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煤矿区生态现状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霍海鹰 任书樣 +1 位作者 彭可平 侯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针对当前煤矿区周边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问题,基于生态学概念,分别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源地以及生态安全格局三方面对山西省煤矿区当前的生态现状进行评价。在生态敏感性方面,综合坡度、坡向、高程、植被指数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五个因子,生... 针对当前煤矿区周边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问题,基于生态学概念,分别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源地以及生态安全格局三方面对山西省煤矿区当前的生态现状进行评价。在生态敏感性方面,综合坡度、坡向、高程、植被指数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五个因子,生成煤矿区综合敏感度,得出各煤矿区生态敏感性程度;并利用MSPA分析方法对生态源地进行识别,得出煤矿区对生态源地影响的程度;最后利用MCR分析方法对山西省煤矿区生态安全格局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治、临汾、晋中等市生态敏感度高的煤矿区较多,同时这些市区内煤矿区影响生态源地的面积较大,朔州、运城、长治等市煤矿区生态安全格局较低,在未来生态修复工作中需要对其着重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生态 生态评价 生态敏感度 生态源地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底板潜在突水危险区微震识别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程爱平 高永涛 +3 位作者 梁兴旺 刘超 吴庆良 朱权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27-1732,共6页
为提高微震数据后期分析的直观性,便于对回采过程中底板潜在突水危险区的分析与识别,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某煤矿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开采活动,有效区分了微震事件聚集区。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获取正常采动影响下顶底... 为提高微震数据后期分析的直观性,便于对回采过程中底板潜在突水危险区的分析与识别,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某煤矿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开采活动,有效区分了微震事件聚集区。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获取正常采动影响下顶底板破裂高度,对比研究微震事件聚类分析结果,将该矿微震事件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高位异常区、正常影响区和低位异常区。结合现场工程地质概况与涌水量资料,确定低位异常区即为底板潜在突水危险区。利用研究结果,最终构建了底板潜在突水危险区微震识别的一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事件 空间分布 聚类分析 微震识别 突水危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格局视角下资源型城市生态韧性评估与优化研究
3
作者 霍海鹰 侯卓 +1 位作者 彭可平 王琦欣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1,共9页
为了深入探讨景观格局、生态韧性评价以及生态网络格局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景观格局视角评估了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韧性。景观格局通过决定生态网络的结构与连通性,直接影响生态韧性,从而塑造城市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 为了深入探讨景观格局、生态韧性评价以及生态网络格局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景观格局视角评估了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韧性。景观格局通过决定生态网络的结构与连通性,直接影响生态韧性,从而塑造城市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各景观单元的分布、连通性、多样性以及受人为和自然干扰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了生态系统在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的韧性。评价不仅揭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当前状态,还评估了其在应对外部压力时的应变能力。采用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识别生态源地,分析平顶山市矿产活动对这些生态源地的影响。并利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综合阻力面,通过电路理论方法设计平顶山市的潜在生态廊道以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连通性。结果显示,平顶山市生态韧性整体较差,较低及以下水平行政区有5个,中等水平有3个,较高水平以上有2个,确定了14个生态源地,总面积1022.417 km^(2);及26条生态廊道,总长度280.256 km。最后,结合平顶山市的生态韧性状况和现状生态网络格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生态韧性提升建议,以改善资源型城市景观格局和生态网络格局,全面提升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资源型城市 生态韧性 综合评估 现状生态网络 平顶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带式输煤系统节能技术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郝弘毅 白燕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2期42-43,共2页
文章针对目前煤炭企业皮带输煤系统中经常处于"大马拉小车"的状态,存在电能浪费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已达到节约电能、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视频节能 自动化控制 变频器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带式输送机架空巡检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樊睿 邱明权 《煤矿机械》 201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在煤矿生产中,安全开采与运输一直是我国煤炭生产的永恒主题。为了能及时发现带式输送机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实时监控运输巷道现场参数,降低事故发生率,设计了一套架空巡检系统,来实现对巷道瓦斯浓度、CO浓度、烟雾浓度等参数... 在煤矿生产中,安全开采与运输一直是我国煤炭生产的永恒主题。为了能及时发现带式输送机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实时监控运输巷道现场参数,降低事故发生率,设计了一套架空巡检系统,来实现对巷道瓦斯浓度、CO浓度、烟雾浓度等参数的监控,并及时发现带式输送机潜在的火灾隐患,达到火灾预警的目的。重点介绍巡检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巡检系统 实时监控 火灾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导水地质构造探测与治理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晓康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7期118-122,共5页
为实现井工一矿14109工作面在存在导水地质构造条件下的安全掘进,对导水地质构造进行了探测和治理研究。利用直流电法物探手段,结合钻探验证及水质分析,确定14109主运巷出水水源为石炭—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导水通道为DF8断层;根据井田二... 为实现井工一矿14109工作面在存在导水地质构造条件下的安全掘进,对导水地质构造进行了探测和治理研究。利用直流电法物探手段,结合钻探验证及水质分析,确定14109主运巷出水水源为石炭—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导水通道为DF8断层;根据井田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补给差的特点,将DF8导水断层看作一个"水库",对其进行疏干。结果表明:断层水量明显减小,实现了安全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 地质构造 直流电法 探测与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奥灰水井下探测及水害治理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晓康 付恩俊 《中州煤炭》 2013年第4期13-16,19,共5页
为防止煤矿底板承压水突水事故发生,有必要对含水层进行地球物理探查,对其富水性、水压及隔水岩层进行探测。对平朔井工一矿太西区奥灰水矿井高分辨直流电法探测技术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得到了太西区典型地电断面,建立... 为防止煤矿底板承压水突水事故发生,有必要对含水层进行地球物理探查,对其富水性、水压及隔水岩层进行探测。对平朔井工一矿太西区奥灰水矿井高分辨直流电法探测技术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得到了太西区典型地电断面,建立了陷落柱、溶洞和断层3种典型地质异常体的电阻率模型,并确定联合剖面和三极测深装置是适合太西区地质与地电条件的,并提出了适合太西区的奥灰水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灰水 井下探测 水害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数字矿山和矿山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建刚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14期205-207,共3页
受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影响,我国矿山已经开始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发展,并且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矿产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矿山就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基础,由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统一管理的信息体系。数字矿山和矿山信息... 受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影响,我国矿山已经开始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发展,并且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矿产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矿山就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基础,由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统一管理的信息体系。数字矿山和矿山信息化建设智能化和电子化、全球化、非群体化的特性,加强对矿山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矿山的发展水平,增强建设能力。本文阐述了数字矿山的内涵,分析了数字矿山和矿山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究了数字矿山和矿山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地质、采矿、管网、管理、生产全过程实现全面数字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矿山 矿山信息化建设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系统在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建峰 《河南科技》 2013年第8X期94-94,共1页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其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不仅可以提高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还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某矿区综采工作面中利用监测系统进行煤矿顶板压力监测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设备改进的方案,以提高数据...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其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不仅可以提高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还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某矿区综采工作面中利用监测系统进行煤矿顶板压力监测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设备改进的方案,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实际应用说明,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反映综采工作面的整个工作过程,提供精确的矿压数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系统 矿压观测 综采工作面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MES系统中信息集成平台架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端壮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64-66,68,共4页
以中煤集团山西平朔煤业井工一矿MES系统的实践为例,论述了MES系统以建立信息集成平台为核心,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进行资源整合的设计思路,并重点介绍了集成平台的架构与特点。
关键词 井下煤矿 MES系统 集成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大断面回采巷道底鼓诱因分析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启峰 高文蛟 +2 位作者 牛国星 雍涛 刘媛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42,共4页
针对中煤平朔井工一矿4107等综放面回采巷道剧烈底鼓现象,分析了综放大断面回采巷道围岩条件及底鼓发生机理,提出了“卸压与加固联合”的底鼓控制措施,即开凿卸压槽与优化帮角锚网支护参数相结合,通过现场实测巷道底板破坏深度,确... 针对中煤平朔井工一矿4107等综放面回采巷道剧烈底鼓现象,分析了综放大断面回采巷道围岩条件及底鼓发生机理,提出了“卸压与加固联合”的底鼓控制措施,即开凿卸压槽与优化帮角锚网支护参数相结合,通过现场实测巷道底板破坏深度,确定卸压槽开凿深度为0.6—0.8m。工程实践表明:巷道最大底鼓量为227mm,最大底鼓速率为38.5mm/d,底鼓量及变形速率均在可控范围之内,确保了大断面回采巷道围岩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煤巷 底鼓诱因 底角锚杆 卸压槽 底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发射技术在地压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洋 李占金 +2 位作者 李示波 张艳博 付振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2,共3页
对某矿的采空区围岩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声发射实验,得到了岩石破坏时能率、事件率等声发射参数值,根据这些数值对声发射监测系统参数进行了设置;通过对声发射监测系统长期运行结果的统计,总结出了井下多种活动即岩石声发射、打钻、爆破... 对某矿的采空区围岩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声发射实验,得到了岩石破坏时能率、事件率等声发射参数值,根据这些数值对声发射监测系统参数进行了设置;通过对声发射监测系统长期运行结果的统计,总结出了井下多种活动即岩石声发射、打钻、爆破、人工破碎大块矿石、放矿、敲击的波形及各类波形的参数范围;确定了以能率、事件率为特征的采空区失稳判据,为判断地压灾害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地压监测 声发射 声发射事件率 声发射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球体理论的放煤步距与放出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田多 师皓宇 +1 位作者 付恩俊 牛国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3 143,143,共4页
为提高平朔井工一矿放顶煤的放出率,在椭球体放煤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可放椭球体、实放椭球体方程以及松动椭球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该关系计算了4106工作面在不同顶煤厚度和放煤步距时的顶煤放出率,计算结果表明:当顶煤厚小于4 m时,... 为提高平朔井工一矿放顶煤的放出率,在椭球体放煤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可放椭球体、实放椭球体方程以及松动椭球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该关系计算了4106工作面在不同顶煤厚度和放煤步距时的顶煤放出率,计算结果表明:当顶煤厚小于4 m时,其最佳放煤步距为0.8 m,当顶煤厚为4~7 m时,其最佳放煤步距为1.6 m,当顶煤厚大于7 m时,其最佳放煤步距应为2.4 m;从而提出了不同顶煤厚度应采用的最佳放煤步距,提高了井工一矿综放工作面顶煤放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 椭球体理论 放煤步距 顶煤放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综放开采底板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刚 张风达 +2 位作者 张志巍 孙林 曹路通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7-70,共4页
为研究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底板破坏特征,运用滑移线场理论,构建了靠近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的底板破坏深度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推进度下的覆岩破坏特征,采用瞬变电磁法,开展煤层底板破坏深度探测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在... 为研究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底板破坏特征,运用滑移线场理论,构建了靠近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的底板破坏深度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推进度下的覆岩破坏特征,采用瞬变电磁法,开展煤层底板破坏深度探测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超前支承压力影响下工作面煤层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28.15 m,在工作面达到充分采动时,上覆岩层破坏形态呈现出马鞍形,而煤层底板破坏呈现出勺形,采用瞬变电磁法获取的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为35 m,且工作面回采后未出现异常突水现象,研究结果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破坏 滑移线场理论 数值模拟 瞬变电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超前支架设计与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新顺 杨志强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40,共6页
针对目前主要采用估计顶板载荷或采用薄板理论模型对超前支架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存在计算载荷与真实载荷相差甚远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巷道超前支架,并根据巷道开挖的空间效应对超前支架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空间效应研究了超前... 针对目前主要采用估计顶板载荷或采用薄板理论模型对超前支架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存在计算载荷与真实载荷相差甚远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巷道超前支架,并根据巷道开挖的空间效应对超前支架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空间效应研究了超前支架与巷道围岩耦合作用机理,构建了超前支架与围岩耦合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沿着巷道掘进方向,巷道超前支架承受的顶板载荷逐渐降低,越靠近工作面顶板载荷越大,超前支架的前端强度要高于后端;超前支架支护时机对于巷道顶板的稳定性很重要,超前支架布置得越靠近工作面顶板,巷道顶板变形越小,而超前支架承受顶板的载荷越大,需要的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超前支架 巷道支护 支护位置 支护时机 顶板载荷 顶板变形 围岩耦合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强动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刚 杨沛基 《中国矿业》 2023年第8期139-144,共6页
针对特厚煤层强动压巷道难维护问题,以中煤平朔井工一矿19110辅运巷道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巷道围岩的采动应力演化规律、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开展了支护方案优化设计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巷... 针对特厚煤层强动压巷道难维护问题,以中煤平朔井工一矿19110辅运巷道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巷道围岩的采动应力演化规律、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开展了支护方案优化设计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受回采工作面采动支承压力显著影响位置主要发生在滞后临近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区后方;根据不等压巷道弹塑性力学分析可知,侧压系数对巷道围岩的变形和破坏具有较大影响,巷道的变形量和塑性区半径均随着侧压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依据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确定的侧压系数小于2,巷道塑性区半径按1.90 m设计,巷道支护优化设计方案为:锚杆均采用MSGM-335、Φ22 mm×2400 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顶锚杆间排距为900 mm×1000 mm,每排布置6根,最外1根距帮350 mm,安设钢带加强支护;帮锚杆间排距为1200 mm×1000 mm,左右帮各布置3根,上面1根距顶300 mm;锚索采用Φ21.8 mm十九芯钢绞线,长度视顶煤厚度采用10300~13300 mm,每排布置2根,间排距为2000 mm×3000 mm。现场试验巷道变形监测结果表明,支护方案对巷道围岩的变形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强动压 应力演化规律 变形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支撑缓冲床增强缓冲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弘毅 蔡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14期73-74,共2页
基于物料输送的安全和效率,结合生产实际,设计研制了弹簧式缓冲床。主要介绍了弹簧式缓冲床原理,普通缓冲床在煤矿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及弊端,提出了弹簧式缓冲床设计构架,与传统矿用缓冲床之间的优势对比。得出结论:弹簧式缓冲床延长了... 基于物料输送的安全和效率,结合生产实际,设计研制了弹簧式缓冲床。主要介绍了弹簧式缓冲床原理,普通缓冲床在煤矿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及弊端,提出了弹簧式缓冲床设计构架,与传统矿用缓冲床之间的优势对比。得出结论:弹簧式缓冲床延长了使用年限,减少了运输事故,降低能耗,提高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 缓冲床 输送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破碎围岩巷道支护监测及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潘军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1年第6期76-77,共2页
中煤平朔集团井工三矿39109工作面巷道布置在破碎带内,且煤层松软,在回采期间受扰动影响,支护困难。采用无线监测系统对巷道围岩变形及位移量进行了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围岩破碎区的支护方式进行了增加锚索、喷浆等优化。现场观测表明... 中煤平朔集团井工三矿39109工作面巷道布置在破碎带内,且煤层松软,在回采期间受扰动影响,支护困难。采用无线监测系统对巷道围岩变形及位移量进行了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围岩破碎区的支护方式进行了增加锚索、喷浆等优化。现场观测表明,优化后的巷道围岩变形及位移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能够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破碎围岩 无线监测 巷道支护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拉预紧式锚杆在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标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7期142-144,共3页
随着中国煤矿开采进入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控制已成为煤矿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分析了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特点,主要是巷道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且动力灾害显著。为实现对深部巷道的快速有效支护,采用张拉预紧式锚杆。结合实际情况,探... 随着中国煤矿开采进入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控制已成为煤矿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分析了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特点,主要是巷道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且动力灾害显著。为实现对深部巷道的快速有效支护,采用张拉预紧式锚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张拉预紧式锚杆在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控制中的应用,可以为深部巷道支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围岩变形 张拉预紧式锚杆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松软顶板永久巷道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可平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3年第6期66-68,共3页
针对中煤平朔集团井工三矿4#煤回风大巷顶板较差、巷道变形失稳、支护困难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结合现场经验对现有支护方式进行优化;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3种支护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其巷道围岩变形情况,得到最优支护方案。应用表明,... 针对中煤平朔集团井工三矿4#煤回风大巷顶板较差、巷道变形失稳、支护困难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结合现场经验对现有支护方式进行优化;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3种支护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其巷道围岩变形情况,得到最优支护方案。应用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巷道的强度及稳定性,节约成本,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复合松软顶板 支护优化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