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集二矿深部沿空巷道围岩结构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周鹏举 梁国栋 李纪宝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为辨识新集二矿深部沿空巷道围岩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08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关键参数与特征,模拟了沿空掘进及回采期间围岩弹塑性变化和应力演化规律,提出了大直径钻孔、钻屑法进行高应力巷道围岩“... 为辨识新集二矿深部沿空巷道围岩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08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关键参数与特征,模拟了沿空掘进及回采期间围岩弹塑性变化和应力演化规律,提出了大直径钻孔、钻屑法进行高应力巷道围岩“卸压-检测”防治方法。研究表明:“煤柱-顶板”结构是控制深部工作面巷道围岩稳定的关键因素,影响该结构的主要参数是煤柱宽度与应力状态、基本顶断裂线位置、关键岩块侧向断裂跨度及其运动形态等;新集二矿深部08工作面沿空风巷留设的10 m煤柱处于塑性状态,能够与顶板、巷道形成稳定“煤柱-顶板”结构,掘巷与回采均不会诱发煤柱和顶板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 巷道 结构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示踪气体在新集二矿1上煤采空区漏风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庶泽 王法凯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19,共4页
采用连续释放SF6示踪气体法,通过分析井上井下对照图,实地考察新集二矿2101采区1上煤的开采状况及巷道布置情况,结合井下采空区漏风和1上自燃发火情况,查找210107采面可疑漏风源与漏风汇的位置,合理布置释放接收点,利用瞬时释放示踪气... 采用连续释放SF6示踪气体法,通过分析井上井下对照图,实地考察新集二矿2101采区1上煤的开采状况及巷道布置情况,结合井下采空区漏风和1上自燃发火情况,查找210107采面可疑漏风源与漏风汇的位置,合理布置释放接收点,利用瞬时释放示踪气体法确定了210107工作面上部210108采空区的漏风方向和漏风速度,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漏风通道,为矿井自燃发火煤层防灭火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气体SR 连续定量释放 采空区 漏风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集二矿211113综采面坚硬顶板深孔预裂爆破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庶泽 《中国煤炭》 2018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为解决新集二矿211113综采面顶板坚硬、不易垮落的问题,采用UDEC数值模拟解释了深孔预裂爆破技术处理坚硬顶板减轻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原因。根据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制定了深孔预裂爆破方案,并确定了合理的爆破循环步距、放顶高度、炮孔... 为解决新集二矿211113综采面顶板坚硬、不易垮落的问题,采用UDEC数值模拟解释了深孔预裂爆破技术处理坚硬顶板减轻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原因。根据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制定了深孔预裂爆破方案,并确定了合理的爆破循环步距、放顶高度、炮孔角度、炮孔深度及炮眼间排距;对预裂爆破后的工作面进行了现场测量,测量结果分析表明,该设计有效地减少了来压步距,顶板压力现象不强烈,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数值模拟 深孔预裂爆破 来压步距 强制放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集二矿底板水害微震实时监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东 高生保 +1 位作者 赵立松 卢钢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35-39,共5页
为了加强新集二矿带压开采条件下的底板水害监测,发挥微震实时、连续、全空间监测优势,构建新集二矿深部矿井微震监测系统,对回采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总结监测结果,对微震事件总体分布、时空运移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采矿活动与突水风险之... 为了加强新集二矿带压开采条件下的底板水害监测,发挥微震实时、连续、全空间监测优势,构建新集二矿深部矿井微震监测系统,对回采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总结监测结果,对微震事件总体分布、时空运移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采矿活动与突水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期间底板150 m范围内不存在隐伏导含水构造、裂隙薄弱带。工作面回采期间构造未活化,回采过程无突水风险,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水害 微震监测 突水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集二矿210108掘进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裴文洲 《山西煤炭》 2018年第2期27-31,共5页
为掩护掘进工作面安全快速地掘进,采用分源预测法对新集二矿210108工作面机巷掘进期间的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计算,依据结果选取底板穿层钻孔掩护预抽机巷、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及煤层瓦斯的消突技术。结果表明,新集二矿210108工作面机... 为掩护掘进工作面安全快速地掘进,采用分源预测法对新集二矿210108工作面机巷掘进期间的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计算,依据结果选取底板穿层钻孔掩护预抽机巷、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及煤层瓦斯的消突技术。结果表明,新集二矿210108工作面机巷掘进期间瓦斯抽采率为17.9%,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最大值为100Pa,钻屑量指标最大值为3.9kg/m,经预抽效果检验合格;回风流瓦斯浓度为0.1%~0.56%,瓦斯涌出量范围为0.84m3/min^5.4m3/min,其中掘进的前57d两者的统计结果要比57d以后的值大得多,表明机巷瓦斯涌出受煤层厚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当煤层厚度增大时,瓦斯涌出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集二矿 掘进工作面 分源预测法 瓦斯治理技术 治理效果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集二矿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裴文洲 《中国煤炭》 2018年第2期126-129,144,共5页
结合新集二矿瓦斯地质资料,根据测试的煤层瓦斯基础参数,分别绘制了煤层砂岩比与瓦斯涌出量关系图、煤层基岩厚度与瓦斯涌出量关系图和煤层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的散点图。分析了地质构造、顶板岩性、上覆岩厚度和埋深对瓦斯含量的影响,... 结合新集二矿瓦斯地质资料,根据测试的煤层瓦斯基础参数,分别绘制了煤层砂岩比与瓦斯涌出量关系图、煤层基岩厚度与瓦斯涌出量关系图和煤层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的散点图。分析了地质构造、顶板岩性、上覆岩厚度和埋深对瓦斯含量的影响,得出煤层埋藏深度和顶板岩性是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重要因素,井田内断层对煤层瓦斯含量具有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赋存规律 煤层瓦斯基础参数 瓦斯含量 瓦斯涌出量 散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集二矿支护技术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志超 《河南科技》 2023年第9期49-53,共5页
[目的]为了探究当前支护设计的合理性,减小巷道的变形,使工程顺利进行。[方法]本研究以新集二矿某巷道作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3D软件对三条巷道进行模拟分析,并对预计的支护设计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最终得出三条巷道整体支护效果良... [目的]为了探究当前支护设计的合理性,减小巷道的变形,使工程顺利进行。[方法]本研究以新集二矿某巷道作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3D软件对三条巷道进行模拟分析,并对预计的支护设计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最终得出三条巷道整体支护效果良好,变形量在合理范围内,但个别巷道受掘进、采动影响变形破坏较严重。[结论]针对此结果应单独加强后期补强支护,以使该支护设计方案在项目中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多条巷道 锚杆支护 锚索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集矿区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荧光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学年 朱印兵 +2 位作者 郑刘根 姜春露 黄望望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10期66-69,共4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um)对新集矿区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特征进行分析,结合TOC和UV254来判断地下水中有机物的来源,以此进行含水层的识别。结果表明:地表水的可溶性有机质含量最高;松散层水中...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um)对新集矿区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特征进行分析,结合TOC和UV254来判断地下水中有机物的来源,以此进行含水层的识别。结果表明:地表水的可溶性有机质含量最高;松散层水中主要出现Ⅱ区荧光峰,含少量Ⅲ区的类富里酸荧光峰,且峰值比地表水低;砂岩裂隙水中砂岩裂隙水存在特殊的有机物来源,极有可能是来自于地表污染源,三维荧光图谱也证明这一点;采空区水中DOM以Ⅱ区荧光峰为主,其荧光峰强度明显高于松散层水和砂岩水。利用三维荧光光谱能有效地分辨出新集矿区上覆水体、砂岩水和采空区水之间的差异,为煤矿突水水源的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地下水 溶解性有机质 荧光峰 涌水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影响下大倾角复合顶板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唐龙 刘迅 +5 位作者 屠洪盛 万磊 孙茂如 赵吉诚 蔡涤标 马守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8-66,共9页
在采动影响下,大倾角复合顶板工作面中上部覆岩破坏严重,造成支架未接顶,严重影响安全生产。针对该问题,以新集二矿211112大倾角复合顶板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综合研究方法,对采动影响下211112大倾角复合顶板工作... 在采动影响下,大倾角复合顶板工作面中上部覆岩破坏严重,造成支架未接顶,严重影响安全生产。针对该问题,以新集二矿211112大倾角复合顶板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综合研究方法,对采动影响下211112大倾角复合顶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板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倾角复合顶板比非复合顶板条件下的工作面最大覆岩卸压拱高度、宽度以及拱顶距上端头距离分别高出5、13、3 m;煤层开采后垂直应力在倾斜方向呈非对称性,工作面下端头前方支承压力最大值比上端头前方支承压力最大达32%;复合顶板比非复合顶板工作面覆岩最大垂直位移高10%,卸压快且工作面中上部的破坏程度更严重。现场监测表明工作面中上部受力较大,先来压,导致工作面中上部下沉位移量大,卸压程度高,与模拟结果相吻合,解释了211112工作面72~95号支架(工作面中上部)范围出现漏顶,支架未接顶现象。据此,提出采用无机注浆加固材料对破碎复合顶板进行充填的控制技术,现场试用效果良好,实现了大倾角复合顶板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复合顶板 矿压规律 顶板控制 采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安装方式对巷道微震信号时域特征影响分析
10
作者 陈付德 王承来 +4 位作者 夏辉 田佳豪 张爱华 张明伟 田壮才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60-64,共5页
在新集二矿230106工作面机巷使用全锚固锚杆刚性连接与钻孔注浆黏连岩壁两种方式安装微震传感器,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微震试验,共采集到553个微震事件,对比分析微震信号时域特征。研究发现,使用锚杆方式安装的传感器接收到的微震信号最大... 在新集二矿230106工作面机巷使用全锚固锚杆刚性连接与钻孔注浆黏连岩壁两种方式安装微震传感器,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微震试验,共采集到553个微震事件,对比分析微震信号时域特征。研究发现,使用锚杆方式安装的传感器接收到的微震信号最大幅值均显著大于使用钻孔方式安装的传感器,最大幅值平均约为钻孔方式安装传感器的2.86倍。锚杆方式安装的传感器接受的有效信号持续时间长度均大于钻孔方式安装的传感器,有效信号长度平均约为钻孔方式安装的4.41倍,表明锚杆与传感器耦合效果要优于钻孔与传感器,更有利于数据处理和分析。使用锚杆安装传感器捕获信号的峰值、均方根值、裕度因子和脉冲因子均大于钻孔安装的传感器,表明使用锚杆安装的传感器捕获信号极端变化程度以及能量更高,可以提供更多微震信号识别的依据。因此,采用锚杆方式安装的传感器获得的信号具有有效信号幅值大、持时长、特征值明显等特点,信号质量相比于钻孔方式安装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传感器 安装 幅值 持时 时域 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安装方式对巷道微震信号质量影响分析
11
作者 张爱华 张明伟 +3 位作者 陈付德 田佳豪 徐辉 田壮才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6期223-227,236,共6页
微震监测技术是在声发射学与地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观测分析微小地震事件来研究其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目前微震传感器的安装方法较多,但各有优缺点,需要针对不同的巷道环境提出合适的安装方法。在新集二矿... 微震监测技术是在声发射学与地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观测分析微小地震事件来研究其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目前微震传感器的安装方法较多,但各有优缺点,需要针对不同的巷道环境提出合适的安装方法。在新集二矿230108工作面使用2种方式安装微震传感器,分别是全锚固锚杆刚性连接安装与钻孔注浆黏连岩壁安装,进行为期一周的微震试验,共采集到553个微震事件。对微震事件进行频域特性分析,发现通道1(全锚固锚杆安装)信号的400 Hz以下频率成分在总频域成分中的占比多数位于45%~75%,平均占比为60%,通道1信号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均较为丰富。而通道2(钻孔安装)信号中400 Hz以下频率成分在总频域成分中的占比多数达80%以上,说明高频成分有所丢失。采用锚杆方式安装的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能量大于采用钻孔方式安装的传感器,平均真实能量值约为钻孔安装采集信号的7.24倍。采用锚杆安装的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信噪比数值在20~50 dB,平均值为27 dB,使用钻孔方式安装的传感器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数值多数在5~35 dB,有些甚至为负值,平均值为17 dB,通道1信号的信噪比是通道2的1.6倍。采用锚杆式安装的传感器获得的信号具有频域丰富、信噪比高等特点,信号质量相比于钻孔式安装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传感器 现场监测 安装方式 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推覆体下奥灰水害探查治理定向钻进技术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学年 程世贵 +3 位作者 夏小亮 朱印兵 纪卓辰 蒲治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62,共6页
为有效治理新集二矿巨厚推覆体下底层煤开采面临的奥灰水害问题,依据在空间上以采区为单元的区域治理、在时间上超前治理和在注浆对象上由煤层底板CⅠ3和CⅡ3转变为C312灰岩的治理原则,采取地面定向钻进技术对2201和2301待采区施工2个... 为有效治理新集二矿巨厚推覆体下底层煤开采面临的奥灰水害问题,依据在空间上以采区为单元的区域治理、在时间上超前治理和在注浆对象上由煤层底板CⅠ3和CⅡ3转变为C312灰岩的治理原则,采取地面定向钻进技术对2201和2301待采区施工2个主孔、26个分支孔,累计进尺为28562.42m,累计注入水泥量为6278.13t。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定向钻进探查注浆技术实施后,区内观测奥灰水位的水0101长观孔水位较注浆前上涨了68.37m,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富水性明显减弱,井下探放水钻孔单孔涌水量均小于5m3/h,保障了2201和2301采区10个工作面能够安全回采,解放煤炭资源储量约952.5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推覆体 奥灰水 超前探查治理技术 地面定向钻探 底层煤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在推覆体下煤层底板灰岩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生保 樊文阔 +2 位作者 周学年 邵望洋 刘鹏 《煤矿机械》 2022年第5期140-143,共4页
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是近几年推广的有效预防华北型煤田底板灰岩水通过垂向隐伏导水通道突水,防止淹井、淹面等水害事故的新兴技术。新集二矿受巨厚推覆体的影响,三维地震勘探及钻探无法查明地层展布、断层、陷落柱等垂向隐伏导水通道... 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是近几年推广的有效预防华北型煤田底板灰岩水通过垂向隐伏导水通道突水,防止淹井、淹面等水害事故的新兴技术。新集二矿受巨厚推覆体的影响,三维地震勘探及钻探无法查明地层展布、断层、陷落柱等垂向隐伏导水通道,对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在钻探顺层跟进、隐伏构造探查设计、注浆改造工艺及治理效果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工程实例对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在推覆体下深煤层底板高承压水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创新提出“施、判、探、注、评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应对巨厚推覆体影响下的煤层底板高承压奥灰含水对矿井安全开采的威胁,对类似矿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 推覆体下 底板水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极绳绞车多尾轮布置在掘进工作面辅助运输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辉 岳喜占 +1 位作者 马守龙 孙茂如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3-155,共3页
基于巷道空间布置的影响,创新应用了无极绳绞车多尾轮布置。通过在各个转弯点安装尾轮,牵引车在各个尾轮覆盖的区段内直达运输,实现了无极绳绞车运输物料的多极化,减少调度绞车安装数量和运输环节,解决了分段接力运输的困境,有效降低了... 基于巷道空间布置的影响,创新应用了无极绳绞车多尾轮布置。通过在各个转弯点安装尾轮,牵引车在各个尾轮覆盖的区段内直达运输,实现了无极绳绞车运输物料的多极化,减少调度绞车安装数量和运输环节,解决了分段接力运输的困境,有效降低了辅助运输风险点,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管理难度和设备事故率,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实现了设备集约、运输高效、人员精简和经济一体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极绳绞车 多尾轮 掘进工作面 辅助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再生顶板下近距离煤层开采防灭火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景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14-117,共4页
为了解决新集二矿1煤层210107工作面开采面临的特殊再生顶板条件下近距离煤层开采防治自然发火的新难题,实施了采空区凝胶雾化为主体的综合防灭火技术,通过建立完善的防灭火监控预测预报体系,采取采空区灌浆、注氮、凝胶雾化及减少采空... 为了解决新集二矿1煤层210107工作面开采面临的特殊再生顶板条件下近距离煤层开采防治自然发火的新难题,实施了采空区凝胶雾化为主体的综合防灭火技术,通过建立完善的防灭火监控预测预报体系,采取采空区灌浆、注氮、凝胶雾化及减少采空区漏风等措施,有效杜绝了煤炭自燃事故的发生,解决了特殊再生顶板条件下近距离煤层开采防灭火治理的难题,为今后1煤层开采提供了经验,对类似煤层条件下的开采防灭火治理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再生顶板 防灭火 凝胶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定向钻孔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虎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6期24-27,32,共5页
随着矿井的开拓延伸,矿井瓦斯、水、地压及火等灾害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着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分析了工作面顶板大直径定向钻孔施工的可行性,计算了定向钻孔的施工层位,并通过现场考察,分析了施工效果、抽采效果、成... 随着矿井的开拓延伸,矿井瓦斯、水、地压及火等灾害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着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分析了工作面顶板大直径定向钻孔施工的可行性,计算了定向钻孔的施工层位,并通过现场考察,分析了施工效果、抽采效果、成本等因素。综合研究分析认为,采用大直径定向钻孔抽采瓦斯可以缩短工作面瓦斯治理工期,缓解了工作面接替紧张的局面,减少了瓦斯治理巷道工程量,节约了瓦斯治理工程费用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治理 大直径定向钻孔 瓦斯抽采 瓦斯抽采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近距离煤层上覆采空区下大断面切眼掘进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万磊 孙茂如 郭辉 《河南科技》 2021年第21期67-70,共4页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很多矿区在工作面布置上都存在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回采的问题。由于上覆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区内垮落不充分,矿山压力分布规律性不强,且采空区下巷道掘进期间,受二次扰动影响易造成顶板裂隙发育,对上覆采空区形...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很多矿区在工作面布置上都存在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回采的问题。由于上覆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区内垮落不充分,矿山压力分布规律性不强,且采空区下巷道掘进期间,受二次扰动影响易造成顶板裂隙发育,对上覆采空区形成漏风通道,容易引发采空区内有毒有害气体外溢和采空区内遗煤自燃事故,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大断面巷道掘进问题尤为突出。本论文以新集二矿2201采区首个采空区下工作面切眼掘进为研究背景,制定了极近距离煤层上覆采空区下大断面巷道掘进施工方案,取得了成功并形成了类似条件下的安全掘进综合技术措施,为后续指导极近距离煤层上覆采空区下开采拓展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 采空区下 大断面 巷道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震监测地质异常对工作面回采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爱华 陈建东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12期40-43,共4页
新集二矿属华北型煤田南部边缘,位于淮南煤田中区南部,新生界松散层下有120~800 m推覆体,外来推覆构造覆盖于原石炭—二叠含煤地层之上,推覆体很大程度上阻隔了新生界松散层与二叠系煤系地层和下伏隔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形成了矿井独特的... 新集二矿属华北型煤田南部边缘,位于淮南煤田中区南部,新生界松散层下有120~800 m推覆体,外来推覆构造覆盖于原石炭—二叠含煤地层之上,推覆体很大程度上阻隔了新生界松散层与二叠系煤系地层和下伏隔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形成了矿井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本文以230102工作面为例,采用微震监测技术手段,监测过断层期间微震响应,分析底板事件发育情况,以及揭露断层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判断断层是否活化,是否形成垂向导水通道,进行底板灰岩水害微震监测预警。结果表明,老人仓断层、采掘揭露的断层均未发生活化,未形成有效垂向导水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构造活化 水害监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理念在地质工作中的探索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付德 《建井技术》 2021年第4期52-57,共6页
目前,矿井地质工作采用的常规钻探、物探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日益精确的地质工作的需要。引入数学理念,使其与地质工作相结合,是一种对地质工作思路的创新。在新集二矿,利用导数、波函数与离散型随机变量对... 目前,矿井地质工作采用的常规钻探、物探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日益精确的地质工作的需要。引入数学理念,使其与地质工作相结合,是一种对地质工作思路的创新。在新集二矿,利用导数、波函数与离散型随机变量对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经过实践检验,数学理念能较好地与地质工作相融合,对地质工作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作 数学理念 导数 波函数 离散型随机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构造下煤层底板灰岩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磊 孙茂如 +2 位作者 赵吉诚 蔡涤标 马守龙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1年第6期89-91,113,共4页
针对新集二矿复杂地质构造下底板灰岩水害问题,以2201采区为研究对象,对底板水害的防治方法、防治对象、防治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施顺层追踪判别、超前多参数构造探查、孔口止浆和静压分段注浆加固、采区透水率对比效果检测等综合水... 针对新集二矿复杂地质构造下底板灰岩水害问题,以2201采区为研究对象,对底板水害的防治方法、防治对象、防治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施顺层追踪判别、超前多参数构造探查、孔口止浆和静压分段注浆加固、采区透水率对比效果检测等综合水害防治技术,2201采区C_(3)^(12)隔水层的灰岩由原来的极微~微透水地层整体变为极微透水地层,减弱了底板灰岩水害威胁,保证了底层煤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 奥灰水 防治技术 底板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