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S高硼含硅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郑志强 陈建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2,共7页
目前,国内核电站一回路(RCS)普遍存在水中硅含量上升明显的问题,为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方法与思路,系统调研了RCS水中硅的主要来源,总结了普通含硅水的处理手段与目前核电站RCS中应用的硅处理方法。调研表明,目前RCS中硅主要来源于Bora... 目前,国内核电站一回路(RCS)普遍存在水中硅含量上升明显的问题,为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方法与思路,系统调研了RCS水中硅的主要来源,总结了普通含硅水的处理手段与目前核电站RCS中应用的硅处理方法。调研表明,目前RCS中硅主要来源于Boraflex材料制备的燃料架以及RCS玻璃纤维过滤芯。应用于普通含硅水的处理技术很多,但由于核电站RCS水的高硼特性,在核电站RCS中仅有树脂法和膜法得到了应用和实践,其中离子交换树脂法因成本较高,适合以移动装置的形式应用于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中,NF与RO是用于RCS除硅的典型膜分离工艺,但该工艺对硼的回收率低,需开发新的技术以提高硼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水 核电站 一回路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功率异常数据剔除方法研究
2
作者 杨心月 荆博 +1 位作者 梅志刚 钱政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2,共7页
风速-功率曲线广泛应用于风电机组的功率预测、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其主要构建方法是使用风电场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进行拟合。然而由于弃风限电、仪表故障等因素,SCADA数据中存在部分功率异常数据。... 风速-功率曲线广泛应用于风电机组的功率预测、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其主要构建方法是使用风电场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进行拟合。然而由于弃风限电、仪表故障等因素,SCADA数据中存在部分功率异常数据。为保证拟合结果的准确可靠,应首先剔除这些异常数据。文中提出了一种风电机组功率异常数据剔除方法:首先使用分位数方法剔除距离正常数据较远的离散点,而后结合K-means聚类方法和改进时序方法剔除中部堆积点,最后使用分位数方法和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方法的组合方法剔除距离正常数据较近的离散点。文中分别使用仿真数据集和实测数据集对分位数方法、基本时序方法及文中方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最优,对中部堆积点和离散点均有良好剔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异常数据剔除 聚类方法 分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艇安 许勇毅 +4 位作者 郭磊 王世杰 王峰 王嵬 王胜利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13-2316,共4页
综述了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废水零排放主流技术工艺,对化学混凝沉淀、电渗析、正渗透、反渗透等预处理工艺和MVR、MED以及烟道蒸发等蒸发结晶工艺进行了简要阐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实现主要通过对废水进行预除盐和浓缩减量后,对浓缩废水... 综述了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废水零排放主流技术工艺,对化学混凝沉淀、电渗析、正渗透、反渗透等预处理工艺和MVR、MED以及烟道蒸发等蒸发结晶工艺进行了简要阐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实现主要通过对废水进行预除盐和浓缩减量后,对浓缩废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介绍了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几种主流技术路线组合,以期为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在选择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时,注重处理效果的同时,还应考虑零排放工艺设施的引入,是否产生其他衍生问题,从而影响设备本身以及下游设备的运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脱硫 废水零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吸附技术在电力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勇毅 杨定畅 +5 位作者 王峰 刘畅 马岚 邢浩若 崔凌霄 马双忱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8-146,共9页
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着系统繁杂,运行费用高、易结垢和腐蚀等问题,因此需要采用一种一体化的多功能耦合系统,兼顾除盐、防垢等功能,用以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电吸附技术是一种可实现水的净化、淡化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可在低能耗的前... 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着系统繁杂,运行费用高、易结垢和腐蚀等问题,因此需要采用一种一体化的多功能耦合系统,兼顾除盐、防垢等功能,用以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电吸附技术是一种可实现水的净化、淡化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可在低能耗的前提下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离子而不结垢。综述了电吸附理论的发展沿革、电吸附原理和双电层理论要点、电吸附结构及其工作流程等,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电吸附材料及其优缺点。基于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电吸附技术以其低能耗、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可望在电力行业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吸附 电力行业 废水处理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烟气脱硝尿素热解炉前烟气加热器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威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7-180,共4页
在以尿素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中,热解炉前电加热器耗电量大。为降低电耗,某电厂在640 MW机组脱硝改造中将电加热器系统改造为旁路做备用,增加高温烟气加热器,利用高温烟气对热一次风进行加热,所用高温烟气(约650℃、6... 在以尿素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中,热解炉前电加热器耗电量大。为降低电耗,某电厂在640 MW机组脱硝改造中将电加热器系统改造为旁路做备用,增加高温烟气加热器,利用高温烟气对热一次风进行加热,所用高温烟气(约650℃、6 000 m^3/h(标准状态))从高温再热器后、低温再热器前的水平烟道引出。分析研究了这一技术路线,并对改造效果进行变负荷性能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此项改造技术可行,且实施方便、运行良好,高温烟气加热器完全可取代电加热器,因而可降低机组厂用电率,节省电厂供电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SCR烟气脱硝 尿素热解 电加热器 高温烟气加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昕熠 李斌 +5 位作者 宁新宇 丁皓轩 刘忠轩 唐文 何平 吴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22-430,共9页
自我国发布超低排放标准以来,燃煤电厂排放标准日益严格。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11年报告中指出,19%的大气汞排放来自燃煤电厂,其中33%来自锅炉。汞作为一种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毒性和大气迁移特性。201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 自我国发布超低排放标准以来,燃煤电厂排放标准日益严格。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11年报告中指出,19%的大气汞排放来自燃煤电厂,其中33%来自锅炉。汞作为一种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毒性和大气迁移特性。201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布了《水俣公约》,旨在减少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由于汞的毒性和生物累积性可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实现电厂汞净化受到关注。对比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排放标准,说明了目前对电站锅炉净化汞的需求已日趋强烈。简要介绍了燃煤电站锅炉中汞的成因、形态变化和测量手段。着重介绍了现有烟气净化设备对汞的协同脱除应用较成熟的活性炭喷射技术,并阐述了其脱除效果与应用前景。论述了目前较先进的新型汞捕获和汞净化手段,包括吸附剂汞脱除技术和光催化剂脱汞技术,指出了新型除汞剂的开发趋势。最后,就燃煤电站锅炉脱汞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展望,以期实现电站锅炉零汞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汞捕获 超低排放 吸附剂除汞 协同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枞树型叶根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初希 欧阳权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5-477,共3页
枞树型叶根结构复杂,运行中叶片根部应力较大,在不拆卸的状态下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测很难达到检测目的。专门针对枞树型叶根设计制作相应的调试和对比试块,并制订检测工艺。通过对枞树型叶根内外弧缺陷的模拟,提供不同深度、长度的缺陷... 枞树型叶根结构复杂,运行中叶片根部应力较大,在不拆卸的状态下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测很难达到检测目的。专门针对枞树型叶根设计制作相应的调试和对比试块,并制订检测工艺。通过对枞树型叶根内外弧缺陷的模拟,提供不同深度、长度的缺陷对比并进行图像和数据分析,对实际检测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枞树型叶根 超声相控阵检测 缺陷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O-ELM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钱亮 黄伟 杨建卫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0,共6页
光伏阵列长期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导致光伏组件易发生故障,从而影响光伏阵列的发电效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光伏阵列除发生单一故障之外,还会出现多类型的复合故障,给故障诊断加大了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哈里斯鹰(HHO)算法优化极限学习... 光伏阵列长期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导致光伏组件易发生故障,从而影响光伏阵列的发电效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光伏阵列除发生单一故障之外,还会出现多类型的复合故障,给故障诊断加大了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哈里斯鹰(HHO)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的光伏阵列多类型复合故障诊断方法。用HHO算法优化ELM的权值和阈值,建立HHO-ELM故障诊断模型,并与ELM、粒子群优化算法(PSO)-ELM、正余弦优化算法(SCA)-ELM以及鲸鱼优化算法(WOA)-ELM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复合故障类型,HHO-ELM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提高了光伏阵列复合故障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故障诊断 哈里斯鹰算法 极限学习机 多类型复合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W火焰锅炉深度调峰运行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明 许天瑶 +3 位作者 刘忠轩 吴震坤 李越 宁新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5,78,共6页
为研究超临界W火焰锅炉低负荷下的运行特性,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对某66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进行了深度调峰运行试验研究,并结合燃烧基础理论分析总结了电站锅炉调峰稳燃技术.结果表明:试验机组在无任何稳燃措施的情况下,最低稳燃负荷为35.... 为研究超临界W火焰锅炉低负荷下的运行特性,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对某66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进行了深度调峰运行试验研究,并结合燃烧基础理论分析总结了电站锅炉调峰稳燃技术.结果表明:试验机组在无任何稳燃措施的情况下,最低稳燃负荷为35.77%额定负荷(约236.11MW).低负荷运行期间,机组负荷、炉膛负压、燃烧状态等波动较大,但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颗粒物、NO_(x)和SO_(2)的排放均符合国家标准;厂用电率偏高,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偏低,机组热经济性差.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机组深度调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W火焰锅炉 深度调峰 最低稳燃负荷 稳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铜基的生物质化学链重整制备合成气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磊 董韦汝 +3 位作者 刘艇安 吴小琴 王靓 吴玮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1,75,共7页
使用热重分析仪和小型流化床反应器分析了基于铜基氧载体的生物质化学链重整,研究了氧载体和反应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铁基氧载体、石英砂相比,使用铜基氧载体时失重和失重速率均更大,这是因为铜基氧载体在较高的温度下能够释放出... 使用热重分析仪和小型流化床反应器分析了基于铜基氧载体的生物质化学链重整,研究了氧载体和反应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铁基氧载体、石英砂相比,使用铜基氧载体时失重和失重速率均更大,这是因为铜基氧载体在较高的温度下能够释放出氧气,加速生物质的热解与气化;在较高的温度下,气化效率、气产率、转化率和气化速率均较高;铜基氧载体表现出较好的氧化还原能力、抗烧结能力和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重整 生物质 合成气 铜基氧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闪蒸耦合旁路干燥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
11
作者 王峰 许勇毅 +2 位作者 刘艇安 吴小琴 董韦汝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63-668,共6页
某中水水源的2×350 MW燃煤机组采用“非软化低温闪蒸浓缩+高温旁路干燥”工艺实现废水零排放,零排放系统主要包括烟气换热单元、低温闪蒸浓缩单元、浓液干燥单元等。介绍了该工艺的技术原理和调试运行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结构简... 某中水水源的2×350 MW燃煤机组采用“非软化低温闪蒸浓缩+高温旁路干燥”工艺实现废水零排放,零排放系统主要包括烟气换热单元、低温闪蒸浓缩单元、浓液干燥单元等。介绍了该工艺的技术原理和调试运行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结构简单,无须预处理,能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可以满足小机组、大水量的零排放处理要求,废水投资成本为115万元/m^(3),处理成本约为25元/t,运行成本较低,具有推广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零排放 低温闪蒸 旁路干燥 副产物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O_(2)为羧基源温和高效制水杨酸类化合物
12
作者 郑修畅 李国玲 +3 位作者 赵云 倪中海 陆诗建 陆超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0,共8页
水杨酸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用于医药、香料、染料、农药和橡胶助剂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然而基于Kolbe-Schmitt反应,由CO_(2)作为羧基源制备水杨酸类化合物时存在温度高、压力高、反应时间长和收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CO_(2)羧... 水杨酸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用于医药、香料、染料、农药和橡胶助剂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然而基于Kolbe-Schmitt反应,由CO_(2)作为羧基源制备水杨酸类化合物时存在温度高、压力高、反应时间长和收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CO_(2)羧化苯酚或4-取代基苯酚合成水杨酸类化合物的新方法。以KOH为脱质子碱,二甲苯为溶剂,Cs_(2)CO_(3)、K_(2)CO_(3)和2,4,6-三甲基苯酚钾盐(TMPK)为共催化剂,高效羧化苯酚和4-取代基苯酚制备水杨酸类化合物,并表征了各羧化产物的理化性质。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用量、CO_(2)压力、温度、助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底物等对苯酚和4-取代基苯酚羧化反应的影响,提出了碳酸盐与TMPK共催化合成水杨酸和5-取代基水杨酸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显示,Cs_(2)CO_(3)+TMPK的催化剂组合有效优化了反应条件,实现了温和条件(温度为120℃、CO_(2)压力为0.5 MPa、n(Cs_(2)CO_(3)):n(TMPK):n(原料)为1:1:1和反应时间为4 h)下CO_(2)高效羧化苯酚(单程收率为60%)和4-取代基苯酚(单程收率为60%~90%)制备水杨酸类化合物。以该法合成的羧化产物邻位选择性高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lbe-Schmitt反应 CO_(2) Cs_(2)CO_(3) 2 4 6-三甲基苯酚 5-取代基水杨酸 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吸附用于微污染水处理:技术选择、工艺原理、未来发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双忱 刘畅 +5 位作者 马岚 孙尧 许勇毅 王峰 杨定畅 邢浩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841-2849,共9页
我国是工业用水大户,微污染水作为工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其回收再利用对于水资源节约具有深远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微污染水的概念、微污染水传统水处理方法以及电吸附在微污染水中处理中的应用,对比了电吸附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结... 我国是工业用水大户,微污染水作为工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其回收再利用对于水资源节约具有深远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微污染水的概念、微污染水传统水处理方法以及电吸附在微污染水中处理中的应用,对比了电吸附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结合微污染水处理特点分析了电吸附技术发展趋势。指出电吸附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方便、维护简单、去除效果良好等优点,在微污染水脱盐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水资源回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电吸附技术在微污染水处理领域已经有了部分应用,但仍旧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本文指出研发抗污染、高通量的膜材料,利用绿色高效的电吸附技术实现不同水处理技术的集成优化,是微污染水处理的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水 电吸附 吸附材料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储能充放电特性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14
作者 刘素梅 王丹枫 +2 位作者 韩伟 李伟 沈佳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6-77,共12页
因储能在充放电模式下潮流流向截然不同,所以与同步发电机甚至光伏电站相比,光储电站的故障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面临更高的拒动风险。为此,以含有“共享储能”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为对象,首先着重分析推导了储能电站在充... 因储能在充放电模式下潮流流向截然不同,所以与同步发电机甚至光伏电站相比,光储电站的故障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面临更高的拒动风险。为此,以含有“共享储能”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为对象,首先着重分析推导了储能电站在充放电模式下的短路电流相角变化特性及其计算表达式。进一步分析了交流耦合光储电站的短路电流变化规律,从而揭示了光储电站分别作为电源和负荷运行时,传统电流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成因。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调整等值阻抗幅值比的纵联保护新原理。利用线路两侧等值阻抗比,识别区内外故障及正常运行工况。同时通过引入等值阻抗调整系数,放大区内故障下线路两侧等值阻抗之间的差异,以实现即使高比例光储电站接入线上发生高阻故障,所提保护仍能够正确可靠动作。最终,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含交流耦合光储电站电网的电磁暂态模型,验证了所提保护的动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特性 纵联保护新原理 阻抗幅值比 储能电站 交流耦合光储电站 送出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F电吸附过程动力学特性和脱盐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岚 黄陆月 +3 位作者 许勇毅 王峰 刘畅 马双忱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6-322,共7页
近年来,国家强化了对各类污水的治理力度和排放标准。其中,工业废水具有较大的节水与回用潜能,急需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脱盐技术。目前电吸附技术凭借其能耗低、无需添加药剂、除盐效率高等特点在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采用电吸附技术实现... 近年来,国家强化了对各类污水的治理力度和排放标准。其中,工业废水具有较大的节水与回用潜能,急需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脱盐技术。目前电吸附技术凭借其能耗低、无需添加药剂、除盐效率高等特点在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采用电吸附技术实现废水快速脱盐主要从脱盐速度提高和高通量产水2个方面入手。由于动力学因素决定了离子在吸附剂内部的吸附速率,吸附容量决定除盐率,因此探究影响电吸附过程动力学特性和脱盐影响因素是该技术的关键。以活性炭纤维为电极材料,在自制的板式电吸附装置进行多组电吸附试验,研究进样浓度、外加电压、进样液pH值和温度对其除盐效率和饱和吸附容量的影响,并对不同电压、不同浓度下的电吸附动力学结果进行拟合。动力学研究表明:电压是离子吸附速率的主要因素;电压<0.8 V时,适用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电压>0.8 V后适用一级动力学模型,电压越大离子吸附速率越快。等温吸附模型研究表明:增大电压和初始浓度可以提高电吸附容量,吸附过程适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来描述。弱酸性条件更有利于电吸附除盐性能的提高;温度升高对离子吸附有抑制作用,室温为最佳试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吸附 脱盐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超临界机组给水AVT与FPOT技术对比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祥亮 王宁 +4 位作者 周臣 陈建伟 赵立群 路珊 张洪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4,共7页
总结了某超临界机组给水全挥发处理(AVT)技术的弊端,分析了该技术对锅炉压差、汽轮机高压缸氧化铁垢沉积的影响和高压加热器(高加)疏水存在严重流动加速腐蚀(FAC)的原因;对该超临界机组实施了给水全保护加氧处理(FPOT)转化试验,并介绍了... 总结了某超临界机组给水全挥发处理(AVT)技术的弊端,分析了该技术对锅炉压差、汽轮机高压缸氧化铁垢沉积的影响和高压加热器(高加)疏水存在严重流动加速腐蚀(FAC)的原因;对该超临界机组实施了给水全保护加氧处理(FPOT)转化试验,并介绍了FPOT技术的机理;评估了该机组加氧稳定运行后高加疏水加氧效果、自动加氧控制程序精度、凝结水精处理运行周期及水汽系统铁含量变化;归纳了给水FPOT的优越性并提出了运行建议,以期为相关电厂给水加氧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给水处理 AVT FPOT FAC 氧化铁垢 给水加氧 运行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现状及新型评价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祥亮 王宁 +3 位作者 潘珺 周臣 陈建伟 李晨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6-171,178,共7页
为深入了解中国电厂在线化学仪表应用现状,对分布于9省的11家电厂进行了实地调研,采用YHJ-V型移动式标准化学仪表检验装置对695台化学仪表进行了动态检验分析。根据试验大数据绘制了整机工作/示值/引用误差离散图,分析总结了化学仪表测... 为深入了解中国电厂在线化学仪表应用现状,对分布于9省的11家电厂进行了实地调研,采用YHJ-V型移动式标准化学仪表检验装置对695台化学仪表进行了动态检验分析。根据试验大数据绘制了整机工作/示值/引用误差离散图,分析总结了化学仪表测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DL/T246—2015《化学监督导则》给出的计算方法难以实现对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和监督可靠性的评价,即大多数电厂化学仪表正确投运小时数和投运总小时数统计困难,缺乏确认仪表测量是否准确的检验手段。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力行业化学仪表准确性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更加客观地计算仪表测量的准确性以及量化仪表管理维护水平的差异,有利于调动电厂化学仪表日常维护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化学仪表发挥更好的监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化学仪表 在线检测 动态检验 误差离散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炉渣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超 刘念 +6 位作者 周臣 吴锁贞 汪后港 翟鹏宇 杨圣超 李旭 张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78-3487,共10页
采集国家能源江苏某电厂炉渣、飞灰和炉前煤粉样品,浮沉分离为1.3~2.5g/cm3密度组分,对各密度子样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进行形貌和化学组成分析,用FactSage7.3计算900~1500℃范围内液相量变化,最后根据煤粉... 采集国家能源江苏某电厂炉渣、飞灰和炉前煤粉样品,浮沉分离为1.3~2.5g/cm3密度组分,对各密度子样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进行形貌和化学组成分析,用FactSage7.3计算900~1500℃范围内液相量变化,最后根据煤粉组成和粒度分布计算炉渣和飞灰产率和来源。研究结果发现,炉渣密度分布在1.3~2.0g/cm3之间,含炭量随子样密度提高而降低,和1300℃下液相量变化规律一致;飞灰密度分布在1.8~2.5g/cm3之间,其中>2.5g/cm3密度产率高达48.42%,飞灰含炭量和密度、液相量相关性不明显;炉前煤粉密度分布在1.3~2.0g/cm3之间,1300℃下随着煤粉密度提高煤灰液相量下降,其中>1.8g/cm3子样煤灰液相量最低,达到36%,而1500℃下各子样液相量都在56%以上。理论分析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燃煤电厂炉膛中强烈的搅混作用,随着煤焦燃尽,使得其中粒度大、液相量高的煤灰颗粒互相碰撞、粘附、长大,最后沉降为炉渣,而粒度较小、液相量低的煤灰颗粒则随烟气流动,最后冷却成为飞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 飞灰 密度分离 熔融性 FactSage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化活化能的变压器绝缘纸寿命评估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颉 赵德宇 +1 位作者 郝万君 王晓剑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8-53,共6页
考虑到绝缘纸材料在其老化过程中的特性变化,结合当前绝缘纸寿命评估的方法,提出了一种获取绝缘纸老化过程中活化能变化规律的方法,并根据Arrhenius方程,构建了基于变化活化能的变压器绝缘纸热老化寿命评估模型。然后通过算例分析对绝... 考虑到绝缘纸材料在其老化过程中的特性变化,结合当前绝缘纸寿命评估的方法,提出了一种获取绝缘纸老化过程中活化能变化规律的方法,并根据Arrhenius方程,构建了基于变化活化能的变压器绝缘纸热老化寿命评估模型。然后通过算例分析对绝缘纸老化过程中活化能的计算、寿命模型的构建、回归方程的获取以及相关性检验的实际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绝缘纸的活化能逐渐增大;本研究提出的绝缘纸寿命评估方法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中不考虑活化能变化带来的评估偏差问题,寿命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能 绝缘纸 加速老化 寿命评估 回归分析 相关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用高硫煤W火焰锅炉纳米陶瓷涂层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广伟 蒙毅 +2 位作者 宁新宇 邰召山 谢志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3,共6页
为解决燃用高硫煤W火焰锅炉受热面发生的高温硫腐蚀、冲蚀磨损与沾污结渣等共性问题,提出施用ZST高温纳米陶瓷材料进行防腐、防磨、防结渣处理。本文阐述了ZST高温纳米陶瓷表面材料的性能指标和技术特点,以及喷涂施工工艺,并在某电厂燃... 为解决燃用高硫煤W火焰锅炉受热面发生的高温硫腐蚀、冲蚀磨损与沾污结渣等共性问题,提出施用ZST高温纳米陶瓷材料进行防腐、防磨、防结渣处理。本文阐述了ZST高温纳米陶瓷表面材料的性能指标和技术特点,以及喷涂施工工艺,并在某电厂燃用高硫煤W火焰锅炉受热面上进行了喷涂试验。喷涂后的受热面经4 000 h现场服役,涂层表面完好,宏观检查和微观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纳米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耐腐、抗磨和防结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陶瓷涂层 高硫煤 W火焰锅炉 受热面 结渣 硫腐蚀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