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径向磁液轴承定子温升及热变形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丽文 尚林 +2 位作者 高殿荣 赵建华 吴晓晨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7-36,共10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磁液轴承,以电磁悬浮支承为主、静压支承为辅,实现双重支承,并可以实时调控。通过建立磁液轴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进行流-固-热耦合求解,得到轴承的流场、温度、应力及应变分布云图。通过调整轴承系统的结构参数(进油... 提出一种新型的磁液轴承,以电磁悬浮支承为主、静压支承为辅,实现双重支承,并可以实时调控。通过建立磁液轴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进行流-固-热耦合求解,得到轴承的流场、温度、应力及应变分布云图。通过调整轴承系统的结构参数(进油孔直径和线圈匝数)及运行参数(输入电流、进油流量、转子转速)分别进行有限元建模,利用ANSY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求解不同参数对轴承温升及定子热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流体造成的压力在进油孔内最高为1 MPa,流体在油膜处流速最高为0.8 m/s;轴承定子温度分布对称,有利于散热。研究结果为磁液轴承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液轴承 流固热耦合 有限元仿真 温升 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店选煤厂中煤破碎再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郭秀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3-75,共3页
针对泉店选煤厂中煤灰分低,发热量高的问题,运用煤炭破碎解离相关技术,对中煤进行破碎规律研究,同时,结合现有工艺及现场空间,提出了现有煤泥水系统改造方案。结果表明:精煤产率约提高3.42%,年创效可达1315万元,效益显著。
关键词 中煤 破碎 再选工艺 煤泥水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选煤厂重介中煤产品优化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宏 张力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93,共4页
为了解决邢台选煤厂重介洗选系统中煤带精煤损失高、夹矸高,无法获得最佳性价比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深入研究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特别是二段关键结构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趋势,在现有生产系统基础上从入洗原煤、控制参数、旋流器结... 为了解决邢台选煤厂重介洗选系统中煤带精煤损失高、夹矸高,无法获得最佳性价比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深入研究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特别是二段关键结构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趋势,在现有生产系统基础上从入洗原煤、控制参数、旋流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对以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为核心的各环节进行了系统性诊断,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对现用的传统三产品旋流器重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结构优化改造,结果表明:将理论分析与现场实际紧密结合,完全可实现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对中间产品的精确控制,满足选煤厂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结构参数 中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解离活化的气化细渣炭灰分离浮选过程强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华峰 牛福生 +1 位作者 周营 邢耀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99,共7页
气化细渣作为煤化工行业典型的固体废弃物,其较高的未燃炭含量制约了资源化利用。浮选是气化细渣炭灰分离的有效方法,但未燃炭颗粒孔隙发达、炭灰组分相互粘连混合,致使传统浮选药剂消耗量大、效率低。为减小孔隙对气化细渣浮选的不利影... 气化细渣作为煤化工行业典型的固体废弃物,其较高的未燃炭含量制约了资源化利用。浮选是气化细渣炭灰分离的有效方法,但未燃炭颗粒孔隙发达、炭灰组分相互粘连混合,致使传统浮选药剂消耗量大、效率低。为减小孔隙对气化细渣浮选的不利影响,采用棒磨和搅拌磨两种机械解离活化方式对陕西某气化细渣进行研磨处理,并通过扫描电镜、BET、压汞仪、总有机碳分析仪探究机械活化对浮选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捕收剂煤油用量11 kg/t、起泡剂MIBC用量6 kg/t时,直接浮选可获得尾煤灰分64.82%、可燃体回收率59.92%的浮选指标,炭灰分离效果较差;在此基础上,使用棒磨机进行机械解离活化,浮选试验可使最佳尾煤灰分提高约15个百分点,达到80.09%,可燃体回收率达到79.95%,浮选指标优化显著;使用搅拌磨进行机械解离活化,浮选试验可获得尾煤灰分87.48%、可燃体回收率90.93%的优良指标,二者相比,使用搅拌磨进行机械解离活化,浮选试验不仅炭灰分离效果优于棒磨机,且其在减小粒径、破坏孔隙、减少药剂吸附效果等方面也优于棒磨机。因此,机械活化可显著提升气化细渣浮选的可燃体回收率及尾煤灰分,且搅拌磨的活化效果优于棒磨机,经10 min研磨可获得90%以上的可燃体回收率;机械活化一方面实现了炭质组分与灰质组分的有效解离,另一方面破坏了1000 nm以上的较大孔隙结构,避免了浮选药剂在颗粒孔隙内的无效吸附渗透,增加了未燃炭表面疏水性的同时减少药剂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细渣 浮选 炭灰分离 机械活化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的给料高度对分级破碎机齿辊的磨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志强 王宏 王保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文章以SSC1150分级破碎机实际给料高度2m为背景,利用SolidWorks建立分级破碎机双齿辊的三维模型,采用Hertz-Mindlin with Archard Wear built-in接触模型,通过黄金分割实验设计并结合SSC1150分级破碎机现场使用状况,采用DEM模拟软件对... 文章以SSC1150分级破碎机实际给料高度2m为背景,利用SolidWorks建立分级破碎机双齿辊的三维模型,采用Hertz-Mindlin with Archard Wear built-in接触模型,通过黄金分割实验设计并结合SSC1150分级破碎机现场使用状况,采用DEM模拟软件对该分级破碎机双齿辊破碎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改变给料高度来研究分级破碎机双齿辊的磨损情况,探究出适合该分级破碎机的最佳给料高度。模拟结果表明:适合SSC1150分级破碎机的最佳给料高度为1. 809m。模拟结果可以为后续该分级破碎机升级改造、优化设计以及现场工艺布置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辊 接触模型 黄金分割实验设计 DEM 磨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kbench的不同公称传动比下SSC1150分级破碎机齿辊强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志强 王宏 王保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6-139,共4页
文章以SSC1150分级破碎机减速机选型为背景,针对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复杂结构几何体,不能全面、精确的将其所受的载荷进行模型化的弊端,通过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的方法,以最大应力为指标,对不同公称传动比下齿辊的强度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 文章以SSC1150分级破碎机减速机选型为背景,针对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复杂结构几何体,不能全面、精确的将其所受的载荷进行模型化的弊端,通过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的方法,以最大应力为指标,对不同公称传动比下齿辊的强度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强度载荷下,公称传动比不同时,齿辊所受最大应力的位置和数值有较大差异;SSC1150分级破碎机在选型中选择公称传动比为20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齿辊所受的最大应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法 WORKBENCH 公称传动比 耦合 齿辊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岩浆岩下开采岩移预计参数取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姜希印 田迎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106,共6页
在对煤矿采区地表建(构)筑物进行开采沉陷预测时,应采用一套尽可能符合该采区地质条件的岩移预计参数,不至于过高或过低估计地表沉陷程度及建(构)筑物的损坏等级,从而为开采规划方案制定和地表建(构)筑物保护提供可靠依据。利用济宁二... 在对煤矿采区地表建(构)筑物进行开采沉陷预测时,应采用一套尽可能符合该采区地质条件的岩移预计参数,不至于过高或过低估计地表沉陷程度及建(构)筑物的损坏等级,从而为开采规划方案制定和地表建(构)筑物保护提供可靠依据。利用济宁二号煤矿十一采区辽沟河堤沉降观测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应用曲线拟合方法,初步获得了大采深、厚冲积层和巨厚岩浆岩条件下的概率积分法开采沉陷岩移预计参数,即:下沉系数q=0.65,水平移动系数b=0.45,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1.4,开采影响传播角θ=90°-0.6α(α为煤层倾角),拐点偏移距s=0.05H(H为采深),重复采动系数为1.1。所给出的岩移预计参数对于类似地质条件下地表开采沉陷预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概率积分法 曲线拟合 岩浆岩 地表移动观测 沉陷预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煤重介分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申克忠 李金岩 张力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27-130,共4页
为了探究新型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对细粒煤的分选效果,并探索较为合理的旋流器结构参数及工艺参数,分别采用传统的圆锥型煤泥重介旋流器和新型圆筒型煤泥重介旋流器对0.5~0.25mm粒级的细粒煤进行分选试验,通过原煤、精煤、中煤分组化验,对... 为了探究新型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对细粒煤的分选效果,并探索较为合理的旋流器结构参数及工艺参数,分别采用传统的圆锥型煤泥重介旋流器和新型圆筒型煤泥重介旋流器对0.5~0.25mm粒级的细粒煤进行分选试验,通过原煤、精煤、中煤分组化验,对两种结构的旋流器分选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圆筒型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分选效果优于圆锥型重介旋流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 圆筒型煤泥重介旋流器 数量效率 可能性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基岩厚松散层条件覆岩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易四海 朱伟 刘德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91,共6页
为了实现薄基岩厚松散层地质条件下水体压覆煤层的安全开采,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理论分析,探讨了薄基岩厚松散层的采动破坏发育规律,提出了覆岩自稳结构的判据。研究结果表明:厚松散层薄基岩很难在基岩内形成有效的自稳结构,工作面... 为了实现薄基岩厚松散层地质条件下水体压覆煤层的安全开采,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理论分析,探讨了薄基岩厚松散层的采动破坏发育规律,提出了覆岩自稳结构的判据。研究结果表明:厚松散层薄基岩很难在基岩内形成有效的自稳结构,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后,基岩将全厚度断裂,松散层将作为一个整体跟随基岩弯曲下沉;解析了厚松散层的采动隔水能力,认为松散层底部岩层岩性、厚度及所受采动变形将是决定导水裂缝带继续向上发育的关键;结合三元矿薄基岩厚松散层水体下采煤,通过地面钻探实测,论证了粘土层具有较好的隔水能力,薄基岩厚松散层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止于松散层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基岩 厚松散层 覆岩破坏 控水能力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大型建筑物与地基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易四海 滕永海 +2 位作者 唐志新 王永亮 陈为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6-172,共7页
井下大规模开采将导致覆岩移动、变形乃至破坏,并在地表形成大范围的沉陷区,形成不良地基,存在再次沉陷变形的可能,在沉陷区上兴建大型建筑物将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认识建筑物与地基相互作用机理是确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以大型建筑物... 井下大规模开采将导致覆岩移动、变形乃至破坏,并在地表形成大范围的沉陷区,形成不良地基,存在再次沉陷变形的可能,在沉陷区上兴建大型建筑物将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认识建筑物与地基相互作用机理是确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以大型建筑物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COMSOL等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数值模型,采用连续损伤演化理论,分别分析了地基倾斜、水平拉伸、水平压缩、负曲率、正曲率等采动变形作用下的大型建筑物上部结构、基础等各部位的采动响应。结果表明:地基倾斜变形、曲率变形对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变形影响均成整体性,位移量表现为建筑中间部位小、两侧大;地基水平变形对基础的变形影响比较大,对上部结构的变形影响相对较小。地基采动变形对建筑物产生的附加应力多集中在杆系结构的节点处,尤其是在地基水平变形、曲率变形作用下,附加应力主要集中在基础的杆系结构部分。地基曲率变形、水平变形对建筑物的损伤比较大,倾斜变形对建筑物的损伤比较小;建筑物的上部结构损伤明显小于基础部分,整体刚度大的区域损伤明显比刚度小的区域小。研究成果将为沉陷区上方兴建大型建筑物的安全设计与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区 大型建筑物 地基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土地复垦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小光 鲁明星 +1 位作者 李科心 李富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9-205,共7页
随着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和GIS技术的快速发展,倾斜摄影测量及三维建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土、城市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传统的矿区二维复垦规划不利于实现高效的规划方案评价、规划成果展示以及规划前后效果对比。通过无人机倾斜... 随着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和GIS技术的快速发展,倾斜摄影测量及三维建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土、城市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传统的矿区二维复垦规划不利于实现高效的规划方案评价、规划成果展示以及规划前后效果对比。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获取三维数据,基于SuperMap软件,对矿区土地复垦三维景观建模及可视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唐山市某露天矿为例,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进行数据采集,分别使用Pix4D mapper和Smart3D Captur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获取矿区的现状数据。根据现状数据和规划方案,使用AutoCAD软件完成平台和边坡的土地复垦方案设计。将AutoCAD复垦方案转到ArcGIS平台下进行不规划三角网(TIN)地形建模,将构建后的TIN网转为中间软件Sketchup格式后再转为3DMax格式,在3DMax软件中进行纹理贴图精细建模。将3DMax精细三维模型在保证空间参考不变的前提下转为SuperMap软件格式,最终在SuperMap软件中实现了土地复垦方案评价、规划效果展示以及规划前后对比。研究表明: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将规划模型在不丢失三维纹理渲染效果、空间参考不变的前提下经过多种GIS平台转化,实现了基于SuperMap软件规划数据与现状数据的无缝拼接的真三维可视化,对于基于无人机矿山生态修复规划的三维建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倾斜摄影测量 无人机 TIN SUPERMAP 空间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浮煤泥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智强 刁海瑞 +1 位作者 李彩霞 张天野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50-53,共4页
为提高亿成选煤厂难浮煤泥浮选效果,分析了亿成选煤厂3号煤泥的矿物成分、煤质特性以及可浮性规律,通过煤泥浮选试验确定最佳浮选条件。结果表明,煤泥中Si O2和Al2O3含量分别为60.01%和25.14%,影响煤泥浮选效果。煤泥中<0.074 mm为... 为提高亿成选煤厂难浮煤泥浮选效果,分析了亿成选煤厂3号煤泥的矿物成分、煤质特性以及可浮性规律,通过煤泥浮选试验确定最佳浮选条件。结果表明,煤泥中Si O2和Al2O3含量分别为60.01%和25.14%,影响煤泥浮选效果。煤泥中<0.074 mm为主导粒度级,占物料的51.11%,加权灰分为38.84%,说明该煤泥中高灰细泥含量较多,为难浮选煤泥。捕收剂柴油用量270 g/t,起泡剂仲辛醇用量60 g/t,浮选入料浓度120 g/t,叶轮转速1 750 r/min,充气量0.19 m3/(m2·min),刮板速度15 r/min,刮泡时间2 min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此时浮选精煤产率可达34.57%,灰分为10.5%,符合出厂精煤灰分指标的同时提高了精煤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浮煤泥 浮选 精煤产率 精煤灰分 可燃体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潞安矿区综采裂隙带发育高度规律实测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朱伟 滕永海 唐志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7-171,共5页
为了研究潞安矿区不同开采工艺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地面施工20余个勘探钻孔,采用水文观测、注水试验等综合手段,对采空区顶板岩层裂隙分布进行了探测研究。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开采高... 为了研究潞安矿区不同开采工艺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地面施工20余个勘探钻孔,采用水文观测、注水试验等综合手段,对采空区顶板岩层裂隙分布进行了探测研究。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开采高度以及分层数的关系,对比分析了不同开采工艺裂隙带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相同煤层条件下综放开采工艺裂隙带最为发育,分2层综采工艺裂隙带高度与综放开采相比降低了24%,但综放开采裂采比与初分层开采裂采比基本一致,裂采比值约为20,并得到了潞安矿区裂隙带高度计算经验公式,确定了该矿区水体下采煤的原则性方案。在五阳煤矿漳河下厚煤层综放开采的成功实施,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水体下采煤 综放开采 安全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磁液轴承的转子散热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丽文 赵建华 +3 位作者 赵计胜 吴晓晨 崔冰艳 杨中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5-30,共6页
为了提升磁液轴承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建立磁液轴承的涡流损耗仿真模型,分析初始条件下磁液轴承的磁场、温度场及热变形的分布,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仿真求解轴承转子产生的涡流损耗,基于多场耦合作用分析输入电流、转速、进油流量... 为了提升磁液轴承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建立磁液轴承的涡流损耗仿真模型,分析初始条件下磁液轴承的磁场、温度场及热变形的分布,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仿真求解轴承转子产生的涡流损耗,基于多场耦合作用分析输入电流、转速、进油流量变化对导磁套涡流损耗及传热率的影响,探索转子散热规律的变化,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和转速的增加,进出油口温差逐渐增大,试验值与仿真值趋势一致,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液轴承 涡流损耗 耦合传热 散热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下厚煤层综放开采安全性及采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伟 滕永海 +1 位作者 唐志新 郑志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86,共6页
针对潞安矿区漳村煤矿常隆水库下厚煤层综放开采安全与否问题,采用现场实测、工程类比等方法研究了综放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计算了水库下采煤防水安全煤岩柱合理尺寸以及文王山南正大断层上盘安全隔离煤柱尺寸,分析了断裂构造对水... 针对潞安矿区漳村煤矿常隆水库下厚煤层综放开采安全与否问题,采用现场实测、工程类比等方法研究了综放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计算了水库下采煤防水安全煤岩柱合理尺寸以及文王山南正大断层上盘安全隔离煤柱尺寸,分析了断裂构造对水库下采煤的影响,进行了水库下采煤安全可靠性分析,采用概率积分法和克里格差值法预测了水库下开采区域地表沉陷情况和采后水库区域扩大淹没范围。基于实测地表裂缝临界水平变形,预测了开采地表及水库底部地裂缝极限发育深度,分析了采动后水库渗漏可能性及开采对坝体采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库下综放开采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尺寸是足够的,采取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可实现水库下综放顶水开采,受地表沉陷影响水库淹没范围有一定幅度增加,水库下综放开采地裂缝极限发育深度为7.8 m,不会导致库区渗漏和库内水位骤降,可以达到地表水资源保护和水库下采煤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下采煤 安全防水煤柱 地表沉陷 地裂缝 库区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塌陷区上方大型厂房建设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起 朱伟 +1 位作者 滕永海 唐志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3-157,共5页
针对采煤塌陷地上建设大型厂房的安全技术问题,以平顶山市某机械制造公司拟建厂区为例,在分析地下采空区特征及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合理的计算参数,采用概率积分法计算了建设场地后续的地表残余沉陷变形。采用经验公式计算了老采... 针对采煤塌陷地上建设大型厂房的安全技术问题,以平顶山市某机械制造公司拟建厂区为例,在分析地下采空区特征及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合理的计算参数,采用概率积分法计算了建设场地后续的地表残余沉陷变形。采用经验公式计算了老采空区垮落裂隙带高度,并对比建筑荷载影响深度评价了地基稳定性,分析了老采空区"活化"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新建厂房下方存在3层煤采空区,建筑物后续将承受Ⅰ级残余沉陷变形,由于采空区采深较大不会导致"活化"情况发生。根据地表水平变形这一影响大型钢结构厂房安全性的主要因素的量级情况,提出了针对大型厂房结构特征的抗变形技术措施。工程实践表明,老采空区上建设大型建(构)筑物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兼顾功能需要和安全性能,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采煤塌陷区 大型厂房 概率积分法 地基稳定性评价 抗变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分选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郭秀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6,共3页
为解决煤矸石堆放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大同塔山矿的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从煤矸石中分选出高岭岩的可行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筛跳汰分选工艺对该矿煤矸石进行分选,高岭岩产率可达到26.67%,灰分为72.0... 为解决煤矸石堆放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大同塔山矿的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从煤矸石中分选出高岭岩的可行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筛跳汰分选工艺对该矿煤矸石进行分选,高岭岩产率可达到26.67%,灰分为72.02%,分选效果良好。该分选系统的成功应用,对改善矿区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高岭岩 动筛跳汰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浮煤泥二次浮选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宋云霞 魏昌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96,共4页
为解决难浮煤泥浮选时精煤灰分高,尾煤灰分低的问题,分别进行浮选入料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和分步释放实验,分析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对浮选的影响和煤泥的可浮性。煤泥浮选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浮选的精煤灰分高,产率低,尾煤灰分低,很难满足生... 为解决难浮煤泥浮选时精煤灰分高,尾煤灰分低的问题,分别进行浮选入料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和分步释放实验,分析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对浮选的影响和煤泥的可浮性。煤泥浮选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浮选的精煤灰分高,产率低,尾煤灰分低,很难满足生产要求,需采用二次浮选工艺。在入料性质相近的条件下,灰分为10.50%时,二次选比一次选精煤产率提高3.37%,尾煤灰分增加2.50%,浮选完善指标提高3.38%。工业生产表明:精煤灰分相近条件下,二次浮选比一次浮选的精煤产率、尾煤灰分和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了5.78%,3.20%和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二次浮选工艺 可燃体回收率 浮选完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主排水泵采用变频前置泵提高运行效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段海鹏 张林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85-890,共6页
煤矿井下排水受限于井下排水条件主排水泵易发生汽蚀,严重影响排水泵使用寿命.为满足井下节能减排要求,提高主排水泵的抗汽蚀能力,提出一种采用串联前置泵对主排水泵进行压入式补水控制方式,前置泵可采用变频器进行变频控制.通过理论分... 煤矿井下排水受限于井下排水条件主排水泵易发生汽蚀,严重影响排水泵使用寿命.为满足井下节能减排要求,提高主排水泵的抗汽蚀能力,提出一种采用串联前置泵对主排水泵进行压入式补水控制方式,前置泵可采用变频器进行变频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可采用泵控泵技术对前置泵变频调速来改变排水系统输出压力,适应管路系统性能,提高排水系统运行效率,保证排水系统工作在高效区内.通过现场试验对比分析,前置泵与减级后主排水泵组成的泵组与未减级的主排水泵相比,泵组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也避免了主排水泵发生汽蚀.前置泵的变频控制也可保证主排水系统压力可调,实现排水系统工作在高效区内,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煤矿主排水系统的设计及改造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排水泵 前置泵 节能降耗 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智能无轨辅助运输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梁占泽 马平 +2 位作者 赵俊达 王铮 刘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11,共6页
为了不以环境污染或水位降低为代价开采煤矿资源,提出了保障生态地下水位的煤矿智能无轨辅助运输技术。首先分析考虑生态地下水位的运输技术影响因素,得出运输主要因素及各子因素间的二元关系,分析出整个运输的结构形式,以提高运输效率... 为了不以环境污染或水位降低为代价开采煤矿资源,提出了保障生态地下水位的煤矿智能无轨辅助运输技术。首先分析考虑生态地下水位的运输技术影响因素,得出运输主要因素及各子因素间的二元关系,分析出整个运输的结构形式,以提高运输效率、操作连续性以及倾角变化适应能力作为目标,利用系统结构模型描述无轨辅助运输技术,在相关参数约束下,构建由开拓布局、安全性自动监测以及运输设备选取组建的技术架构,实现辅助运输路径的最优规划。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的目标点定位精度高、运输路径规划效果好,并能保障地下水位不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煤矿智能开采 无轨辅助运输 系统结构模型技术 空间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