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E-Engine平台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质量影响的遥感评估与时空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恒 左涛 +3 位作者 贾康 柴成富 刘艺炫 陈恒恒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1,37,共5页
针对濂溪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态质量的问题,本文基于PIE-Engine Studio遥感云平台,采用多时序卫星数据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基础上,深入剖析2008—2023年土地覆盖和生态环境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 针对濂溪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态质量的问题,本文基于PIE-Engine Studio遥感云平台,采用多时序卫星数据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基础上,深入剖析2008—2023年土地覆盖和生态环境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在这段时间内濂溪区生态质量整体有所改善,特别是在生态质量优等级(0.8~1.0)上,耕地向草地的转变面积和比例均有显著增加,但仍存在局部退化现象;②良等级(0.6~0.8)面积有所减少,可能是某些区域建筑用地增加引起的生态质量下降。通过实施有效的土地管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Engine Studio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主成分分析 遥感生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遥感影像农村道路矢量中心线提取及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怡君 李旺平 +2 位作者 柴成富 尉文博 邓灵芝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39,共6页
遥感影像中农村道路矢量中心线的准确提取对乡村规划和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方法未能充分利用上下文信息,且在下采样过程中易造成图像分辨率下降和局部特征丢失的问题,该文改进U-Net网络模型以提高提取结... 遥感影像中农村道路矢量中心线的准确提取对乡村规划和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方法未能充分利用上下文信息,且在下采样过程中易造成图像分辨率下降和局部特征丢失的问题,该文改进U-Net网络模型以提高提取结果的准确性。首先,网络结构设计两次下采样处理,并将上下文两处特征信息用跳跃层连接,使输出的道路细节清晰;其次,为避免样本不均衡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与广义骰子损失函数叠加的方式提升训练效果;最后,采用邻域质心投票算法和融合算法对提取的道路进行矢量化和中心线优化,得到高精度的农村道路矢量中心线。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在复杂场景的农村道路矢量中心线提取中准确率达95.03%,较4种对比算法(U-Net、DC-Net、PA-Net、SM-Net)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U-Net网络 遥感影像 网络分割 农村道路提取 矢量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近20多年来植被生态环境质量季节特征及其对干湿变化的响应
3
作者 李朋轩 王德应 王涛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4-182,共9页
[目的]研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其对干湿变化的响应,为黄河流域科学管理陆地生态系统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0—2023年MODIS数据产品、降水蒸散发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多元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利用线性... [目的]研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其对干湿变化的响应,为黄河流域科学管理陆地生态系统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0—2023年MODIS数据产品、降水蒸散发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多元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利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黄河流域植被在不同季节下的RSE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SPEI的相关性。[结果](1) 2000—2023年黄河流域春、夏、秋季RSEI均呈增加趋势,夏季林地增速最快,为0.003 4/a,显著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甘肃省和青海省。(2)黄河流域春、夏、秋季RSEI与SPEI均以正相关为主,夏季对干湿变化的响应要优于春季和秋季RSEI与SPEI。林地对干湿变化的响应要优于草地和耕地。(3) RSEI与SPEI显著正相关区域占比最大为夏季(50.89%),显著正相关区域主要集中在陕西省、山西省和甘肃省等区域。[结论]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春、夏、秋季生态环境质量均呈改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与干湿变化的内在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EI SPEI 干湿变化 土地利用类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与水沙变化的关系
4
作者 李朋轩 王涛 +1 位作者 王德应 杜义博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研究生态环境质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与水沙变化的关系,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2000—2022年MODIS数据产品、气温、降水、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为基础,结合多元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利用线性回归和... 研究生态环境质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与水沙变化的关系,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2000—2022年MODIS数据产品、气温、降水、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为基础,结合多元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利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黄河流域RSE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温、降水的响应,以及与径流量、输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00—2022年黄河流域总体和上、中游地区RSEI呈上升趋势,下游地区呈下降趋势,其中中游地区增速最快,显著增加面积占比最大;②黄河流域RSEI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7.29%、27.97%,集中在中部黄土高原区域;③黄河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年径流、年输沙量与RSEI均呈显著正相关,流域总体和下游地区RSEI与年径流量呈正相关,与输沙量呈负相关。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与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的内在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气候变化 水沙关系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特征和相关成像联合约束自适应网格剖分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
5
作者 安国强 鲁宝亮 +1 位作者 李柏森 高新宇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2-1115,共14页
三维密度反演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重力三维密度反演是将反演区域均匀剖分为直立六面体网格,通过增加网格数量来提高对于复杂地质体的拟合程度,然而随着网格数量的增多导致反演效率降低以及多解性增加.针对此问题,本... 三维密度反演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重力三维密度反演是将反演区域均匀剖分为直立六面体网格,通过增加网格数量来提高对于复杂地质体的拟合程度,然而随着网格数量的增多导致反演效率降低以及多解性增加.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边缘特征和相关成像联合约束自适应网格剖分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首先对反演区域进行粗糙网格剖分并进行重力相关成像计算,并且使用边缘特征信息对重力相关成像进行约束,得到更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然后对相关系数较大的重点区域使用八叉树结构进行加密,实现反演区域的自适应细致剖分;最后使用正则化方法对整个研究区域进行三维密度反演.通过引入最小长度约束、深度加权约束、体积约束、物性范围约束提高反演的精度,并使用共轭梯度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快速求解.模型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清晰地反映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和密度分布,在提高反演结果分辨率的同时,相较于全局细致网格反演的计算效率大大提高.将该方法应用于澳大利亚Olympic Dam的实际重力数据,反演结果与已知的地质结构和钻井岩心密度曲线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三维密度反演 自适应剖分 相关成像 边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状态智能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张阳 李超 +1 位作者 符立梅 陈博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169,共6页
为了解决煤矿开采设备、掘进设备、支护设备、主提升机房等重要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管理孤岛现象,降低人工监测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误差所导致的检修、停产等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井下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了... 为了解决煤矿开采设备、掘进设备、支护设备、主提升机房等重要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管理孤岛现象,降低人工监测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误差所导致的检修、停产等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井下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了一种煤矿全方位、全天候机电设备运行状态智能监测系统,对煤矿重要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集中监测,完成煤矿机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和预警工作,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的智能监测和精益化管理。通过在柠条塔煤矿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的应用能够直接降低吨煤机电设备支出比例达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机电设备管理 精益化管理 智能监测系统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入海排污口排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元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49,153,共5页
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治污迫在眉睫。入海排污口排查是治污第一要务,但排污口数量多、分布广、形态各异、隐蔽性强,常规排查异常艰难,投入大、周期长、遗漏多。无人机航测技术能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真彩色影像和热红外影像。彩色... 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治污迫在眉睫。入海排污口排查是治污第一要务,但排污口数量多、分布广、形态各异、隐蔽性强,常规排查异常艰难,投入大、周期长、遗漏多。无人机航测技术能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真彩色影像和热红外影像。彩色影像色彩鲜明、清晰可读,能直接判读裸露排污口;热红外对温度敏感,穿透力强,通过温度的异常可识别隐蔽目标。本文两种影像的结合能高效搜索到排污源头,是排查工作开展以来一次重大的技术突破,将为海洋治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口 无人机 热红外 影像反演 影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矿区地表全域沉降监测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杜玉柱 梁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125,共6页
随着无人机、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轻小型低成本无人机可搭载多种传感器获得种类多样的高精度观测数据。针对矿区开采沉陷的特点,本文设计了融合航空摄影与LiDAR的轻小型无人机矿区地面监测方案,对多期多源数据配准、沉降监测点... 随着无人机、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轻小型低成本无人机可搭载多种传感器获得种类多样的高精度观测数据。针对矿区开采沉陷的特点,本文设计了融合航空摄影与LiDAR的轻小型无人机矿区地面监测方案,对多期多源数据配准、沉降监测点选取和地表岩移观测线构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按照研究成果开展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融合点云和影像的轻小型无人机测量可获取全范围的矿区地面沉陷模型,沉降模型精度优于0.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空摄影 激光雷达 开采沉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鄂尔多斯地台管道沿线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曦涛 胡智峰 +2 位作者 乔培 张瑜 王馨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4,共5页
鄂尔多斯地台地质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基于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鄂尔多斯地台局部区域76景Sentinel-1影像,利用SBAS-InSAR和CR-InSAR技术,通过形变时序信息分析研... 鄂尔多斯地台地质环境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基于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鄂尔多斯地台局部区域76景Sentinel-1影像,利用SBAS-InSAR和CR-InSAR技术,通过形变时序信息分析研究区地表异常形变趋势并验证其精度,并结合高分二号遥感影像解译识别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野外验证,对两处确定的典型灾害隐患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获取毫米级精度的地表形变结果,根据《地质灾害InSAR监测技术指南》(T/CAGHP 013—2018),精度从Ⅱ级提升至Ⅰ级;研究区83%的区域在监测期间形变速率为-20~20 mm/a,处于稳定状态,剩余17%的区域则存在灾害隐患;共解译4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野外查证,准确率为73.2%;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30处,其中滑坡灾害21处、崩塌灾害4处、不稳定斜坡5处;典型滑坡灾害隐患点位存在明显异常形变信息,形变速率为-21~21 mm/a,单点最大累计形变量为-25~25 mm;形变受气候、地形、人为活动影响大,有较高风险隐患,加强人工巡视、加大监测力度与频率,对早期地质灾害识别保证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地质灾害识别 地表形变监测 鄂尔多斯地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构建多变量估算森林地上生物量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康 刘媛媛 范文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6,102,共7页
以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研究对象,Alos-2全极化SAR数据以及实测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目标分解,计算多极化通道的后向散射系数,通过皮尔逊相关性检验,筛选显著相关的参数,构建线性及非线性偏最小二乘(PLS)生物量估算模型,并... 以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研究对象,Alos-2全极化SAR数据以及实测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目标分解,计算多极化通道的后向散射系数,通过皮尔逊相关性检验,筛选显著相关的参数,构建线性及非线性偏最小二乘(PLS)生物量估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线性PLS模型均方根误差为21.75 t·hm^(-2),决定系数(R^(2))为0.6185,平均相对偏差绝对值为31.1%,平均偏差为-1.844 t·hm^(-2);非线性PLS模型均方根误差为18.218 t·hm^(-2),决定系数(R^(2))为0.6969,平均相对偏差绝对值为23.86%,平均偏差为0.0001 t·hm^(-2)。对模型贡献最大的参数为非负特征值分解的奇次散射参数、VH极化后向散射系数、HV极化后向散射系数、特征向量分解参数l1和主要散射机制平均参数。非线性方法在模型拟合和预测中都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全极化SAR目标分解参数以及交叉极化下的后向散射系数,在估算森林地上生物量时没有饱和点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全极化SAR 极化分解 森林地上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云滤波算法构建矿山开采沉陷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咪咪 柴成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2-255,共4页
针对现有机载LiDAR点云滤波算法缺乏详细对比的问题,本文以西部矿区某工作面地表沉陷区为试验区,选择渐进形态学滤波、三角网渐进加密滤波和基于坡度阈值滤波3种经典的算法去噪,并分析了算法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地表起伏明显、植... 针对现有机载LiDAR点云滤波算法缺乏详细对比的问题,本文以西部矿区某工作面地表沉陷区为试验区,选择渐进形态学滤波、三角网渐进加密滤波和基于坡度阈值滤波3种经典的算法去噪,并分析了算法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地表起伏明显、植被稀疏的陕北矿区,采集的点云数据利用三角网渐进加密滤波得到去噪后的点云建模效果最优。试验结果可为矿区开采沉陷精细化建模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点云滤波 矿山开采沉陷 DEM叠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航空影像、三维模型和管线普查的智慧管网——以日喀则市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学人 何晨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4-211,共8页
本文采用无人机飞马D-2000为飞行平台,搭载飞马D-OP4000相机,获取日喀则市主城区共计105.6 km^(2)航摄影像并重建三维模型,基于三维模型与往期数据修补日喀则市城区1∶500地形图;开展地下管线探测及普查工作,完成探测日喀则城区700 km... 本文采用无人机飞马D-2000为飞行平台,搭载飞马D-OP4000相机,获取日喀则市主城区共计105.6 km^(2)航摄影像并重建三维模型,基于三维模型与往期数据修补日喀则市城区1∶500地形图;开展地下管线探测及普查工作,完成探测日喀则城区700 km地下管网及100 km地下排水管网,分析排水管网缺陷的主要因素;基于三维模型与管网数据,搭建管线平台系统,实现了地下空间安全运行的宏观监测、地下空间综合管线二三维数据一体化、排水管网在线监测以及道路窨井盖安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管网 倾斜摄影测量 三维模型 软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下陇南市龙沟村土地综合整治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文龙 闫喆 +1 位作者 王冬 杨丹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期88-90,共3页
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体系下,合理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为提高乡村土地综合整治水平,完善乡村土地综合整治体系,分析了土地整治+现代农业、土地整治+工贸业集聚区、土地整治+特色农旅、土地整治+生态... 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体系下,合理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为提高乡村土地综合整治水平,完善乡村土地综合整治体系,分析了土地整治+现代农业、土地整治+工贸业集聚区、土地整治+特色农旅、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等模式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同时以甘肃省陇南市马营镇龙沟村为例,以村庄产业发展为导向,融入适宜土地整治模式,得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类型 土地整治 甘肃省陇南市龙沟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邻域几何特性的露天矿台阶线提取方法
14
作者 承达瑜 宿文松 毛爱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5,共10页
台阶线数据是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确保露天矿高效、智能开采的重要前提。针对现有的基于点云的露天矿台阶线提取方法存在局部特征丢失、台阶线不连续等问题,将识别台阶线特征点转为识别几何特征面,从特征面轮廓中提取... 台阶线数据是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确保露天矿高效、智能开采的重要前提。针对现有的基于点云的露天矿台阶线提取方法存在局部特征丢失、台阶线不连续等问题,将识别台阶线特征点转为识别几何特征面,从特征面轮廓中提取出台阶线特征点,由此提出了一种顾及邻域几何特性的露天矿台阶线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露天矿点云进行规则重采样,依据露天矿台阶平盘、坡面点云法向量与竖直平面夹角具有明显差异这一几何特性提取坡面的特征点云;在此基础上,采用区域生长算法分割坡面点云,通过凹包算法提取分割后的坡面点云轮廓边界获得台阶线特征点;最后利用三阶贝塞尔曲线拟合特征点以生成露天矿台阶线。为验证算法的提取精度,将台阶线与露天矿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叠加,并计算该方法提取的台阶线与实际台阶线的位置偏差。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台阶线完整且连续性好,与手工绘制的台阶线基本重合,能够满足比例尺为1∶2000的制图精度要求;运行效率高,对于面积为3 km2的露天矿,提取时间在4 min以内。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提取露天矿台阶线,为实现露天矿山台阶线自动绘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点云数据 法向量 凹包算法 台阶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图卷积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15
作者 温馨 李禄 +3 位作者 范军芳 胡智峰 周锋 吴亚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0-1308,共9页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高光谱图像分类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其只能对图像进行规则格网运算,不能自适应的进行特征聚合。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森林的多尺度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主要有四个步骤:首先使用主成...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高光谱图像分类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其只能对图像进行规则格网运算,不能自适应的进行特征聚合。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森林的多尺度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主要有四个步骤: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根据图像的空间信息构建多尺度的分段森林,建立子树之间关系;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U-net模型架构,通过池化和解池化建立多个尺度之间的图结构特征的转换;网络通过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自适应的特征聚合,并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采用跳层连接融合了多尺度特征;最后通过SoftMax进行节点的半监督分类。实验在公开的高光谱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均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精度,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多尺度 分段森林 图卷积神经网络 子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旅融合背景下的公路景观设计——以陕西省汉中市八里关至留坝县城段为例
16
作者 王雪菱 杨丹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5期122-128,共7页
随着自驾游的普及,公路作为交旅融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促进旅游业和交通业共同发展的有效推手。公路景观设计不仅满足公路“安全、舒适”的基本需求,也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本文以交旅融合为视角,总结公路景观... 随着自驾游的普及,公路作为交旅融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促进旅游业和交通业共同发展的有效推手。公路景观设计不仅满足公路“安全、舒适”的基本需求,也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本文以交旅融合为视角,总结公路景观相关理论知识,运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陕西汉中八里关至留坝县城段的公路景观特点,探讨公路景观改造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为我国的公路景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旅融合 景观环线 公路景观设计 留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地质层理论及其在矿山环境治理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7
作者 王佟 刘峰 +4 位作者 赵欣 林中月 李聪聪 王辉 李永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59-3773,共15页
矿山开采活动不仅对地表植被、土壤层和地形地貌产生破坏,还会对所能影响到的地下岩层等地质体产生扰动和破坏,引起区域地表和地下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因此,有必要从地质学角度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基于对煤炭... 矿山开采活动不仅对地表植被、土壤层和地形地貌产生破坏,还会对所能影响到的地下岩层等地质体产生扰动和破坏,引起区域地表和地下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因此,有必要从地质学角度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基于对煤炭矿山开采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提出了如何从地质角度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路,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论述了生态地质层理论。采用“将今复古”的治理原则,通过对破坏地层层序结构的研究和模拟再造,形成了生态地质层的构建原理和修复关键技术,并列举了青海木里矿区“急、难、险”生态治理修复工程推广应用的实例。研究认为:①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开采对原始地层系统产生扰动和破坏,引起地层位移、变形、破裂、垮落,导致应力重新分布,引发地下水、气系统变化、运移和重新聚集,造成地表上部或浅层的岩石发生变化,影响到地表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变,乃至水圈、大气圈的变化。②生态地质层是指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控制属性作用的地层或地层组合层段,矿山勘查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实质是生态地质层的破坏。③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是构建和修复生态地质层,通过研究区域原始地层剖面和产状、岩石结构构造,采用人工干预和相似材料物理模拟的方式,构建出具有与原始地层相似属性作用的类岩性层段。根据治理修复对象的不同,生态地质层可划分为土壤层、地形重塑层、煤层顶板岩层、含水层等,高原高寒地区还包括冻土层。④生态地质层构建材料的选用是生态修复的关键。提出无土地区可利用矿山开采形成的废弃渣土,变固废为生态地质层构建修复的主要材料的技术与方法。在青海木里矿区生态治理修复中解决了高原高寒地区大范围生态治理修复时客土无法实现、渣土占地与环境不相融合和污染等问题。生态地质层理论的提出与构建原理解决了因地层变形、破裂、沉陷、地表水断流、土壤层、地形地貌及冻土层等地质环境扰动与破坏引发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难题,为在复杂条件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地质学治理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层 治理修复思路 构建方法 影响机理 煤炭生态地质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响应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元栋 尚晓鹏 +2 位作者 杜芬玲 王涛 徐澜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9,共6页
区域植被生态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研究,是科学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受到广泛关注。利用2000—2015年250 m分辨率、16 d合成的MODIS NDVI影像、以及9个气象站点2000—2014年逐日降水数据,分析了宁夏植被NDVI动态变化及其对降水... 区域植被生态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研究,是科学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受到广泛关注。利用2000—2015年250 m分辨率、16 d合成的MODIS NDVI影像、以及9个气象站点2000—2014年逐日降水数据,分析了宁夏植被NDVI动态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宁夏植被生长季开始于4月下旬,结束于9月下旬;年际植被生长季NDVI平均值以0.052/10 a的速率呈线性增加趋势,但近4 a持续减少,需加强植被监测,及时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2植被生长季NDVI平均值以增加趋势为主,占区域总面积的91.62%,主要分布在中部干旱区和南部丘陵山区;减少趋势仅占8.38%,主要分布在北部引黄灌区和中部干旱区西部部分区域;3植被生长季NDVI平均值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呈线性增加趋势,相关系数正相关与显著正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丘陵山区,而负相关与显著负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引黄灌区尤其是银川等城市周围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长季 线性趋势法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商业中心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志勇 常迎辉 +1 位作者 孙立坚 王涛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0-65,共6页
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手机信令的居民出行OD数据识别商业中心的势力范围和腹地,并分析了研究区商业中心的空间特征;然后构建了影响腹地规模的指标体系;最后通过熵权法对影响因子赋权,计算得到各商业中心的综合水平。... 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手机信令的居民出行OD数据识别商业中心的势力范围和腹地,并分析了研究区商业中心的空间特征;然后构建了影响腹地规模的指标体系;最后通过熵权法对影响因子赋权,计算得到各商业中心的综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商业中心呈多核心分布特征,其影响范围沿地铁分布,长江对其具有明显分隔作用;②POI多样性与商业中心腹地规模有较强相关性(0.879 8),商业中心吸引力更多取决于其服务水平和交通发达程度;③汉街和街道口虽为区级商业中心,但由于位置较好、交通便捷,仍是附近居民消费、游憩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中心 影响范围 腹地 OD数据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耦合非参数Bayesian的遥感图像时空反射率融合
20
作者 陈楠 张标 +1 位作者 杨楠 刘洲洲 《测绘通报》 2025年第9期45-50,共6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获取同时具备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成为研究热点。传统单一光学传感器因条带宽度与重访周期限制,难以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遥感图像时空反射率融合技术通过结合精细空间分辨率但采集频率低的图像与粗...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获取同时具备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成为研究热点。传统单一光学传感器因条带宽度与重访周期限制,难以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遥感图像时空反射率融合技术通过结合精细空间分辨率但采集频率低的图像与粗空间分辨率但采集频率高的图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时空融合框架的方法,该框架结合跨分辨率注意力机制和非参数Bayesian动态字典学习机制,旨在生成兼具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的融合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物候变化和地物突变区域均表现出较高的融合精度和稳健性,相比现有方法能更好地保留光谱信息和空间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融合 时空反射率融合 跨分辨率注意力机制 非参数Bayesi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