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药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1
作者 程材 何强斌 +3 位作者 季立亚 田登盛 周聿滔 胡挺挺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1-596,共6页
以某制药厂废水处理站出水为对象,采用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膜生物反应器(MBR)—臭氧氧化反应器—活性焦滤床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上述工艺对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95~447 mg/L的条件下,废水... 以某制药厂废水处理站出水为对象,采用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膜生物反应器(MBR)—臭氧氧化反应器—活性焦滤床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上述工艺对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95~447 mg/L的条件下,废水经处理后,平均出水COD为31 mg/L,能够满足GB 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限值;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废水pH变化不大,处于7.5~8.2;工艺运行期间,各单元受进水水质波动的影响较小,出水水质好,稳定性高;以处理1 t废水计算,处理成本为6.97~8.1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曝气生物流化池 膜生物反应器 臭氧纳米气泡 达标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方法优化诱导结晶除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威城 秦树林 +1 位作者 王忠泉 陈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121,共7页
为了考察氟磷酸钙诱导结晶除氟效果,利用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氟磷酸钙诱导结晶除氟实验,建立了以氟离子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并通过方差分析(ANOVA)比较了n(Ca)/n(F)、n(P)/n(F)、晶种投加量3个参数对氟离子去除率影响... 为了考察氟磷酸钙诱导结晶除氟效果,利用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氟磷酸钙诱导结晶除氟实验,建立了以氟离子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并通过方差分析(ANOVA)比较了n(Ca)/n(F)、n(P)/n(F)、晶种投加量3个参数对氟离子去除率影响的显著性。通过RSM优化氟磷酸钙诱导结晶除氟工艺参数,并通过最优工艺条件下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RSM优化的最佳条件:n(Ca)/n(F)=15、n(P)/n(F)=8.918、晶种投加量9.208 g/L,理论最佳除氟率为97.26%,最佳条件下实际除氟率为95.07%,相对误差为2.3%。SEM结果表明晶种反应前后的表面形貌变化极大,从规则的结晶颗粒变为球型簇状结晶。XRD表征发现通过诱导结晶产生了CaF_(2)、Ca_(10)(PO_(4))_(6)(OH)_(2)、Ca_(10)(PO_(4))_(6)F_(2)、Ca HPO_(4)等晶体,表明氟磷酸钙诱导结晶除氟有多种结晶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诱导结晶 除氟 氟磷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矿井水零排放处理分盐结晶工艺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锦 杨久利 +4 位作者 陈永春 毛维东 王庆刚 郭中权 吴艳涛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2,59,共6页
针对典型潘二煤矿高盐矿井水水质特点,结合硫酸钠Na_(2)SO_(4)、氯化钠NaCl溶解度变化规律及Na^(+)//Cl^(-)、SO_(4)^(2-)-H_(2)O三元水盐体系相图,制订了分盐结晶工艺方案,考察盐分浓度、搅拌速率对结晶分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针对典型潘二煤矿高盐矿井水水质特点,结合硫酸钠Na_(2)SO_(4)、氯化钠NaCl溶解度变化规律及Na^(+)//Cl^(-)、SO_(4)^(2-)-H_(2)O三元水盐体系相图,制订了分盐结晶工艺方案,考察盐分浓度、搅拌速率对结晶分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副产高浓盐水溶解性总固体TDS质量浓度为109018.15 mg/L,先控制温度为100℃,搅拌速率200 r/min,蒸发终点NaCl的质量浓度为265.54 g/L、Na_(2)SO_(4)的质量浓度为64.98 g/L;后控制温度为-5℃,搅拌速率150 r/min,冷冻终点NaCl的质量浓度为278.30 g/L、Na_(2)SO_(4)的质量浓度为6.67 g/L;再控制温度为100℃,搅拌速率100 r/min,蒸发终点NaCl的质量浓度为302.68 g/L、Na_(2)SO_(4)的质量浓度41.86 g/L,在此方案下得到纯度97.3%的Na_(2)SO_(4)和95.2%的NaCl,盐产品达到工业标准,实现了盐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杂盐的产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矿井水 零排放 溶解度 相图 分盐结晶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含盐矿井水处理利用技术综述
4
作者 毛维东 郭中权 +7 位作者 付元 杨久利 徐旭峰 吴艳涛 唐志鹏 张军 崔东锋 朱俊兆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5-376,共12页
我国煤炭生产以井工开采为主,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含盐矿井水在排放量的占比呈现上升趋势。煤矿含盐矿井水是指水中全盐量超过1000mg/L的矿井水。根据离子成份占比不同,我国含盐矿井水分为氯化物型、硫酸盐型、碳酸盐型、氯化物–硫酸盐... 我国煤炭生产以井工开采为主,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含盐矿井水在排放量的占比呈现上升趋势。煤矿含盐矿井水是指水中全盐量超过1000mg/L的矿井水。根据离子成份占比不同,我国含盐矿井水分为氯化物型、硫酸盐型、碳酸盐型、氯化物–硫酸盐型和复合型等5个类型,其中以氯化物型、硫酸盐型、氯化物–硫酸盐型为主。针对矿井水全盐量超标问题,国家及地方均出台了限盐排放要求,开展了含盐矿井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应用。阐述了国内外含盐矿井水处理技术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分析了预处理工艺、膜浓缩工艺和蒸发结晶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含盐矿井水全过程处理技术采用“预处理+多级膜浓缩+分盐结晶”的组合工艺,按膜浓缩预处理工艺的不同,分别论述了高效反渗透处理技术(HERO)和适度分步协同处理技术(SPMS2)的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和应用现状;按分盐结晶工艺的不同,分别论述了蒸发分盐结晶技术和纳滤分盐结晶技术的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和应用现状。针对当前膜浓缩技术和蒸发结晶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持续开发高效短流程膜浓缩和低碳蒸发结晶处理技术和设备;持续研究低价值副产盐转化和高价值成分的提取技术;积极探索低品位热源、地热或光伏电能与含盐矿井水联合处理模式;积极探索区域含盐矿井水的集中处理模式;探讨离网新能源应用的技术、政策、经济可行性,研究自然强化蒸发浓缩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矿井水 适度分步协同处理 高效反渗透 膜浓缩 蒸发结晶 脱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盐-混凝法处理高氟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崔兵 金怡 杨泽坤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155,共6页
含氟废水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但传统钙盐法难以实现含氟废水达标排放。为解决某光伏企业的高氟废水处理问题,本研究对实际生产废水进行研究,确立了一级钙盐联合二级混凝的工艺路线,并对高氟废水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以钙盐种类... 含氟废水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但传统钙盐法难以实现含氟废水达标排放。为解决某光伏企业的高氟废水处理问题,本研究对实际生产废水进行研究,确立了一级钙盐联合二级混凝的工艺路线,并对高氟废水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以钙盐种类及投加量、反应pH、混凝剂种类为变量,以出水残氟质量浓度为考察指标,为工程应用确定了一种合适的除氟工况。结果表明,影响除氟效果的因素依次为钙氟物质的量比>二级混凝反应pH>复合除氟剂(DAMW-03)用量>一级钙盐反应pH。最优除氟工况为:一级钙盐反应以CaCl_2为钙源,钙源投加量为理论钙氟物质的量比(0.5)的1.25倍以上,并使用Ca(OH)_2调节pH=8;二级混凝反应可添加50 mg/L PAC或复合除氟剂(DAMW-03),控制pH在5~7,最终可实现中性出水且出水ρ(F^(-))可稳定小于5 mg/L。一级钙盐法联合二级混凝法可使高氟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具有处理效率高、试剂易得、处理成本较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废水 钙盐沉淀 混凝沉淀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郑彭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27,33,共5页
针对煤化工废水处理难点和技术发展需求,从典型反应器和新型生物强化技术2个方面探讨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关键问题。分析认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可强化难降解有机物、氮素污染物和硫酸盐的去除,提高煤化工废水可生化性;常规厌氧... 针对煤化工废水处理难点和技术发展需求,从典型反应器和新型生物强化技术2个方面探讨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关键问题。分析认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可强化难降解有机物、氮素污染物和硫酸盐的去除,提高煤化工废水可生化性;常规厌氧反应器仍存在启动时间长、生物量有限等问题,需要通过生物固定化、生物强化、反应器模型优化、流体数值模拟等手段加以优化;厌氧生物强化技术开发还应充分考虑有机物、氨氮、硫酸盐等多种污染物的协同去除,妥善处理好不同种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废水 难降解有机物 生物处理 厌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脱盐过程中卷式反渗透膜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郭中权 邹湘 +5 位作者 毛维东 孙邃 马赛 吕顺之 刘雪菲 王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808-4815,共8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矿井水中无机盐组分对于反渗透过程产水、结垢及脱盐效果的影响,以内蒙古某煤矿矿井水水质组分作为进水水质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单支商用标准8寸卷式反渗透膜元件(陶氏BW30-400)内部的传质以及局部浓差极化的... 为了更好地研究矿井水中无机盐组分对于反渗透过程产水、结垢及脱盐效果的影响,以内蒙古某煤矿矿井水水质组分作为进水水质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单支商用标准8寸卷式反渗透膜元件(陶氏BW30-400)内部的传质以及局部浓差极化的分布,预测实际运行情况下微溶盐结垢的风险。进水通道采用以阿基米德螺旋曲线为卷制轨迹的几何模型。无机盐的混盐作用通过混盐渗透压模型模拟。从全尺度卷式反渗透膜元件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卷式反渗透膜内的水流主要以轴向流速为主,沿切向阿基米德螺旋线的流速较低,对整体盐度分布的影响较小(<1%),可以忽略不计,在后续模拟中采用简化模拟单元或几何模型或网格。在模拟操作条件下,卷式膜元件的浓水网产生的水头损失占整体水头损失约86%,为卷式膜元件中的主要水头损失来源。在没有安装浓水网的进水流道中最高Na_(2)SO_(4)浓度位于元件浓水出口处,高达3594 mg/L,约为有浓水网情况下的1.8倍。而且有浓水网的进水流道内,浓差极化现象主要发生在浓水网背水侧局部区域,影响范围较小。该模型模拟得到的产水量与实测产水量做对比,误差小于5%,同时模拟结果也接近ROSA9.1模拟数据(误差<4.4%),因此可以对卷式反渗透膜的无机盐脱盐过程进行较精确的模拟仿真。与商业设计软件如ROSA(反渗透系统分析)相比,其只提供产水和浓水中的盐浓度信息,本文开发的模型可以提供浓度极化的特征信息,加深了对卷式反渗透膜在不同位置的潜在结垢风险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式反渗透 计算流体力学 微溶盐结垢污染 混盐作用 矿井水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耦合Fenton氧化处理煤层气产出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威城 汪清清 +1 位作者 王忠泉 秦树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136,共6页
探究了破乳混凝沉淀预处理结合微电解耦合Fenton氧化工艺对煤层气产出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微电解耦合Fenton氧化工艺,在微电解pH为3.0,曝气强度为150 L/h,Fenton氧化反应pH为3.5,H_(2)O_(2)投加量为800mg/L的条件下,微电解COD去除率... 探究了破乳混凝沉淀预处理结合微电解耦合Fenton氧化工艺对煤层气产出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微电解耦合Fenton氧化工艺,在微电解pH为3.0,曝气强度为150 L/h,Fenton氧化反应pH为3.5,H_(2)O_(2)投加量为800mg/L的条件下,微电解COD去除率为66.85%,Fenton氧化反应COD去除率为60.30%,综合COD去除率达86.84%,整体工艺最终出水COD为174.21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为2.64 mg/L,石油类质量浓度为1.21 mg/L,整体工艺的悬浮物去除率为99.01%,石油类去除率为97.40%,COD去除率为93.14%,实现了煤层气产出废水的高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产出水 微电解 FENTON氧化 协同微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生物强化反应器处理煤制气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彭生 周如禄 肖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1-276,共6页
为了优化煤制气废水关键污染物去除方式,采用四级生物强化反应器进行中试研究,分析了工艺启动过程与反应器沿程水质变化特征,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外加碳源对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效率和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ρ(NH_(4)^(+)-N)=126... 为了优化煤制气废水关键污染物去除方式,采用四级生物强化反应器进行中试研究,分析了工艺启动过程与反应器沿程水质变化特征,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外加碳源对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效率和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ρ(NH_(4)^(+)-N)=126~165 mg/L、ρ(TN)=139~178 mg/L、ρ(总酚)=286~352 mg/L、ρ(COD)=1340~2296 mg/L的进水条件下,反应器历时27 d完成了微生物的驯化与固定化;在水力停留时间HRT=62 h并且实施限氧曝气的条件下,C1~C4反应室均可实现SND,反应器出水NH_(4)^(+)-N(氨氮)、TN(总氮)、总酚和COD(化学需氧量)浓度分别为0.12~1.25、79.1~109、17.8~26.7、128~196 mg/L;在HRT为38.8~62 h内,缩短HRT可显著提高反应器TN去除效果;HRT=62 h条件下的TN去除率与SND率分别为38.9%和37.3%,HRT=38.8 h条件下的TN去除率与SND率分别达到53.0%和51.2%;300 mg/L浓度下的5种甲醇外加方式均可进一步提升TN去除效果,方式Ⅱ运行条件下的TN去除效果最佳,TN去除率与SND率分别达到92.8%和94.4%;方式Ⅰ、Ⅱ、Ⅲ、Ⅳ均可通过共代谢作用提升COD去除效果,方式Ⅰ运行条件下的COD去除率最高,达到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废水 同步硝化反硝化 生物强化 废水处理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Ta_(2)O_(5)-IrO_(2)阳极在酸性体系的失效机理研究
10
作者 杨泽坤 崔兵 +1 位作者 秦树林 杨海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74-1978,1982,共6页
钛基涂层阳极具有较低的析氧电位和较高的析氧电流效率,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领域。利用标准强化电解寿命试验,通过电化学分析和物相分析等手段系统地探讨了Ti/Ta_(2)O_(5)-IrO_(2)钛基涂层钛阳极在酸... 钛基涂层阳极具有较低的析氧电位和较高的析氧电流效率,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领域。利用标准强化电解寿命试验,通过电化学分析和物相分析等手段系统地探讨了Ti/Ta_(2)O_(5)-IrO_(2)钛基涂层钛阳极在酸性环境中阳极寿命和阳极失效机制。结果表明,Ti/Ta_(2)O_(5)-IrO_(2)涂层钛阳极的电解失效机制是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叠加,其在酸性体系中的强化电解并不是均匀的,根据槽压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钛阳极 强化电解寿命 酸性体系 失效机理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源生活污水生物脱氮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丽丽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0期126-133,共8页
针对低碳源生活污水总氮脱除的难题,分别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碳源对污水脱氮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传统生物脱氮工艺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泥膜复合法,相较于单一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泥膜复合工艺对... 针对低碳源生活污水总氮脱除的难题,分别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碳源对污水脱氮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传统生物脱氮工艺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泥膜复合法,相较于单一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泥膜复合工艺对低碳源生活污水可以获得较高的脱氮效果;新型生物脱氮工艺主要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及自养反硝化,其中短程硝化反硝化需严格控制运行条件以获得较高的总氮去除率;厌氧氨氧化无须外碳源,但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以保持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运行参数的波动对处理效果影响显著;自养反硝化节省了外碳源的投入,但保持自养反硝化微生物的活性是关键;碳源作为污水生物脱氮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外投加单一碳源、外投加组合碳源及利用内源碳,需要根据具体处理的污水水质水量情况,以及可利用的碳源情况进行选择。为此,对低碳源生活污水脱氮技术提出了展望,可从微观角度重点研究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的机制机理;通过工艺的组合优化,合理选择外碳源,充分利用污水中内碳源;新型生活污水脱氮工艺进行组合,对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以期获得高效化、低碳化的脱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源 生活污水 生物脱氮 活性污泥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染河道生物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裴菲 《绿色科技》 2021年第8期85-87,共3页
指出了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应用前景很好的水体修复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河道的治理。综述了城市河道生物生态修复的发展,并总结了河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从处理效果、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这3个方面归纳了现有生物生... 指出了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应用前景很好的水体修复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河道的治理。综述了城市河道生物生态修复的发展,并总结了河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从处理效果、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这3个方面归纳了现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特点,并提出了今后城市河道污染治理工作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城市河道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聚酯树脂生产废水处理中试研究
13
作者 王忠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0-135,共6页
高浓度聚酯树脂生产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难以直接利用生化工艺处理。采用“Fenton+气浮+水解酸化+高密度曝气生物流化池(MABFT)”联合处理工艺对聚酯树脂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并考察各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 高浓度聚酯树脂生产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难以直接利用生化工艺处理。采用“Fenton+气浮+水解酸化+高密度曝气生物流化池(MABFT)”联合处理工艺对聚酯树脂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并考察各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平均COD为34418 mg/L的生产废水,经“Fenton+气浮”预处理后,平均出水COD为22501 mg/L,B/C由0.11提升至0.28;将预处理出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后,平均COD降至8160 mg/L;混合废水进入“水解酸化+MABFT”生化处理系统,经生化系统处理后,平均出水COD为372 mg/L,能够稳定小于排放要求的500 mg/L,达到并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纳管标准。COD整体去除率达到98.8%,其中生化段COD去除率达95.4%。该联合处理工艺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可为高浓度聚酯树脂生产废水的达标排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处理工艺 聚酯树脂废水 中试试验 高密度曝气生物流化池 FENT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明德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209-213,共5页
为了有效处理渗滤液,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电厂采用了“预沉调节+水解酸化+高效厌氧+A/O-MBR+纳滤+反渗透”的组合工艺,同时针对类似系统运行过程中常见的生物泡沫、膜污染、浓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处理电厂产生的... 为了有效处理渗滤液,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电厂采用了“预沉调节+水解酸化+高效厌氧+A/O-MBR+纳滤+反渗透”的组合工艺,同时针对类似系统运行过程中常见的生物泡沫、膜污染、浓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处理电厂产生的渗滤液,COD_(Cr)、BOD_(5)、NH_(3)-N、SS去除率分别达到99.92%、99.97%、99.95%、100%,出水水质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要求。系统运行稳定,且运行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高效厌氧 MBR 纳滤 反渗透 生物泡沫 浓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矿井回用水除浊除铁工艺优化
15
作者 骆建营 朱俊兆 +3 位作者 杨再君 杨建超 王建 郭中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3-159,174,共8页
针对煤矿矿井回用水,采用响应面(RSM)优化除浊除铁混凝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pH、混凝剂投加量和曝气时间作为影响因子,浊度去除率和总铁去除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 Design(BBD)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研究各自变量... 针对煤矿矿井回用水,采用响应面(RSM)优化除浊除铁混凝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pH、混凝剂投加量和曝气时间作为影响因子,浊度去除率和总铁去除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 Design(BBD)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研究各自变量之间单独与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于浊度去除率的影响,曝气时间>pH>混凝剂投加量;各因素对于总铁去除率的影响,pH>曝气时间>混凝剂投加量。根据拟合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的最佳混凝条件:pH为6.8,混凝剂投加量为84.9 mg/L,曝气时间为7.3 min。根据实际运行条件,修正混凝试验最佳条件:pH为6.8,混凝剂投加量为90 mg/L,曝气时间为7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3组平行试验,结果表明,浊度和总铁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2±0.3)%和(97.0±0.2)%,与模型预测值均偏差0.6%,应用后回用水出水水质良好并可节约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回用水 混凝 除浊 除铁 曝气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RuO_(2)-IrO_(2)阳极在碱性体系的失效行为 被引量:3
16
作者 景海龙 杨泽坤 +3 位作者 杨海涛 胡超权 俞小花 李荣兴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0,共8页
以Ti/RuO_(2)-IrO_(2)阳极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碱性析氧条件下的主要失效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S)分析其失效前后的物相和形貌变化,利用标准强化电解寿命试验、电化学分析等... 以Ti/RuO_(2)-IrO_(2)阳极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碱性析氧条件下的主要失效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S)分析其失效前后的物相和形貌变化,利用标准强化电解寿命试验、电化学分析等手段探讨了Ti/RuO_(2)-IrO_(2)涂层阳极在碱性环境中的性能。结果表明,碱性体系中的强化电解并不是均匀的,可分为4个阶段;电极在碱性体系下的腐蚀是由外向内的,Ti/RuO_(2)-IrO_(2)涂层钛阳极的电解失效机制是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叠加,物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涂层变薄、裂纹加宽甚至剥落,化学变化表现为涂层中的贵金属氧化物逐渐被腐蚀,裸露出钛及其氧化物,导致电阻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涂层电极 Ti/RuO_(2)-IrO_(2) 强化电解寿命 失效机理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红对印染废水中锑(V)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楚晨 李成 +3 位作者 钱建英 杨昆仑 胡韵璇 徐新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1-209,260,共10页
印染行业锑(Sb)污染严重,常规除锑工艺难以达标,铁氧化物对水中锑及其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选取氧化铁红110、138与190,分别记为T110、T138、T190,对模拟印染废水中的Sb(V)进行吸附去除。结果表明,当Sb(V)初始浓度为200μg·L^... 印染行业锑(Sb)污染严重,常规除锑工艺难以达标,铁氧化物对水中锑及其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选取氧化铁红110、138与190,分别记为T110、T138、T190,对模拟印染废水中的Sb(V)进行吸附去除。结果表明,当Sb(V)初始浓度为200μg·L^(-1),投加量为0.2 g·L^(-1)时,T138的除锑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99.44%。XRD图谱显示,氧化铁红的主要成分为α-Fe_(2)O_(3)。TEM与XPS图谱表明,T138的颗粒形状较不规则且相对粗糙,含还原态铁与丰富的羟基位点,有利于吸附Sb(V)。吸附动力学实验显示,Sb(V)吸附过程较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T110与T138对Sb(V)的吸附较符合Freundlich模型,T190则较符合Langmuir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印染废水中共存的含氧阴离子与染料明显抑制氧化铁红对Sb(V)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红 吸附 Sb(V)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处理中聚丙烯酰胺残留物对反渗透膜污染的贡献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中权 毛维东 +2 位作者 肖艳 郑彭生 马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986-992,共7页
矿井水预处理单元一般采用混凝沉淀(澄清)过滤工艺去除悬浮物,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应用于矿井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但PAM反应后残余的丙烯酰胺单体(AM)对人体有害,还会造成后续膜分离工艺的膜污染。矿井水深... 矿井水预处理单元一般采用混凝沉淀(澄清)过滤工艺去除悬浮物,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应用于矿井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但PAM反应后残余的丙烯酰胺单体(AM)对人体有害,还会造成后续膜分离工艺的膜污染。矿井水深度处理单元常采用机械过滤(或超滤)+反渗透(RO)工艺除盐,而二次机械过滤对AM去除率较低(<15%),对后续反渗透膜污染风险较大。为了探求矿井水预处理单元PAM残留物AM对后续膜分离单元RO膜污染的贡献,采用L9(34)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矿井水RO膜污染影响因素和AM质量浓度对反渗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M质量浓度在0.005~0.050 mg/L、硬度1.02~5.44 mmol/L、电导率1320~3560μS/cm的因素取值内,对RO膜污染阻力影响的显著性关系为硬度>AM>电导率,硬度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特别显著,AM质量浓度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显著,AM质量浓度是引发膜污染的重要因素。在AM质量浓度为0.005~0.050 mg/L,随着AM质量浓度的增加,部分AM附着于膜表面并加剧膜污染,RO膜通量减小,由12.02 L/(m2·h)下降至8.18 L/(m2·h),衰减率为31.9%;膜污染阻力增大,由1.96×1012 m-1增加到3.43×1012 m-1,增长率达75%;AM质量浓度对RO脱盐率的影响较小。含有AM的污染膜面表观凹凸感强,膜表面有颗粒物堆积,主要为钙盐结垢,AM对RO膜的污染与化学污染耦合进行,采用质量分数为2%柠檬酸进行化学清洗可有效恢复膜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处理 聚丙烯酰胺(PAM) 丙烯酰胺(AM) 反渗透 超滤 膜污染 膜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氨印染废水脱氮处理技术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忠泉 郑威城 +1 位作者 娄小丹 秦树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研究了多段复合A-MABFT-A工艺在高氨印染废水脱氮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实践证明:对于进水NH3-N为120~300 mg/L、TN为150~380 mg/L、COD为400~800 mg/L的低碳氮比高氨印花废水,在水温25~30℃,控制缺氧A池内DO为0.2~0.5 mg/L、MABFT池DO... 研究了多段复合A-MABFT-A工艺在高氨印染废水脱氮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工程实践证明:对于进水NH3-N为120~300 mg/L、TN为150~380 mg/L、COD为400~800 mg/L的低碳氮比高氨印花废水,在水温25~30℃,控制缺氧A池内DO为0.2~0.5 mg/L、MABFT池DO为2~5 mg/L,内回流比为300%条件下,通过生物增浓,系统出水水质达标,出水NH3-N<15 mg/L、TN<30 mg/L、COD<200 mg/L,总去除率分别为98.7%、90.2%、81.2%,满足并优于《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表2间接排放标准,系统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高氮 改进型曝气生物流化床(MABFT) 脱氮 生物增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净水厂自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东锋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35,共4页
分析了神东矿区净水厂水处理工艺对自控系统的要求,构建了由上位机系统、PLC系统、仪表检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组成的自控系统,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构成、上位机软件和PLC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自控系统实现了水处理各工艺阶段的... 分析了神东矿区净水厂水处理工艺对自控系统的要求,构建了由上位机系统、PLC系统、仪表检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组成的自控系统,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构成、上位机软件和PLC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自控系统实现了水处理各工艺阶段的自动控制,保证了水处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厂 水处理 自控系统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