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冲击韧性锚杆(索)主动支护技术
1
作者
杨超
付玉凯
+2 位作者
董亚东
李鹏
任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0,共7页
针对冲击地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支护强度低等难题,分析了应力波对巷道的影响,开发了高冲击韧性锚杆(索),提出了高冲击韧性锚杆和高强锚索协同防冲作用机理。以母杜柴登矿30207风巷为工程背景,依据巷道条件环境,从支护材料和支护体...
针对冲击地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支护强度低等难题,分析了应力波对巷道的影响,开发了高冲击韧性锚杆(索),提出了高冲击韧性锚杆和高强锚索协同防冲作用机理。以母杜柴登矿30207风巷为工程背景,依据巷道条件环境,从支护材料和支护体结构进行了高冲击韧性锚杆(索)支护的设计与应用。从现场监测结果可知,试验区巷道变形得到明显控制,变形主要以底鼓和两帮变形为主,巷道掘进期间底鼓量达到400 mm,两帮移近量达到300 mm。随着巷道掘进,顶板锚杆(索)受力逐渐稳定,受力分别为170 kN、150 kN;回采帮锚杆(索)受力差别较大,锚杆轴力逐渐损失并逐步稳定;煤柱侧帮锚杆受力波动大,锚索受力相对较小,受力位于70~110 kN。总体来看,该支护方案提高了巷道支护强度,保证了巷道围岩稳定性,支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高冲击韧性锚杆(索)
主动支护
巷道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
2
作者
祁和刚
夏永学
+6 位作者
智宝岩
秦子晗
程健
王凯
王书文
王宾昌
杨光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24,共13页
如何实现深部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是煤炭开采面临的一项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该问题的核心内涵在于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的智能化、无人化和本质安全化,通过煤岩冲击风险的智能精准感知与预警,以及采掘工程的自适应与自优化,形成智...
如何实现深部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是煤炭开采面临的一项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该问题的核心内涵在于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的智能化、无人化和本质安全化,通过煤岩冲击风险的智能精准感知与预警,以及采掘工程的自适应与自优化,形成智能防冲控采技术,实现由工程致灾向工程防灾、工程减灾的根本转变。通过开采源头设计、顶板区域压裂、局部靶向治理、强化巷道支护等措施为冲击地压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创造低应力环境和巷道安全空间。在此基础上,开发融合静态地质、动态监测、工况环境、人员定位、生产组织、历史数据等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软件平台,以及融合冲击地压决策信息的智能化开采控制系统,将防冲信息源转化为智能开采控制源,形成了“低压快推,中压慢采,高压停产”的柔性智能推采新模式。通过现场应用表明,在智能防冲控采区,工作面及巷道矿压显现程度更小,煤岩能量释放更稳定,有利于冲击产能的合理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智能控采
区域卸压
靶向防范
风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用锚杆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沈伟
付玉凯
+3 位作者
赵玉宝
山世昌
牛清河
周鹏赫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78,共6页
为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矿用锚杆的动态力学性能,选取蒙陕矿区冲击地压巷道常用的锚杆材料,利用AW-15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试验机和落锤冲击试验机分别测试了锚杆的静、动载力学性能,获取了锚杆载荷与位移曲线、冲击力时程曲线、位移时程曲...
为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矿用锚杆的动态力学性能,选取蒙陕矿区冲击地压巷道常用的锚杆材料,利用AW-15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试验机和落锤冲击试验机分别测试了锚杆的静、动载力学性能,获取了锚杆载荷与位移曲线、冲击力时程曲线、位移时程曲线等数据。研究发现:锚杆冲击力时程曲线分为急剧增加、平稳和衰减三个阶段。随着冲击次数或冲击能量的增加,锚杆的冲击力峰值逐步增加,锚杆冲击力稳定在200~300 kN之间,当锚杆达到冲击破断时,冲击力峰值位于250~300 kN之间。冲击载荷作用下锚杆杆体破断位置颈缩不明显,表现出明显的脆断特征,动态破断载荷略大于其静载破断载荷,而延伸率大幅度降低,动载下的断后延伸率为10%左右。该研究结果可为冲击地压巷道锚杆支护设计和材料选取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锚杆
冲击载荷
落锤冲击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防冲控采技术的思考
被引量:
9
4
作者
祁和刚
夏永学
+3 位作者
陆闯
王凯
张学亮
余达桂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158,共8页
针对深部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工作面防冲开采面临的技术难题,围绕冲击地压煤层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的目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到矿井生产活动和防冲管理中,首次提出了智能化防冲控采的技术思想,其科学内涵与技术途径为:首先,通过数...
针对深部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工作面防冲开采面临的技术难题,围绕冲击地压煤层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的目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到矿井生产活动和防冲管理中,首次提出了智能化防冲控采的技术思想,其科学内涵与技术途径为:首先,通过数据传输平台快速采集区域煤岩冲击危险信息及全工作面设备、工况环境、人员定位等实时信息,建立冲击地压与智能开采的多源信息数据库;其次,采用具有高吞吐量、低延时特性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清洗、存储、聚类、融合,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危险信息与智能化开采进行动态耦合,搭建冲击地压智能防冲大数据平台;最后,在冲击地压多源信息精准识别与数据融合的基础上,开发互联互通、分析决策、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开采响应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采煤机自调整、支架自适应、防冲风险自感知与自预警相叠加的智能化防冲控采模型,使开采强度与冲击风险相匹配,最终形成无人干预的自决策、自控制、自优化的防冲、减冲、无冲的智能防冲控采新模式。该技术通过将冲击危险预测、防治与智能化开采系统有机结合,形成智能响应闭环,可以保障冲击地压预警信息的高效反馈,实现采掘、运输、安全保障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开采
冲击地压
监测预警
大数据平台
智能防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冲击韧性锚杆(索)主动支护技术
1
作者
杨超
付玉凯
董亚东
李鹏
任杰
机构
鄂尔多斯市伊化矿业资源
有限
责任
公司
中煤
科工开采研究院
有限公司
中煤陕西榆林大海则煤业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4080,51974160)
中煤集团重大科技专项(20211BY001)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创新基金项目(KCYJY-2024-MS-01)。
文摘
针对冲击地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支护强度低等难题,分析了应力波对巷道的影响,开发了高冲击韧性锚杆(索),提出了高冲击韧性锚杆和高强锚索协同防冲作用机理。以母杜柴登矿30207风巷为工程背景,依据巷道条件环境,从支护材料和支护体结构进行了高冲击韧性锚杆(索)支护的设计与应用。从现场监测结果可知,试验区巷道变形得到明显控制,变形主要以底鼓和两帮变形为主,巷道掘进期间底鼓量达到400 mm,两帮移近量达到300 mm。随着巷道掘进,顶板锚杆(索)受力逐渐稳定,受力分别为170 kN、150 kN;回采帮锚杆(索)受力差别较大,锚杆轴力逐渐损失并逐步稳定;煤柱侧帮锚杆受力波动大,锚索受力相对较小,受力位于70~110 kN。总体来看,该支护方案提高了巷道支护强度,保证了巷道围岩稳定性,支护效果良好。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高冲击韧性锚杆(索)
主动支护
巷道围岩控制
Keywords
rockburst
high-impact toughness bolts(cables)
active support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
2
作者
祁和刚
夏永学
智宝岩
秦子晗
程健
王凯
王书文
王宾昌
杨光宇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中煤
科工开采研究院
有限公司
中煤陕西榆林大海则煤业有限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矿山人工智能研究院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
有限公司
中国
中煤
能源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24,共13页
基金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资助项目(2021-TD-ZD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2174118)。
文摘
如何实现深部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安全高效开采是煤炭开采面临的一项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该问题的核心内涵在于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的智能化、无人化和本质安全化,通过煤岩冲击风险的智能精准感知与预警,以及采掘工程的自适应与自优化,形成智能防冲控采技术,实现由工程致灾向工程防灾、工程减灾的根本转变。通过开采源头设计、顶板区域压裂、局部靶向治理、强化巷道支护等措施为冲击地压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创造低应力环境和巷道安全空间。在此基础上,开发融合静态地质、动态监测、工况环境、人员定位、生产组织、历史数据等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软件平台,以及融合冲击地压决策信息的智能化开采控制系统,将防冲信息源转化为智能开采控制源,形成了“低压快推,中压慢采,高压停产”的柔性智能推采新模式。通过现场应用表明,在智能防冲控采区,工作面及巷道矿压显现程度更小,煤岩能量释放更稳定,有利于冲击产能的合理释放。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智能控采
区域卸压
靶向防范
风险感知
Keywords
rockburst
intelligent mining control
regional pressure relief
targeted prevention
risk perception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用锚杆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沈伟
付玉凯
赵玉宝
山世昌
牛清河
周鹏赫
机构
中国
中煤
能源集团
有限公司
天地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开采设计事业部
中煤陕西榆林大海则煤业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4080,51974160)
中煤集团重大科技专项(20211BY001)
天地科技重点基金(2022-2-TD-ZD016)。
文摘
为研究冲击载荷作用下矿用锚杆的动态力学性能,选取蒙陕矿区冲击地压巷道常用的锚杆材料,利用AW-15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试验机和落锤冲击试验机分别测试了锚杆的静、动载力学性能,获取了锚杆载荷与位移曲线、冲击力时程曲线、位移时程曲线等数据。研究发现:锚杆冲击力时程曲线分为急剧增加、平稳和衰减三个阶段。随着冲击次数或冲击能量的增加,锚杆的冲击力峰值逐步增加,锚杆冲击力稳定在200~300 kN之间,当锚杆达到冲击破断时,冲击力峰值位于250~300 kN之间。冲击载荷作用下锚杆杆体破断位置颈缩不明显,表现出明显的脆断特征,动态破断载荷略大于其静载破断载荷,而延伸率大幅度降低,动载下的断后延伸率为10%左右。该研究结果可为冲击地压巷道锚杆支护设计和材料选取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关键词
深部巷道
锚杆
冲击载荷
落锤冲击
力学特性
Keywords
deep roadway
bolt
impact load
hammer impact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防冲控采技术的思考
被引量:
9
4
作者
祁和刚
夏永学
陆闯
王凯
张学亮
余达桂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中煤
科工开采研究院
有限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矿山大数据研究院
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中煤陕西榆林大海则煤业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158,共8页
基金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资助项目(2021-TD-ZD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2174118)。
文摘
针对深部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工作面防冲开采面临的技术难题,围绕冲击地压煤层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的目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到矿井生产活动和防冲管理中,首次提出了智能化防冲控采的技术思想,其科学内涵与技术途径为:首先,通过数据传输平台快速采集区域煤岩冲击危险信息及全工作面设备、工况环境、人员定位等实时信息,建立冲击地压与智能开采的多源信息数据库;其次,采用具有高吞吐量、低延时特性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清洗、存储、聚类、融合,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危险信息与智能化开采进行动态耦合,搭建冲击地压智能防冲大数据平台;最后,在冲击地压多源信息精准识别与数据融合的基础上,开发互联互通、分析决策、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开采响应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采煤机自调整、支架自适应、防冲风险自感知与自预警相叠加的智能化防冲控采模型,使开采强度与冲击风险相匹配,最终形成无人干预的自决策、自控制、自优化的防冲、减冲、无冲的智能防冲控采新模式。该技术通过将冲击危险预测、防治与智能化开采系统有机结合,形成智能响应闭环,可以保障冲击地压预警信息的高效反馈,实现采掘、运输、安全保障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
关键词
智能开采
冲击地压
监测预警
大数据平台
智能防冲
Keywords
intelligent mining
rockburs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big data platfor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of rockburst prevention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冲击韧性锚杆(索)主动支护技术
杨超
付玉凯
董亚东
李鹏
任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冲击地压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祁和刚
夏永学
智宝岩
秦子晗
程健
王凯
王书文
王宾昌
杨光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矿用锚杆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沈伟
付玉凯
赵玉宝
山世昌
牛清河
周鹏赫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防冲控采技术的思考
祁和刚
夏永学
陆闯
王凯
张学亮
余达桂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