补充电力网络并增强其电能传输能力。[结论]研究成果可为优化海面传感器的能量供给提供新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船舶 船载能量网络 动态充电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容式技术的系泊缆水下监测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杜宇 武文华 +2 位作者 王延林 唐达 岳前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03-1008,1014,共7页
针对深水系泊缆缺少在位监测手段的问题,开展了系泊缆力学行为监测系统的研究。采用悬链线系统集中质量模型对深水系泊缆动力行为开展理论分析,通过改变传统求解中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深水系泊缆张力监测的测量策略;同时针对水... 针对深水系泊缆缺少在位监测手段的问题,开展了系泊缆力学行为监测系统的研究。采用悬链线系统集中质量模型对深水系泊缆动力行为开展理论分析,通过改变传统求解中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深水系泊缆张力监测的测量策略;同时针对水下系泊缆缺少成熟测量装置的问题,基于自容式技术开发了系泊系统水下测量传感器和水下安装/回收装置。监测系统在南海一座半潜式平台开展了5个月的连续测量,证明了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通过20 min的采集样本分析,证明了系泊缆测量方法能够有效的获取系泊缆张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浮式平台 系泊系统 系泊缆张力 集中质量法 现场监测 水下测量 自容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南海定点观测数据的强风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杜宇 王延林 +3 位作者 武文华 吕柏呈 岳前进 张立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3,共8页
为了满足我国海洋工程抗风设计需求,在南海某海洋平台定点开展了原型测量工作。通过对海面上82 m和29 m两处开展实测工作,获得了冬季寒潮和超强台风"尤特"影响下的风场现场实测数据。利用非平稳过程分析方法对两类强风过程的... 为了满足我国海洋工程抗风设计需求,在南海某海洋平台定点开展了原型测量工作。通过对海面上82 m和29 m两处开展实测工作,获得了冬季寒潮和超强台风"尤特"影响下的风场现场实测数据。利用非平稳过程分析方法对两类强风过程的脉动风分量、湍流强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度和脉动风谱等风场特性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脉动风分布的高斯性,给出了湍流强度与阵风因子的非线性拟合参数,分析了不同高度处风场特性剖面变化规律,证明了脉动风实测谱与Von Karman经验谱的良好拟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台风 寒潮 强风荷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IV型弯张换能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宽 蓝宇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7-471,共5页
IV型弯张换能器低频发射时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的特点,是一种常用的水下低频大功率声源。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相较于压电陶瓷拥有更大的应变量和能量密度,并且杨氏模量较小,可以有效降低换能器谐振频率。利用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激励材... IV型弯张换能器低频发射时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的特点,是一种常用的水下低频大功率声源。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相较于压电陶瓷拥有更大的应变量和能量密度,并且杨氏模量较小,可以有效降低换能器谐振频率。利用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激励材料,设计了一种低频IV型弯张换能器,对其静态磁场和动态磁场进行了分析,构建出双棒式磁路,并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换能器的结构建模与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制作了稀土IV型弯张换能器样机,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换能器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水中谐振频率为370 Hz,最大声源级为196 d B,能够实现低频、大功率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材料 磁致伸缩 弯张换能器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环路移频反馈激光器及放大器增益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晨 张海洋 +3 位作者 赵长明 张立伟 杨苏辉 杨宏志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基于声光调制的频移反馈激光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可以生成一串频率间隔相同的谐波。为了生成多频激光,采用移频反馈激光器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全光纤式移频-放大反馈环路,建立了基于频移反馈腔的激光外差相关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 基于声光调制的频移反馈激光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可以生成一串频率间隔相同的谐波。为了生成多频激光,采用移频反馈激光器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全光纤式移频-放大反馈环路,建立了基于频移反馈腔的激光外差相关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同时,在环路中引入光纤放大器,研究了增益系数对各阶次谐波相应强度的影响,验证了不同增益系数对各阶次频率的选择作用。结果表明,利用频移反馈回路,实现了数倍于基频的高频调制,最高调制频率可达4GHz。这为新体制高频调制激光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及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移频反馈激光器 声光调制 光纤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边海防的架构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其椿 许锡锴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45,共3页
针对我国陆海边界情况复杂,边海防形势严峻的问题,提出推进智慧边海防建设策略。对智慧边海防的形态特征、总体架构进行分析,尝试对当前智慧边海防建设面临的分散与集中建设、跨网通信与交换、数据全面与部分汇聚、应用通用与个性化以... 针对我国陆海边界情况复杂,边海防形势严峻的问题,提出推进智慧边海防建设策略。对智慧边海防的形态特征、总体架构进行分析,尝试对当前智慧边海防建设面临的分散与集中建设、跨网通信与交换、数据全面与部分汇聚、应用通用与个性化以及跨部门指挥与协同等关键痛点问题进行剖析并给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智慧边海防的推进策略将成为现代边海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边海防 形态特征 总体架构 推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CF模式的三关节仿生金龙鱼的设计与验证
8
作者 唐斌 张宇 +1 位作者 唐可欣 赵化民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6-78,共3页
为提高仿生系统在水中的机动与续航能力,以金龙鱼为仿生对象并基于身体/尾鳍(body and/or caudal fin,BCF)摆动游动机理设计一种三关节仿生金龙鱼系统。围绕仿生金龙鱼的模块化系统设计、多模态运动、定深定航运动以及水中续航等问题开... 为提高仿生系统在水中的机动与续航能力,以金龙鱼为仿生对象并基于身体/尾鳍(body and/or caudal fin,BCF)摆动游动机理设计一种三关节仿生金龙鱼系统。围绕仿生金龙鱼的模块化系统设计、多模态运动、定深定航运动以及水中续航等问题开展研究。通过设计PID控制器,实现仿生金龙鱼的高精度控制以及稳定的定深与定航运动。在实际水环境中对设计的仿生金龙鱼系统进行可行性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仿生金龙鱼系统具备较好的机动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金龙鱼 BCF PID 无线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小型热带河口羽流的季节性变化与洪水事件影响下的特征与动力分析
9
作者 赵军鹏 李溢涵 龚文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76,共10页
小河口与大河口的羽流特征具有显著的不同,其更多地受风、径流的变化所控制。文章以海南博鳌万泉河口为例,研究其河口羽流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及洪水对河口羽流的影响。采用动量平衡方法,分析了万泉河口羽流的动力特征。结果表明,万泉... 小河口与大河口的羽流特征具有显著的不同,其更多地受风、径流的变化所控制。文章以海南博鳌万泉河口为例,研究其河口羽流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及洪水对河口羽流的影响。采用动量平衡方法,分析了万泉河口羽流的动力特征。结果表明,万泉河口羽流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羽流的扩展路径与范围主要受径流和风的控制,夏季时以向外海与向上游方向(相对于开尔文波的传播方向)扩展为主,而冬季时则向下游扩展。夏季的羽流范围大于冬季。一次近2天的洪水可极大地影响羽流的范围及盐度大小,盐度减小1‰的范围可达300km2。但洪水过后,在风与潮汐的混合作用下,河口近岸的盐度可较为快速地恢复到洪水前水平。在羽流的远场区域,流速切线方向主要为压强梯度力与摩擦力的平衡,而在法线方向则为地转平衡;在近场切线方向主要为平流项、压力梯度项与摩擦力项的平衡,而法线方向则主要为压强梯度力与离心力之间的平衡,科氏力项可忽略不计,这与中纬度大河口的近场动力特征具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羽流 小河口 季节性变化 洪水事件 动量平衡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滑与伸展叠合区构造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以渤海南部BZ25-1/1S油田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晓庆 李伟 +4 位作者 杨波 宿雯 吴智平 刘超 姜治群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0,共10页
根据三维地震、录井、测井、圈闭要素等资料,通过断裂体系发育与演化,以及构造控制下的沉积相类型及展布差异、圈闭类型及分布差异分析,研究走滑与伸展构造叠合区特征,并对BZ25-1/1S油田油气深浅成藏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伸展... 根据三维地震、录井、测井、圈闭要素等资料,通过断裂体系发育与演化,以及构造控制下的沉积相类型及展布差异、圈闭类型及分布差异分析,研究走滑与伸展构造叠合区特征,并对BZ25-1/1S油田油气深浅成藏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伸展断裂体系控制研究区的构造格局与演化,走滑作用形成的压扭应力改造研究区构造格局;伸展构造控制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展布,并与断层相匹配,控制研究区深浅成藏的输导及储盖条件;伸展作用控制浅部构造圈闭的形成,走滑作用控制深部构造圈闭的形成,两者结合为深浅成藏差异性提供圈闭条件;伸展断层上盘易于浅部运聚成藏,下盘易于深部层位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 走滑构造 叠合区 石油地质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港口停留区域识别的船舶停留轨迹提取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振涛 赵卓峰 +1 位作者 王桂玲 徐垚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17,共5页
针对港口停留区域识别时船舶轨迹大数据的精度低、稀疏、漂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约束条件下的船舶停留轨迹提取(MPTSSE)方法。首先,结合船舶轨迹数据特点,给出了用于停留区域识别与提取的停留段概念的定义;其次,建立了基于速度、时间... 针对港口停留区域识别时船舶轨迹大数据的精度低、稀疏、漂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约束条件下的船舶停留轨迹提取(MPTSSE)方法。首先,结合船舶轨迹数据特点,给出了用于停留区域识别与提取的停留段概念的定义;其次,建立了基于速度、时间差、停留时长、距离等多约束的轨迹停留段提取模型和并行化轨迹停留段提取算法;最后,基于Hadoop框架给出了船舶轨迹大数据集上的轨迹停留段提取算法实现。基于真实船舶轨迹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Stop/Move模型的轨迹停留提取方法相比,MPTSSE方法在三个港口泊位的提取中准确率提高了22%。MPTSSE方法能有效避免轨迹停留段误分割情况,同时在大规模船舶轨迹数据下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停留区域 船舶轨迹数据 停留轨迹 多约束提取 Hadoop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P并行计算的匹配追踪时频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世广 王淑艳 +2 位作者 赵文津 刘志伟 何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4-461,共8页
基于匹配追踪的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具有良好的时频分辨率,但由于计算量过大,影响其在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在深入研究基于OpenMP的并行算法的基础上,本文将该并行计算方式应用于匹配追踪法对Morlet子波的寻优过程以及计算多个... 基于匹配追踪的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具有良好的时频分辨率,但由于计算量过大,影响其在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在深入研究基于OpenMP的并行算法的基础上,本文将该并行计算方式应用于匹配追踪法对Morlet子波的寻优过程以及计算多个Morlet子波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实际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并行算法加速性能良好,加速比随线程数增加呈近线性增长,即在确保计算精度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计算效率;而且计算量越大其加速性能体现越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匹配追踪 时频分析 OPENMP 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规模船舶轨迹数据的航道边界提取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垚 李卓然 +3 位作者 孟金龙 赵利坡 温建新 王桂玲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传统的道路数据获取方法成本高、更新慢等无法适用于海洋航道的获取,从众源轨迹数据中提取道路或航道信息具有成本低、更新快等特性,然而,由于船舶轨迹数据噪声多、数据量大、不同区域分布不均使得航道边界提取面临较大挑战。针对该问题... 传统的道路数据获取方法成本高、更新慢等无法适用于海洋航道的获取,从众源轨迹数据中提取道路或航道信息具有成本低、更新快等特性,然而,由于船舶轨迹数据噪声多、数据量大、不同区域分布不均使得航道边界提取面临较大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规模船舶轨迹数据进行航道边界提取的方法。首先对大规模的船舶轨迹数据进行并行化去噪、插值、轨迹分段;然后,基于并行化及基于Geohash编码的空间聚类,将轨迹数据化简为多个方形区域的点集数据;其次,对其进行窗口划分,对传统的Ni Black方法进行扩展,提出Spatial Ni Black算法,对方形区域进行航道识别;最后,提出一种新的提取算法del-alpha-shape,基于航道识别结果获得航道边界。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最大密度值是200,最小密度值是10,窗口长和宽分别为5和5时,可同时达到86. 7%的准确率和79. 4%的召回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大规模的轨迹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航道边界,是一种有效的航道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数据 自动识别系统 时空大数据 DELAUNAY三角网 航道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取水口海冰堆积问题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延林 张亚伟 +4 位作者 许宁 孙珊珊 张大勇 岳前进 杜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16-1722,共7页
浮冰与核电取水构筑物相互作用会发生冰堆积问题。随着冰堆积规模的增加,冰堆底部的浮冰与取水口距离逐渐变小,浮冰被吸入取水口的可能性变大,导致取水口被浮冰堵塞。本文针对浮冰与核电取水构筑物作用过程中的浮冰堆积问题,采用离散元... 浮冰与核电取水构筑物相互作用会发生冰堆积问题。随着冰堆积规模的增加,冰堆底部的浮冰与取水口距离逐渐变小,浮冰被吸入取水口的可能性变大,导致取水口被浮冰堵塞。本文针对浮冰与核电取水构筑物作用过程中的浮冰堆积问题,采用离散元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不同冰速、密集度和冰量对浮冰堆积高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堆积时间内,浮冰的密集度和速度均是影响浮冰堆积高度的重要因素;而在相同冰量下(堆积时间不同),冰速则是影响浮冰堆积高度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可为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浮冰的堆积高度进行合理的预判,对由浮冰引起的取水口堵塞问题进行及时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标 离散元方法 数值模拟 浮冰堆积 堆积高度 核电取水口 浮冰分布密度 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古近系与新近系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成桢 姜平 姜治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6,共6页
为研究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新近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特征,利用三维地震、地球化学、测录井等资料,分别从油源断裂、排烃期断裂活动强度、活跃烃源岩、区域性盖层4个方面分析其对油气时空差异分布的影响,最终明确了黄河口凹陷古近系... 为研究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新近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特征,利用三维地震、地球化学、测录井等资料,分别从油源断裂、排烃期断裂活动强度、活跃烃源岩、区域性盖层4个方面分析其对油气时空差异分布的影响,最终明确了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新近系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黄河口凹陷新近系为它源成藏,主控因素为油源断裂发育特征与排烃期断裂活动强度,排烃期断裂活动强度决定了新近系油气运移效率与规模,排烃期断裂活动强度大于8 m/Ma,断裂输导能力强,油气以浅层富集成藏为主;古近系成藏主控因素为排烃期断裂活动强度、区域性盖层发育特征,当排烃期断裂活动强度小于4 m/Ma、盖层有效断接厚度大于10 m时,油气以古近系深层富集成藏为主。该研究成果对黄河口凹陷下一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断裂 断层活动性 活跃烃源岩 区域性盖层 古近系 新近系 黄河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步控制和神经动力学模型的带缆水下潜器航迹跟踪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斯行 刘晗 +1 位作者 马宁 李霄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实现带缆水下潜器的航迹跟踪控制,对带缆水下潜器设计了运动学反步控制器和动力学滑模控制器,并引入生物启发神经动力学模型来平滑反步控制器中因跟踪误差较大,引起的输出速度跳变。对水下潜器折线路径跟踪进行仿真,并分析脐带缆对跟... 为实现带缆水下潜器的航迹跟踪控制,对带缆水下潜器设计了运动学反步控制器和动力学滑模控制器,并引入生物启发神经动力学模型来平滑反步控制器中因跟踪误差较大,引起的输出速度跳变。对水下潜器折线路径跟踪进行仿真,并分析脐带缆对跟踪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所设计控制器的路径跟踪误差小,跟踪速度在初始阶段以及折线路径拐点处过渡平滑;脐带缆使跟踪效果变差。对带缆潜器这一刚性和柔性部件相互连接的水下运载设备而言,神经动力学反步滑模控制器能够较好地实现航迹跟踪,并有效克服传统反步控制器速度跳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缆水下潜器 反步控制 滑模控制 神经动力学 航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线阵的近程运动小目标被动定位跟踪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高凤 安妍妍 +2 位作者 杨丰茂 张乔 靳仕源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56,共8页
针对水下运动小目标被动探测与定位问题,提出了分段组合子阵联合处理探测方法,各探测子阵采用相互垂直结构布局,克服了单阵方位模糊及无法定位等问题。研究了分段组合子阵的宽带最小方差无畸变失真响应近场聚焦目标定位方法,实现了近程... 针对水下运动小目标被动探测与定位问题,提出了分段组合子阵联合处理探测方法,各探测子阵采用相互垂直结构布局,克服了单阵方位模糊及无法定位等问题。研究了分段组合子阵的宽带最小方差无畸变失真响应近场聚焦目标定位方法,实现了近程蛙人等水下小目标被动高精度定位。在此基础上,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运动轨迹进行预测估计,将目标定位信息与跟踪轨迹信息进行匹配,实现高背景噪音下的运动小目标的跟踪处理。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分段子阵联合处理能有效对水下运动小目标进行定位和跟踪,海试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线阵 小目标 被动定位 定位跟踪 左右舷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磁力仪阵列的水下磁性目标警戒系统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兴海 于力 +1 位作者 周镇宇 王玉明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7期78-83,共6页
为提高水下磁性目标的预警成功率,设计一种基于阵列矢量磁力仪的磁性目标探测方法。按照理论推导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阵列坐标系下磁性目标磁异常信号特征进行分析,推导目标距离计算方法,以某典型磁性目标为探测对象,对目标运动磁异... 为提高水下磁性目标的预警成功率,设计一种基于阵列矢量磁力仪的磁性目标探测方法。按照理论推导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阵列坐标系下磁性目标磁异常信号特征进行分析,推导目标距离计算方法,以某典型磁性目标为探测对象,对目标运动磁异常特征进行仿真,得出阵列间距与探测距离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为后续特定海区的水下磁性目标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探测 磁力仪阵列 梯度张量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试验船电磁兼容性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盛春 屈骎宇 朱新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4-156,共3页
民用综合试验船尚为新兴领域,包括电磁兼容性设计等受制于成本及实现难度无法完全套用军用综合试验舰经验。本文以我国首艘民用综合试验船"电科1号"为例,具体针对设备单机电磁兼容性设计、设备安装布置设计、系统布线与供电... 民用综合试验船尚为新兴领域,包括电磁兼容性设计等受制于成本及实现难度无法完全套用军用综合试验舰经验。本文以我国首艘民用综合试验船"电科1号"为例,具体针对设备单机电磁兼容性设计、设备安装布置设计、系统布线与供电设计及系统设备频率功率使用管理设计等4个方面对民用综合试验船全船电磁兼容性设计进行分析说明。通过实际应用检验,"电科1号"在未显著增加建造难度及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设计及优化布局,保障了全船各类电子设备相互影响最小化,为后续同类船舶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试验船 “电科1号” 电磁兼容性设计 设备频率功率使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旧金山”号核潜艇碰撞事故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盛立 刘国林 +1 位作者 周泓伯 王舟荔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98-201,共4页
碰撞、触礁事故是核潜艇多发的事故类型,近年来美、英、法、俄、印等国核潜艇都出现了碰撞、触礁事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从核潜艇发展历史上看,2005年发生的"旧金山"号核潜艇碰撞事故是最严重的核潜艇碰撞事... 碰撞、触礁事故是核潜艇多发的事故类型,近年来美、英、法、俄、印等国核潜艇都出现了碰撞、触礁事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从核潜艇发展历史上看,2005年发生的"旧金山"号核潜艇碰撞事故是最严重的核潜艇碰撞事故之一,造成数十人伤亡并使潜艇严重损坏。通过该事故,美海军对海洋信息测绘机制和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及改进并影响至今。本文对"旧金山"号核潜艇碰撞事故进行回顾,分析事故原因及产生的影响,供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碰撞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