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蔡战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1261-1262,共2页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于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21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9例。对照组术后口服氯吡格...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于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21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9例。对照组术后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术后口服瑞舒伐他汀+替格瑞洛治疗。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1 a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8%)高于对照组(8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 a,两组均无脱落病例,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59%)低于对照组(1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可提高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替格瑞洛 瑞舒伐他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战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系数、脉压指数)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36例入选病例行冠脉造影术,术后1周内监测24 h动态血压,记录各血压值。最后计算各血压变异系数及动态脉压指数(PPI)。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系数、脉压指数)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36例入选病例行冠脉造影术,术后1周内监测24 h动态血压,记录各血压值。最后计算各血压变异系数及动态脉压指数(PPI)。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冠脉病变组中,24 h脉压指数、白昼脉压指数、夜间脉压指数、24 h收缩压、舒张压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血压变异系数及24 h动态脉压指数随冠脉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变异系数和动态PPI较其他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密切;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和动态PPI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结论:收缩压变异系数和动态PPI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血压变异系数 脉压指数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蔡战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1812-1813,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在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21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7例,...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在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21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7例,对照组PCI术前仅接受CAG检查,观察组PCI术前接受CAG联合FFR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PCI手术时间、植入支架数量、造影剂用量、住院费用);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植入支架数量、造影剂用量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6个月,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绞痛复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AG联合FFR检测可减少冠心病PCI术中支架植入数量及造影剂用量,降低治疗费用,且术后未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战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7期3222-3223,共2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AM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AM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聚集率(PAR)。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 87%(37/39)、71. 79%(28/39),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7. 69%(3/39)、28. 21%(11/39),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PA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AMI疗效显著,可减少MACE发生,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减少血小板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晨峰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蔡战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216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及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血压晨...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216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及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血压晨峰及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结果:IMT增厚组中血浆hs-CRP及血压晨峰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5);血压晨峰组中血浆hs-CRP、IMT均显著高于非血压晨峰组(P<0.05)。结论:血压晨峰和血浆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晨峰 高敏C反应蛋白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