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M分形内插方法及其在消除SAR图像地形畸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邓炜 张艳宁 +1 位作者 万余庆 赵荣椿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0-433,共4页
在利用数字地面高程模型 (DEM)对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像进行几何校正时 ,DEM的分辨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得到高分辨的 DEM数据 ,讨论了“局部分数布朗场”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局部自适应 DEM插值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进行... 在利用数字地面高程模型 (DEM)对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像进行几何校正时 ,DEM的分辨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得到高分辨的 DEM数据 ,讨论了“局部分数布朗场”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局部自适应 DEM插值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进行 DEM内插 ,并将插值后得到的高分辨率 DEM数据应用于 SAR图像的地形畸变校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分形 内插算法 SAR图像 合成孔雷达 地形畸变校正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道318线海竹段公路整改遥感选线研究
2
作者 周日平 牛宝茹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8-72,共5页
国道 318线海子山 -竹巴笼段位于四川省西部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处 ,由于受印度板块强烈影响 ,地震频繁 ,导致该路段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影响着进藏物资的运输和当地经济的发展。经过遥感调查、分析 ,确定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 ,从地质背... 国道 318线海子山 -竹巴笼段位于四川省西部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处 ,由于受印度板块强烈影响 ,地震频繁 ,导致该路段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影响着进藏物资的运输和当地经济的发展。经过遥感调查、分析 ,确定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 ,从地质背景、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质灾害 国道 公路 路线方案 印度板块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土地沙漠化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智佩 岳乐平 +5 位作者 薛祥煦 杨利荣 王岷 聂浩刚 王飞跃 孙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8-586,共9页
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与土地沙漠化的地质成因类型,通过系统研究沙地及相邻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在沙地内部、覆沙黄土区、黄土高原和河流谷地与湖泊等不同地质构造地貌条件下所形成的沉积物粒度特征,指出不同地质成因类型的... 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与土地沙漠化的地质成因类型,通过系统研究沙地及相邻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在沙地内部、覆沙黄土区、黄土高原和河流谷地与湖泊等不同地质构造地貌条件下所形成的沉积物粒度特征,指出不同地质成因类型的沉积物是这些地区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区分不同类型的沉积物也是构成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分类的理论基础,探讨了不同地质作用对土地沙漠化的贡献及其对土地沙漠化防治方面的意义。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地沙漠化是以各种类型的就地起沙为主要特征,地表径流的水力搬运是沙漠化物质搬运的重要途径。现代毛乌素沙地及其邻区的土地沙漠化是对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沉积物的进一步搬运、分选和再沉积过程,具有相对复杂的粒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沉积物 粒度特征 土地沙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新世气候变化与中国北方沙漠化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智佩 岳乐平 +6 位作者 郭莉 刘淑英 王岷 聂浩刚 杨利荣 孙虎 王飞跃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29,共29页
气候变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荒漠化形成发展的主要控制因素。新生代以来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内陆盆地的下降逐渐形成的气候格局造就了北方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北方西部内陆盆地以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中部高原是受季风系统中夏季风和... 气候变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荒漠化形成发展的主要控制因素。新生代以来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内陆盆地的下降逐渐形成的气候格局造就了北方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北方西部内陆盆地以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中部高原是受季风系统中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消长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东部地区则以暖湿气候为主,受夏季风控制。第四系以来气候的波动则控制着沙漠化的发展或逆转。末次间冰期以来一直持续的大约以1500a为周期的气候振荡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有重要的影响或控制作用。全新世以来,北方地区约在10000aBP、8000aBP、5500aBP、4000aBP、3000aBP、1500aBP的沙漠化过程分别与北大西洋第7、5、4、3、2和1次的浮冰事件相应,沙漠化扩大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事件相一致。十年尺度上气候变化的周期性振荡对沙漠化有一定的影响,至少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敏感地带对沙漠化可以起到控制作用。年际尺度上,6.7a和3.38a气候变化周期控制着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发生。此外,北方不同地区近150a以来的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扩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气候变化 中国北方 沙漠化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上及邻区荒漠化土地地质特征与荒漠化防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智佩 岳乐平 +4 位作者 薛祥煦 杨利荣 王岷 聂浩刚 王飞跃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6-442,共7页
目的研究坝上及邻区荒漠化类型与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利用TM卫星遥感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研究荒漠化类型、区域分布与地质特征;通过样品采集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类型与级别荒漠化的粒度特征。结果提出了该地区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 目的研究坝上及邻区荒漠化类型与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利用TM卫星遥感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研究荒漠化类型、区域分布与地质特征;通过样品采集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类型与级别荒漠化的粒度特征。结果提出了该地区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包括风力作用下的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沙漠化和以侵蚀作用为主的砾漠化,以及物理化学作用下的土地盐渍化。不同类型和等级的荒漠化土地沉积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粒度组成,轻度沙漠化和砾漠化以及盐渍化(湖相沉积)土地的细粒物质含量相对更高,<63μm的颗粒含量可达90%以上,在风暴来临时具有更大的沙尘释放潜力;相反,严重沙漠化和砾漠化土地的细粒物质含量相对较低,<63μm的颗粒含量通常低于30%,同等条件下释放沙尘潜力也较小。结论在重视保护和治理已经严重荒漠化土地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正在发生荒漠化的或者潜在荒漠化的土地的保护,尤其是重视保护湿地、裸露的湖泊滩地和干涸的湖盆等,才能有效减少沙尘暴的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砾漠化 盐渍化 粒度组成 沙尘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