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进展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魏明宝 魏丽芳 +2 位作者 胡波 郝法政 王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951-11953,12018,共4页
综述了长期施肥对微量元素及其形态的影响,并总结了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分配规律,以期为农业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微量元素 土壤 作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剂对转基因印度芥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明宝 胡波 +1 位作者 郝法政 王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4,共3页
为研究络合剂木醋液(wood vinegar,WV)和EDTA对转基因印度芥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不同种类的印度芥菜分别浇WV和EDTA,以浇清水为对照,研究重金属在芥菜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DTA显著提高了Cu... 为研究络合剂木醋液(wood vinegar,WV)和EDTA对转基因印度芥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不同种类的印度芥菜分别浇WV和EDTA,以浇清水为对照,研究重金属在芥菜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DTA显著提高了Cu、Zn、Cd、Pb的转移系数,而WV未能提高Cu、Zn、Cd、Pb的转移系数;EDTA和WV均能显著提高印度芥菜3个品系对Cu、Zn和Cd的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芥菜 植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土壤 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地区草莓红斑叶枯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忠峰 王磊 +1 位作者 刘金文 张趁玲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8期231-235,共5页
为明确郑州地区草莓红斑叶枯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对来源于郑州地区的草莓病株进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CM3,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及rDNA-ITS序列分子鉴定;同时,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进行致病性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CM3病... 为明确郑州地区草莓红斑叶枯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方法对来源于郑州地区的草莓病株进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CM3,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及rDNA-ITS序列分子鉴定;同时,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进行致病性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CM3病原菌菌落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浓密状菌丝体,表面呈波浪状,背面淡黄色,分生孢子呈纺锤形或梭形,有4个横隔膜,测量大小为(19.35~32.5)μm×(8.1~9.2)μm。分生孢子顶端细胞呈透明状,并长有附属丝,分生孢子中央深褐色。菌株CM3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相似性达100%,故将草莓红斑叶枯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棒状拟盘多毛孢,这是棒孢拟盘多毛孢在河南郑州地区草莓上的首次报道。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对该菌抑制效果显著,可在郑州地区草莓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红斑叶枯病 病原鉴定 杀菌剂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控制因素及防治对策研究
4
作者 王磊 马俊霞 +1 位作者 朱美英 张书锋 《河南农业》 2010年第11X期49-50,共2页
近年来,由于气候及耕作条件的影响,玉米粗缩病在中牟县玉米田持续偏重发生,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我们于2007~2009年,进行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有... 近年来,由于气候及耕作条件的影响,玉米粗缩病在中牟县玉米田持续偏重发生,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我们于2007~2009年,进行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有关方面的研究,并通过大面积示范、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促进了玉米粗缩病综合治理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有效地遏制了病害重发势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耕作条件 牟县 综合治理技术 播期 植株矮化 夏玉米播种 玉米品种 内吸杀虫剂 玉米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