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大槽仓基坑土钉支护工程稳定性监测研究
1
作者 况联飞 覃业双 +2 位作者 吕亚 邵宇 付亚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90,共7页
针对超现行规范深大槽仓基坑土钉支护稳定性问题,基于现场实测获得深大槽仓基坑施工期变形与土钉受力一般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基坑上部粉细砂层较厚,坡顶个别测点水平位移超出了规范允许的3‰开挖深度限值。土钉轴力随基坑开挖不断增大,... 针对超现行规范深大槽仓基坑土钉支护稳定性问题,基于现场实测获得深大槽仓基坑施工期变形与土钉受力一般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基坑上部粉细砂层较厚,坡顶个别测点水平位移超出了规范允许的3‰开挖深度限值。土钉轴力随基坑开挖不断增大,沿土钉长度方向上,上部土钉最大轴力一般出现在中部,而下部土钉最大轴力往往出现在中深部,个别土钉轴力甚至超出了传感器量程的25%,且上部填方工程将进一步加大边坡的滑塌范围。基于此,提出了在不增加总土钉长度基础上的土钉支护优化设计策略,即在增大上部土钉水平间距和适当减小下部土钉水平间距时,能够充分发挥上部土钉的支护性能,减小下部单根土钉支护面积,进而提高整个边坡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仓 基坑 土钉支护 现场监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能源集团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多维度管控模式研究
2
作者 王海兵 苏越 刘忠全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8,共9页
针对国家能源集团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多灾种耦合威胁及智能化转型需求,构建了分层级、多维度、内外协同的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管控模式。提出“并存灾害分级治理、单一灾害分类治理”原则,构建了包含安全产能、规划计划、智能化等9个维度... 针对国家能源集团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多灾种耦合威胁及智能化转型需求,构建了分层级、多维度、内外协同的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管控模式。提出“并存灾害分级治理、单一灾害分类治理”原则,构建了包含安全产能、规划计划、智能化等9个维度的管控体系,建立“集团-子分公司-矿井”三级责任链与“源头防治-过程管控-保障环节”全流程机制,通过淘汰高风险产能、制定五年防治规划等举措,实现灾害防治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显著提升。该研究成果推动煤矿安全生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为“双碳”目标下能源安全保障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灾害 灾害分级治理 灾害分类治理 多维度管控 专业化协同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厂筒仓内混凝土填料工程量的求解计算
3
作者 段元元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37,共6页
针对选煤厂筒仓底部结构空间形状复杂,混凝土填料体积计算精度不足的问题,详细探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Excel表格参数化输入及空间分割技术的方案,即将复杂区域划分为n个可量化处理的弓形面积,通过累加这些细分区... 针对选煤厂筒仓底部结构空间形状复杂,混凝土填料体积计算精度不足的问题,详细探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Excel表格参数化输入及空间分割技术的方案,即将复杂区域划分为n个可量化处理的弓形面积,通过累加这些细分区域的体积以近似得到整体填料体积,这种方法称为分割法;其次,运用微积分原理对筒仓内壁与方形开口间过渡区域的三维几何体进行解析计算,从而得出更为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及与实测结果的比对,结果发现,分割法优势在于直观易懂,适合快速估算,误差为-0.90%;而微积分法则具有较高的理论精度,适用于复杂形态下的精确计算,误差低至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筒仓 混凝土填料工程量 分割法 微积分法 现场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家壕煤矿多系统井下耦合联动关键技术研究
4
作者 史志红 郭彪 +3 位作者 陈鹏 孟金涛 乔旭 梁熙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17,共8页
针对李家壕煤矿智慧矿山平台建设中跨厂商、跨代际系统的深度协同问题,提出协同控制系统采用分层递阶结构,在通信接口层设计基于OPC UA的协议转换网关,实现RS485、工业以太网、LoRa等多协议兼容。在数据融合层采用强化学习算法进行多源... 针对李家壕煤矿智慧矿山平台建设中跨厂商、跨代际系统的深度协同问题,提出协同控制系统采用分层递阶结构,在通信接口层设计基于OPC UA的协议转换网关,实现RS485、工业以太网、LoRa等多协议兼容。在数据融合层采用强化学习算法进行多源数据融合,依据数据的动态变化自动调整交互策略。在智能联动层开发事件驱动的动态耦合算法,建立包含32个状态参数的联动决策矩阵。通过在李家壕煤矿的应用测试表明:与之前相比,应急联动响应时间缩短至9.7 s,设备综合能效提升19.3%。通过构建统一通信协议栈与数据融合机制,建立跨系统的动态耦合模型,实现了矿山生产系统的智能化协同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山 耦合联动 分层递阶 数字孪生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工具迭代驱动下煤炭设计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研究
5
作者 赵玉栋 夏晓庆 郑建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基于设计工具演变的视角,深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设计行业设计工具的发展脉络,探索从传统的手绘图纸、机器绘图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发展变化,揭示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煤... 基于设计工具演变的视角,深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设计行业设计工具的发展脉络,探索从传统的手绘图纸、机器绘图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发展变化,揭示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煤炭行业正处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发力期,呈现出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典型特征。通过对扩展现实(XR)、区块链技术在煤炭设计行业中的应用场景进行系统研究,对人工智能(AI)驱动的生成式“设计大模型”在提升设计创新方面的发展潜力进行深入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设计大模型”的四层架构,对其在煤炭设计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依据煤炭设计行业基于技术扩散理论的生产力跃迁演化规律分析,随着智能化设计工具的持续迭代升级,在加速培育和发展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及新型生产关系的当下,生成式“设计大模型”等智能设计工具极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煤炭设计行业的关键性创新工具,成为引领煤炭行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革命性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推动煤炭设计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生成式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 新质生产力 创新扩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工作面底板含水体综合物探技术研究
6
作者 史志红 姜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3,共8页
为确保王坪煤矿8306孤岛工作面带压开采的安全性,分析奥灰水对该工作面回采的影响程度,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音频电透视法和无线电波透视法,对工作面底板构造与富水性进行综合物探,查明了工作面底板富水和构造发育状况,再结合物探成果... 为确保王坪煤矿8306孤岛工作面带压开采的安全性,分析奥灰水对该工作面回采的影响程度,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音频电透视法和无线电波透视法,对工作面底板构造与富水性进行综合物探,查明了工作面底板富水和构造发育状况,再结合物探成果分析了8306工作面带压开采的安全性。结果表明:8306工作面煤层顺层存在1处基本不含水的岩浆岩侵入体灰绿岩墙;在底板40 m范围内的隔水层存在几处富水性“一般~较弱”的裂隙水或低阻岩体,其中东南部区域有1处由断层导通奥灰水的含水体;底板40 m以下的奥灰含水层富水性推断为“较强~一般”的奥灰水。8306工作面正常带压开采时通常不会发生突水情况,但如果区段存在隐伏贯穿性导水构造,特别是矿井物探圈定的含水体与构造重叠区域,煤层底板可能面临奥灰突水危险,此时应做好钻探、水文监测预警等防治水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水害 矿井瞬变电磁法 音频电透视法 无线电波透视法 奥灰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矸石粗颗粒含量对充填材料流变特性和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7
作者 罗文 杨增福 +3 位作者 李岚 赵鸣 丁杨 吴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70,共8页
为探究矸石中粗颗粒含量对充填材料流变特性及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运用流变仪开展充填料浆流变试验,借助万能压力机测试充填体力学性能,获取了充填材料的流变特征参数、单轴抗压强度及应力-应变行为,并基于能量守恒理论剖析其能量演化... 为探究矸石中粗颗粒含量对充填材料流变特性及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运用流变仪开展充填料浆流变试验,借助万能压力机测试充填体力学性能,获取了充填材料的流变特征参数、单轴抗压强度及应力-应变行为,并基于能量守恒理论剖析其能量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矸石粗颗粒含量对充填料浆的流变行为影响显著。屈服应力随粗颗粒含量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当粗颗粒含量从10%增至30%时,屈服应力最大降幅达55.51%,随后逐渐回升;塑性黏度与粗颗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最大降幅为38.56%。在力学性能方面,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随粗颗粒含量增加遵循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转折点位于20%处;在7、14、28 d的养护龄期下,抗压强度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9.09%、16.67%和35.60%。微观分析表明,适量粗颗粒可优化基体颗粒级配,提升密实度,缩短应力-应变曲线压密阶段;过量粗颗粒则导致孔隙率增加,压密过程延长。能量分析显示,总应变能与耗散能随粗颗粒含量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转折点介于20%~30%之间;峰值弹性能变化规律与单轴抗压强度一致,表明合理控制粗颗粒掺量有助于提升充填体储能能力。研究结果为煤矿充填开采中充填材料的科学配比与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粗颗粒 充填开采 流变特性 单轴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行为 能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层水害超前地质预报模型与应用
8
作者 王刘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170,共6页
我国煤矿采场覆岩离层突水事故频发,覆岩离层水害已成为矿井水害防治的重点领域。该类型突水具有前兆不明显、涌突迅猛的特点,若缺乏有效预报或处置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以淮北矿业集团杨柳煤矿104、106采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离... 我国煤矿采场覆岩离层突水事故频发,覆岩离层水害已成为矿井水害防治的重点领域。该类型突水具有前兆不明显、涌突迅猛的特点,若缺乏有效预报或处置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以淮北矿业集团杨柳煤矿104、106采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离层水害形成的地质条件,确定了含水层厚度、承压水头、煤层厚度、硬岩厚度及隔水层厚度5个主控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离层水害超前地质预报模型,并通过实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该模型可准确划分离层水害危险性分区,预报结果与实际涌突水情况高度吻合。成果不仅为研究区及类似地质条件矿区的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也进一步完善了覆岩离层水害防治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层水害 层次分析法 危险性指数 超前地质预报 GIS 水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绿色矿山智慧零碳建筑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科峰 孙晶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7,共5页
针对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随之产生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矿山建筑建设过程中绿色节能技术、材料的应用,利用生命周期理论及经济评价理论,论证绿色节能技术、材料应用于煤矿建筑的经... 针对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随之产生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矿山建筑建设过程中绿色节能技术、材料的应用,利用生命周期理论及经济评价理论,论证绿色节能技术、材料应用于煤矿建筑的经济性。并选取煤炭行业的典型建筑,以碳中和思想为引领,践行绿色、智慧矿山理念,将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与工程经济学进行融合,对煤矿的联合建筑采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工程应用实例证明:通过节能材料选择、合理的绿化布置、清洁能源的应用,联合建筑节能效果显著。最后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引导同时引入人群感知变量并将其量化作为现金流的组成部分,使智慧零碳建筑得到更好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煤矿 投资回收期 内部收益率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钢丝绳除冰干燥装置研究
10
作者 席海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8-224,共7页
落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外露钢丝绳在冬季低温、湿冷、雨雪条件下运行存在表面结冰问题,钢丝绳结冰容易造成提升系统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引起钢丝绳蠕动、打滑,严重时可能引发滑绳、失速等提升事故。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落地多绳摩擦式提... 落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外露钢丝绳在冬季低温、湿冷、雨雪条件下运行存在表面结冰问题,钢丝绳结冰容易造成提升系统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引起钢丝绳蠕动、打滑,严重时可能引发滑绳、失速等提升事故。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落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钢丝绳除冰干燥装置的设计思路,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工作介质,经过滤、加热后供环形气刀使用。文章介绍了钢丝绳除冰干燥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其重要部件的设计和选型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该装置应用后,环形气刀释放高压、高速、高温气流,对钢丝绳表面结冰进行连续冲击、融化,从而实现了除冰、干燥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钢丝绳 结冰 除冰 环形气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工煤矿煤炭生产碳排放核算及减排路径研究
11
作者 谷欣博 潘卫东 +5 位作者 阿斯哈尔·尼亚孜别克 赵志宁 冯少华 李一葳 皇甫杰 吴晓华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97-507,共11页
在能源行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是主要任务,随着双碳策略的持续推进,行业监管模式将逐步由当前的“能源双控”转变为“碳排放双控”,减排将成为坚定不移的原则。近年来,煤炭行业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各煤炭企业已从战略层面统一... 在能源行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是主要任务,随着双碳策略的持续推进,行业监管模式将逐步由当前的“能源双控”转变为“碳排放双控”,减排将成为坚定不移的原则。近年来,煤炭行业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各煤炭企业已从战略层面统一对双碳目标进行布局,制定了各自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计划,全面规划了战略目标、关键任务及重大项目,从而绘制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具体实施路径。选择合适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和科学的减排策略对于优化煤炭产业的碳排放管理,以及推动我国煤炭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为目标,结合《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PCC—2019》和煤炭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提出了井工煤矿全生命周期中煤炭生产各环节二氧化碳排放的具体核算方法,构建了井工煤矿煤炭生产碳排放核算模型,并以典型煤矿为工程背景,对该井工矿开采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逸散排放和运输工序是煤炭井工开采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分别占到了总量的38.2%和18.9%;按碳排放源进行分类,电力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48.5%,是能源领域最大排放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井工煤矿碳减排路径及其“零碳矿井”的实施路径。研究结果可为井工煤矿低碳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工煤矿 煤炭开采 二氧化碳当量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源 碳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煤炭工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0-173,共4页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行业市场竞争的叠加影响下,包括央企在内的市场主体信用销售已成为企业开发客户、抢占市场的主流方式。赊销在为企业扩大销售、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用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功效,与此同时也导致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应收...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行业市场竞争的叠加影响下,包括央企在内的市场主体信用销售已成为企业开发客户、抢占市场的主流方式。赊销在为企业扩大销售、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用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功效,与此同时也导致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倘若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将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坏账风险扩大,甚至出现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破产清算。通过描述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问题,在全面分析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要将A公司应收账款由传统的销售部门或财务部门管理转变为内部及外部的第三方创新管控模式,从而实现企业营业收入、经营规模、市场份额与应收账款流动性风险、坏账损失、管理成本之间的最优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收账款 数字经济 工程公司 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探寻城市雨水管理与利用的策略——评《城市雨水管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雅楠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03-I0003,共1页
随着气候变化对全球影响的持续深化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的排水系统负担加重,因此探寻有效管理和利用城市雨水资源的具体策略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由曾国明、唐恒军编写,... 随着气候变化对全球影响的持续深化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的排水系统负担加重,因此探寻有效管理和利用城市雨水资源的具体策略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由曾国明、唐恒军编写,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雨水管理与海绵城市建设》一书,提出了与城市雨水管理、利用相关的诸多理念和方法,为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海绵城市建设 城市雨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技术在煤矿供电工程中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惠臣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1,共5页
以国内煤矿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趋势为背景,论述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在煤矿供电工程中的设计和应用,提出了五彩湾一号煤矿110kV变电站的智能化设计方案和系统架构,分析了建设智能变电站需要的相关技术、设备选用情况。重点介绍了五彩湾一号煤... 以国内煤矿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趋势为背景,论述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在煤矿供电工程中的设计和应用,提出了五彩湾一号煤矿110kV变电站的智能化设计方案和系统架构,分析了建设智能变电站需要的相关技术、设备选用情况。重点介绍了五彩湾一号煤矿110kV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的相关技术和设计解决方案,概述变电站“三层两网”式通信网络结构,并对煤矿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过程层 智能化一次设备 网络化通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临瓦斯抽采泵房建筑物的抗爆墙设计探讨
15
作者 张子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1,共8页
为保护贴临瓦斯抽采泵房的建筑物内人员安全,需要设置抗爆墙与厂房中有爆炸危险的区域分隔。由于煤炭行业相关规范暂无抗爆设计相关内容,参考石油化工行业相关抗爆设计规范、抗爆间室相关设计规范及文献,介绍了室内外爆炸荷载的特点、... 为保护贴临瓦斯抽采泵房的建筑物内人员安全,需要设置抗爆墙与厂房中有爆炸危险的区域分隔。由于煤炭行业相关规范暂无抗爆设计相关内容,参考石油化工行业相关抗爆设计规范、抗爆间室相关设计规范及文献,介绍了室内外爆炸荷载的特点、作用方式及爆炸冲击波相关参数的计算,阐述了抗爆墙设计的流程及公式运用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王峰矿井瓦斯抽采站的平面布置,进行了贴临瓦斯抽采泵房建筑的抗爆墙设计,为其内部工作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爆墙 抗爆间室 瓦斯抽采泵房 冲击波超压 瓦斯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工作面顶板应力演化及破坏机理研究
16
作者 王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7,共7页
为探究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应力演化及顶板变形破坏规律,以甘肃白岩子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分段开采过程中煤岩的应力场、位移场演化规律,并结合理论分析揭示了顶板岩梁的变形破断特征。研... 为探究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应力演化及顶板变形破坏规律,以甘肃白岩子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分段开采过程中煤岩的应力场、位移场演化规律,并结合理论分析揭示了顶板岩梁的变形破断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急倾斜特厚煤层多分段采场围岩应力呈现非对称分布特征,随着开采分段数量的增加,顶底板两侧煤岩产生应力集中;受顶板挤压与采空区卸压的共同作用,顶板侧煤岩的应力集中程度进一步增强,应力峰值区不断向下分段工作面及顶板侧下部深处岩体发展,集中应力峰值呈线性正相关增大,应力集中系数达2.56;煤岩变形模式由上方煤体的沉降转变为顶板岩层向采空区运移为主,覆岩破裂范围逐步向顶板上方扩展延伸;顶板岩梁受破断岩块非均匀充填的约束,挠度峰值位于中上部区域,易发生拉伸变形破坏,引发围岩灾害,通过顶板预裂爆破可减缓矿压显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水平分段 应力演化 覆岩结构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积效率对长焰煤成浆性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武源 郑剑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87,共5页
水煤浆制备过程中要求对煤样进行研磨使其具有一定的细度和合理的粒度分布,堆积效率对煤样的成浆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干法磨矿研究了球磨机、棒磨机和行星式球磨机对一种长焰煤的磨矿效果,并选取5组配比的磨后产品进... 水煤浆制备过程中要求对煤样进行研磨使其具有一定的细度和合理的粒度分布,堆积效率对煤样的成浆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干法磨矿研究了球磨机、棒磨机和行星式球磨机对一种长焰煤的磨矿效果,并选取5组配比的磨后产品进行制浆,分析探讨了堆积效率对成浆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级配有利于提高长焰煤的成浆性,在一定的范围内,水煤浆的定黏浓度随堆积效率的增大呈线性增加,当堆积效率为87.44%时,定黏浓度可达61.48%;长焰煤水煤浆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浆体析水率随堆积效率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效率 磨矿 水煤浆 定黏浓度 析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输煤富余煤浆储装运系统设计
18
作者 姬红刚 李瑞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6,共6页
神渭输煤管道项目设计能力1000万t/a,因关中地区环保政策限制及终端用户消纳能力不足(361万t/a)导致煤浆富余。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煤浆脱水后的储装运系统优化设计方案。通过融合物料特性分析(粒度小于等于1.2 mm、含水率21%~28%、堆积密... 神渭输煤管道项目设计能力1000万t/a,因关中地区环保政策限制及终端用户消纳能力不足(361万t/a)导致煤浆富余。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煤浆脱水后的储装运系统优化设计方案。通过融合物料特性分析(粒度小于等于1.2 mm、含水率21%~28%、堆积密度0.75~0.92 t/m^(3))与一期工程实践经验,创新性地采用“顶堆侧取堆取料圆形储煤场+智能装车”系统架构,攻克了湿粘煤料储运技术瓶颈。经3年实际运行,系统累计输送脱水煤2000万t,给企业创造了良好效益。研究成果可为大规模湿粘煤储运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渭输煤管道 富余煤浆 脱水煤 湿粘煤料储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和氨氮对煤气化细渣浮选的影响
19
作者 武源 何浩 万光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1-177,共7页
为了实现煤气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充分利用煤气化细渣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能够作为吸附材料使用及煤气化废水中苯酚氨氮组分含量高可回用于矿物浮选过程的特性,在清水体系和模拟废水体系中分别进行浮选试验,探究苯酚和氨氮对煤气化... 为了实现煤气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充分利用煤气化细渣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能够作为吸附材料使用及煤气化废水中苯酚氨氮组分含量高可回用于矿物浮选过程的特性,在清水体系和模拟废水体系中分别进行浮选试验,探究苯酚和氨氮对煤气化细渣浮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常规清水浮选体系中矿浆浓度40 g/L、捕收剂柴油用量18 kg/t,起泡剂MIBC用量12 kg/t时浮选效果最优,浮选精矿产率41.94%,精矿灰分30.65%,浮选完善指标53.50%。模拟废水体系中,苯酚和氨氮均有利于促进煤气化细渣的浮选,苯酚能够提高煤气化细渣颗粒与捕收剂的碰撞和粘附概率,氨氮则有利于残碳组分的选择性捕集,综合提高浮选效果,苯酚浓度4000 mg/L、氨氮浓度5000 mg/L的混合溶液中煤气化细渣的浮选效果最优,与常规浮选相比,浮选精矿产率增至49.72%,精矿灰分降至28.74%,浮选完善指标升高了13.91百分点,达到6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细渣 苯酚 氨氮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煤矿建设工程投资控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贾小兰 杨青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7-118,共2页
煤矿建设工程具有复杂多变和难以预测的特点,文章分析了煤矿建设工程投资构成、投资控制的内容和主要影响因素、重点论述了煤矿建设工程的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和建设实施阶段的投资确定与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 煤矿建设工程 投资构成 投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