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断层破碎带“线状”导水通道综合注浆治理技术
1
作者
陈建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4,共7页
针对新登煤矿F_(22-1)断层突水点附近围岩破碎、隔水层薄、岩层泥化、承载能力差的特点,结合“线状”导水通道的特殊补给形式,从加固围岩和控制导水通道水压、水流两个方面,采用巷道充填、围岩加固、疏水降压、返流注浆及引流注浆等技术...
针对新登煤矿F_(22-1)断层突水点附近围岩破碎、隔水层薄、岩层泥化、承载能力差的特点,结合“线状”导水通道的特殊补给形式,从加固围岩和控制导水通道水压、水流两个方面,采用巷道充填、围岩加固、疏水降压、返流注浆及引流注浆等技术,解决了注浆堵水期间导水通道垮塌、隔水层承压能力差以及围岩裂隙发育的难题,成功实现了在断层破碎带注浆堵水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破碎带
“线状”导水通道
疏水降压
返流注浆
引流注浆
注浆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井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世平
赵健
+7 位作者
李士栋
周涛
崔小超
张东
梁记忠
王高昂
朱斯陶
孙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7,共8页
为了探究大采深条件下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频繁发生冲击地压的原因,以梁宝寺煤矿35000采区为工程背景,采取现场实践、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不同采深、煤厚、大巷间距等因素对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地压的影响,提出深井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地...
为了探究大采深条件下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频繁发生冲击地压的原因,以梁宝寺煤矿35000采区为工程背景,采取现场实践、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不同采深、煤厚、大巷间距等因素对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地压的影响,提出深井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地压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巷孤立煤体的采深与垂直应力峰值呈正相关,采深1200 m时煤体的垂直应力峰值是采深500 m时的3倍左右;大巷孤立煤体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加,其应力集中程度不断升高,且应力峰值向煤体弹性承载区转移;大巷间距越小,孤立煤体弹性承载区应力越集中,发生冲击地压可能性越高;包含开采影响因素和煤层冲击倾向性的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为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危险性评价提供1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孤立煤体
煤层大巷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距离煤层群二次采动覆岩结构演化与矿压规律
被引量:
52
3
作者
杨国枢
王建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53-358,共6页
近距离煤层下部煤层开采受上部遗留煤柱影响较大,易出现应力集中、矿压显现剧烈等情况,严重威胁矿井的正常生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对极近距离煤层群二次开采时顶板结构特征、活动规律及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
近距离煤层下部煤层开采受上部遗留煤柱影响较大,易出现应力集中、矿压显现剧烈等情况,严重威胁矿井的正常生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对极近距离煤层群二次开采时顶板结构特征、活动规律及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部煤层开采导致直接顶向更高更远处发展,并涵盖了上部煤层采后的直接顶及基本顶范围,形成了典型'垮落带累加'的采场覆岩结构;上部煤层开采对下部煤层起到了一定的卸压保护作用,下部煤层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及影响范围减小;但上部顶板垮落压实及遗留煤柱也造成了下部煤层局部区域动压显现,对工作面回采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成果为提高资源采出率、保证生产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综放开采
覆岩结构
矿压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矿供电系统无人化建设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3
4
作者
王兴友
吴中伟
+1 位作者
范胜祥
刘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53-156,共4页
为了提高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加快智慧化矿山的建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要求大力推广井下机电设备智能监控。经过对煤矿供电系统自动化设备运行情况和主流设备供应商的实现方法进行细致的调研、...
为了提高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加快智慧化矿山的建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要求大力推广井下机电设备智能监控。经过对煤矿供电系统自动化设备运行情况和主流设备供应商的实现方法进行细致的调研、分析得出结论:只有通过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规范合格供应商才具备实现煤矿供电系统无人化的基础;同时智能分布式无人值守系统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它将智能配网技术、IEC61850标准运用到系统中,不仅将智能化矿山的监控标准提高到新的高度,而且通过GOOSE协议和智能配网技术彻底解决短路越级跳闸和漏电选线不准的难题,必将成为煤矿供电系统无人化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供电系统
无人化
智能配网
IEC61850
GOO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越界开采监测系统
被引量:
7
5
作者
刘书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66-169,共4页
为了实时在线监测煤矿非法越界开采情况,减少煤炭资源流失和安全事故,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原理,针对煤矿井下生产的实际特点,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煤矿越界开采监测系统方案,对越界开采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时钟同步方案...
为了实时在线监测煤矿非法越界开采情况,减少煤炭资源流失和安全事故,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原理,针对煤矿井下生产的实际特点,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煤矿越界开采监测系统方案,对越界开采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时钟同步方案、总体工作流程等进行了研究,重点设计了避免碰撞的无线通信协议,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环境测试,将无线监测系统现场试验测试结果与传统有线系统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到的震动数据进行震源定位计算,其定位精度在1 m左右,能够准确判断是否有越界开采情况发生,系统有效运行并实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界开采
无线传感器网络
单片机
无线通信
时钟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式输送机能耗管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6
6
作者
王权明
王兴友
+1 位作者
柏峰
王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78-182,共5页
针对矿山带式输送机等主要运输设备的效率普遍较低,能耗较高等问题,提出合理的能耗管理策略,建立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矿山带式输送机能耗管理系统,在保证产生产的情况下实现节能降耗运行。
关键词
微波光料流传感器
顺逆煤流起车
煤多快转
煤少慢转
无煤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SC-ECA-Transformer的矿用皮带输送电机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7
作者
丁榕
邱成鹏
王帅
《金属矿山》
2025年第8期150-157,共8页
矿用皮带输送电机剩余寿命预测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预测模型在特征提取、时序依赖性建模及计算复杂度方面的不足,利用变频一体机上的多源传感器系统采集矿用皮带输送电机运行数据,并基于MSC-ECA-Transformer模...
矿用皮带输送电机剩余寿命预测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预测模型在特征提取、时序依赖性建模及计算复杂度方面的不足,利用变频一体机上的多源传感器系统采集矿用皮带输送电机运行数据,并基于MSC-ECA-Transformer模型进行剩余寿命预测。该模型在Transformer主干网络中嵌入了多尺度因果膨胀卷积(MSC)和高效通道注意力(ECA)模块,通过MSC构建多级时序特征提取,解决传统自注意力机制对设备渐进式退化模式多尺度特征捕捉不足的问题。同时引入ECA模块实现特征通道的动态权重分配,增强故障敏感特征的显著性表达。试验表明,MSC-ECA-Transformer模型在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上表现优异,改进后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以及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851以及0.0918,与Transformer模型相比,分别降低34.0%及36.2%,为矿用电机剩余寿命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带运输机
电机
寿命预测
MSC-ECA-Transformer
多尺度因果膨胀卷积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防灭火协同治理技术
8
作者
侯文彬
李少鹏
+2 位作者
李伟
姚吉
李志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5年第S1期59-63,共5页
为解决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遗煤自燃问题,以唐山沟煤矿13号煤层83101工作面及其上覆12号煤层8201采空区为工程背景,构建“启封前-启封后-邻面预防”多阶段协同治理技术体系。综合运用现场布点监测、SF 6示踪漏风诊断、红外热像+光...
为解决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遗煤自燃问题,以唐山沟煤矿13号煤层83101工作面及其上覆12号煤层8201采空区为工程背景,构建“启封前-启封后-邻面预防”多阶段协同治理技术体系。综合运用现场布点监测、SF 6示踪漏风诊断、红外热像+光纤测温、压能-气温耦合数值模拟、普瑞特系列材料立体注浆以及均压控风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自燃危险区域的精准识别与动态调控。结果表明:浅埋深煤层昼夜气温变化驱动“呼吸”漏风机制及近距离煤层群贯通型供氧通道,建立以“注氮惰化-注浆隔氧-均压抑漏-灌水窒息”为核心的协同治理技术链,83101工作面启封后平均CO体积分数由峰值600×10^(-6)%降至≤24×10^(-6)%,高温点温度最大降幅达500℃,实现慢采(≤2 m/d)条件下的安全回采与回撤,83102邻面回采前CO背景浓度稳定在0,验证了协同治理技术的区域防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群
采空区
协同治理
遗煤自燃
“呼吸”漏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层破碎带“线状”导水通道综合注浆治理技术
1
作者
陈建伟
机构
中煤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分
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4,共7页
文摘
针对新登煤矿F_(22-1)断层突水点附近围岩破碎、隔水层薄、岩层泥化、承载能力差的特点,结合“线状”导水通道的特殊补给形式,从加固围岩和控制导水通道水压、水流两个方面,采用巷道充填、围岩加固、疏水降压、返流注浆及引流注浆等技术,解决了注浆堵水期间导水通道垮塌、隔水层承压能力差以及围岩裂隙发育的难题,成功实现了在断层破碎带注浆堵水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断层破碎带
“线状”导水通道
疏水降压
返流注浆
引流注浆
注浆堵水
Keywords
fault fracture zone
linear water-conducting channels
dewatering depressurization
reverse-flow grouting
drainage-oriented grouting
hydraulic barrier construction
分类号
TD744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井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世平
赵健
李士栋
周涛
崔小超
张东
梁记忠
王高昂
朱斯陶
孙波
机构
中煤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能源
集团
鲁西矿业
有限公司
兖煤菏泽能化
有限公司
赵楼煤矿
新汶矿业
集团
有限
责任
公司
华丰煤矿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
资源
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4017)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SDZY02)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21QNRC001)。
文摘
为了探究大采深条件下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频繁发生冲击地压的原因,以梁宝寺煤矿35000采区为工程背景,采取现场实践、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不同采深、煤厚、大巷间距等因素对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地压的影响,提出深井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地压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巷孤立煤体的采深与垂直应力峰值呈正相关,采深1200 m时煤体的垂直应力峰值是采深500 m时的3倍左右;大巷孤立煤体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加,其应力集中程度不断升高,且应力峰值向煤体弹性承载区转移;大巷间距越小,孤立煤体弹性承载区应力越集中,发生冲击地压可能性越高;包含开采影响因素和煤层冲击倾向性的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为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危险性评价提供1种思路。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孤立煤体
煤层大巷
危险性评价
Keywords
rock burst
isolated coal mass
coal seam roadway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距离煤层群二次采动覆岩结构演化与矿压规律
被引量:
52
3
作者
杨国枢
王建树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煤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53-358,共6页
文摘
近距离煤层下部煤层开采受上部遗留煤柱影响较大,易出现应力集中、矿压显现剧烈等情况,严重威胁矿井的正常生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对极近距离煤层群二次开采时顶板结构特征、活动规律及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部煤层开采导致直接顶向更高更远处发展,并涵盖了上部煤层采后的直接顶及基本顶范围,形成了典型'垮落带累加'的采场覆岩结构;上部煤层开采对下部煤层起到了一定的卸压保护作用,下部煤层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及影响范围减小;但上部顶板垮落压实及遗留煤柱也造成了下部煤层局部区域动压显现,对工作面回采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成果为提高资源采出率、保证生产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综放开采
覆岩结构
矿压规律
Keywords
close seam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overburden structure
pressure law
分类号
TD32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823.81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矿供电系统无人化建设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3
4
作者
王兴友
吴中伟
范胜祥
刘驰
机构
中煤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
中煤
能源
集团
有限公司
技术管理中心
山西
中煤
东坡煤业
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53-156,共4页
文摘
为了提高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加快智慧化矿山的建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要求大力推广井下机电设备智能监控。经过对煤矿供电系统自动化设备运行情况和主流设备供应商的实现方法进行细致的调研、分析得出结论:只有通过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规范合格供应商才具备实现煤矿供电系统无人化的基础;同时智能分布式无人值守系统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它将智能配网技术、IEC61850标准运用到系统中,不仅将智能化矿山的监控标准提高到新的高度,而且通过GOOSE协议和智能配网技术彻底解决短路越级跳闸和漏电选线不准的难题,必将成为煤矿供电系统无人化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
煤矿供电系统
无人化
智能配网
IEC61850
GOOSE
分类号
TD611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越界开采监测系统
被引量:
7
5
作者
刘书龙
机构
中煤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66-169,共4页
文摘
为了实时在线监测煤矿非法越界开采情况,减少煤炭资源流失和安全事故,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原理,针对煤矿井下生产的实际特点,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煤矿越界开采监测系统方案,对越界开采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时钟同步方案、总体工作流程等进行了研究,重点设计了避免碰撞的无线通信协议,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环境测试,将无线监测系统现场试验测试结果与传统有线系统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到的震动数据进行震源定位计算,其定位精度在1 m左右,能够准确判断是否有越界开采情况发生,系统有效运行并实现预期目标。
关键词
越界开采
无线传感器网络
单片机
无线通信
时钟同步
分类号
TN919.7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D67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式输送机能耗管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6
6
作者
王权明
王兴友
柏峰
王涛
机构
中煤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中煤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唐山沟矿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78-182,共5页
文摘
针对矿山带式输送机等主要运输设备的效率普遍较低,能耗较高等问题,提出合理的能耗管理策略,建立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矿山带式输送机能耗管理系统,在保证产生产的情况下实现节能降耗运行。
关键词
微波光料流传感器
顺逆煤流起车
煤多快转
煤少慢转
无煤待机
分类号
TD56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SC-ECA-Transformer的矿用皮带输送电机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7
作者
丁榕
邱成鹏
王帅
机构
中煤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金属矿山》
2025年第8期150-157,共8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3-YBGY-3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51704229)。
文摘
矿用皮带输送电机剩余寿命预测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预测模型在特征提取、时序依赖性建模及计算复杂度方面的不足,利用变频一体机上的多源传感器系统采集矿用皮带输送电机运行数据,并基于MSC-ECA-Transformer模型进行剩余寿命预测。该模型在Transformer主干网络中嵌入了多尺度因果膨胀卷积(MSC)和高效通道注意力(ECA)模块,通过MSC构建多级时序特征提取,解决传统自注意力机制对设备渐进式退化模式多尺度特征捕捉不足的问题。同时引入ECA模块实现特征通道的动态权重分配,增强故障敏感特征的显著性表达。试验表明,MSC-ECA-Transformer模型在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上表现优异,改进后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以及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851以及0.0918,与Transformer模型相比,分别降低34.0%及36.2%,为矿用电机剩余寿命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皮带运输机
电机
寿命预测
MSC-ECA-Transformer
多尺度因果膨胀卷积
时间序列
Keywords
belt conveyer
electrical machine
residual life prediction
MSC-ECA-Transformer
multiscale causal dilation convolution
time series
分类号
TD687 [矿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防灭火协同治理技术
8
作者
侯文彬
李少鹏
李伟
姚吉
李志权
机构
中煤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5年第S1期59-63,共5页
文摘
为解决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遗煤自燃问题,以唐山沟煤矿13号煤层83101工作面及其上覆12号煤层8201采空区为工程背景,构建“启封前-启封后-邻面预防”多阶段协同治理技术体系。综合运用现场布点监测、SF 6示踪漏风诊断、红外热像+光纤测温、压能-气温耦合数值模拟、普瑞特系列材料立体注浆以及均压控风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自燃危险区域的精准识别与动态调控。结果表明:浅埋深煤层昼夜气温变化驱动“呼吸”漏风机制及近距离煤层群贯通型供氧通道,建立以“注氮惰化-注浆隔氧-均压抑漏-灌水窒息”为核心的协同治理技术链,83101工作面启封后平均CO体积分数由峰值600×10^(-6)%降至≤24×10^(-6)%,高温点温度最大降幅达500℃,实现慢采(≤2 m/d)条件下的安全回采与回撤,83102邻面回采前CO背景浓度稳定在0,验证了协同治理技术的区域防控有效性。
关键词
煤层群
采空区
协同治理
遗煤自燃
“呼吸”漏风
Keywords
coal seam group
goa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residual coal
"breathing"-induced gas leakage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断层破碎带“线状”导水通道综合注浆治理技术
陈建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深井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危险性评价研究
张世平
赵健
李士栋
周涛
崔小超
张东
梁记忠
王高昂
朱斯陶
孙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距离煤层群二次采动覆岩结构演化与矿压规律
杨国枢
王建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煤矿供电系统无人化建设技术研究与实践
王兴友
吴中伟
范胜祥
刘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越界开采监测系统
刘书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带式输送机能耗管理技术及应用
王权明
王兴友
柏峰
王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MSC-ECA-Transformer的矿用皮带输送电机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丁榕
邱成鹏
王帅
《金属矿山》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防灭火协同治理技术
侯文彬
李少鹏
李伟
姚吉
李志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