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平朔煤矿废弃地刺槐凋落物水文变化与养分归还潜力
- 1
-
-
作者
王东丽
石嫱嫱
赵晓亮
宋子岭
柴书杰
李明清
-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矿山重大灾害防治与环境修复协同创新中心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生态产业管理中心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5,共10页
-
基金
矿山重大灾害防治与环境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半干旱露天矿排土场不同生态修复模式的植被与土壤演变及耦合机制研究”(CXZX-2024-14)
2024年度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LJ212410147039)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平朔矿区生态重建区域植被退化及防治措施研究”。
-
文摘
[目的]研究平朔露天矿排土场20~30 a人工林凋落物的水文特征和养分归还潜力对其衰退变化的响应,为退化人工林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平朔矿区刺槐纯林与刺槐—榆树混交林不同衰退程度林分凋落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存量、持水特性、养分含量及归还潜力。[结果]①混交林重度衰退时凋落物蓄积量较正常林明显多49.4%(p<0.05)。②随衰退程度的增强,两种林分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吸水速率的变化过程表现为前期吸水速率降低较快,后期变化趋缓。刺槐—榆树混交林的凋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和持水率均高于刺槐纯林。③刺槐—榆树混交林的凋落物C含量是刺槐纯林2.11倍。刺槐纯林重度衰退时较正常林N,K含量分别显著增加0.9%,0.13%(p<0.05)。刺槐—榆树混交林重度衰退时较正常林P,K含量分别显著增加0.07%,0.04%(p<0.05)。不同林分不同衰退程度的C,N,K养分潜在归还量均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矿区人工林衰退增强了其凋落物的持水性及养分归还潜力,有利于退化林地的改善,且刺槐—榆树混交林相对占优势。
-
关键词
煤矿废弃地
人工衰退林
凋落物
养分归还量
水文特征
-
Keywords
coal mine wasteland
degraded artificial forest
litters
nutrient return quantity
hydrology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27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