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煤矿水害事故致因复杂网络分析
1
作者
马莲净
肖海波
+3 位作者
赵宝峰
江松
刘迪
王颂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2,共8页
为有效提升煤矿水害事故综合防治能力,利用复杂网络与鲁棒性分析方法探寻事故关键致因。根据近40年国内发生的111起典型煤矿水害案例报告,构建煤矿水害无权有向网络,计算网络不同尺度下度数、聚类系数、中介中心性等各致因权重,挖掘关...
为有效提升煤矿水害事故综合防治能力,利用复杂网络与鲁棒性分析方法探寻事故关键致因。根据近40年国内发生的111起典型煤矿水害案例报告,构建煤矿水害无权有向网络,计算网络不同尺度下度数、聚类系数、中介中心性等各致因权重,挖掘关键致因,评估3种不同策略下蓄意攻击对致因网络模型的破坏,寻求系统性防治的最优解。研究结果表明:煤矿水害致因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致因间关联紧密;按度数排列攻击对网络破坏最大,相应关键致因包括组织工人进行冒险作业、未落实防治水技术管理责任、未按照要求开展探放水工作、违法违规组织生产作业、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隐患排查工作不到位、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存在漏洞、上级单位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害事故
致因网络
复杂网络
聚类系数
规避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四楼煤矿地面定向钻孔超前区域治理底板岩溶水害技术
被引量:
7
2
作者
赵伟
刘洲
+1 位作者
王琦
李文江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极复杂地质构造下矿井底板岩溶水害区域治理技术的有效性,降低底板突水的危险性,解决矿井区域水害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水压高、富水性强、井下钻孔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等安全技术难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极复杂地质构造下矿井底板岩溶水害区域治理技术的有效性,降低底板突水的危险性,解决矿井区域水害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水压高、富水性强、井下钻孔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等安全技术难题,通过分析矿井近年来区域治理后工作面底板出水案例及特征,提出了地面定向钻孔超前区域治理底板岩溶水害技术。以陈四楼煤矿南翼九采区2901、2903试验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选取了L8灰岩含水层作为目标层位,设计了地面定向孔组的技术参数,并通过现场试验测试分析了治理前后的二2煤底板水压和各钻孔的吸水率。结果表明:注浆后各钻孔的吸水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Z2和Z3孔组钻孔平均吸水率分别下降97%和94%,经过定向钻孔超前注浆加固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后,岩溶裂隙得到了有效充填;治理后区内太原组上段L8灰岩内水压下降至1.2~4.2 MPa,且水压分布不再与地层埋深吻合,多呈孤岛状,太原组上段L8灰被改造为等效隔水层,底板突水系数下降至0.023~0.057 MPa/m。技术成功应用实现了极复杂地质构造下强突水危险性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为同类矿井相似型综采面的底板岩溶水害防治,探索出了一套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定向钻孔
超前钻探
高承压水
隔水层
注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矿水害事故致因复杂网络分析
1
作者
马莲净
肖海波
赵宝峰
江松
刘迪
王颂
机构
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
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
智慧工业感知计算与决策
重点
实验室
中煤
科工
西安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矿井水
防治
与水资源利用
研究
分院
中煤
科工
西安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煤矿
灾害防控全国
重点
实验室
中煤
科工
西安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陕西省
煤矿
水害
防治
技术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2307073,51974223)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BSF-345)。
文摘
为有效提升煤矿水害事故综合防治能力,利用复杂网络与鲁棒性分析方法探寻事故关键致因。根据近40年国内发生的111起典型煤矿水害案例报告,构建煤矿水害无权有向网络,计算网络不同尺度下度数、聚类系数、中介中心性等各致因权重,挖掘关键致因,评估3种不同策略下蓄意攻击对致因网络模型的破坏,寻求系统性防治的最优解。研究结果表明:煤矿水害致因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致因间关联紧密;按度数排列攻击对网络破坏最大,相应关键致因包括组织工人进行冒险作业、未落实防治水技术管理责任、未按照要求开展探放水工作、违法违规组织生产作业、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隐患排查工作不到位、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存在漏洞、上级单位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关键词
煤矿水害事故
致因网络
复杂网络
聚类系数
规避措施
Keywords
coal mine water hazard accidents
causal networks
complex networks
clustering coefficient
avoidance measures
分类号
X928.03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四楼煤矿地面定向钻孔超前区域治理底板岩溶水害技术
被引量:
7
2
作者
赵伟
刘洲
王琦
李文江
机构
河南龙宇能源股份
有限公司
陈四楼
煤矿
中煤
科工
西安研究院
(
集团
)
有限公司
陕西省
煤矿
水害
防治
技术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710253)。
文摘
为了进一步提高极复杂地质构造下矿井底板岩溶水害区域治理技术的有效性,降低底板突水的危险性,解决矿井区域水害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水压高、富水性强、井下钻孔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等安全技术难题,通过分析矿井近年来区域治理后工作面底板出水案例及特征,提出了地面定向钻孔超前区域治理底板岩溶水害技术。以陈四楼煤矿南翼九采区2901、2903试验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选取了L8灰岩含水层作为目标层位,设计了地面定向孔组的技术参数,并通过现场试验测试分析了治理前后的二2煤底板水压和各钻孔的吸水率。结果表明:注浆后各钻孔的吸水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Z2和Z3孔组钻孔平均吸水率分别下降97%和94%,经过定向钻孔超前注浆加固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后,岩溶裂隙得到了有效充填;治理后区内太原组上段L8灰岩内水压下降至1.2~4.2 MPa,且水压分布不再与地层埋深吻合,多呈孤岛状,太原组上段L8灰被改造为等效隔水层,底板突水系数下降至0.023~0.057 MPa/m。技术成功应用实现了极复杂地质构造下强突水危险性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为同类矿井相似型综采面的底板岩溶水害防治,探索出了一套新的方法。
关键词
地面定向钻孔
超前钻探
高承压水
隔水层
注浆加固
Keywords
ground directional drilling
advanced drilling
high pressure water
water-resisting layer
grouting reinforcement
分类号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煤矿水害事故致因复杂网络分析
马莲净
肖海波
赵宝峰
江松
刘迪
王颂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陈四楼煤矿地面定向钻孔超前区域治理底板岩溶水害技术
赵伟
刘洲
王琦
李文江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