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钢丝绳除冰干燥装置研究
1
作者 席海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8-224,共7页
落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外露钢丝绳在冬季低温、湿冷、雨雪条件下运行存在表面结冰问题,钢丝绳结冰容易造成提升系统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引起钢丝绳蠕动、打滑,严重时可能引发滑绳、失速等提升事故。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落地多绳摩擦式提... 落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外露钢丝绳在冬季低温、湿冷、雨雪条件下运行存在表面结冰问题,钢丝绳结冰容易造成提升系统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引起钢丝绳蠕动、打滑,严重时可能引发滑绳、失速等提升事故。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落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钢丝绳除冰干燥装置的设计思路,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工作介质,经过滤、加热后供环形气刀使用。文章介绍了钢丝绳除冰干燥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其重要部件的设计和选型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该装置应用后,环形气刀释放高压、高速、高温气流,对钢丝绳表面结冰进行连续冲击、融化,从而实现了除冰、干燥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钢丝绳 结冰 除冰 环形气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工作面顶板应力演化及破坏机理研究
2
作者 王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7,共7页
为探究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应力演化及顶板变形破坏规律,以甘肃白岩子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分段开采过程中煤岩的应力场、位移场演化规律,并结合理论分析揭示了顶板岩梁的变形破断特征。研... 为探究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应力演化及顶板变形破坏规律,以甘肃白岩子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分段开采过程中煤岩的应力场、位移场演化规律,并结合理论分析揭示了顶板岩梁的变形破断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急倾斜特厚煤层多分段采场围岩应力呈现非对称分布特征,随着开采分段数量的增加,顶底板两侧煤岩产生应力集中;受顶板挤压与采空区卸压的共同作用,顶板侧煤岩的应力集中程度进一步增强,应力峰值区不断向下分段工作面及顶板侧下部深处岩体发展,集中应力峰值呈线性正相关增大,应力集中系数达2.56;煤岩变形模式由上方煤体的沉降转变为顶板岩层向采空区运移为主,覆岩破裂范围逐步向顶板上方扩展延伸;顶板岩梁受破断岩块非均匀充填的约束,挠度峰值位于中上部区域,易发生拉伸变形破坏,引发围岩灾害,通过顶板预裂爆破可减缓矿压显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水平分段 应力演化 覆岩结构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邻空区影响下三软巷道变形破坏规律与煤柱留设宽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解盘石 林伟典 +4 位作者 张小明 张颖异 黄宝发 杨航 曾佑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为了探究相邻空区影响下三软煤层巷道掘进时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物理相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存在临空区后不同区段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应力演化规律、塑性破坏范围以及位移分... 为了探究相邻空区影响下三软煤层巷道掘进时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物理相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存在临空区后不同区段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应力演化规律、塑性破坏范围以及位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临空区是造成巷道掘进后非对称破坏的主要原因,使煤柱主应力方向与垂向夹角增大,巷道两帮应力呈煤柱侧大于实体煤侧的非对称分布特征;三软巷道破坏形式以剪切破坏为主,破坏主体为两帮,随着煤柱宽度增大,主应力方向与垂向夹角减小,巷道围岩破坏程度降低,临空区对巷道不同位置的影响程度不同,巷道中部围岩破坏程度大于端头处且煤柱侧破坏程度大于实体煤侧;煤柱宽度增大对巷道围岩应力以及煤柱破坏的改善程度有限,现场结果显示当煤柱宽度为20 m时巷道正常维护满足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巷道 煤柱宽度 巷道失稳 相邻空区 非对称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硬顶板地面水力压裂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国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6-223,共8页
为了解决孟村煤矿冲击地压难治理的问题,开展孟村煤矿401盘区地面水平井分段水力压裂防冲实践,并基于“动静载荷叠加诱发机理”分析了401102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综合考虑关键层判别、覆岩结构、关键层物理力学性质、赋存特点及能量... 为了解决孟村煤矿冲击地压难治理的问题,开展孟村煤矿401盘区地面水平井分段水力压裂防冲实践,并基于“动静载荷叠加诱发机理”分析了401102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综合考虑关键层判别、覆岩结构、关键层物理力学性质、赋存特点及能量释放规律等因素,确定401102工作面厚硬顶板地面压裂的目标层位,确定了2口水平井的布置位置,并对水平井井身结构参数、压裂方案、压裂参数设计等技术参数进行研究,通过对比421102工作面在压裂区域及非压裂区域的支架监测数据对地面压裂技术的防冲卸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工作面进入地面压裂区域支架压力低、来压规律不明显,支架工作阻力平稳,顶板未产生强烈动载,说明地面压裂对目标岩层起到了较好的卸压效果,保障了421102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地面水平井 支架工作阻力 动静载叠加 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大型排水泵站电动机外部水冷却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席海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164,共5页
井下大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大,设备发热量大,散热条件差,为防止泵站内空气温度超限,水泵机组配套水冷电动机,采用外部水冷却系统对电动机进行降温,将电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排出至泵站外。文章以雅店煤矿实际工程为例,通过计算冷却... 井下大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大,设备发热量大,散热条件差,为防止泵站内空气温度超限,水泵机组配套水冷电动机,采用外部水冷却系统对电动机进行降温,将电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排出至泵站外。文章以雅店煤矿实际工程为例,通过计算冷却系统所需换热能力、冷却水量,提出开式直排和二次换热两种方案,并经技术经济方案对比,确定采用二次换热冷却系统方案。依据确定的技术方案和设计原则,笔者对冷却系统换热、加压、过滤、循环、定压补水、控制等设备进行计算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泵站 温度超限 降温 水冷 二次换热 水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形储煤场屋盖风压分布风洞试验研究
6
作者 温博 聂少锋 刘哲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8-274,共7页
半球形储煤场结构跨度大且覆盖面积广,对风荷载的作用十分敏感,在结构设计中风荷载往往起到控制作用。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半球形储煤场屋盖的风压分布情况,得到了结构在24个风向角下的平均风压系数等值线、脉动风压系数等值线及相应的... 半球形储煤场结构跨度大且覆盖面积广,对风荷载的作用十分敏感,在结构设计中风荷载往往起到控制作用。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半球形储煤场屋盖的风压分布情况,得到了结构在24个风向角下的平均风压系数等值线、脉动风压系数等值线及相应的屋盖分区体型系数。结果表明:在风荷载作用下,半球形储煤场结构屋盖迎风面的平均风压系数分布垂直于来流方向呈等压条带状;迎风面下部的扇形区域主要受风压力,最大值出现在半球形屋盖迎风面最下部边缘;半球形屋盖中上部、两侧及背风区域主要受风吸力作用,最大值出现在受通风口开口影响的檐口区域附近;当转运塔处在屋盖顺风向两侧区域时,转运塔附近的屋盖区域负压力会出现较大值,平均风压系数为-1.40;屋盖顶部通风口区域由于高度最高,各风向角下吸力均为最大,60°风向角下局部分区体型系数达到-2.15,更容易受到破坏。针对试验结果,对半球形储煤场屋盖提出了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形大跨结构 风洞实验 平均风压系数 脉动风压系数 体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动态演变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晓亮 齐庆杰 +3 位作者 李瑞锋 赵国智 赵东洋 张晓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生态环境因子动态预测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演变预测的基础。通过对影响煤矿区生态质量的16个指标因子的筛选,建立了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三维体系下由年开采量等7个指标组成的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预测指标体系;结合阜新煤矿... 生态环境因子动态预测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演变预测的基础。通过对影响煤矿区生态质量的16个指标因子的筛选,建立了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三维体系下由年开采量等7个指标组成的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预测指标体系;结合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特点,建立了煤矿区生态环境指标因子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根据2003—2012年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指标因子环境统计数据,采用数值拟合得出开采量、埋藏深度、地面塌陷面积/开采面积、煤尘爆炸指数、矿区居民人均GDP及矿区经济贡献率6个指标因子的Quadratic模型与年降水量的指数模型。应用煤矿区生态环境指标因子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和拟合模型分别对阜新煤矿区2003—2012年煤矿区生态环境进行了指标因子动态演变预测。结果表明,Quadratic模型和指数模型的预测误差相对较小,煤尘爆炸指数指标因子的预测拟合曲线决定系数最高(R2=0.96726)。最后应用Quadratic模型和指数预测模型对2013年阜新煤矿区生态环境指标因子进行了预测,并结合矿区实际环境状况给出了预测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指标因子 演变 动态预测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垛山矿井2煤顶板水清污分排方案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36,共3页
为了减轻麦垛山矿井水处理运行压力、减少能耗,分析评价了现有排水系统现状,根据麦垛山矿井水包括清水和污水两部分的实际特点,对主水平及辅助水平排水能力进行了校核,提出对工作面顶板疏放水和受到矿井污染的矿井水进行清水与污水分开... 为了减轻麦垛山矿井水处理运行压力、减少能耗,分析评价了现有排水系统现状,根据麦垛山矿井水包括清水和污水两部分的实际特点,对主水平及辅助水平排水能力进行了校核,提出对工作面顶板疏放水和受到矿井污染的矿井水进行清水与污水分开排放的理念。矿井水清污分排方案的实施将大幅减少矿井污水的排水量,对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同类水文复杂矿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 疏放水 清污分排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柳煤矿二号井井筒防冻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艳 王新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1,共3页
结合红柳煤矿二号井的工程实例,论述了利用空气加热机组进行井筒防冻时各计算参数及选型步骤,并选用五种不同的井筒防冻方案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方案情况下井口房的室内温度、井口进风风速、对室内采暖系统的影响和设备购置费用等,... 结合红柳煤矿二号井的工程实例,论述了利用空气加热机组进行井筒防冻时各计算参数及选型步骤,并选用五种不同的井筒防冻方案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方案情况下井口房的室内温度、井口进风风速、对室内采暖系统的影响和设备购置费用等,确定了找到最佳的井筒防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防冻 井口房 室内温度 进风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德南部区选煤厂分选系统优化改造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洵文 向伯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54-260,共7页
为了扩大国内外市场,强化"神华煤炭"的品牌效应,实现选煤厂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产品结构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对选煤厂分选工艺进行改造。首先,分析了当前的分选工艺,指出了保德选煤厂目前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分析煤质资料和现有... 为了扩大国内外市场,强化"神华煤炭"的品牌效应,实现选煤厂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产品结构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对选煤厂分选工艺进行改造。首先,分析了当前的分选工艺,指出了保德选煤厂目前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分析煤质资料和现有分选工艺,探讨了多种分选方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工艺改造新方案,即200~50 mm块煤采用重介浅槽分选,50~0.5 mm末煤采用超级无压三产品旋流器分选。结果表明,改造后末煤系统采用超级无压三产品旋流器分选,末煤系统处理能力高、煤泥产生量少,简化了系统,且选煤厂每年产出83万t炼焦配煤产品,销售收入增加约11080万元/a,提升了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为类似选煤厂提供了改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选系统优化 重介质选煤 选煤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压影响下双巷布置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强 王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7-102,共6页
针对双巷布置工作面两次煤柱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的技术难题,以单侯矿1#煤层1105N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单侯矿留设不同宽度的煤柱时1105N工作面进风巷围岩变形的特征,确定了双巷布置工... 针对双巷布置工作面两次煤柱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的技术难题,以单侯矿1#煤层1105N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单侯矿留设不同宽度的煤柱时1105N工作面进风巷围岩变形的特征,确定了双巷布置工作面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优化了1105N进风巷的锚杆(索)支护参数。研究成果表明: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1#煤层区段宽煤柱尺寸为22.43m,经过数值模拟验证,确定1#煤层合理区段宽煤柱尺寸为22m,并对1105N工作面进风巷道支护方式进行了优化与支护效果验证。该研究成果对于类似的工程地质情况下的煤柱留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影响 双巷布置工作面 区段煤柱 煤柱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识别煤矸选煤技术对煤质分析的要求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鹏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S1期59-61,共3页
通过分析X射线识别技术在煤炭分选方面的应用,从X射线识别煤矸基本原理、X射线识别煤矸技术方案、X射线管理和γ射线管理对比、X射线识别技术对煤质分析的要求等方面介绍了X射线识别煤矸分选技术。X射线煤矸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是X射线... 通过分析X射线识别技术在煤炭分选方面的应用,从X射线识别煤矸基本原理、X射线识别煤矸技术方案、X射线管理和γ射线管理对比、X射线识别技术对煤质分析的要求等方面介绍了X射线识别煤矸分选技术。X射线煤矸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是X射线照射不同物质时,衰减程度不同、成像不同。X射线识别煤矸的分选技术有效分选上限达到300 mm,下限低至15 mm,有效分选粒度为300~25 mm。由于X射线识别煤矸的分选技术具有系统简捷、安全高效,不用水、不用介、也不产生煤泥的优点,相对其他传统选煤技术,更有利于实现煤炭分选,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等缺水的煤炭主产地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选煤 识别 煤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煤矿巷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利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20,共3页
为了提升煤矿巷道设计质量,改善传统的信息利用模式,基于BIM技术研发了煤矿巷道三维设计系统并在工程实践中进行了应用,通过该系统能够快速、便捷地进行巷道的三维参数化设计、可视化展现与数据化表达,并能一键输出满足施工需求的工程... 为了提升煤矿巷道设计质量,改善传统的信息利用模式,基于BIM技术研发了煤矿巷道三维设计系统并在工程实践中进行了应用,通过该系统能够快速、便捷地进行巷道的三维参数化设计、可视化展现与数据化表达,并能一键输出满足施工需求的工程图与统计报表,同时实现了BIM服务链的有效外延,对施工及运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数字矿山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MICROSTATION 煤矿巷道 参数化建模 三维信息建模 数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井下水泵房三维建模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温星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5-38,共4页
为了将煤矿井下复杂的巷道系统以直观、立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设计人员全面准确地了解工程情况,提高设计精确性。通过对现阶段煤矿行业BIM技术应用进行广泛调研,以煤矿井下水泵房为例,探讨了基于BIM设计软件的井下水泵房三维建模设计... 为了将煤矿井下复杂的巷道系统以直观、立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设计人员全面准确地了解工程情况,提高设计精确性。通过对现阶段煤矿行业BIM技术应用进行广泛调研,以煤矿井下水泵房为例,探讨了基于BIM设计软件的井下水泵房三维建模设计流程及思路,建立了水泵房硐室模型、管道模型及设备模型,并给模型赋予相应属性,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型参考组装以及渲染,对所创建模型的功能用途做了介绍,体现了BIM技术的先进性。相关的应用研究为BIM技术在煤矿行业中推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煤矿水泵房 三维建模 硐室模型 管道模型 设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