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煤沉陷区大型建筑物与地基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易四海 滕永海 +2 位作者 唐志新 王永亮 陈为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6-172,共7页
井下大规模开采将导致覆岩移动、变形乃至破坏,并在地表形成大范围的沉陷区,形成不良地基,存在再次沉陷变形的可能,在沉陷区上兴建大型建筑物将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认识建筑物与地基相互作用机理是确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以大型建筑物... 井下大规模开采将导致覆岩移动、变形乃至破坏,并在地表形成大范围的沉陷区,形成不良地基,存在再次沉陷变形的可能,在沉陷区上兴建大型建筑物将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认识建筑物与地基相互作用机理是确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以大型建筑物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COMSOL等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数值模型,采用连续损伤演化理论,分别分析了地基倾斜、水平拉伸、水平压缩、负曲率、正曲率等采动变形作用下的大型建筑物上部结构、基础等各部位的采动响应。结果表明:地基倾斜变形、曲率变形对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变形影响均成整体性,位移量表现为建筑中间部位小、两侧大;地基水平变形对基础的变形影响比较大,对上部结构的变形影响相对较小。地基采动变形对建筑物产生的附加应力多集中在杆系结构的节点处,尤其是在地基水平变形、曲率变形作用下,附加应力主要集中在基础的杆系结构部分。地基曲率变形、水平变形对建筑物的损伤比较大,倾斜变形对建筑物的损伤比较小;建筑物的上部结构损伤明显小于基础部分,整体刚度大的区域损伤明显比刚度小的区域小。研究成果将为沉陷区上方兴建大型建筑物的安全设计与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区 大型建筑物 地基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探究——以地苏地下河系流域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崔亚丰 何江涛 +2 位作者 王曼丽 赵阅坤 王菲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2-383,共12页
岩溶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岩溶地下水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构建了适合岩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该方法基于欧洲模式,实现... 岩溶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岩溶地下水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构建了适合岩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该方法基于欧洲模式,实现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污染负荷评价则考虑污染物在覆盖层中的衰减过程,利用折减系数实现污染负荷量化;最后,基于GIS空间叠加分析耦合防污性能与污染负荷评价,实现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文章以地苏地下河系流域为例,开展岩溶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区域整体地下水污染风险偏低,地下水中等及以上污染风险区域面积424.41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9.03%,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东部地苏乡、东庙乡、六也乡局部等人类活动频繁与地苏地下河干流中下游段。地下水污染风险空间分布特征不仅显示了岩性、坡度、岩溶网络发育等自然条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势平缓,岩溶发育程度强烈,加之人类活动频繁是导致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防污性能 污染负荷 折减系数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地苏地下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受力特性分析及抗变形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田迎斌 李学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3-178,共6页
在我国矿业城市采煤塌陷区搞建筑开发越来越普遍,随着建筑层数和荷载的增加,建筑物采用的基础型式也由浅基础逐渐过渡到深基础,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也为深基础的一种形式,为解决采动区内建筑物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在地基土体水平变形... 在我国矿业城市采煤塌陷区搞建筑开发越来越普遍,随着建筑层数和荷载的增加,建筑物采用的基础型式也由浅基础逐渐过渡到深基础,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也为深基础的一种形式,为解决采动区内建筑物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在地基土体水平变形作用下的配筋设计问题,分析了在常规水平荷载和地基土体水平变形作用下桩身的受力、变形和工作特性,推导了柔性桩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挠曲微分方程,并将地基土体位移代入挠曲微分方程求解位移,将地基土体位移转化为等效的桩顶水平集中力,然后将其与常规水平力相叠加作为在受采动影响下的桩顶的荷载作用效应。在确定桩顶水平力作用效应时,承台底部的总水平力和弯矩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将水平力传递到基桩顶部,以求得的桩身最大弯矩按受弯构件进行桩身受弯承载力计算,以桩身最大剪力按受剪构件进行桩身受剪承载力计算。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基桩的纵筋直径由16 mm增加到18 mm,配筋量增加约26%,箍筋直径由8 mm增加到10 mm,配筋量增加约56%,可增加纵筋和箍筋的配筋量,以提高基桩抗变形能力;同时,在承台底部设置滑动层可以有效减少地基土体传递给承台及上部结构的摩擦力,减少了承台及上部结构的附加应力,从而间接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抗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区 灌注桩 微分方程 水平变形 抗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oCAD的地表离散点预计程序设计与软件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田迎斌 李幸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15,共5页
在"三下采煤"研究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地表分布的离散点进行开采沉陷预计,以获得建(构)筑物移动和变形的具体数值,为煤矿地下开采方案设计和地表建(构)筑物损坏级别预测等提供依据。按照常规预计方法和技术手段,预计过程中... 在"三下采煤"研究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地表分布的离散点进行开采沉陷预计,以获得建(构)筑物移动和变形的具体数值,为煤矿地下开采方案设计和地表建(构)筑物损坏级别预测等提供依据。按照常规预计方法和技术手段,预计过程中基础数据的获取、组织和修改等操作过程效率较低且易出错。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通过在AutoCAD中创建带属性的工作面和离散点参照块,并通过AutoLisp程序提取和组建工作面预计参数数据文件和离散点数据文件,然后调用概率积分法预计程序获得了离散点的预计结果。同时,开发了工作面属性扩展、离散点预计和绘制离散点移动变形曲线等相关命令,并进行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离散点预计 扩展属性 参照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