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登封煤田新登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瓦斯赋存规律
被引量:
7
1
作者
黄波
乔军好
+1 位作者
乔晓军
郑启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7,88,共10页
为了揭示登封煤田新登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瓦斯赋存规律,以便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基于煤层瓦斯运移、散失、赋存理论,结合矿井勘探和生产揭示的瓦斯地质资料,分析新登煤矿瓦斯赋存、分布规律。通过拟合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直接顶板特...
为了揭示登封煤田新登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瓦斯赋存规律,以便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基于煤层瓦斯运移、散失、赋存理论,结合矿井勘探和生产揭示的瓦斯地质资料,分析新登煤矿瓦斯赋存、分布规律。通过拟合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直接顶板特征、底板灰岩水矿化度与煤层瓦斯含量的数值关系,结合太原组灰岩地下水动力场分布特征,划分水文地质单元,探讨不同单元内瓦斯赋存特征及地质控制机理。结果表明:二1煤层底板灰岩水矿化度为312~656 mg/L,煤层瓦斯含量与矿化度相关性最好;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径流带、中等径流带、弱径流-滞留带3种水文地质单元,弱径流-滞留带内瓦斯含量最高,中等径流带次之;受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双重控制,在新登煤矿西北部形成单斜-水动力封堵型瓦斯含量富集区,瓦斯最为富集,中部形成单斜-水动力冲洗型瓦斯含量过渡区,瓦斯较为富集;预测的矿井深部瓦斯含量为5~7.5 m3/(t·d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赋存
矿化度
水动力条件
登封煤田
新登煤矿
地质特征
赋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Y型通风及采空区瓦斯抽放条件下自燃“三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景瑞锋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4期127-130,199,共5页
为了探索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的自然发火规律,通过在工作面采空区布置测点的方法,在连续跟踪监测采空区CO、O2的浓度和温度的基础上,研究了新登煤矿21012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采用Y型通风和回风巷内采空...
为了探索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的自然发火规律,通过在工作面采空区布置测点的方法,在连续跟踪监测采空区CO、O2的浓度和温度的基础上,研究了新登煤矿21012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采用Y型通风和回风巷内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措施加大了工作面回风侧采空区的漏风量,从而增加了散热带的宽度,使得氧化带产生“拖尾”现象,对工作面自然发火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通风
自燃“三带”
自然发火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煤柱开采采空区漏风防治技术研究
3
作者
许跃强
刘志强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针对新登煤矿22采区无煤柱开采的方式下存在22051采空区与邻近采空区大面积漏风问题,通过分析22051采空区漏风途径,提出了封堵22051副巷,将22031与22071机巷调整为均压通风的方式改善通风现状,对22051停采线气体进行束管监测分析,验证...
针对新登煤矿22采区无煤柱开采的方式下存在22051采空区与邻近采空区大面积漏风问题,通过分析22051采空区漏风途径,提出了封堵22051副巷,将22031与22071机巷调整为均压通风的方式改善通风现状,对22051停采线气体进行束管监测分析,验证了漏风治理效果。束管监测结果显示:22051采空区停采线北部通过封堵已达到有效治理,停采线南部因机巷漏风造成氧气浓度回升,对切巷下口采空区侧20m、实体煤侧10m范围内的机巷实施了喷浆封闭巷道,进一步减少漏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煤柱开采
采空区漏风
喷浆堵漏
均压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注水参数优化及降尘效果分析
4
作者
刘志强
《煤》
2024年第9期105-108,共4页
文章以中煤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31101综采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影响煤层注水防尘效果的因素,并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注水压力和注水时间条件下湿润半径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注水压力和注水时间的增加,湿润半径持续扩大,...
文章以中煤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31101综采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影响煤层注水防尘效果的因素,并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注水压力和注水时间条件下湿润半径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注水压力和注水时间的增加,湿润半径持续扩大,但其增长幅度呈现递减趋势。基于模拟结果,提出了煤层注水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案。实际现场测试表明,优化后的注水参数能获得更好的防尘效果,使得综放工作面的全尘质量浓度和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明显下降。研究为指导煤层注水防尘的参数设计与效果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注水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降尘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弱覆岩综放开采导水裂缝带高度探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乔军好
吴俊杰
+4 位作者
袁瑞甫
朱晓峰
申河船
李晓龙
范志杰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1期281-288,共8页
为准确获得覆岩软弱、煤层厚度变化明显、综放开采条件下采场的导水裂缝带高度,以新登煤矿31101工作面为例,采用理论计算、相似模拟、现场注水漏失量检测等多种方法对比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结果表明,在该工程背景下,不同方法所得结果...
为准确获得覆岩软弱、煤层厚度变化明显、综放开采条件下采场的导水裂缝带高度,以新登煤矿31101工作面为例,采用理论计算、相似模拟、现场注水漏失量检测等多种方法对比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结果表明,在该工程背景下,不同方法所得结果差异较大,为保证生产安全,拟合在不同条件和方法下得到的最大“两带”高度,得出适应该矿井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互印证,计算结果可靠。研究认为,为了进一步精确计算“两带”高度,至少要采用一种现场实测方法,并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对比研究,以获得适用的经验公式或拟合出新的公式,此次研究成果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带”高度
煤厚变化
覆岩软弱
多方法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沁水煤田煤层气中氮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
1
6
作者
牛志辉
冯乐飞
+2 位作者
王辉
乔军好
郑启明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20期109-110,共2页
本文以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_(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查明其影响因素,进行成因判识。采用气相色谱法和同位素质谱法分别对沁水煤田煤层气组分和N_(2)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_(2)比例在0.50~5.49%,平均为...
本文以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_(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查明其影响因素,进行成因判识。采用气相色谱法和同位素质谱法分别对沁水煤田煤层气组分和N_(2)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_(2)比例在0.50~5.49%,平均为1.72%,同位素组成δ^(15)N=+32.196~+42.663‰,平均为+38.404‰,具有贫N_(2)富CH_(4)、重氮的特征。煤化程度对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_(2)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煤化程度逐渐升高,N_(2)比例和含量均具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前者是由于煤化过程中N_(2)不断生成和积累的结果,后者是主要是N_(2)和CH_(4)在高变质煤阶段具有不同的释放速率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煤田
煤层气
氮气含量
同位素组成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造煤分子结构对瓦斯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张东许
唐现奇
《煤炭与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94-97,101,共5页
针对不同煤等级及其中某一煤级不同的变形类型和变质程度具有的该煤级的物理特征和分子结构的进化特性进行综合分析。运用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和傅立叶红外光谱等结构分析手段,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和等温吸附解吸等瓦斯特性实验测试技术,...
针对不同煤等级及其中某一煤级不同的变形类型和变质程度具有的该煤级的物理特征和分子结构的进化特性进行综合分析。运用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和傅立叶红外光谱等结构分析手段,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和等温吸附解吸等瓦斯特性实验测试技术,对不同煤级、不同变形类型和变质程度的构造煤超微空隙结构及瓦斯赋存特性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了不同煤级构造煤结构中的演化机理及其对构造煤孔隙结构、吸附解吸等瓦斯特性和瓦斯赋存与突出的控制机理;将煤中伴生元素分析和孔隙压缩系数计算方法应用于构造煤研究,系统分析了元素赋存的构造动力学效应和构造煤孔隙压缩系数演化特征及其对瓦斯抽采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分子结构
吸附
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登封煤田新登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瓦斯赋存规律
被引量:
7
1
作者
黄波
乔军好
乔晓军
郑启明
机构
河南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煤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7,8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2154)
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82102310016)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1A170010)。
文摘
为了揭示登封煤田新登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瓦斯赋存规律,以便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基于煤层瓦斯运移、散失、赋存理论,结合矿井勘探和生产揭示的瓦斯地质资料,分析新登煤矿瓦斯赋存、分布规律。通过拟合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直接顶板特征、底板灰岩水矿化度与煤层瓦斯含量的数值关系,结合太原组灰岩地下水动力场分布特征,划分水文地质单元,探讨不同单元内瓦斯赋存特征及地质控制机理。结果表明:二1煤层底板灰岩水矿化度为312~656 mg/L,煤层瓦斯含量与矿化度相关性最好;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径流带、中等径流带、弱径流-滞留带3种水文地质单元,弱径流-滞留带内瓦斯含量最高,中等径流带次之;受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双重控制,在新登煤矿西北部形成单斜-水动力封堵型瓦斯含量富集区,瓦斯最为富集,中部形成单斜-水动力冲洗型瓦斯含量过渡区,瓦斯较为富集;预测的矿井深部瓦斯含量为5~7.5 m3/(t·daf)。
关键词
瓦斯赋存
矿化度
水动力条件
登封煤田
新登煤矿
地质特征
赋存规律
Keywords
gas occurrence
total dissolved solid
hydro-dynamics conditions
Dengfeng coalfield
Xindeng coal mine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ccurence rule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Y型通风及采空区瓦斯抽放条件下自燃“三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景瑞锋
机构
中煤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
出处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4期127-130,199,共5页
文摘
为了探索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的自然发火规律,通过在工作面采空区布置测点的方法,在连续跟踪监测采空区CO、O2的浓度和温度的基础上,研究了新登煤矿21012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采用Y型通风和回风巷内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措施加大了工作面回风侧采空区的漏风量,从而增加了散热带的宽度,使得氧化带产生“拖尾”现象,对工作面自然发火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Y型通风
自燃“三带”
自然发火影响
分类号
TD75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煤柱开采采空区漏风防治技术研究
3
作者
许跃强
刘志强
机构
中煤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
出处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文摘
针对新登煤矿22采区无煤柱开采的方式下存在22051采空区与邻近采空区大面积漏风问题,通过分析22051采空区漏风途径,提出了封堵22051副巷,将22031与22071机巷调整为均压通风的方式改善通风现状,对22051停采线气体进行束管监测分析,验证了漏风治理效果。束管监测结果显示:22051采空区停采线北部通过封堵已达到有效治理,停采线南部因机巷漏风造成氧气浓度回升,对切巷下口采空区侧20m、实体煤侧10m范围内的机巷实施了喷浆封闭巷道,进一步减少漏风。
关键词
无煤柱开采
采空区漏风
喷浆堵漏
均压通风
Keywords
non coal pillar mining
air leakage in goaf
spray grouting for plugging leaks
uniform pressure ventilation
分类号
TD724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注水参数优化及降尘效果分析
4
作者
刘志强
机构
中煤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
出处
《煤》
2024年第9期105-108,共4页
文摘
文章以中煤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31101综采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影响煤层注水防尘效果的因素,并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注水压力和注水时间条件下湿润半径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注水压力和注水时间的增加,湿润半径持续扩大,但其增长幅度呈现递减趋势。基于模拟结果,提出了煤层注水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案。实际现场测试表明,优化后的注水参数能获得更好的防尘效果,使得综放工作面的全尘质量浓度和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明显下降。研究为指导煤层注水防尘的参数设计与效果评价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煤层注水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降尘效果
分类号
TD714.4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弱覆岩综放开采导水裂缝带高度探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乔军好
吴俊杰
袁瑞甫
朱晓峰
申河船
李晓龙
范志杰
机构
中煤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
新
中心
出处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1期281-28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资助项目(U1704131)。
文摘
为准确获得覆岩软弱、煤层厚度变化明显、综放开采条件下采场的导水裂缝带高度,以新登煤矿31101工作面为例,采用理论计算、相似模拟、现场注水漏失量检测等多种方法对比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结果表明,在该工程背景下,不同方法所得结果差异较大,为保证生产安全,拟合在不同条件和方法下得到的最大“两带”高度,得出适应该矿井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互印证,计算结果可靠。研究认为,为了进一步精确计算“两带”高度,至少要采用一种现场实测方法,并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对比研究,以获得适用的经验公式或拟合出新的公式,此次研究成果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关键词
“两带”高度
煤厚变化
覆岩软弱
多方法拟合
Keywords
height of the"two zones"
coal thickness change
soft overburden
multi-method fitting
分类号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沁水煤田煤层气中氮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
1
6
作者
牛志辉
冯乐飞
王辉
乔军好
郑启明
机构
中煤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
河南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河南省平顶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出处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20期109-110,共2页
文摘
本文以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_(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查明其影响因素,进行成因判识。采用气相色谱法和同位素质谱法分别对沁水煤田煤层气组分和N_(2)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_(2)比例在0.50~5.49%,平均为1.72%,同位素组成δ^(15)N=+32.196~+42.663‰,平均为+38.404‰,具有贫N_(2)富CH_(4)、重氮的特征。煤化程度对沁水煤田煤层气中N_(2)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煤化程度逐渐升高,N_(2)比例和含量均具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前者是由于煤化过程中N_(2)不断生成和积累的结果,后者是主要是N_(2)和CH_(4)在高变质煤阶段具有不同的释放速率所致。
关键词
沁水煤田
煤层气
氮气含量
同位素组成
成因
分类号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造煤分子结构对瓦斯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张东许
唐现奇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中煤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与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94-97,101,共5页
文摘
针对不同煤等级及其中某一煤级不同的变形类型和变质程度具有的该煤级的物理特征和分子结构的进化特性进行综合分析。运用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和傅立叶红外光谱等结构分析手段,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和等温吸附解吸等瓦斯特性实验测试技术,对不同煤级、不同变形类型和变质程度的构造煤超微空隙结构及瓦斯赋存特性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了不同煤级构造煤结构中的演化机理及其对构造煤孔隙结构、吸附解吸等瓦斯特性和瓦斯赋存与突出的控制机理;将煤中伴生元素分析和孔隙压缩系数计算方法应用于构造煤研究,系统分析了元素赋存的构造动力学效应和构造煤孔隙压缩系数演化特征及其对瓦斯抽采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构造煤
分子结构
吸附
赋存
Keywords
structural coal
molecular structure
adsorption
occurrence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登封煤田新登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瓦斯赋存规律
黄波
乔军好
乔晓军
郑启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Y型通风及采空区瓦斯抽放条件下自燃“三带”研究
景瑞锋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无煤柱开采采空区漏风防治技术研究
许跃强
刘志强
《山东煤炭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煤层注水参数优化及降尘效果分析
刘志强
《煤》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软弱覆岩综放开采导水裂缝带高度探析
乔军好
吴俊杰
袁瑞甫
朱晓峰
申河船
李晓龙
范志杰
《能源与环保》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沁水煤田煤层气中氮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牛志辉
冯乐飞
王辉
乔军好
郑启明
《科学技术创新》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构造煤分子结构对瓦斯特性的影响
张东许
唐现奇
《煤炭与化工》
CAS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