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煤中水分存在形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唐文蛟 张守玉 +6 位作者 董建勋 郭熙 董爱霞 郑红俊 邓文祥 丁艳军 吕俊复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22,共6页
利用低温差热法分析了我国内蒙古两种典型褐煤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并用恒温干燥的方法对褐煤中各部分水的析出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褐煤中存在三种具有不同冷凝特性的水,分别为自由水、束缚水和不冻水,其含量与煤种有关;从等温干... 利用低温差热法分析了我国内蒙古两种典型褐煤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并用恒温干燥的方法对褐煤中各部分水的析出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褐煤中存在三种具有不同冷凝特性的水,分别为自由水、束缚水和不冻水,其含量与煤种有关;从等温干燥实验得出,自由水的析出速率明显大于束缚水的析出速率;由不同存在形式水分含量及冷凝特性可以推测,大唐五间房褐煤具有比锡林郭勒褐煤更大比例的微孔,我国褐煤孔隙分布中的微孔所占体积比例比澳大利亚褐煤大.同时,通过孔隙测定验证了大唐五间房褐煤具有比锡林郭勒褐煤更大的微孔比例,且与其水分冷凝特性关系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水分 干燥 冷凝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燃烧特性及反应活性探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爱霞 张守玉 +6 位作者 王健 郭熙 陈川 熊绍武 吕俊复 丁艳军 董建勋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1期87-91,120,共6页
中国褐煤资源丰富,然而由于褐煤自身特点使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针对中国褐煤应用最广的途径———燃烧,借助热重分析仪对不同热解终温的褐煤半焦及热解终温为1273 K的褐煤半焦与原煤的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Coats-R... 中国褐煤资源丰富,然而由于褐煤自身特点使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针对中国褐煤应用最广的途径———燃烧,借助热重分析仪对不同热解终温的褐煤半焦及热解终温为1273 K的褐煤半焦与原煤的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Coats-Redfern法进行了燃烧动力学的分析,通过求得的表观活化能表征煤焦的燃烧反应活性。研究发现:热解终温越高,煤焦的燃烧特性越差;掺混褐煤有助于提高其半焦的燃烧特性,而掺混燃料的燃烧稳定性几乎和原煤无差别,且随着掺混比例的增加,混合燃料的活化能逐渐增大,越不易点燃,掺混半焦对燃料的燃烧特性和反应活性都有影响。相同制备条件下的烟煤半焦和褐煤半焦的燃烧动力学参数尤其是活化能相差很大,可见煤焦的燃烧反应活性与煤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半焦 燃烧反应活性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颗粒褐煤高温烟气干燥过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董爱霞 张守玉 +4 位作者 郭熙 王秀军 丁艳军 董建勋 吕俊复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4,共6页
以褐煤颗粒中水分蒸发界面为基础,将褐煤颗粒分为干区和湿区,干区考虑传热传质,湿区只考虑传热,并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一维球坐标系下单颗粒褐煤干燥脱水过程模型.利用Crank-Nicolson六点差分格式对其离散,模拟得到不同工况(初始烟温... 以褐煤颗粒中水分蒸发界面为基础,将褐煤颗粒分为干区和湿区,干区考虑传热传质,湿区只考虑传热,并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一维球坐标系下单颗粒褐煤干燥脱水过程模型.利用Crank-Nicolson六点差分格式对其离散,模拟得到不同工况(初始烟温、停留时间和颗粒粒径等)下的单颗粒褐煤含湿量及其内部温度分布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与模型模拟结果对比表明二者吻合度较好,所建干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褐煤干燥的实际过程.研究发现,初始烟温越高、停留时间越长以及颗粒粒径越小,干燥效果越好.当粒径为20mm的褐煤颗粒在初始温度为873K的热气流下停留131s时,其含水量即可从25.3%降到12%以下,此时颗粒表面的温度为537K,略高于挥发分初析温度(520K),此工况可以作为褐煤实际干燥过程中的最佳工况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高温烟气 干燥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站烟气水分回收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雷承勇 王恩禄 +4 位作者 黄晓宇 杨天尉 董建勋 祁城柱 孔德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22,共5页
为改善锅炉效率并回收水分,利用加湿天然气烟气模拟褐煤锅炉排烟,通过布置在水平烟道中的错列光管水冷换热器进行冷凝换热,研究入口烟温维持在50℃-60℃时,烟气流速(3-8 m/s)、烟气中水蒸汽容积份额(4%-14%)、冷却水流量及流动方式... 为改善锅炉效率并回收水分,利用加湿天然气烟气模拟褐煤锅炉排烟,通过布置在水平烟道中的错列光管水冷换热器进行冷凝换热,研究入口烟温维持在50℃-60℃时,烟气流速(3-8 m/s)、烟气中水蒸汽容积份额(4%-14%)、冷却水流量及流动方式等因素对高水蒸汽含量烟气冷凝液捕集率的影响,提出适用于电站的水分处理及回收利用技术。由试验结果分析得到,冷凝液捕集率随烟气流速降低、水蒸汽容积份额增大或冷却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试验条件下的冷凝水捕集率最高可达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燃煤电站 余热利用 水分回收 高水分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颗粒褐煤高温烟气干燥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邓文祥 张守玉 +7 位作者 董建勋 郭熙 董爱霞 郑红俊 唐文蛟 丁艳军 吕俊复 施大钟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6,共7页
针对10mm^25mm粒径的大唐五间房褐煤,通过单颗粒高温烟气干燥实验,得到了600℃~900℃烟气温度下的干燥特性曲线,研究了干燥介质温度和粒径对褐煤高温脱水效果的影响,发现干燥过程主要处于降速干燥阶段;高温条件下,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 针对10mm^25mm粒径的大唐五间房褐煤,通过单颗粒高温烟气干燥实验,得到了600℃~900℃烟气温度下的干燥特性曲线,研究了干燥介质温度和粒径对褐煤高温脱水效果的影响,发现干燥过程主要处于降速干燥阶段;高温条件下,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并不显著;针对褐煤水分在干燥过程中的迁移特点以及大唐五间房褐煤的孔隙特征,基于努森扩散定律,建立了水分蒸发为蒸汽再扩散出煤粒的缩核干燥动力学模型;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并利用Arrhenius公式求出了10mm^25mm粒径下的干燥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烟气 降速干燥 动力学模型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高温烟气干燥过程中挥发分析出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熙 张守玉 +3 位作者 董爱霞 丁艳军 施大钟 董建勋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7,36,共6页
对伊敏褐煤和大唐五间房褐煤在高温烟气环境下的干燥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对大粒径煤颗粒采用固定床干燥法,对小粒径煤粉则采用下降管顺流干燥法.根据实验获得的煤颗粒和干燥介质温度曲线研究了初始烟气温度、粒径和初始含水率对... 对伊敏褐煤和大唐五间房褐煤在高温烟气环境下的干燥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对大粒径煤颗粒采用固定床干燥法,对小粒径煤粉则采用下降管顺流干燥法.根据实验获得的煤颗粒和干燥介质温度曲线研究了初始烟气温度、粒径和初始含水率对褐煤中水分和挥发分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煤高温烟气干燥过程主要分为预热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褐煤在下降管中的干燥过程主要处于预热干燥阶段;在800℃的烟气初温下,增大粒径,提高初始含水率,可以避免挥发分析出;两煤种在下降管干燥过程中均比较稳定,且伊敏褐煤相比五间房褐煤吸收和脱除水分更为容易,但也更易受热分解.研究表明,下降管高温烟气干燥技术适用于伊敏和大唐五间房褐煤这两种煤种的干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高温烟气 干燥 挥发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烟气中单颗粒褐煤干燥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熙 张守玉 +3 位作者 董爱霞 丁艳军 施大钟 董建勋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6-521,共6页
针对褐煤低温烟气干燥技术中干燥效率低、燃烧爆炸危险系数高等问题,对高温烟气干燥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单颗粒高温烟气干燥实验,得到了不同烟气温度、粒径及初始含水率下的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颗粒表面温度曲线,以此来研究3个因... 针对褐煤低温烟气干燥技术中干燥效率低、燃烧爆炸危险系数高等问题,对高温烟气干燥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单颗粒高温烟气干燥实验,得到了不同烟气温度、粒径及初始含水率下的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颗粒表面温度曲线,以此来研究3个因素对褐煤高温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600℃)烟气干燥速率远大于低温热风(≤200℃)干燥速率,但继续提高烟气温度对临界含水率的影响很小,同时对干燥速率的提升也不如低温干燥显著;初始含水率越高,干燥速率越大,表面温度越低;粒径越小,对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率的影响越大,且大于干燥介质温度和煤球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高温烟气 干燥特性 单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宏 王冲 牛文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74-177,共4页
通过对矿业城市劳动力就业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对比分析,认为矿业城市的城乡就业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小幅度增长;第三产业较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增长速度快,而第二产业就业岗位减少,出现严重失业;国有企业、制... 通过对矿业城市劳动力就业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对比分析,认为矿业城市的城乡就业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小幅度增长;第三产业较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增长速度快,而第二产业就业岗位减少,出现严重失业;国有企业、制造行业就业比重下降幅度大,非公有制企业、服务行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经济转型初期,矿业城市国有企业的破产、资产重组等减员增效,结构性失业严重,而非公有制等经济单位吸纳失业人员有限,导致失业人员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劳动力 就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煤中含氧官能团干燥前后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孟浩 张守玉 +9 位作者 郑红俊 董建勋 邓文祥 唐文蛟 侯宝鑫 涂圣康 金涛 李尤 丁艳军 吕俊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3-489,共7页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经不同干燥过程前后低阶煤中官能团进行研究,基于拟合处理方法分析了煤中主要官能团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过程中,随干燥温度的增加,低阶煤中主要官能团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经不同干燥过程前后低阶煤中官能团进行研究,基于拟合处理方法分析了煤中主要官能团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过程中,随干燥温度的增加,低阶煤中主要官能团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当低温干燥温度超过190℃,高温干燥温度超过600℃时,煤中主要官能团增多,表明该煤被严重氧化。在模拟烟气干燥过程中,亚甲基是低阶煤脂肪烃结构中最易被氧化的部分,烟气中含氧量越高,煤受氧气氧化作用越强。在高温600℃模拟烟气干燥过程中,干燥介质中的氧气主要氧化煤分子结构中的芳香烃,干燥后低阶煤的自燃倾向性最弱,不易发生复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干燥 傅里叶红外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颗粒褐煤高温烟气干燥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孟浩 张守玉 +3 位作者 董建勋 李尤 丁艳军 吕俊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34-1540,共7页
褐煤干燥对于提高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模拟高温烟气干燥这一高温差、变温差非稳态传热传质过程中褐煤内水分蒸发过程,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一维球坐标系下蒸发界面向内迁移的单颗粒褐煤干燥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初始烟气温... 褐煤干燥对于提高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模拟高温烟气干燥这一高温差、变温差非稳态传热传质过程中褐煤内水分蒸发过程,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一维球坐标系下蒸发界面向内迁移的单颗粒褐煤干燥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初始烟气温度和颗粒粒径对单个褐煤颗粒干燥特性的影响。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二者变化趋势一致,所建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高温烟气干燥过程中褐煤内水分蒸发过程。结果表明,初始烟气温度越高,颗粒粒径越小,蒸发界面向内迁移速度越快,水分脱除越快,干燥时间越短;蒸发界面平均迁移速度均与初始烟气温度和颗粒粒径呈线性关系;在初始烟气温度700℃下,较短的停留时间使得颗粒表面温度未达到挥发分析出温度,本研究中不同粒径褐煤颗粒在干燥过程中基本没有挥发分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 褐煤 高温烟气 干燥 传热 传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煤低温干燥官能团的演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孟浩 张守玉 +7 位作者 郑红俊 董建勋 李尤 侯宝鑫 涂圣康 金涛 丁艳军 吕俊复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9,共6页
利用傅立叶红外对低温干燥前后低阶煤中官能团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红外谱图的峰面积曲线拟合处理,分析了低阶煤中各官能团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干燥后低阶煤性质的演变.结果表明,在干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增加,脂肪族结构逐渐消... 利用傅立叶红外对低温干燥前后低阶煤中官能团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红外谱图的峰面积曲线拟合处理,分析了低阶煤中各官能团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干燥后低阶煤性质的演变.结果表明,在干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增加,脂肪族结构逐渐消失,脂肪侧链中亚甲基官能团比甲基官能团活泼,在干燥过程中最先被氧化;含氧官能团羧基、羟基、羰基及醚键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其中羧基反应活性最好,其含量降低的速度最快,羰基性质最为稳定,其含量变化最为缓慢;芳香环CC先增加后减少,伊敏煤中CC在230℃时开始分解,天池能源煤中CC在190℃时已开始大量分解.研究表明,在低温干燥过程中低阶煤的变质程度有所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煤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低温干燥 傅立叶红外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和储能的电力系统安全约束机组组合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建平 王旭斌 +3 位作者 吴岩 王忠为 张洪力 刘文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5,共8页
针对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安全约束机组组合问题,利用储能的快速双向调节能力改善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机组组合模型中考虑风电、负荷预测误差对机组组合的影响,并引入基于可信理论的旋转备用机会约束条件,可... 针对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安全约束机组组合问题,利用储能的快速双向调节能力改善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机组组合模型中考虑风电、负荷预测误差对机组组合的影响,并引入基于可信理论的旋转备用机会约束条件,可避免造成备用的过度配置。另外,通过考虑合理弃风提高消纳风电能力和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分析了储能参数以及接入系统方式对机组组合模型中系统运行成本和风电弃风量的影响。最后,采用新英格兰10机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组合 风电 储能 预测误差 机会约束 弃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约束的孤网风电渗透率极限评估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建平 吴锡昌 +4 位作者 王旭斌 吴岩 王忠为 张洪力 刘文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100,共8页
大规模具有间歇性、波动性且难以预测的风电接入孤立电网后将会给其频率稳定性带来一系列挑战,以中电投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孤立电网为背景,将风电波动视为平稳随机过程并采用平均功率谱密度提取大量风电波动信息,不借助商业软件建... 大规模具有间歇性、波动性且难以预测的风电接入孤立电网后将会给其频率稳定性带来一系列挑战,以中电投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孤立电网为背景,将风电波动视为平稳随机过程并采用平均功率谱密度提取大量风电波动信息,不借助商业软件建立了考虑频率约束的风电渗透率极限评估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了在频率稳定约束下霍林河孤网系统最大风电消纳能力,从而为电网规划提供指导。最后,对不同类型的机组频率响应能力进行分析,考虑增建一部分燃气电站提高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也为电网后续升级和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渗透率 频率稳定 功率谱密度 一次调频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优化系统在600MW机组锅炉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建勋 张海福 +3 位作者 马志杰 高德民 杨辉 孔德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2,84,共3页
利用锅炉运行数据和机组DCS,通过建模及优化实现了锅炉燃烧优化的闭环控制。在通辽发电总厂600MW机组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在600 MW负荷下,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0.58%,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低10%以上。
关键词 600MW机组 锅炉 燃烧优化 闭环控制 热效率 氮氧化物 排放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催化剂的燃煤电厂SCR脱硝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建勋 韩庚新 +3 位作者 李冬 齐共新 孙少山 祁成柱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59,63,共4页
火电厂燃煤中的无机成分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具有气体、液体和固体形式的无机物,常常导致SCR催化剂的中毒、失效,以及SCR系统堵塞等。针对内蒙古东部地区褐煤,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R催化剂,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新的SCR催化... 火电厂燃煤中的无机成分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具有气体、液体和固体形式的无机物,常常导致SCR催化剂的中毒、失效,以及SCR系统堵塞等。针对内蒙古东部地区褐煤,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R催化剂,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新的SCR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硝效率和较强的抗毒能力,但脱硝效率和中毒速度与催化剂本身设计和系统运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称评聘 岗位聘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数字化矿山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
16
作者 冯树清 刘利君 +1 位作者 杨正先 刘宝华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1期42-44,共3页
随着数字化矿山概念的提出和煤矿综合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地理信息系统在煤矿中也得到了应用,但应用水平很低。本文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数字化系统建立的可行性,为实现矿山数字化提供了重要思想。
关键词 数字化矿山 地理信息系统 矿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