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与GIS的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利用类型与碳汇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召 白中科 +1 位作者 贺振伟 包妮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0-236,共7页
为了研究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对陆地生态系统碳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对矿区1976-2009年33a期间的土地利用类型与碳汇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采矿活动和土地复垦工... 为了研究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对陆地生态系统碳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对矿区1976-2009年33a期间的土地利用类型与碳汇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采矿活动和土地复垦工程的交互影响,矿区5224.98hm2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3346.35hm2的耕地和906.45hm2的林地全部转化为工业广场、剥离区、露天矿坑、未复垦的排土场和已复垦的排土场,其中复垦面积为1167.72hm2;2)矿区生态系统的碳汇量和碳汇价值,分别由1976年的602040.22t和63214.22万元,下降为2009年的351173.50t和36873.22万元;3)1990-1996年和2001-2005年期间,矿区生态系统碳汇量分别有所上升。通过设置研究区域在33a间"全部废弃地未复垦"、"全部废弃地常规复垦"以及"全部废弃地生态复垦"3种情景模拟,得出碳汇量分别为62279.57t、961622.2t和1250108.86t,说明采取科学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措施,有利于整个矿区生态系统碳汇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地利用 碳汇价值 土地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朔井工开采煤层顶底板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防治水对策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忠温 武强 +1 位作者 付恩俊 樊振丽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11期94-101,共8页
针对平朔井工一矿所面临的煤层顶底板水害威胁,在分析矿井采矿、地质等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与煤层顶底板水文地质条件相关的若干因素,分别运用"三图法"和"脆弱性指数法"对该矿煤层顶板涌突水条件和底板突水脆弱性... 针对平朔井工一矿所面临的煤层顶底板水害威胁,在分析矿井采矿、地质等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与煤层顶底板水文地质条件相关的若干因素,分别运用"三图法"和"脆弱性指数法"对该矿煤层顶板涌突水条件和底板突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并制定了具体的防治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图法 脆弱性指数法 煤矿水害 防治水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集团公司生产安全调度指挥管理平台的建设构思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渊 韩安 晁晓菲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8,共3页
结合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介绍了煤炭集团公司生产安全调度指挥管理平台的定义、建设内容、结构分层,并进行了效益分析。该平台以多种方式获取安全生产信息并及时作出响应,使企业决策者及调度人员能够全面掌控... 结合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介绍了煤炭集团公司生产安全调度指挥管理平台的定义、建设内容、结构分层,并进行了效益分析。该平台以多种方式获取安全生产信息并及时作出响应,使企业决策者及调度人员能够全面掌控各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及运营状况,从而实现了现代化集约型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安全预警和整体调度指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集团公司 生产安全调度指挥管理平台 信息化 集约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朔矿区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支架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忠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35,共5页
基于平朔矿区首次使用ZFY12000/23/40D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支架,为评价该支架在此矿区的适应性,总体研究了支架结构、承受载荷、平衡千斤顶、电液控制系统和实际使用工况。结果表明:支架结构能满足放煤要求;实测周期来压步距11.6 m,动载系... 基于平朔矿区首次使用ZFY12000/23/40D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支架,为评价该支架在此矿区的适应性,总体研究了支架结构、承受载荷、平衡千斤顶、电液控制系统和实际使用工况。结果表明:支架结构能满足放煤要求;实测周期来压步距11.6 m,动载系数1.71;支架工作阻力5 941kN,最大12 443 kN;支架二柱受力偏差5.96%;放煤后支架受力降低13%;放煤后平衡千斤顶受力变化最大30.23%;实测支架移架时间初期29.8 s、后期59.7 s,放煤时间54.3 s;工作面遇断层和风化氧化区,架前冒顶和煤壁片帮增多;电液控制系统控制器失效较多。分析认为ZFY12000/23/40D型两柱式放顶煤支架在该地质条件下适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柱式掩护式放顶煤支架 支架适应性评价指标 平衡千斤顶 电液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朔井工三矿区段煤柱宽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安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8,共4页
区段煤柱的留设宽度是影响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平朔井工三矿工作面区段煤柱宽度一直采用经验值20 m,为优化区段煤柱宽度,提高资源采出率,采用现场实测、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平朔井工三矿合理区段煤柱宽度进行了研究。煤... 区段煤柱的留设宽度是影响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平朔井工三矿工作面区段煤柱宽度一直采用经验值20 m,为优化区段煤柱宽度,提高资源采出率,采用现场实测、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平朔井工三矿合理区段煤柱宽度进行了研究。煤柱应力实测表明:井工三矿9104与9105工作面间20 m煤柱宽度有一定的富裕量,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平朔井工三矿区段煤柱合理宽度应大于1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煤柱 煤柱宽度 煤柱应力 地震CT探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晚二叠世煤层的控制 被引量:26
6
作者 窦新钊 姜波 +2 位作者 秦勇 王伟 陈玮胤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9-114,共6页
黔西地区构造复杂,严重制约了煤田的勘探与开发,为此,以区域构造演化为主线,结合野外地质和煤田勘探资料分析,对黔西地区构造演化及煤层聚集和赋存的构造控制进行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黔西地区构造演化经历了6个阶段:基底形成阶段、被... 黔西地区构造复杂,严重制约了煤田的勘探与开发,为此,以区域构造演化为主线,结合野外地质和煤田勘探资料分析,对黔西地区构造演化及煤层聚集和赋存的构造控制进行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黔西地区构造演化经历了6个阶段:基底形成阶段、被动大陆边缘阶段、陆内裂陷阶段、稳定台地阶段、陆内造山阶段和挤压隆升阶段;受NE、NNE向同沉积断裂及东吴运动形成的北西高南东低的古地形控制,晚二叠世时沉积了一套海陆过渡相为主的含煤建造,沉积相带由NW至SE呈NE向规律性展布,成煤期后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原型煤盆地遭受强烈破坏,大型向斜和复向斜成为最重要的控煤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地区 构造演化 晚二叠世 构造控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复垦监管现状与阶段性特征 被引量:23
7
作者 贺振伟 白中科 +4 位作者 张继栋 刘喜韬 王敬 周伟 王金满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59,F0003,共5页
研究目的:进一步明确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特点并分析发展趋势。研究方法:通过对现阶段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的总结,在分析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式、矿业用地改革趋势以及复垦工程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土地复垦监管能力、... 研究目的:进一步明确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特点并分析发展趋势。研究方法:通过对现阶段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的总结,在分析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式、矿业用地改革趋势以及复垦工程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土地复垦监管能力、政策环境及科研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总结了中国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的阶段性特点,分析了发展趋势,并提出以下观点:(1)实行信息化管理应作为目前土地复垦监管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2)对复垦资金施行严格管控是现阶段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3)土地复垦的监管将从"管方案"和"管数据"向"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转变;(4)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土地复垦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质量控制、工程验收和项目后评价提供技术支撑;(5)建议创新土地复垦监管体制、制度以及工程管理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监管 复垦方案 复垦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提取白炭黑和氧化铝的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荆富 伊茂森 +1 位作者 张忠温 饶拴民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106,共11页
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最大的工业废渣之一,年排渣量已达3亿t以上,大量堆积的粉煤灰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综合利用粉煤灰,实现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对于治理粉煤灰的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先采用碱液常压浸出粉煤... 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最大的工业废渣之一,年排渣量已达3亿t以上,大量堆积的粉煤灰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综合利用粉煤灰,实现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对于治理粉煤灰的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先采用碱液常压浸出粉煤灰,生产白炭黑,然后采用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可实现粉煤灰的经济综合利用。研究表明:用苛性碱液在常压(<125℃)下浸取粉煤灰45 min,粉煤灰中硅的提取率达到72.5%以上,而氧化铝的总溶出率<1.2%;碳分浸取得到的硅酸钠溶液,可以生产氧化硅含量>99%的优质白炭黑,溶液中氧化硅转化率>98%;浸取硅后的渣中氧化铝含量>55%,氧化硅含量<20%,铝硅比≥2.7,适宜采用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碱石灰烧结法适宜的配方为:碱比0.95~1.0,钙比1.8~2.0;烧结温度宜为1 200~1 250℃;熟料溶出温度75~85℃,时间10~20 min,氧化铝回收率>86%。综合利用粉煤灰生产白炭黑和氧化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白炭黑 氧化铝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蠕变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任月龙 才庆祥 +2 位作者 张永华 舒继森 韩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岩体蠕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评价露天矿边坡服务周期内的安全性,根据时效边坡理论及岩体蠕变规律,分析了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长期强度表达式;基于极限平衡法中的简化Bishop法,推导出了圆弧滑坡时效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出了稳... 为了研究岩体蠕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评价露天矿边坡服务周期内的安全性,根据时效边坡理论及岩体蠕变规律,分析了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长期强度表达式;基于极限平衡法中的简化Bishop法,推导出了圆弧滑坡时效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出了稳定系数随蠕变时间增长呈指数递减的规律。对哈尔乌素露天矿端帮靠帮开采过程的时效稳定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相同岩性参数的基础上,随着边坡角的不断增大,端帮边坡的整体稳定系数呈线性下降,剪应变及应力集中于高陡台阶底部,塑性贯通区呈圆弧状;随着蠕变时间的增长,不同几何形状边坡的稳定系数均呈现相同的衰减规律。岩体蠕变特性会造成岩体抗剪强度及边坡稳定系数随时间延长而呈指数规律衰减。准确把握岩体蠕变特性,可预测边坡的有效服务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 露天矿 边坡稳定 圆弧滑动 时效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水平转倾斜煤层煤矿生产能力约束指标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红泽 张瑞新 +2 位作者 甄选 薛万海 闫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20,共5页
针对安太堡露天煤矿过芦子沟背斜期间煤层由近水平转为倾斜煤层生产能力下降情况,分析了制约倾斜煤层采矿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总结出水平推进度、延深度、掘沟速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和影响因子的敏感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针对安太堡露天煤矿过芦子沟背斜期间煤层由近水平转为倾斜煤层生产能力下降情况,分析了制约倾斜煤层采矿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总结出水平推进度、延深度、掘沟速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和影响因子的敏感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安太堡露天矿在现有设备能力下最大水平推进度为520 m,最大延深度为40 m,且通过增加工作帮坡角可提高延深度,增加生产能力。通过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对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为露天煤矿现场生产能力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倾斜煤层 生产能力 推进度 延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煤岩破坏及矿压显现与瓦斯涌出关系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翁明月 徐金海 李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09-1714,共6页
为获取综放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随开采过程的变化规律,在屯留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进行了煤岩破坏的微震监测、工作面矿压显现监测和瓦斯涌出的实测研究,分析了煤岩破坏的三维时空分布、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和超前支承压力的变化情况,结合... 为获取综放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随开采过程的变化规律,在屯留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进行了煤岩破坏的微震监测、工作面矿压显现监测和瓦斯涌出的实测研究,分析了煤岩破坏的三维时空分布、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和超前支承压力的变化情况,结合工作面瓦斯涌出监测数据,得到了综放工作面煤岩破坏、矿压显现和瓦斯涌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作面煤壁前方随工作面的推进而产生大量微震事件,微震事件峰值出现的时间一般略早于工作面周期来压,而瓦斯涌出量峰值的出现又略晚于工作面周期来压,可以根据微震事件变化来间接反映工作面矿压显现和瓦斯涌出情况。屯留煤矿S2205综放工作面微震事件及能量的突然增大超前于来压剧烈显现1 d,煤岩的充分破坏超前于瓦斯的大量涌出1个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煤岩破坏 矿压显现 瓦斯涌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氡法探测地下煤火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金永飞 邓军 +1 位作者 许延辉 孙海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结合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安家岭一号井工矿地下煤火探测实例,介绍了采用测氡探火技术确定地下煤火火源位置及范围的基本原理、探测方法及数据处理过程等。该技术为制定地下煤火治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给矿井防灭火工... 结合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安家岭一号井工矿地下煤火探测实例,介绍了采用测氡探火技术确定地下煤火火源位置及范围的基本原理、探测方法及数据处理过程等。该技术为制定地下煤火治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给矿井防灭火工作提供了便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治理地下煤火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煤火 测氡探火 α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产业链总体规划设计 被引量:20
13
作者 白中科 贺振伟 +2 位作者 李晋川 张继栋 崔艳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51-55,97,共6页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平朔煤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有2条相互依存的生态产业链:一是以煤为主,电、化、氧化铝、建材并举的黑色产业链;二是围绕复垦土地开展生态重建,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链。这2条生态产业链...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平朔煤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有2条相互依存的生态产业链:一是以煤为主,电、化、氧化铝、建材并举的黑色产业链;二是围绕复垦土地开展生态重建,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链。这2条生态产业链构成了平朔矿区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它既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同于典型工业园区,是集自然生态系统、受损生态系统与恢复生态系统为一体,涉及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的复合生态系统。根据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系统多样性与完整性等指标的相似性与变异性,将平朔矿区划分为农业综合利用区、工业生态园区、恢复生态保护区、旅游观光区、生态重建区与待开采区6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及22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对矿区土地、水、生物等生态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评价,设计了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种、养、加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提出了培训一批服务于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产业实施管理的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复垦 生态产业 产业链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露天矿开采程序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红泽 张瑞新 +1 位作者 刘云 闫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针对露天矿开采程序的优化决策涉及因素多,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提出一种基于三标度互补判断及隶属度函数的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详述了主要思路及使用步骤.将该方法应用于露天矿开采程序的改进模糊评判,确定了具体指标、权重及专... 针对露天矿开采程序的优化决策涉及因素多,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提出一种基于三标度互补判断及隶属度函数的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详述了主要思路及使用步骤.将该方法应用于露天矿开采程序的改进模糊评判,确定了具体指标、权重及专家评价准则.通过对安太堡露天矿三采区开采程序方案的实例优化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大大提高露天采矿工程决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肘验证了同步追踪式内排露天矿,采煤采用半连续工艺后,将现有的集中区块式开采境界划分为长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采场大幅度转向带来的大量外排量,从而降低人为造成的巨大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改进模糊层次法 评价指标 长条式开采境界 开采程序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煤泥分选工艺在安家岭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正书 周学东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7-9,共3页
从原煤性质变化对产品结构的影响,原有系统的工艺环节是否满足能力提升及工艺改造对选煤厂生产的影响3个方面分析了安家岭选煤厂采用粗煤泥分选工艺进行扩能改造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安家岭选煤厂改造前后的工艺流程,并对改造后的效果... 从原煤性质变化对产品结构的影响,原有系统的工艺环节是否满足能力提升及工艺改造对选煤厂生产的影响3个方面分析了安家岭选煤厂采用粗煤泥分选工艺进行扩能改造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安家岭选煤厂改造前后的工艺流程,并对改造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BS粗煤泥分选提高了系统处理能力,减轻了浓缩机负荷,保证了加压过滤机、浓缩机的稳定生产,提高了主再选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下限,减少了细泥在系统中的积聚,提高了脱介筛的脱介效果、处理能力,改善了末煤离心机的脱水效果,降低了介质损耗;正常生产时,TBS分选密度设定为1.20~1.25 g/cm3,顶水压力设定为95 L/min;选煤厂单系统处理能力由原先的750 t/h增至850 t/h,精煤产率提高了2.92%,每月增加利润700.8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煤泥分选 TBS 分选密度 顶水压力 精煤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小煤矿采空区充填综放复采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吉南 徐金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3,36,共5页
为了使综放工作面遇小煤矿采空区不搬家倒面,提高煤炭采出率,对工作面前方小煤矿采空区实施有限充填加固,使综放工作面能直接回采通过该采空区,为此,提出了人工顶板承载关键层理论,并设计计算出其厚度不小于5 m;试验选用了抗压强度为5.5... 为了使综放工作面遇小煤矿采空区不搬家倒面,提高煤炭采出率,对工作面前方小煤矿采空区实施有限充填加固,使综放工作面能直接回采通过该采空区,为此,提出了人工顶板承载关键层理论,并设计计算出其厚度不小于5 m;试验选用了抗压强度为5.59~7.43 MPa发泡水泥和抗压强度1.93~3.95 MPa的瑞米充填材料作为人工顶板材料,其力学性能可满足要求;采用分层注浆充填方法,使充填材料与实体煤得以充分胶结,形成整体。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回采工作面用25 d复采完126 m长的小煤矿采空区,多采出煤炭近100万t,成功地实现了工作面在厚煤层小煤矿采空区直接推过的安全高效复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煤矿采空区 承载关键层 分层灌浆设计 充填加固 复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质量及粘液性质对主动式封孔测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顾新宇 刘建宇 +1 位作者 马尚权 陈开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1,共3页
针对主动式测定煤层瓦斯压力,从钻孔的成孔效果和粘液的黏性两个方面对封孔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在黏液渗流扩散距离超过胶囊长度之前必须保证黏液的黏度达到相应临界值,才能保证测压效果;并将问题转化为在裂隙大小一定条件下配制... 针对主动式测定煤层瓦斯压力,从钻孔的成孔效果和粘液的黏性两个方面对封孔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在黏液渗流扩散距离超过胶囊长度之前必须保证黏液的黏度达到相应临界值,才能保证测压效果;并将问题转化为在裂隙大小一定条件下配制合适黏度的黏液问题。此项研究为实验室配置合适黏度的粘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压力测定 成孔效果 黏液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索支护技术在大断面切眼支护中的数值计算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多 师皓宇 张明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9-41,共3页
在分析安家岭一号井4106综放工作面大断面切眼的地质和生产技术条件基础上,以锚索数量为优化设计对象,运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进行了三种支护方案优化对比分析,得出了最优支护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完全能够满... 在分析安家岭一号井4106综放工作面大断面切眼的地质和生产技术条件基础上,以锚索数量为优化设计对象,运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进行了三种支护方案优化对比分析,得出了最优支护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完全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其设计方案对类似地质条件的矿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切眼 方案优化 锚网梁+锚索支护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含水层富水性分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小二 齐跃明 罗斌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9,共5页
针对平朔井工三矿太原组9#煤层开采受顶板砂岩含水层水影响严重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煤层顶板砂岩富水性的主要因素;根据矿井9#煤层水文地质特征,结合单因素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砂岩厚度、脆塑性岩厚度比值、构造复杂程度为评价指... 针对平朔井工三矿太原组9#煤层开采受顶板砂岩含水层水影响严重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煤层顶板砂岩富水性的主要因素;根据矿井9#煤层水文地质特征,结合单因素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砂岩厚度、脆塑性岩厚度比值、构造复杂程度为评价指标,对9#煤层顶板的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进行了分级分区。后续掘进工程表明,分区结果与生产实际情况有良好的吻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顶板砂岩 富水性 模糊综合评判 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主运输带式输送机故障监测和防治系统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朱艳军 任晓迪 席冉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75,共3页
煤矿井下主运输带式输送机经常发生胶带损伤、跑偏、打滑、断带、电机定子超温以及煤仓堆煤等故障,这些故障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根据煤矿主运输带式输送机各种故障的原理,利用自动检测、声光预测和报警等技术,研制了一种多功能带... 煤矿井下主运输带式输送机经常发生胶带损伤、跑偏、打滑、断带、电机定子超温以及煤仓堆煤等故障,这些故障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根据煤矿主运输带式输送机各种故障的原理,利用自动检测、声光预测和报警等技术,研制了一种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和故障诊断系统,介绍了主运输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阐述了主运输带式输送机常见故障的监测和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故障诊断 监测方法 防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